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與道家--對立抑互補 - 討論有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儒、道兩家思想均是在春秋戰國時菁的紛亂局面下出現,目的同為尋求人安身立命之處。
儒家主張行仁、義,道家則主張回復自然。
但這是否意味著兩者的人生哲學是對立的?並不然 ...
儒家與道家--對立抑互補
林洪年
儒家與道家兩者思想上相異之處不少,但卻不能因此而斷言兩者的關係是「對立」的。
談到兩種思想「對立抑互補」的問題,就是已經肯定了兩者有相異之處。
問題是在於,說到兩種思想是「對立」的,就是兩者從根本上就有了矛盾點,再各自發展出截然不同的理論;而「互補」則是,雖然推論出的結論會有不同,但在根本上是相差無幾的,只是因為著重點有所不同才引導至不同的方向上。
儒家與道家的關係便是一例,在他們的文章中,不乏批評其他學說理念之處。
《莊子》中就記載了孔子和老子之間的數次論辯,《莊子‧天道》中老子更直接批評孔子迂腐及亂人之性。
儒家思想以「仁」、「義」為中心,《中庸》中有言︰「仁者,人也。
」莊子卻在《天運篙》中說︰「虎狼,仁也。
」他認為所謂的「仁」,在動物之中亦存在。
更說︰「夫仁義憯然乃憤吾心,亂莫大焉。
」
由以上看來,儒、道兩家似乎並不相容,但我認為這些都只是表面上的矛盾。
以文章開首對「對立」和「互補」的理解作基礎,儒家與道家兩者的思想是「互補」的。
這篇文章將以兩者人生哲學中的仁、禮及實踐工夫這兩方面去處理這個問題。
人生哲學
儒、道兩家思想均是在春秋戰國時菁的紛亂局面下出現,目的同為尋求人安身立命之處。
儒家主張行仁、義,道家則主張回復自然。
但這是否意味著兩者的人生哲學是對立的?並不然。
要討論這問題,就要先由儒家的「仁」、「禮」開始說起。
仁、禮
儒家的中心思想為「仁」,而行動規範則要守禮。
如《論語》中所言︰「子曰︰『克己復禮為仁。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
《里仁篇》中亦有言︰「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論語‧里仁》
又如《顏淵篇》中所言︰「仲弓問仁。
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顏淵》
從儒家的角度來看,人生追求的莫過於「仁」。
然而從道家方案來看,這種做法不太合適。
他們認為仁、義、禮均屬次要,唯有回復自然追求「道」才是正確,如《道德經》所言︰「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
因此,道家反對虛偽造作的事物,主張攝生養神、知足寡欲,追求回復自由。
而僵化的禮樂則會限制人的自由,儒家所提倡的似乎過於造作,特別是「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的一句。
由此看來,儒、道兩家似乎並不相容。
然而,儒家所說的「仁」是從心出發,自然流露的,如《學而篇》中言︰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
《子路篇》中亦有言︰「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論語‧子路》
由此觀之,孔子所言的「仁」其實是人的本性。
而《道德經》中有說︰「見素抱樸。
」(第十九章)
據嵇哲先生在《先秦諸子學》的說法,老子討論的人性亦是性善的。
既然人性是善的,就要保持天生的善性,「故不言守素,而言見素,不言返樸,而言抱樸,葢見素然後可以守素,抱樸然後可以返樸也。
」(註1)
再加上孟子的性善論,我們可以看到儒家所說的行仁、行義、行禮均是自然的本性,與道家追求自然並無根本上的區別。
道家反對的是故意的為仁、為義,假如本性就是仁是義還故意的「絕仁棄義」,就反而是違反自然了。
因此兩者相異之處其實是程度和方法上的分別而已,在本質上並無差別。
另外,儒家提倡的「禮」並不是僵化的。
鑑於當時禮崩樂壞的情況,孔子提倡回復周禮,但並不是限制在本身的條文之中。
如《子罕篇》中言︰「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
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
雖違眾,吾從下。
』」
編織麻冕原是禮的條文之中,但現今為了節儉而改用黑絲,這是可以接受的。
由此可見孔子提倡的「禮」並不是僅僅守著僵化的條文。
另外孔子認為人行禮應該是要由心出發的,這樣的話,禮並不違反本性,也就是由人順著自然而行禮了。
這可見於《陽貨篇》中宰我問三年之喪。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
舊穀既升,鑽燧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
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
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
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
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論語‧陽貨》
守三年之喪是「禮」,但行這「禮」並不是目的,而是為了減輕人失去親人後的哀傷,還有是他們不安的感覺。
因此孔子不是說這「禮」必須要守,而是問宰我不守三年之喪會不會心安理得,而既然他能安樂,就順著自己的意思去做。
由此可見孔子認為的禮是由心出發的,並不是違反本性,限制人行為的一種束縛。
實踐工夫
「互補」的意義是在於「取長補短」,以完善學睿本身。
既然儒家和道家的基本信念是一致的,那學說的不同就存在能互補的地方,我認為實踐工夫就是一例。
儒家與道家不同的地方是,儒家是道德實踐的學問,並不是流於純粹的空談理論。
據牟宗三先生在《中國哲學十九講》中說的︰「道德的實踐是平常所謂實踐一詞之本義,如康德所說的實踐理性,就是講道理。
」而道家不是沒有實踐,「凡夫工夫都是實踐的,道家亦然。
」然而牟宗三先生再說︰「道家的實踐就很難用一個名詞來恰當地表示,大概也類似解乎一類的,但仍有不同。
」(註2)
就我個人的理解,簡單來說,儒家的實踐是向外的,而道家的實踐則是向內的。
然而,這兩方面均有不足之處。
儒家方面,是向外的道德實踐,是外在較具體的做法。
孔子談道德的創造性,孟子談本心本性,並不是沒提過內省的重要性。
然而理論建立後,一些行為就會被規範化,儒家典籍被當以「他律」的功能規範了道德的行為。
其後學若不自省,行為就會流於偽善,儒家後學才因而受人批評。
道家方面,著重向內尋求本性,尋求自由。
老子沒有反對道德實踐,而是要人明白了自己的本性後,才順應本性而行。
但卻很容易被人誤解為順自然情慾而行,什麼事情都不做,後學因此忽略了向外的道德實踐。
儒、道兩家的實踐工夫上並無衝突,但也同樣存在著不足之處。
如果能夠「取長補短」,強調道德實踐及自省並行的重要性,那最終兩家學說的追究都能達到了。
或許有人會說,道家是絕聖棄智,反知識的學說,與儒家的實踐有矛盾存在。
關於這點,有兩點要說的︰
第一、牟宗三先生在《中國哲學十九講》中亦有說︰「這樣說來,好像道家輕視知識;其實並不是要抹殺知識,而是價值重點不同…..其實莊子是要超越相對以達到絕對,才衝破知識;目的是要上達,並不一定要否定知識。
」(註3)
第二、吳有能先生的《從實存現象學談儒家人學精神》一文中,提到「儒家的知識是作為印證、自我理解之用」(註4)並不是成德的必要條件。
如孟子所說︰「人皆可以為堯舜。
」只要人能順其本性,皆能成為聖人,這並不是特定指向知識分子。
總結
儒、道兩家最大的矛盾點,原本是在於該不該以禮樂規範了人的生活。
然而兩者都認為人的本性是善的,禮樂其實是順人心而訂立的規矩,人是順著本性而遵守的。
所以道家反對的只是僵化了的制度,而不是儒家真正提倡的,兩者並沒有矛盾。
另外,儒、道兩家都認同性善之說,不同之處是在於儒家直接指明人要順著本性行仁義,而道家則是比較少提及。
儒家的實踐工夫是向外的,道家的實踐工夫則是向內的。
由於兩者的基本信念相似(追求自然和本性),實踐工夫上就能互補,向外則求成德,向內則求本性。
總括而言,儒、道兩家學說雖存在著相異之處,卻因為根本信念是類同的,就有著互補的關係,而不是相斥的對立關係。
註釋
(註1)176頁。
(註2)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灣︰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115頁。
(註3)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灣︰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124頁。
(註4)吳有能,《從實存現象學談儒家人學精神》,鵝湖學誌,第三十八期,臺北,2007年,179頁。
參考書目︰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嵇哲,《先秦諸子學》,臺灣︰乾齋書屋,1998年。
劉學智,《儒道哲學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灣︰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吳有能,《從實存現象學談儒家人學精神》,鵝湖學誌,第三十八期,臺北,2007年。
吳汝鈞,《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文章回應(0)
撰寫回應
筆者:
內容:
延伸文章資訊
- 1儒家學說的中心思想是什麼,孔子儒學的中心思想什麼?
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 ...
- 2儒家與道家--對立抑互補 - 討論有感
儒、道兩家思想均是在春秋戰國時菁的紛亂局面下出現,目的同為尋求人安身立命之處。儒家主張行仁、義,道家則主張回復自然。但這是否意味著兩者的人生哲學是對立的?並不然 ...
- 3孔子儒學的中心思想什麼 - 多學網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禮”。孔子一生追求的目標是“禮治”,即復周禮。上面各樓所說“仁”是“禮”的部 ...
- 4儒家思想核心_百度百科
儒家思想內容豐富,從個體來講有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等德目,為歷代儒客尊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問易》提出的最新研究成果認為:儒家思想核心, ...
- 5儒學的核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