候鳥介紹 - 國家公園數位典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臺灣有大約150多種留鳥,如綠繡眼、大卷尾、小彎嘴,及在金門的蒼翡翠、戴勝等,都是在低海拔區域全年可見到的鳥種。
而候鳥則是指每年因季節改變,會從原本活動的區域, ...
依遷徙性分類
候鳥棲息地
候鳥的遷徙
臺灣國家公園賞鳥資訊
依遷徙性分類
候鳥棲息地
候鳥的遷徙
臺灣國家公園賞鳥資訊
臺灣本島面積只有3萬5千多平方公里,因此可承載的鳥類種類與數量有其先天上的限制。
不過,由於臺灣地理與位置的特殊性,使得大量候鳥會來到或經過臺灣。
中華鳥會的鳥類紀錄委員會於2020年最新的臺灣鳥類名錄中,共收錄近700種鳥種,其中大多數屬於候鳥。
然而,每種鳥類的遷徙性分類,可能不只一種。
有些鳥種,其遷徙行為可能包含2種以上的屬性。
以小白鷺為例,牠是全年可見的留鳥,但根據研究調查,有些小白鷺是夏天才來的夏候鳥,有些是冬天從北方來的冬候鳥,甚至有些是短暫飛來臺灣,很快就離開的過境鳥。
因此單就小白鷺而言,很難說牠是單屬於留鳥或候鳥。
每種鳥類各有其特殊性,當我們努力觀察與發掘後,將發現這些鳥類的趣味性與獨特故事。
臺灣及其所轄各島嶼生態資源豐富,所在的緯度跨越亞熱帶與熱帶,形成不同的溫度區間;且地理位置在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板塊的交接處,板塊運動造成島上的地勢起伏很大,海拔最高可達近4,000公尺,這種巨大的高低差,塑造了各種不同的地形與生態系。
而豐富的生態系類型,正是孕育鳥類多樣性的最佳條件。
此外,臺灣位處在東亞地區候鳥遷移路線的重要位置上,每年有許多的候鳥來到或經過臺灣。
中華鳥會的鳥類紀錄委員會於2020年最新的臺灣鳥類名錄中,共收錄近700種鳥種,其中大多數屬於候鳥。
然而,每種鳥類的遷徙性分類,可能不只一種。
有些鳥種,其遷徙行為可能包含2種以上的屬性。
以小白鷺為例,牠是全年可見的留鳥,但根據研究調查,有些小白鷺是夏天才來的夏候鳥,有些是冬天從北方來的冬候鳥,甚至有些是短暫飛來臺灣,很快就離開的過境鳥。
因此單就小白鷺而言,很難說牠是單屬於留鳥或候鳥。
每種鳥類各有其特殊性,當我們努力觀察與發掘後,將發現這些鳥類的趣味性與獨特故事。
數量龐大的鳥類資源,包含在外型、習性、行為、生態上,有著各種截然不同的類型,在此以鳥類的遷徙性分類為留鳥、候鳥、過境鳥與迷鳥等類別介紹如下。
候鳥的棲息地,基本上是「因鳥而異」,完全是依據其各自的生態習性去作選擇,食物量是很重要的限制因子。
因為候鳥長途跋涉來到臺灣,經過長時間長距離的遷徙,牠們需要非常多的食物補充能量,才能在遷徙的路程中,順利平安的回到繁殖地。
因此,即使是非常稀有的鳥種,不管是因研究或是攝影的需求,都應該以候鳥的角度去思考,要盡量降低對牠們的干擾,使其能及時獲取足夠的能量,牠們才能有最大的存活率,返回其繁殖地。
此外,降低對棲地的破壞,對候鳥而言,亦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鳥類的遷徙是高危險、高成本的投資,為了生存所需,獲取更多的食物、合適的巢位及合適的棲地等,遷徙者會年復一年持續地往來繁殖地與度冬地。
此外,鳥類會在持續遷徙的過程中,累積經驗,發展出有利於遷徙的種種能力,並由遷徙過程中不斷淘汰劣勢者。
然而,面對環境不斷劇烈改變的現今,某些遷徙者會找到環境變動後的適合棲地,可能會就此停留,成為留棲該地的種類,而不再進行高風險的遷徙行為。
每年有數以萬計的候鳥來臺灣度冬或度夏,其分布遍及臺灣的本島與離島,無論是在海邊、山裡、甚至是都會區,都有機會見到候鳥的身影。
臺灣有9座國家公園、1座國家自然公園,保育包括陸域及海域多樣的生態環境,提供候鳥重要的棲地,在各國家公園中,留下了許多珍貴稀有的候鳥紀錄。
以下介紹各個國家公園在哪裡可以觀察到特殊的候鳥,歡迎民眾來到國家公園共享賞鳥樂趣。
留鳥
留鳥是指在某些地區全年都可以見到,其在野外可以自然進行繁殖,且不會隨著季節變化做長距離遷徒的鳥種。
在臺灣有大約150多種留鳥,如綠繡眼、大卷尾、小彎嘴,及在金門的蒼翡翠、戴勝等,都是在低海拔區域全年可見到的鳥種。
而候鳥則是指每年因季節改變,會從原本活動的區域,遷徙到另一地區度冬或夏季繁殖的鳥種。
候鳥又可再細分為冬候鳥、夏候鳥、過境鳥與迷鳥等。
另有些鳥類在冬季時亦會從高海拔降遷移動到較低海拔度冬,在此則暫不討論。
蒼翡翠
圖片來源:臺灣國家公園數位典藏主題網
戴勝
圖片來源:臺灣國家公園數位典藏主題網
冬候鳥
臺灣的冬候鳥通常是出生在緯度比較高的地區,由於該區在冬天時會因低溫及降雪,使得食物量嚴重不足,因此這些鳥類在秋季時,會集體遷徙到比較溫暖的地區,也就是牠們的度冬地,以獲取足夠的食物度過冬天;等到來年的春天,再集體返回牠們的出生地,也就是繁殖區,進行繁衍。
根據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的鳥類紀錄委員會於2020年所公布,臺灣及周邊離島的冬候鳥,大約有近190種,是臺灣及各離島上數量最多的候鳥,像是小水鴨、青足鷸、白腹鶇等,都是比較容易見到的冬候鳥種類。
而到臺灣的冬候鳥,度冬時間大約從11月到隔年2月。
小水鴨
圖片來源:臺灣國家公園數位典藏主題網
青足鷸
圖片來源:臺灣國家公園數位典藏主題網
白腹鶇
圖片來源:臺灣國家公園數位典藏主題網
夏候鳥
其次是夏候鳥,這類鳥會在春末抵達臺灣,進行繁殖與育雛,等到夏末秋初,再開始往南遷,飛到臺灣以南的國家過冬,第二年春天再飛回臺灣繁殖。
臺灣的夏候鳥種類較少,根據中華鳥會的名錄,大約只有20多種,常見的鳥種有燕鴴、黃頭鷺等。
這些夏候鳥停留在臺灣的時間大約是從5月至8月。
燕鴴
圖片來源:臺灣國家公園數位典藏主題網
黃頭鷺
圖片來源:臺灣國家公園數位典藏主題網
過境鳥
而過境鳥是比較特別的一群,牠們基本上不會留在臺灣度冬,也不會在臺灣繁殖,而是在春、秋季遷移季節期間,通過臺灣地區,或只停留很短的時間,隨即遷往其度冬或繁殖的目的地。
在臺灣,最有名的過境鳥莫過於灰面鵟鷹與赤腹鷹。
每年秋季,墾丁國家公園都會迎來大量猛禽過境,而其中數量最龐大的就是灰面鵟鷹與赤腹鷹。
當為數眾多的猛禽同時通過天空,形成鷹河,其景象令人嘆為觀止。
根據中華鳥會的名錄,每年經過臺灣的過境鳥大約有140多種。
灰面鵟鷹
圖片來源:墾丁國家公園猛禽遷徙資訊系統
赤腹鷹
圖片來源:墾丁國家公園猛禽遷徙資訊系統
迷鳥
最後的一個類別是迷鳥。
就是某一些候鳥在遷移過程中,因受到惡劣天候或是強風的影響,導致飛行時偏移遷移路徑,而前往非目的地的區域,這些個體就被稱為迷鳥。
在臺灣鳥類誌裡,迷鳥是定義為「臺灣不在其正常分布範圍內,且連續5年沒有在臺灣固定出現,或歷史上曾在臺灣出現,但近年已不再出現的鳥種」(2008臺灣鳥類誌)。
由於迷鳥的稀有性,及可遇而不可求的特殊性,每次迷鳥的出現,都引起廣大賞鳥人與攝影者的競相追訪。
近年來有名的迷鳥包括2014年在新北金山出現的小白鶴,及2020年在屏東東港出現的17隻彩䴉,都引起非常大的轟動。
在臺灣出現的鳥類中,有近180種鳥是屬於迷鳥。
水域
每年來到臺灣的候鳥很多,大家經常會見到的是雁鴨與鷸鴴類的水鳥。
水鳥主要會在濕地環境中活動,濕地是處於陸域生態系和水域生態系之間的過渡性地帶,其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擁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是很重要的生態系統。
依據國際拉姆薩濕地公約對濕地的定義:「濕地是指沼澤(marsh)、泥沼地(fen)、泥煤地(peatland)或水域所構成之地區,無論是天然或人為、永久或暫時、靜止或流動的、淡水、鹹水或兩者混和,其水深在低潮位時不超過6公尺者。
」包括池塘、潮汐灘地、泥沼地、沼澤區、低窪的積水區和農田等,都是屬於濕地的類型。
草澤濕地
圖片來源:臺灣國家公園數位典藏主題網
雖然水鳥都會利用濕地,但根據鳥種的不同,其利用的濕地類型也不相同。
像是雁鴨科的鳥類會浮水游弋,吃水中的植物與魚蝦,因此常出現在水位較深的池塘或沼澤,此區也會有吃魚的猛禽(例如魚鷹和黑鳶)來此活動。
而不是很會游泳但腿很長的鷺科、䴉科鳥種,會捕食魚蝦蟹,常會利用水深較淺的水域,如河口的淺水區,或是積水的農田等環境覓食;而腿短、腳趾長且會游泳的秧雞,也會利用此類濕地。
此外,來臺度冬數量最多的鷸鴴科鳥類,多數是利用開闊的泥灘地。
鷸鴴科鳥類主要食用小型無脊椎動物、蠕蟲、及甲殼類等,常在河口和海岸的泥灘地覓食,泥灘地便成為這些鳥種的主要棲息地。
此外,因泥灘地多屬開闊地,較少遮蔽物,因此在泥灘地活動的鳥種,大多是整群活動,以降低被掠食者捕食的機會。
宜蘭地區的農田於冬季時,有些田地仍會持續蓄水,也會吸引一些鷸鴴科鳥類停駐覓食。
另有一些特殊的鳥種,如水雉,會利用菱角田,或是長滿布袋蓮的廢棄魚塭,作為其活動的主要棲地。
除上述比較常見的候鳥,出現在一般認知的濕地之外,還有一些候鳥會出現在不典型的濕地。
像是一些海鳥,會沿著海岸線活動,捕食海面上的小魚,甚或在沙灘上繁殖,如小燕鷗。
海岸濕地
圖片來源:臺灣國家公園數位典藏主題網
陸域
濕地環境其實不是只有水域的部分,有些濕地範圍內還是會有灌叢、長草區、以及樹林的部分(例如紅樹林)。
這些濕地裡的陸域環境,就會有很多比較小型的鳥類,如鶯、鵐、雀及鶇科的鳥類,在其間活動。
而這些在陸域環境活動的鳥類,則被稱之為陸鳥。
候鳥中的陸鳥種類很多,牠們來到臺灣之後,不像水鳥群聚在濕地活動,而是四散各自飛至適合的棲地。
許多陸域的候鳥會在草生地上活動,草生地又分為長草與短草,如鶇科、鶺鴒科、百靈科、鵐科等會在短草區活動,在短草區活動的鳥類會因避敵需求,比較會成群活動;在長草區活動的包括鶯科、鵐科、鶲科鴝屬、鷹科鷂屬的鳥種,在長草區活動,因有遮蔽保護,較多獨自活動,另隼科也會在草生地的上空尋覓食物。
與草生地相鄰的棲地,像是連續的灌叢或是小樹林,有時會與草地形成較複雜的生態區間,即群落交錯區。
此區因為有草地也有樹林,因此二區會有的鳥種都有可能會出現。
最後是樹林區,在臺灣,樹林區的海拔高度,可以由海邊的保安林至海拔3,000公尺高的天然林,這些都是屬於樹林類型。
但由於高海拔的天然林,冬季的食物量不是很豐裕,而且在相同的棲位,可能已有相似鳥類在使用,因此晚來的候鳥會因搶不到足夠的食物,而放棄競爭這類棲地,轉而利用較易獲得食物的區域。
像是低海拔低干擾的次生林,人工林,甚至果園,都有機會見到許多種的候鳥。
樹林中容易見到的候鳥,包括有鶇科、雀科、山椒鳥科、鷹科、鴟鴞科等。
黃尾鴝
圖片來源:臺灣國家公園數位典藏主題網
遷徙猛禽
圖片來源:墾丁國家公園猛禽遷徙資訊系統
遷徙的原因
鳥類的遷徙過程是極為消耗能量且危險性極高的,因此對某些鳥類或其族群而言,必須要有足夠的實質性效益,這些鳥類才會進行遷徙。
而這些可能的效益因素,首先是要能遠離會致死的因素,像是不適居住的天候,如低溫。
在高緯度的地區,冬季時氣溫對某些鳥種而言會降到致死的程度,為避免遭遇這種低溫,這些鳥類會在冬季到來之前,遷徙至較為溫暖的區域度冬。
其次,冬季食物量不足可能會造成餓死的情況,這也是鳥類族群要避免的。
且多數昆蟲會因低溫死亡,所以有些昆蟲冬季會離開高緯度區域,去溫暖區域避寒,而食用這些昆蟲的鳥類,也會隨之移動,以確保有足夠的食物。
待溫暖季節再次來臨時,再返回繁殖地進行繁殖。
先天基因決定了遷徙能力的優劣,而透過後天經驗,不斷累積遷徙的能力,惟有能夠通過遷徙重重考驗的個體有機會存活及留下子代,將其基因繁衍到下一代。
鸕鶿群
圖片來源:臺灣國家公園數位典藏主題網
遷徙準備過程
因遷徙是極為耗能的行為,所以鳥類在開始遷徙之前,首先要儲備燃料,也就是在身體裡貯存脂肪,以應付長途飛行所需的能量。
而為了增加身體裡的脂肪,遷徙鳥類會在出發前大量食用富含能量的食物。
此時的遷徙者會呈現不休息的狀態,努力進食,而其因飲食過多,便形成很多脂肪存在身體裡。
一般而言,不遷徙的鳥類為了過冬,還是會增加身體的脂肪約3%-5%。
而短距離遷徙的鳥類會增加體重約13%-25%的脂肪;長距離遷徙的鳥種,甚至增加脂肪達體重的30%-47%,以進行長距離的飛行。
此外,也有些候鳥會在遷徙途中,增加中途停駐休息時間,藉以大量進食,補充繼續飛行的能量。
鷸鴴群
圖片來源:臺灣國家公園數位典藏主題網
方向判別法
有些候鳥遷徙時會飛越數千公里的距離,然而這麼遠的距離,這些遷徙者是如何找到正確的路徑,才到達其目的地?根據研究指出,候鳥是有一些特別的能力,幫助牠們找到正確的方向。
首先,多數鳥類是利用視覺,依據其所看到的地形地貌,決定飛行的方向,例如,沿著海岸線或是山脈走向而飛行。
這種大型的參考物,導航時應是不易出錯,卻也同時顯示出鳥類可能有記憶的能力,使其每年遷徙都能夠走類似的路線。
其次,透過科學家的實驗證明,發現椋鳥與家鴿能夠利用太陽的方位,進行導航,從而飛往正確的方向。
且家鴿對太陽方位的導航,甚至可依不同時間、不同方位角做修正,顯示家鴿對時間可能有初步的認知。
候鳥白天遷徙時,可利用太陽做導航,但還有很多水鳥是在夜間進行遷徙,而這些夜間遷徙者就只能依賴星星的位置做為參考。
根據研究實驗的結果,一些夜間遷徙的鶯科鳥類,會認星象的相對位置,從而得知飛行應朝向的方位。
除利用太陽、星星來引路之外,海燕與一些鳩鴿,能夠利用嗅覺,依循某些氣味,從而找到回家的路。
不過用嗅覺找路,可能只有少數鳥種可以辦到,且需同時配合視覺或其他方式的導引,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鳥類還有一種導航的能力比較特殊,即一些遷徙者體內可感受到地球的磁力,藉由地磁進行導航。
研究指出一些遷徙者視覺神經系統中的部分光感受器,會特化成可感受地磁的能力,藉以幫助遷徙者飛行時能導航至正確的路線上。
最後,經驗學習也是遷徙者做方位判別的重要方法之一。
許多出生沒幾個月就要開始進行遷徙的鳥類,因為沒有遷徙經驗,死亡率極高。
這些不滿一年的亞成鳥,只能向有遷徙經驗的老鳥學習,或是跟隨遷徙隊伍邊走邊學,才能知道在遷徙過程中如何判方位,以及如何應變等。
水鳥群飛
圖片來源:臺灣國家公園數位典藏主題網
墾丁國家公園
灰面鵟鷹與赤腹鷹是臺灣數量最多的過境猛禽,灰面鵟鷹每年在10月10日前後,會有成群個體大量經過恆春半島,因此有「國慶鳥」之稱。
早期灰面鵟鷹過境時,因當時人為捕捉盛行,曾有「一萬死九千」的諺語形容當時被捕獵的狀況。
近年來因保育觀念的普及與法律的明文規範,灰面鵟鷹過境臺灣時,已不會再遭受大量捕獵。
赤腹鷹在秋季比灰面鵟鷹更早南遷經過墾丁國家公園,牠們的數量比灰面鵟鷹的數量多,有時一天內會有數千至上萬隻通過的紀錄。
由於這兩種猛禽,每年都會大量經過墾丁國家公園園區,因此墾丁國家公園會在秋季的滿州鄉舉辦「琅嶠鷹季」,邀請社會大眾一起到墾丁欣賞猛禽南遷的盛況。
灰面鵟鷹
圖片來源:墾丁國家公園
賞鳥地點:屏東縣滿州鄉
赤腹鷹
圖片來源:墾丁國家公園
賞鳥地點:屏東縣滿州鄉
玉山國家公園
玉山國家公園區內,位於新中橫公路的塔塔加遊憩區,是賞鳥的絕佳區域。
當遷徙過境期間,清晨可在這裡看到猛禽的起鷹,是秋季欣賞灰面鵟鷹、赤腹鷹過境的好去處;甚至夜間,因為某些夜間遷徙鳥類的趨光習性,有時可遇到大量紅尾伯勞或是零星的鶯科鳥類。
紅尾伯勞
圖片來源:臺灣國家公園數位典藏主題網
賞鳥地點:塔塔加遊憩區
陽明山國家公園
陽明山國家公園緊鄰大臺北都會區,造訪的遊客數相對較多,對鳥類的干擾也較大。
加上園區特殊的火山地質地形,使得較少候鳥在這裡做長時間的停留。
但因園區位處臺灣北端,是秋冬候鳥到達臺灣的第一站,所以在園區周邊,便有一些看候鳥的絕佳地點。
例如:關渡自然公園是看雁鴨與鷸鴴的好地方,有時也會有黑面琵鷺的出現。
另外是野柳和金山活動中心,這兩處是看稀有的鶲科、鶇科、甚或是迷鳥的好地方。
當有稀有鳥種出現時,每每吸引大批鳥類攝影者,來此拍攝遠道而來的嬌客身影。
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以陸域候鳥為主,園區內的布洛灣遊憩區,因為是寬闊的台地且交通便於抵達,成為一處很好的賞鳥地。
每年冬季,有不少鶇科及鵐科的鳥類,會在布洛灣的草地上漫步,枝枒間覓食。
有時,甚至可在此處遇到難得一見的迷鳥,如2016年的銅藍鶲。
小鵐
圖片來源:太魯閣國家公園
賞鳥地點:布洛灣遊憩區
雪霸國家公園
鴛鴦是多數民眾都有聽過的鳥種。
其實鴛鴦在臺灣有一部份是留鳥,全年在臺灣的山區水域中活動,但也有一部份是從日本或是俄國西伯利亞、中國東北地區來臺度冬。
由於鴛鴦喜歡在山區的水域環境中覓食,在雪霸國家公園中的七家灣溪或其它區域高山湖泊中,有機會看到牠們的身影。
冬季時,鴛鴦則會降遷至德基水庫或是低海拔山區度冬。
鴛鴦
圖片來源:臺灣國家公園數位典藏主題網
賞鳥地點:雪霸國家公園武陵遊客中心
金門國家公園
栗喉蜂虎是金門地區的夏候鳥,主要出現的時間是每年4~9月。
當栗喉蜂虎抵達金門時,幾乎到處都可見到栗喉蜂虎停棲於電線上或樹梢枝頭。
栗喉蜂虎會選擇沙質環境作為築巢的處所,包括海岸的沙壁、沙質的田埂、沙質的水池壁及有陡峭面的大型沙堆等。
由於牠們是群聚繁殖,因此栗喉蜂虎的巢區,便成為適合觀察的地點。
金門地區的冬候鳥種類豐富,鸕鶿則是其中體型及數量最為龐大的族群。
每年大約10月下旬,鸕鶿會由高緯度的北方飛到長江以南的湖泊及金門越冬,並於12月前後數量達到巔峰,上萬隻鸕鶿在金門地區棲息度冬,直到次年3月底,才又陸續飛返長江以北地區繁殖。
目前,鸕鶿在金門地區的夜棲地,共有慈湖、太湖和烈嶼的西湖等三處,其中以慈湖的夜棲地最大。
夏日追風-栗喉蜂虎生態影片USB
影片來源:臺灣國家公園數位典藏主題網
賞鳥地點:慈湖
黑色舞影-鸕鷀生態紀實_中文版
影片來源:臺灣國家公園數位典藏主題網
賞鳥地點:慈湖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中的東沙島是東亞-澳洲遷徙線上候鳥重要的中繼站。
雖然島上只有一種留鳥-白腹秧雞,但紀錄的鳥種約有300種左右。
每年除6-7月繁殖季時候鳥數量較少外,8月開始有候鳥開始停留及過境,一直持續到寒流來,達到高峰期。
來年3-5月又開始另一波過境。
東沙常見的冬候鳥有翻石鷸、高蹺鴴、金斑鴴、黃頭鷺、小白鷺、大白鷺、灰鶺鴒、紅隼及燕鴴等,稀有特殊的有軍艦鳥、鵟、棉鴨及黑面琵鷺等。
小潟湖及小水池是島上最適合觀查水鳥的地方。
退潮時,小潟湖口附近會有各種鷸鴴科及鷺科鳥類成群覓食。
長腳的逆著水流站著,凝神等著水中的美食。
短腳的用其各式各樣的喙翻找泥沙中潛藏的珍饈。
神秘的東沙令人嚮往,但目前仍以保育及研究為主,尚不開放。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鳥類資源簡介
影片來源:臺灣國家公園數位典藏主題網
台江國家公園
提到台江國家公園的候鳥,首先會想到的就是黑面琵鷺,於1990年的報告指出,全球黑面琵鷺僅剩288隻,國際自然保育聯盟遂於1996年起將黑面琵鷺列在瀕危動物名錄之中。
每年10月至隔年4~5月,都會有大批黑面琵鷺來到臺灣度冬,台江國家公園及其周邊區域是臺灣黑面琵鷺數量最多的地方。
2020年的國際普查,總共記錄到有2,785隻黑面琵鷺停留臺灣,而在台江國家公園範圍內就記錄到將近七成,計1,839隻黑面琵鷺,這是近年來的最大量,也顯示這些年來的保育工作有所成效。
黑面琵鷺
圖片來源:臺灣國家公園數位典藏主題網
賞鳥地點:台江國家公園黑面琵鷺賞鳥亭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的半屏山園區在民國86年停止採礦後,如今已成為樹蔭蓊鬱的淺山山林,是過境禽鳥休憩的中途站。
每逢春、秋2季,常見有灰面鵟鷹、赤腹鷹、遊隼及蜂鷹等過境候鳥在空中或林間飛行穿梭。
春過境首先登場的是灰面鵟鷹,在春分前後出現壯觀的鷹河;清明節左右赤腹鷹接著上場;秋季則為隼常見季節,兩季過境的猛禽均是賞鷹愛好者目光追逐的焦點。
半屏山園區內設有登山步道、涼亭及瞭望台等設施,提供賞鷹合適場域,除可目睹過境猛禽壯觀場面,半屏山西側林蔭木棧道,也可觀賞到小彎嘴畫眉、斯氏繡眼、山紅頭、繡眼畫眉、黑枕藍鶲…等低海拔常見鳥類,推薦民眾可步行經過大岩壁或大榕樹的林蔭步道,來一場賞鳥森林浴。
赤腹鷹
圖片來源:臺灣國家公園數位典藏主題網
賞鳥地點: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半屏山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燕鷗是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的一大特色。
澎湖周邊有許多無人島,島上常有海鳥的棲息分布,是候鳥遷徙渡海時重要的中繼站。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以春、冬兩季節候鳥的數量最多,是賞鳥的最佳時機。
春過境候鳥有灰面鵟鷹、赤腹鷹、日本松雀鷹、鷸鴴科水鳥、燕鷗類、杜鵑科鳥類、叉尾雨燕、紫綬帶、灰沙燕、北蝗鶯、矛斑蝗鶯、灰斑鶲和小鵐等,冬過境則可記錄到紅尾伯勞、褐色柳鶯、野鴝和東方黃鶺鴒等候鳥。
而夏季時,大量的燕鷗包括玄燕鷗、白眉燕鷗、蒼燕鷗、鳳頭燕鷗會在這些無人島上繁殖,當繁殖季末期,亞成鳥開始學習覓食時,可以看到數量眾多的各類燕鷗在島嶼近海飛行,此時也是觀察白眉燕鷗及鳳頭燕鷗的好時機。
澎湖南方四島-鳥類生態
影片來源:臺灣國家公園數位典藏主題網
賞鳥地點:東吉遊客服務中心
延伸文章資訊
- 1臺灣的候鳥
臺灣的候鳥不僅種類繁多而且數量豐富,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候鳥們前來造訪,這也造就了臺灣珍貴的鳥類資源,臺灣超過半數以上的可見鳥類都是這些長途跋涉的旅者喔!芳蹤簇現 ...
- 2候鳥 - 我們的島
牠是台灣首次紀錄到的西伯利亞白鶴,也是第一隻有專屬保全的野鳥,能得到高規格保護,跟族群瀕危程度關係很大,西伯利亞白鶴在全球只剩大約四千隻,繁殖地在西伯利亞,度冬 ...
- 3候鳥不再愛臺灣?13種候鳥趨勢顯降原因不明 - 農傳媒
特生中心利用2014年至2019年數鳥嘉年華的數鳥成果,分析來臺度冬候鳥的族群變動。 自2014年以來,台灣一項公民科學項目-台灣新年鳥類計數(NYBC Taiwan),用於監測台灣及 ...
- 4台灣的夏候鳥
台灣的夏候鳥. 拍鳥一年多,最大的心得:"Do the right thing, in the right time, at the right place"。簡而言之,不要在夏天拍冬候鳥(偶而...
- 5台灣觀賞候鳥的地點 - 臺灣網路科教館
宜蘭、淡水河沿岸、新竹濱海、中部沿海地區、西南沿海地區和花東河流溪口,都是觀察候鳥的好地點。而許多內陸湖泊、水庫或較大水域亦受候鳥青睞,如鴛鴦湖、南仁湖、鳳山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