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豐皇帝:愛新覺羅·奕詝(1831年7月17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歷代皇帝之清朝皇帝 鹹豐皇帝愛新覺羅·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後一位通過秘密立儲繼位的皇帝。

奕詝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嫡子),生於北京圓明園,生母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立為儲君。

奕詝即位後便勤於政事,大手筆地對朝政改革。

為了挽救統治危機,鹹豐帝頗思除弊求治。

他任賢去邪,企圖重振綱紀。

重用漢族官僚曾國藩,依靠其訓練指揮的漢族地主武裝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

提拔敢於任事的肅順,支持肅順等革除弊政。

同時,罷斥了道光朝軍機大臣穆彰阿、耆英等。

但此時的大清帝國內憂外患不斷,最後以簽定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收場。

鹹豐朝以後也因企圖重新扭轉對內交外困的局面而開啟洋務運動。

鹹豐帝在位十一年,鹹豐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崩於承德避暑山莊,享年31歲。

廟號文宗,諡號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莊儉顯皇帝,葬於定陵,死後由其子載淳繼位。

基本信息姓名:愛新覺羅·奕詝性別:男別名:鹹豐帝、清文宗出生日期:1831年7月17日諡號:顯皇帝去世日期:1861年8月22日民族:滿族王朝:清朝廟號:文宗陵墓:清定陵年號:鹹豐出生地:北京圓明園澄靜齋主要成就:勤於政事、廣開言路、明詔求賢,鎮壓太平天國在位時間:1850年3月9日—1861年8月22日前任:道光帝(愛新覺羅·旻寧)後任:同治帝(愛新覺羅·載淳)妻妾:孝德顯皇后、孝貞顯皇后、孝欽顯皇后等享年:31歲推行:厘金制度重大事件: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逝世地:承德避暑山莊所處時代:清朝人物生平早年受教道光十一年(1831年)七月十七日,奕詝生於京師圓明園澄靜齋 ,道光帝第四子,生母為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

 鈕祜祿氏是二等侍衛頤齡之女,家境寒素。

她入宮之初,封為嬪。

但她聰慧漂亮,嫵媚動人,很討道光帝的喜歡,晉封為貴妃。

道光十一年(1831年)六月,她生下皇四子奕詝。

鈕祜祿氏生子兩年後,孝慎皇后佟佳氏病死。

她時來運轉,晉封為皇貴妃,統攝六宮之事。

翌年,被冊為皇后。

鈕祜祿氏雖身為皇后,但漸因色衰而愛弛,抑鬱寡歡,得了大病。

道光二十年(1840年)正月病死,年33歲。

奕詝當時只有10歲。

清宮廷畫師繪鹹豐帝便裝像奕詝生母過世後,受靜貴妃撫育。

靜貴妃是刑部員外郎花郎阿之女。

靜貴妃生有三個兒子:皇二子奕綱、皇三子奕繼和皇六子奕訢。

奕綱和奕繼已死,靜貴妃膝下只有皇六子奕訢。

奕訢比奕詝小一歲。

靜貴妃便將失去生母的奕詝收在膝下撫育。

奕詝孝敬靜貴妃如同生母,視奕訢如同胞弟。

而同奕詝爭奪皇儲最有力者,就是他視作同胞的皇六弟奕訢。

奕訢和奕詝,他們倆都受靜貴妃撫養。

道光在連喪三位皇后——孝穆成皇后、孝慎成皇后、孝全成皇后的悲傷之餘,沒有再冊立皇后。

便冊靜貴妃為皇貴妃,攝六宮事。

奕訢和奕詝,都在上書房讀書,年齡相近,關係密切,並無嫌猜。

不過,奕詝讀書比奕訢早一年。

奕詝6歲開始讀書,師傅為杜受田。

杜受田教導奕詝,盡心盡力,傾注心血。

史載:“受田朝夕教誨,必以正道,歷十餘年。

”奕詝為皇子時,從獵南苑,馳逐群獸,墜馬傷股。

經上駟院正骨醫士治療,留下殘疾,行動不便。

他小時候還得過天花,臉上留下麻子。

奕訢也在上書房讀書,但較奕詝聰明,師傅是卓秉恬。

史書說:“與文宗同在書房,肄武事”,“集花槍法二十八勢,曰‘棣華協力’;刀法十八式,曰‘寶鍔宣威’。

”道光以“白虹刀”寶刀賜給奕。

奕訢身體很好,頭腦聰明,書文不錯,武功也好,還有所發明和創造。

立儲風波道光帝晚年在立儲的大事上,猶豫不定。

道光帝共有后妃二十多人,先後給他生了十個公主和九個皇子。

其中長子奕緯死於道光十一年(1831年),終年二十三歲。

而兒子奕綱、三子奕繼也過早夭折。

四子奕詝生於道光十一年(1831年)長子奕緯死後的兩個月。

皇五子於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過繼給嘉慶帝第三子綿愷為嗣,襲郡王位。

皇六子奕訢,是諸皇子中頗受道光帝鍾愛的一個。

道光帝晚年,又陸續得了皇七子、皇八子和皇九子,但都年幼無知。

道光帝建儲較晚。

道光帝即位後,並沒有按清朝慣例馬上著手秘密立儲。

道光帝晚年才想起建儲,從道光帝後來在立儲時極為謹慎的性格來看,可以這樣進行推論,他是希望在決定接班人時有更多的挑選機會。

因為奕緯之後,二子、三子幼殤,可以選擇的嗣君只有奕緯一個人,是否建儲並沒有意義可言。

道光十一年(1831年)後,隨著奕緯的過世,幾個小皇子的出生,道光才面臨著建儲這個本應早就解決的問題,在奕詝為長的幾個兒子中,道光皇帝最看重的主要是皇四子和皇六子。

 鹹豐帝御批奏摺皇四子奕詝,“長且賢”,年齡最大,又很仁孝;皇六子奕訢,雖為庶出,但家法傳嗣,不分嫡庶,而且“天資穎異”,能文能武。

隨著他們年齡漸大,皇儲爭奪,暗藏機關。

鹹豐帝的老師杜受田深知奕詝的智識才具都“萬不敵”奕訢,不能以條陳時政和騎馬習武取勝,乃對奕詝面授機宜,以仁孝之心取悅於道光帝。

一日,道光帝領諸皇子狩獵,奕詝故意一箭不發,“上問之,對曰:‘時方春,鳥獸孳育,不忍傷生以乾天和。

’宣宗(道光帝廟號)大悅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儲遂密定。

” 道光末年,道光帝違和,纏綿病榻,自思多年痼疾,將不久於此位。

其時,奕詝伏地流涕,痛切異常,“帝大悅,謂皇四子仁孝,儲位遂定。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道光帝用立儲家法,書名緘藏。

道光三十(1850年)年正月丁未,道光帝不豫,宣召大臣示朱筆,立其為皇太子。

正月十四日,道光帝病危,急召宗人府宗令載銓,御前大臣載垣、端華、僧格林沁,軍機大臣穆彰阿、賽沖阿、何如霖、陳孚恩、季芝昌,總管內務府大臣文慶,公啟匣,宣示建儲朱諭:“皇四子奕詝,著立為皇太子。

爾王大臣等,何待朕言,其同心贊輔,總以國計民生為重,無恤其他。

特諭。

”道光正式宣布:立皇四子奕詝為皇太子。

道光三十年(1850年)二月二十五日午時,道光帝駕崩於圓明園慎德堂,按照清代制度,新皇帝奕詝當日下午護送大行皇帝的遺體至城內紫禁城乾清宮停放。

 宣宗逝世後,己未,鹹豐帝即位,頒詔覃恩,以第二年(1851年)為鹹豐元年。

銳意圖治年輕的鹹豐帝即位,頗有振作之心。

鹹豐帝即位之後的主要措施一是清洗軍機處,任用改革派官員革新弊政;二是大舉提拔漢族士紳官僚,鎮壓太平天國叛亂。

從《清文宗實錄》中看,他此時的工作極為勤奮,每天都有許多諭旨下達,其中不少是親筆寫的朱批、朱諭,不勞軍機大臣動手。

 鹹豐帝在上台後的八個月,就罷免了道光朝的軍機大臣穆彰阿 。

隨後又罷免了主和派的耆英等。

而且鹹豐帝初年為了緩和與恭親王奕訢的政治矛盾,任命其為軍機大臣;但是不久罷免了奕訢的職務,鞏固了皇權。

清文宗讀書像鹹豐帝罷免了道光朝的主和派大臣之後,重新安排了軍機大臣的人選。

鹹豐帝開始任用肅順等改革派官員,對之前的政治局面實行整頓。

肅順掌權後,以鐵腕的方式面對自乾隆末期以來的官場腐敗,嚴厲打擊貪污腐敗,嚴懲瀆職失職,整肅官場政風。

其果斷處理“戊午科場案”,將一品大員柏葰處斬,使得清王朝此後幾十年間官場風氣,特別是自乾隆後期越演越烈的貪腐風氣有了很大改觀。

 鹹豐帝即位初年,因太平天國起義,戶部庫房匱乏,於是清廷決定由戶部設立寶鈔處和官錢總局發行大量鈔票。

濫發官鈔非但沒有紓解財政,反倒致使通貨膨脹、物價飛騰,而官商乘機勾結,“侵占挪用”,“拒收買抵”,從中牟取暴利,將幣制改革失敗的惡果轉嫁於百姓頭上,當時“五城內外兵民不下數百萬戶,各糧行抬價居奇,小民每日所得錢文,竟不能供一日之飽”。

鹹豐八年(1858年)底,肅順改任戶部尚書,決心整頓財政積弊。

 肅順從調查五宇官號賬目入手,刨根究底,涉案人員幾百人,抄沒戶部司員、商戶及滿洲宗室數十家,一定程度上壓制了官場貪賄公行的風氣。

鹹豐元年(1851年)元月,爆發了太平天國起義。

在兩年的時間裡,太平軍先後攻取了漢陽、岳州、漢口、南京等南方重鎮,威脅清朝中部腹地,於鹹豐三年(1853年)定都南京。

鹹豐帝於三年(1853年)初命令大江南北各省在籍官紳舉辦團練,組織地主武裝。

曾國藩所辦湘軍,就是其中之一。

他以羅澤南的湘勇為基礎,“別樹一幟,改弦更張” 。

由於太平軍沒有集中力量全力進行北伐以及鹹豐六年(1856年)太平天國內部的“天京事變”使清廷獲得了喘息的機會。

鹹豐帝依靠漢族地主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勾結外國勢力,合力撲滅太平天國運動。

 攘外失利正在鹹豐帝鎮壓太平天國之時,英、法等國再次染指中國。

鹹豐四年(1854年)英、美、法三國向清廷提出修約等要求,遭到鹹豐帝拒絕。

 故而導致英、法兩國於鹹豐六年(1856年)再次對清廷宣戰,英國藉口“亞羅號事件”,攻占廣州,但被擊退。

鹹豐八年(1858年)三月,英法聯軍以及英、法、美、俄四國公使抵達天津大沽口外,要求所謂“修約”。

鹹豐帝諭令直隸總督譚廷襄“以夷制夷”,對俄示好,對美設法羈縻,對法進行勸誘,對英國則嚴詞質問。

譚廷襄奉旨行事,但是沒有成功。

 英法艦隊攻陷大沽炮台,進迫天津。

鹹豐派桂良、花沙納往天津議和,與英、美、法、俄分別簽訂《中英天津條約》、《中美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和《中俄天津條約》。

條約樣本奏上,鹹豐帝十分憤怒,但是不得不由批准。

列強不滿足於《天津條約》規定的權利,蓄意重新挑起戰爭。

鹹豐帝命清軍加強大沽口防務。

鹹豐九年(1859年),在英國蓄意挑起的大沽口衝突中,英法侵略軍被擊敗。

 鹹豐帝見大沽口獲勝,盡毀《天津條約》。

而後,英法調兵遣將,準備新的侵略。

 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鹹豐十年(1860年)春,英法兩國再次組成侵華聯軍,大舉入侵。

六月,向大沽口進攻,鹹豐帝諭旨:“天下根本,不在海口,而在京師。

”七月,英法聯軍進攻北塘,鹹豐帝和戰不定,痛失殲敵的良機。

 在清軍與英法聯軍激戰之時,竟令清軍統帥離營撤退,大沽再次淪陷。

八月一日,英法兩國艦隊又一次抵達天津外海。

法國也派出艦船40餘艘,陸軍6700人,而僧格林沁部署在大沽的守軍總共只有10000人。

為了避免糾纏,聯軍乾脆在大沽以北的北塘登岸。

僧格林沁為保存實力,下令南岸守軍撤往通州。

次日,英國艦隊安然駛入白河。

 英法聯軍攻占天津,隨即向北京進犯。

鹹豐帝派遣怡親王載垣、兵部尚書穆蔭為欽差大臣,往通州與英、法議和。

英法聯軍以和談為掩護,繼續組織對北京的進攻,在通州八里橋之戰擊敗清軍後,進攻北京,史稱“庚申虜變”。

英法聯軍進逼北京,鹹豐帝以“木蘭秋獮”為名自圓明園倉皇逃亡熱河(今承德市),命恭親王奕訢留京議和。

奕訢代表清政府與英、法、俄簽訂了《中英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中俄北京條約》,並批准了中英、中法《天津條約》。

在《中俄北京條約》中,承認了鹹豐八年(1858年)沙俄迫使清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的《璦琿條約》。

 鹹豐十年(1860年)十月六日,英法聯軍攻占圓明園,總管園務大臣文豐投福海自盡。

 次日遭到搶劫之後被焚毀殆盡。

崩逝行宮鹹豐帝逃往熱河承德避暑山莊後,時刻關注京師的訊息。

在英、法議和退兵之後,鹹豐帝一度有迴鑾的打算,但是不久就打消了這一年頭,最主要的是“親遞國書”一事尚未有著落, 故而責成恭親王奕訢儘快辦理。

此後鹹豐帝又幾次改變迴鑾的旨意。

主要原因除了夷人的因素,還有鹹豐帝逐漸喜歡上了熱河行宮的生活。

這一時期的鹹豐帝尤其醉心於戲劇。

北京宮內的昇平署成批地被召到熱河。

鹹豐十年(1860年)十一月起,“煙波致爽”殿每三天就要演一出。

 自從鹹豐帝到達承德之後,肅順與鹹豐帝的關係更為接近,隨侍左右。

此時鹹豐帝身體逐漸變壞,肅順為了保證鹹豐帝去世後政治不會發生大的變動,極力勸說鹹豐帝留在熱河。

恭親王奕訢與文祥等人見鹹豐帝遲遲不回北京,而且熱河還不時傳來皇帝病重的訊息,十分緊張。

他上奏去熱河請安,企圖直接與鹹豐帝見面,以打破肅順的封鎖。

 奏摺受到肅順的阻擾,由此恭親王與肅順集團的矛盾激化。

“御賞”和“同道堂”章鹹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五日,鹹豐帝在熱河行宮病重。

十六日,鹹豐帝在煙波致爽殿寢宮,召見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肅順、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等。

鹹豐帝下諭:“立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

”又諭:“皇長子載淳現為皇太子,著派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盡心輔弼,贊襄一切政務。

”以上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顧命八大臣”或“贊襄政務八大臣”。

載垣等請鹹豐帝朱筆親寫,以昭鄭重。

而鹹豐帝此時已經病重,不能握管,遂命廷臣承寫朱諭。

鹹豐在病逝前,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御賞”印章,授予皇子載淳“同道堂”印章(由懿貴妃掌管)。

十七日清晨,鹹豐帝病逝 。

廟號文宗,諡號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莊儉顯皇帝,其後葬於清東陵定陵。

鹹豐帝病死之後,其生前安排的政治局勢很快發生了變化。

其子載淳年幼,載淳的生母那拉氏力圖取得最高統治權力。

她與慈安太后和奕訢相勾結,拉攏握有兵權的勝保等人。

於鹹豐十一年九月三十日(1861年11月2日),將載垣、端華、肅順等革職拿問。

十月初一日(11月3日),又接連發出上諭,授恭親王奕訢為議政王、在軍機處行走、宗人府宗令,大學士桂良、戶部尚書沈兆霖、戶部右侍郎寶鋆、戶部左侍郎文祥在軍機大臣上行走,鴻臚寺少卿曹毓英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

隨後,慈禧太后等迅速捕殺了載垣、端華、肅順,其餘五大臣革職治罪,將載垣等人擬定的皇帝年號“祺祥”改為“同治”。

慈禧太后奪取了實際的最高統治權。

 為政舉措政治• 整頓吏治為了挽救統治危機,鹹豐帝頗思除弊求治。

他任賢去邪,企圖重振綱紀,多方尋求對策。

“文宗初基,東南糜爛,天下岌岌。

朝廷懷恐懼之意而出之以端簡,百官懾於大難之驟興,瞻顧卻立。

 ”在這樣的危急之下,鹹豐帝勇於任用改革派官員,整頓糜爛的官場風氣。

鹹豐帝提拔敢於任事的肅順,支持肅順等革除弊政。

正當此時,“肅順一人差強毅,敢任事。

 ”向鹹豐帝上疏提出亂世務必用嚴刑峻法的主張,為鹹豐帝所看重。

 同時,鹹豐帝罷斥了道光朝任軍機大臣二十餘年、貪位保榮、妨賢病國的穆彰阿,處決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中主持和局、臭名昭著的投降派官員耆英。

• 重用漢官清廷內部以文慶、肅順為代表的中央官僚認為,只有採取以漢制漢的政策才能挽救清朝危局,不使用漢臣就無以擺脫這場政治危機。

 重用漢族官僚曾國藩,依靠其訓練指揮的漢族地主武裝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

鹹豐六年(1856年),曾國藩、胡林翼等自己組建團練,進而編練出一支新興的私人武裝,自籌軍餉養活10多萬軍隊,故肅順“常心折曾文正公之識量、胡文忠公之才略”。

當然,給予漢族官僚以地方實權可能會導致中央集權的衰微,但不讓曾國藩等掌握地方實權,不僅湘軍似飛蛾撲火,自取一死,清王朝也難逃死劫。

肅順“兩害相比取其輕”,決心重用漢士,暗助曾公。

 軍事• 鎮壓天國道光帝死前一個月就爆發了太平天國起義, 鹹豐帝即位後發展更為迅速,鹹豐三年(1853年)三月攻克南京建都,與清政府分庭抗禮。

鹹豐帝對起義的態度很明朗,就是堅決鎮壓。

八旗、綠營一敗塗地。

鹹豐帝聽了肅順和湖廣總督吳文熔的話,依靠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等漢人組織勇營來對付。

鹹豐帝為了儘快鎮壓太平天國起義,並補救八旗、綠營兵力的不足,先後任命了40餘個漢族團練大臣。

鹹豐二年十二月十三日(1853年1月21日),曾國藩接到令其協助湖南巡撫幫辦湖南團練的寄諭。

當時湖南兵力不足,湖南巡撫張亮基奏請選調鄉勇,集中省城長沙加以訓練,並委託團練大臣曾國藩辦理。

 鹹豐四年(1854年)四月,湘軍開始進攻太平軍。

胡林翼遠在貴州,鹹豐看了吳文熔的奏疏,知道他能吃苦耐勞,暢曉兵事,馬上同意吳文熔的要求,令他率領黔勇於鹹豐三年(1853年)十二月到湖北與太平軍作戰。

對於左宗棠,鹹豐帝則令他自募一軍,隨同曾國藩襄辦軍務。

鹹豐帝終於依靠他們的湘軍改變了形勢,抑制住並最後打敗了太平天國。

• 抗擊英法第二次鴉片戰爭形勢圖鴉片戰爭之後,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列強不滿足於已經獲得的侵略利益,在鹹豐年間,又提出了開放通商口岸,鴉片走私合法化,外國公使進駐北京等要求。

遭到拒絕後,英法聯軍於鹹豐六年(1856年)攻占廣州,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

鹹豐八年(1858年),英法艦隊攻陷大沽炮台,進迫天津。

鹹豐帝命清軍加強大沽口防務。

英法艦隊攻陷大沽炮台,鹹豐帝派桂良、花沙納往天津議和,與英、美、法、俄分別簽訂《中英天津條約》、《中美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和《中俄天津條約》。

鹹豐十年(1860年),英法兩國再次組成侵華聯軍,大舉入侵。

英法聯軍隨即攻占天津,並向北京進犯。

鹹豐帝派欽差大臣往通州和。

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圓明園、清漪園等處被焚掠。

鹹豐帝自圓明園倉皇逃亡熱河(今承德市),命恭親王奕訢留京議和。

10月,圓明園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和焚毀。

經濟鹹豐朝財政出現危機。

道光三十年(1850年)國庫只有187萬兩,由於鎮壓起義和賑災原因,到鹹豐三年(1853年)六月,戶部存銀只有22.7萬兩,兩個月的兵餉都發不出來了。

鹹豐帝採取了一切可以採取的措施:熔化內務府金鐘,開捐例,賣官鬻爵,鑄大錢,發行官票和錢票,推行厘金制度等,終於籌措到了1億7千萬兩足夠的軍費鎮壓農民起義。

厘金制度出現之初,不但可以代替當時因太平天國起義而處於癱瘓狀態的國內常關的職能,而且還使厘金局卡有隨戰區的變化“因地制宜”設定的靈活性,因而增加了清政府的稅收。

但由於厘金中商稅完全出自華商而不及外商,所以這一制度阻礙著土貨市場上的流通,有利於外國洋貨的傾銷,從而加強了洋貨對土貨的競爭能力 。

外交• 安內攘夷鹹豐九年(1859年)三月,鹹豐帝連續五天召見浙江按察使段光清。

鹹豐帝首先明確當時存在著安內、攘夷兩大難題的形勢,接著提出兩個問題,一是如何克服這兩個大患,二是平息這二患的先後次第。

段光清任職於杭州,同太平軍中心地帶接壤,又在寧波擔任過屬縣縣令、知府和寧紹台道,寧波是鴉片戰爭後五口通商之一,所以他對夷務和太平軍的對策早有考慮,立即回奏:“粵匪既滅,夷人自馴,內順外安,有不期然而然者矣!” 安內、攘外的次第與方法的決策,本來是朝廷的事,鹹豐帝竟然謀及並非疆吏的地方官員,是否病極亂投醫?其時清朝的形勢確實是危機重重,太平軍和捻軍已搞得清朝焦頭爛額,第二次鴉片戰爭也在進行。

就是這種形勢逼著鹹豐帝君臣再次思考安內攘夷的戰略大計,所以才在召見中謀及地方官員,並且堅定了他們先安內後攘夷的方針。

 • 簽訂條約鹹豐四年(1854年),英、美、法三國向清政府提出修改《南京條約》等要求,遭到清廷拒絕。

鹹豐八年(1858年),英法艦隊攻陷大沽炮台,派桂良、花沙納往天津議和,與英、美、法、俄分別簽訂《中英天津條約》、《中美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和《中俄天津條約》。

鹹豐十年(1860年),英法兩國再次組成侵華聯軍,大舉入侵。

當時清軍的防禦重點在大沽口,英法聯軍在北塘登入,進而攻占大沽口。

英法聯軍隨即攻占天津,並向北京進犯。

鹹豐帝派欽差大臣往通州和。

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圓明園、清漪園等處被焚掠。

鹹豐帝自圓明園倉皇逃亡熱河(今承德市),命恭親王奕訢留京議和。

奕訢代表清政府與英、法、俄簽訂了《中英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中俄北京條約》,並批准了中英、中法《天津條約》。

在《中俄北京條約》中,承認了鹹豐八年(1858年)沙俄迫使清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的《璦琿條約》。

軼事典故巧斗奕訢奕訢道光帝晚年時,傳位的問題日趨臨近,第四子奕詝和第六子奕訢成為了皇位最有力的爭奪者,而且奕訢天資聰明,深得道光的喜愛。

侍讀學士杜受田為鹹豐帝的師傅,一心希望奕詝繼位。

他杜受田清楚地分析了兩位皇子的長處,他認為,奕詝的優勢在於仁厚孝順;奕訢的優勢則是聰明伶俐。

而此時步入晚年的道光帝更需要的是一位孝順的兒子,要牢牢地抓住這一點。

一次,諸皇子們隨道光皇帝去南苑打獵。

這可是在父皇面前的一次很好的表現機會,但論射獵騎術鹹豐顯然不是六弟的對手,因此,杜受田告訴奕詝只要坐著看兄弟們驅馬打獵,自己千萬不要射殺任何動物,並教他怎樣對父皇解釋。

打獵當天,大家都有所收穫,皇子中奕訢的獵物最多,而奕詝卻一無所獲。

當道光帝責問時,奕詝答到:此時正值春季,萬物繁衍,不忍射殺,也不願和兄弟們爭個高低。

他的回答深深打動了道光帝,道光帝一心想為天下百姓選擇一位仁厚的皇帝,奕詝自然比盛氣凌人的奕訢更和道光帝的胃口。

道光就密寫了奕詝的名字,放在錦匣之中。

 跛腳皇帝據說鹹豐帝為皇子時,從獵南苑,馳逐群獸,墜馬傷股。

經過上駟院正骨醫師的治療,留下殘疾,行動不便。

 鹹豐帝20歲登基後,便下一道旨令:每次退朝後,皇帝後走。

只是有一次因為生氣,忘了那道旨令,比群臣先走,這一秘密才被世人所知。

喜吃涼粉鹹豐帝愛吃涼粉。

他微服私訪,在大街胡逛,看到有賣涼粉的。

他一口氣吃了兩碗涼粉。

吃完後,直夸涼粉味道好極了。

為了能天天吃這人間美食,便把賣涼粉的叫到了宮中,一連吃了一個月的涼粉。

頓頓吃,天天吃,鹹豐帝最後直接吃膩了涼粉,在短時間之內是不會再吃了。

賣涼粉的後把祖傳手藝傳給了御廚,也好日後能隨時為皇帝做涼粉。

 邂逅懿妃慈禧獲得鹹豐帝的寵幸,由多重因素的綜合效應所致。

她天生麗姿,容貌出眾。

據德齡在《慈禧太后私生活實錄》中所記,古稀之年的慈禧“還是一個很美麗動人的女性”,一雙手“不僅白膩,而且是極柔嫩,決不在我們年輕人之下”,由此可以推想,五十年前豆蔻年華之時的慈禧該是多么嬌美出眾。

故而得到鹹豐帝的青睞。

鹹豐帝不少奏章便讓慈禧代閱。

因她書法不錯,有“端腴”丰采,又“常命其代筆批答奏章”。

慈禧於權力似乎有著一種本能的興趣與敏感,她津津有味地做著這一切,還相機參與政事,為鹹豐帝出謀劃策。

日子一長,就對最高權力機構的一套運轉模式了解得一清二楚,為日後的垂簾聽政提供了便捷與基礎。

可以想見的是,沒有這段執掌清廷政權的實習與鍛鍊,對政事一無所知,此後的垂簾聽政便無法施行。

 躬行節儉《南亭筆記》卷一中說,鹹豐帝親政的時候,和他父親道光帝一樣躬行節儉。

有一次上書房的門樞壞了,內務府請求換個新門,鹹豐帝沒批准,說修理一下還可以繼續用。

後來門修好了,內務府的人報賬說費銀五千兩。

鹹豐帝勃然大怒,下令訊問有關人員到底是怎么回事。

下面的人見鹹豐帝認真了,慌忙說數字報錯了,是五十兩,這事才算了結。

另有一次,鹹豐帝有一條新的杭紗套褲,因不小心燒了個約蠶豆瓣大的窟窿,太監說丟了吧,鹹豐帝再三惋惜,說:“物力艱難,棄之可惜,儘量給補補吧。

”後來才知道,這樣補一下,下面的人竟然報銷了數百兩銀子。

聽到這裡,鹹豐帝慨然嘆道:“做皇帝想勤儉都不容易,何況是奢侈呢?” 人物評價總評從一個帝王的角度來說,鹹豐帝的資質在清朝帝王中大概能居中游偏上。

他重用漢族大臣,嚴懲貪污腐敗,改革力度超過了嘉慶、道光兩代君主。

 從個人際遇來說,在歷代帝王之中,鹹豐帝的命運差不多是最慘的一位。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讓他趕上了;西方列強入侵中國的三千年未有之變局讓他攤上了;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沒落也讓他碰上了,他駕馭的又是一條已經航行了二百年的千瘡百孔的破船。

他無處迴避,責無旁貸又無力回天,為此痛心疾首,抱終身之恨。

 從政治角度來看,鹹豐帝雖說是嘔心瀝血,用力改革,可還是沒有挽回敗局;再加上他下了很多錯誤的抉擇,所以清朝還是那樣千瘡百孔。

他的大變革沒有取太大的作用。

政治腐敗,國庫空虧,民生凋敝,兵將腐朽一個也沒解決。

他的疏忽太多了,他的最大的疏忽竟然可以滅亡一個國家——他沒有阻止慈禧篡政,還加速了慈禧的篡政。

 其他評價• 道光帝十分中意文宗之仁孝。

領諸皇子狩獵,奕詝故意一箭不發,“上問之,對曰:‘時方春,鳥獸孳育,不忍傷生以乾天和。

’宣宗大悅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儲遂密定。

”• 劉體仁《異辭錄》:①文宗勤於政事,萬幾之暇,頗耽逸樂,王心弗善焉。

②文宗用人,惟賢是尚,不分滿漢。

• 晚清重臣郭嵩燾:文宗初基,東南糜爛,天下岌岌。

朝廷懷恐懼之意而出之以端簡,百官懾於大難之驟興,瞻顧卻立。

• 英法聯軍在圓明園等地的告示:宇宙之中,任何人物,無論其貴如帝王,既犯虛偽欺詐之行為,即不能逃其所應受之責任與刑罰也。

茲為責罰清帝不守前約及違反和約起見,決於十八日焚燒圓明園。

所有種種違約行動,人民既未參預其間,決不加以傷害,惟於清室政府,不能不一懲之也。

• 趙爾巽等《清史稿》:①文宗厭廷臣習於因循,乏匡濟之略。

②文宗遭陽九之運,躬明夷之會。

外強要盟,內孽競作,奄忽一紀,遂無一日之安。

而能任賢擢材,洞觀肆應。

賦民首杜煩苛,治軍慎持馭索。

輔弼充位,悉出廟算。

鄉使假年御宇,安有後來之伏患哉?• 清末民初學者宗彝:文宗體弱,騎術亦嫻。

• 著名清史研究專家喻大華:①“鹹豐在整頓吏治方面是個狠角色,處理官員的級別之高、力度之大比雍正還要厲害。

”②“任賢擢才,洞觀肆應”,改變了清朝實行了二百多年的“重滿抑漢”的國策。

• 著名清史研究專家閻崇年:“鹹”是普遍的意思,“豐”是富足的意思,“鹹豐”是天下豐衣足食的意思。

可是在當時,所謂“天下豐衣足食”,只能是個不切實際的幻想。

鹹豐皇帝面臨著內憂外患、國將不國的嚴重局面,而他卻無膽識、無遠略、無才能、無作為。

鹹豐做了十一年的皇帝,顯然是個歷史的誤會。

• 著名歷史學者茅海建:鹹豐帝知道自己不是絕頂聰明,但絕不會承認自己不夠當皇帝的資格,他知道了太多當皇帝的規範、原則、機謀、策略和秘訣,知道了太多的成功和失敗的治國經驗。

他認為只要按照恩師杜受田的教誨,只要按照千年不變的政治教科書所闡釋的經義,只要按照已創造出的“康乾盛世”的祖制,必然會創造出一片輝煌。

他非常注重克己,儘量使自己的一切行為符合“帝德”。

即使是對他個人的私行的批評,也最終採取寬容的態度,這在歷代帝王亦屬罕見。

• 費正清《劍橋中國晚清史》:看來他不是一位明智而堅強的領導者,他對外部世界極端無知。

相關爭議秘立皇儲道光帝秘密立儲的故事,野史筆記和民間傳說。

一說:追思亡後而施恩其子。

奕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由貴妃晉升為皇后不久,就突然死去。

有一首《清宮詞》寫她暴死,事多隱秘。

傳說道光帝十分悲痛,決定不立其他妃嬪的兒子,而立皇后生的兒子奕詝,以此告慰孝全成皇后的亡靈。

二說:欲立奕訢而改立奕詝。

傳說道光皇帝寵愛奕訢的生母孝靜皇貴妃,所以曾寫好諭旨,要立奕訢。

但書寫時被太監窺見,最後一筆特別長,猜想寫的是“訢”字,而不是“詝”字。

這件事傳了出去,道光帝很不高興,便改立為奕詝。

《清史稿·杜受田傳》記載同上面類似的故事:至宣宗(道光)晚年,以文宗(鹹豐)長且賢,欲付大業,猶未決。

會校獵南苑,諸皇子皆從,恭親王奕訢獲禽最多,文宗未發一矢。

問之,對曰:“時方春,鳥獸孳育,不忍傷生,以乾天和。

”宣宗大悅,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儲遂密定,受田輔導之力也。

死因探究• 先天不足相傳鹹豐帝的母親孝全成皇后(當時還是全貴妃)懷上他的時候,預產期在祥妃(皇五子奕誴母)之後。

由於皇長子奕緯早逝,誰先生下孩子,只要是男丁,就會是事實上的庶長子。

這樣,不僅兒子多了一份問鼎皇位的籌碼,連母親也可以在爭寵大戰中占得先機。

所以,全貴妃威逼利誘某太醫為她下藥,使她終於比祥妃提前幾天生下兒子,就是未來的鹹豐帝。

但由於非正常手段,鹹豐帝事實上是個早產兒,這就導致他終身身體不好。

 由於後宮妃嬪管理之嚴格,再加上全貴妃之已然得勢,這一說法可信度實在不怎么高。

但鹹豐帝終其一生體弱多病,乃是不爭的事實。

• 後天惡習鹹豐皇帝有四大不良癖好:其一,貪美色。

在避暑山莊,他依舊不問窗外風雨,今朝有酒今朝醉,只圖自己逍遙快活。

據書中記載:奕詝置兵敗於不顧,攜妃嬪遊行園中,寄情於聲色既聊以自娛,又自我麻醉。

野史記載,山西籍孀婦曹氏,風流姝麗,腳甚纖小,喜歡在鞋履上綴以明珠。

鹹豐帝詔入宮中,最為眷愛。

國難當頭,他卻依然沉浸於美色,不思進取。

鹹豐帝家人其二,貪絲竹。

他把一個戲班挪到承德,上午唱叫“花唱”,下午要“清唱”,天冷在屋子裡演,夏天在“如意洲”演出。

每天樂不思蜀。

鹹豐逃往熱河避禍時,還不忘在行宮召集戲班為他演唱。

有一次,他在演出中當眾訓誡演員稱有一字讀錯。

當演員表示舊的戲譜子上就是如此標註時,他答:“舊譜錯了!” 其三,貪美酒。

鹹豐貪杯,一飲即醉,而且大耍酒瘋。

野史記載:“文宗嗜飲,每醉必盛怒。

每怒必有一二內侍或宮女遭殃,其甚則雖所寵愛者,亦遭戮辱。

倖免於死者,及醒而悔,必寵愛有加,多有賞賜,以償其苦痛。

然未幾而醉,則故態復萌矣。

”其四,貪鴉片。

鹹豐即位不久,違背祖訓,吸上鴉片,並美其名曰“益壽如意膏”。

而且鹹豐在熱河期間常常吸食鴉片來刺激自己、麻醉自己。

到鹹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五日,鹹豐帝病重,臨死前立載淳為皇太子,並命八名心腹重臣為顧命大臣。

兩天后,31歲的鹹豐皇帝在熱河行宮煙波致爽殿一命嗚呼。

 親屬成員父母• 父親: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即道光帝• 母親: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后妃皇后• 孝德顯皇后(1831年—1850年),鹹豐帝為皇子時的嫡福晉,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1850年1月24日)逝世,無子女。

• 孝貞顯皇后(1837年—1881年),鈕祜祿氏,即慈安太后。

光緒七年(1881年)暴崩,死因成謎,葬於定東陵。

• 孝欽顯皇后(1835年—1908年),即慈禧太后,名杏貞,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光緒帝崩逝後,即日尊為太皇太后,次日崩逝,葬於定東陵。

皇貴妃• 莊靜皇貴妃(1837年—1890年),他他拉氏,初封“麗貴人”。

光緒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卒,時年五十有四,謚曰莊靜皇貴妃。

葬於定陵妃園寢。

• 端恪皇貴妃(1844年-1910年)佟佳氏,宣統二年逝世,諡號為端恪皇貴妃。

貴妃• 玫貴妃(1835年-1890年),徐佳氏,鹹豐八年二月初五生皇二子憫郡王,光緒十六年十一月初八逝世。

• 婉貴妃(1837—1894.5.17),索綽絡氏,光緒二十年(1894年)五月十七日崩逝,終年約五十七歲。

妃• 璷妃那拉氏,生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十日生。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逝世,葬於定陵妃園寢。

• 禧妃(?-1877年)察哈喇氏,光緒三年五月十六日卒。

• 吉妃王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生,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逝世,葬於定陵妃園寢。

• 慶妃(1840年-1885年)張氏,道光二十年(1840年)十月初一日生,光緒十一年(1885年)五月初三日逝世,享年四十六歲。

嬪• 雲嬪武佳氏,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

• 容嬪伊爾根覺羅氏,同治八年五月十二日卒,十二年二月二十六日奉安。

• 璹嬪那拉氏,同治十三年三月二十四日卒,光緒元年三月十二日奉安。

• 玉嬪那拉氏,同治元年十一月十六日卒,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

常在• 玶常在伊爾根覺羅氏,鹹豐六年七月十五日卒,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

• 瑃常在,名氏未知。

鹹豐九年正月初四日卒。

正月十五日彩棺奉移暫安。

• 鑫常在,名氏未知。

鹹豐九年五月初六卒,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奉安。

子女• 長女榮安固倫公主,母莊靜皇貴妃,鹹豐五年(1855年)五月生,同治十三年(1874)十二月病死。

年僅22歲。

• 長子愛新覺羅·載淳,母孝欽顯皇后,即同治帝。

• 次子憫郡王,母玫貴妃,生於鹹豐八年(1858年)二月初五,同日夭折,未命名。

• 嗣子愛新覺羅·載湉,生父醇親王奕譞,於同治帝亡後過繼給鹹豐繼承大統,即光緒帝。

後世紀念定陵始建於鹹豐九年(1859年)四月十三日,完工於同治五年(1866年)十二月,前後計有7年半的時間,淨耗白銀三百一十三萬四千五百四十七兩之多。

鹹豐曾親臨閱視,認為平安峪"左龍蜿蜒,右虎訓俯,貼身蟬翼、牛角兩砂隱約纏護;蝦須、金魚二水界劃分明,靈光凝聚,穴法甚真,洵屬上上吉地"。

 清定陵據檔案記載,所用的舊料,大部分為石料,如石門、石像生、石望柱等大件白石計65件,各種舊磚605464塊,舊隔扇62扇,坎窗24扇,節省白銀20多萬兩。

定陵地宮內層層升高,建築布局緊湊、高低錯落有致,具有明顯的層次感。

 定陵地宮內葬鹹豐皇帝和他的孝德顯皇后。

 影視形象年份影視版本演員1983少女慈禧黃浩義1983火燒圓明園梁家輝1983垂簾聽政梁家輝1988太平天國彭文堅1990滿清十三皇朝之血染紫禁城李青山1993戲說慈禧翁家明1995清宮氣數錄王偉梁1997慈禧的秘密生活于榮光2000尚方寶劍陳道明2005鹹豐王朝之一簾幽夢沈曉海2005一生為奴王輝2006大清後宮之還君明珠張迪2010天地民心林申2012女人花江俊翰2013紅牆綠瓦韓棟、蔣愷中國歷代皇帝之清朝皇帝姓名年號廟號諡號統治時間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天命太祖初謚武皇帝,改謚高皇帝1616年—1626年愛新覺羅·皇太極天聰崇德太宗文皇帝1626年—1643年愛新覺羅·福臨順治世祖章皇帝1643年—1661年愛新覺羅·玄燁康熙聖祖仁皇帝1661年—1722年愛新覺羅·胤禛雍正世宗憲皇帝1722年—1735年愛新覺羅·弘曆乾隆高宗純皇帝1735年—1795年愛新覺羅·顒琰嘉慶仁宗睿皇帝1795年—1820年愛新覺羅·旻寧道光宣宗成皇帝1820年—1850年愛新覺羅·奕寧鹹豐文宗顯皇帝1850年—1861年愛新覺羅·載淳同治穆宗毅皇帝1861年—1875年愛新覺羅·載湉光緒德宗景皇帝1875年—1908年愛新覺羅·溥儀宣統1908年—1912年相關詞條 奕詝 鹹豐帝奕詝,愛新覺羅氏,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於北京圓明園,道光帝第四子也,母為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

道光二十六年,道光帝用立儲家法,書名緘... 執政經歷   政治敗筆   作品   個人檔案   后妃 苦命天子:鹹豐皇帝奕詝 一三十 基本信息   商品描述 鹹豐皇帝 愛新覺羅·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也...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相關爭議 奕詝[鹹豐帝奕詝] 鹹豐帝奕詝,愛新覺羅氏,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於北京圓明園,道光帝第四子也,母為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

道光二十六年,道光帝用立儲家法,書名緘... 執政經歷   政治敗筆   作品   個人檔案   后妃 鹹豐 鹹豐,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清朝第九位皇帝,也是清軍入關以來第七位皇帝,年號“鹹豐”。

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日生於北京圓明園之澄靜齋,為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 個人簡介   個人檔案   在位皇帝   繼位   繼位傳說 清鹹豐帝奕詝皇后 清鹹豐帝奕詝皇后-清文宗的皇后清鹹豐皇帝登上皇位,本是理所當然的事,因他是故皇后生的嫡長子、母后死時年方十歲,更得道光帝的憐愛。

然而事情的變化往往不... 簡介   生活 愛新覺羅·奕寧 愛新覺羅·奕寧,清文宗奕寧,生於1831年,死於1861年,清朝第七世皇帝。

1850-1861年在位。

年號鹹豐,廟號文宗。

為清宣宗道光的第四子。

道光... 基本資料   繼位   內憂外患   后妃   雜談 愛新覺羅·奕詝 道光二十六年,道光帝用立儲家法,書名緘藏。

道光三十年正月丁未,道光帝不豫,宣召大臣示朱筆,立其為皇太子。

宣宗逝世後,己未,鹹豐帝即位,頒詔覃恩,以第二年... 簡介   執政經歷   敗筆   后妃   子女 相關搜尋鹹豐皇帝春季鹹豐道光同治帝鹹豐皇帝奕詝僧格林沁隨從愛新覺羅·奕詝優勢吐蕃人彘票號漕運太平天國第二次鴉片戰爭孝全成皇后秘密立儲中國古代百姓最後的日月青少年時代洪秀全清朝皇帝皇帝北京條約定陵人物通用戰亂洋務運動道光帝帝王河北省司馬良娣富平諡號奕寧收穫解釋承德避暑山莊圓明園奕炘動物綿寧皇后一條鞭法清朝鹹豐帝狻猊熱門詞條CarnivaleCheersjewelryMikeShirleyTemple《童話二分之一》不怕不怕四月天空戰記奧林匹斯的陷落我愛滿堂彩拇指姑娘林宇中清燉牛肉皮蛋豆腐石家割包神田美苑笑杯莫斯坦袁枚重生之大涅磐關廟饒河街觀光夜市鬼神之刃biccharlesMCPPusheen人事行政總處信用卡預借現金信義公民會館劉嘉亮孃家忠孝夜市李鳳山清水寺珊瑚白化甄珍瘦小腹硝化細菌美國好聲音蒸螃蟹親愛的那不是愛情詛咒不適佳佳小南天旅店夢幻龍族水晶灰面鷲電子喜帖藥膳排骨言不由衷鹹豐皇帝@百科知識中文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