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 江錫輝專科診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腦神經科/復健科/內科 · 1.熱療:使用熱敷或短波於患部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放鬆肌肉。

· 2.電刺激治療:可減少腫脹及疼痛促進組織循環。

· 3.按摩:促進新陳代謝使血液循環順暢使 ... 腦神經科/復健科/內科 首頁 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好發原因:   長時間運動後會發現膝蓋外側出現疼痛,疼痛的感覺一般會因休息或走路時膝關節維持在完全伸直時而減輕,其症狀出現往往是由輕微的不舒服開始,若沒有特別處理而持續運動,症狀會慢慢惡化,甚至只要一跑步疼痛就會產生。

這有可能就是所謂的髂脛束摩擦症候群的症狀。

物理治療:  急性期以冰敷降低發炎反應   1.熱療:使用熱敷或短波於患部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放鬆肌肉。

  2.電刺激治療:可減少腫脹及疼痛促進組織循環。

  3.按摩:促進新陳代謝使血液循環順暢使緊繃的肌肉放鬆。

  4.震波治療:使用能量震波進而加速組織再生及減緩疼痛促進血管新生提升新陳代謝活化細胞崩解鈣化組織。

居家復健:  1.站姿伸展:雙腿交叉站立,欲伸展腳在後側保持伸直,身體側彎至對側,直到感覺大腿外側有牽拉感,維持15~20秒,3到5次。

 2.平躺伸展:平躺在床,欲伸展腳跨越對側腳,對側手抓住伸展腳大腿外側,往床面方向牽拉,直到大腿外側有牽拉感,維持15~20秒,3到5次。

3.側躺伸展:伸展腳於上方,腳後伸膝蓋伸直,藉由重力自然下垂於床面,直到大腿外側有牽拉感,則骨盆應維持在正中位置。

15~20秒,3到5次。

注意事項:  1.避免從事爬山、跑步或騎單車等運動。

 2.避免下坡跑步以及太硬的地面上跑步,穿著較柔軟的鞋子  3.運動時適當的伸展與休息。

  健康常識/疾病衛教 腦神經科 腦中風 失智症 不自主運動 巴金森氏症 眼瞼痙攣 顛癇 顏面神經麻痺 失眠 帶狀皰疹 神經壓迫症 緊張焦慮 頭部外傷 三高慢性病 高血壓 高血脂 糖尿病 肝功能異常 痛風 腎功能異常 復健科及疼痛衛教 下背痛 呼吸道疾病 感冒 過敏性鼻炎 腸胃道疾病 胃食道逆流 消化道出血 急性腸胃炎 頭痛頭暈 頭痛 頭暈及眩暈 其他 心律不整 體重管理 心悸 水腫 尿失禁 泌尿道感染 更年期障礙 胸痛 骨質疏鬆 疫苗接種 預防保健 復健科疾病 上肢神經壓迫 下背痛 五十肩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足底筋膜炎 板機指 骨折術後復健 高爾夫球肘 斜頸症 梨狀肌症後群 媽媽手 腦中風 腰神經根壓迫症 腳踝扭傷 網球肘 緊縮性頭痛 膝蓋退化性關節炎 膝關節置換 頸椎神經根壓迫症 顏面神經麻痺 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顳顎關節炎 江錫輝專科診所腦神經科/復健科/內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