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皇帝 - 故宫博物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851—1861年). 清文宗咸丰皇帝名奕詝,爱新觉罗氏。

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年)六月九日生于圆明园湛静斋(后更名基福堂)。

清宣宗道光皇帝第四子,母孝全成皇后钮 ... 确定 首页导览展览教育探索学术文创关于 留言板 登录 注册 中 EN 青少版 开放时间在线订票交通路线游览须知全景故宫 近期展览专馆原状陈列赴外展览 教育新闻故宫讲坛书画考级故宫博物院教育中心国际博协培训中心故宫志愿者 建筑藏品古籍宫廷历史文物医院文化专题名画记数字多宝阁数字文物库藏品总目 学术资讯专家名录故宫研究院故宫学院其他学术机构故宫博物院院刊 故宫出版文创产品故宫壁纸故宫APP故宫游戏 总说领导资讯院史编年景仁榜机构设置 EN 青少版 导览 开放时间在线订票交通路线游览须知全景故宫 展览 近期展览专馆原状陈列赴外展览 教育 教育新闻故宫讲坛书画考级故宫博物院教育中心国际博协培训中心故宫志愿者 探索 建筑藏品古籍宫廷历史文物医院文化专题名画记数字多宝阁数字文物库藏品总目 学术 学术资讯专家名录故宫研究院故宫学院其他学术机构故宫博物院院刊 文创 故宫出版文创产品故宫壁纸故宫APP故宫游戏 关于 总说领导资讯院史编年景仁榜机构设置 首页 »探索»宫廷历史»宫廷世系 收藏 咸丰皇帝(1851—1861年)   清文宗咸丰皇帝名奕詝,爱新觉罗氏。

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年)六月九日生于圆明园湛静斋(后更名基福堂)。

清宣宗道光皇帝第四子,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密建为皇储。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继位,年号咸丰。

     奕詝即位后,面临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

其时,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于广西,不久,进军湖南、湖北,咸丰三年(1853年)三月攻克南京建都,与清政府分庭抗礼。

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名,准备对中国发动新的侵略战争。

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兴师动兵,强占中国黑龙江以北大片领土。

  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

他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

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依靠其训练指挥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

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

同时,他罢斥了道光朝任军机大臣二十余年、贪位保荣、妨贤病国的穆彰阿,处决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主持和局、臭名昭著的投降派官员耆英。

  咸丰六年(1856年),英法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攻占广州。

咸丰八年(1858年),英法舰队攻陷大沽炮台,进迫天津。

咸丰派桂良、花沙纳往天津议和,与英、美、法、俄分别签订《中英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和《中俄天津条约》。

列强不满足于《天津条约》规定的权利,蓄意重新挑起战争。

咸丰帝命清军加强大沽口防务。

咸丰九年(1859年),在英国蓄意挑起的大沽口冲突中,英法侵略军被击败。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两国再次组成侵华联军,大举入侵。

英法联军进攻北塘,咸丰帝在清军与英法联军激战之时,竟令清军统帅离营撤退,大沽再次沦陷。

英法联军攻占天津,随即向北京进犯。

咸丰帝派遣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为钦差大臣,往通州与英、法议和。

英法联军以和谈为掩护,继续组织对北京的进攻,在通州八里桥击败清军后,进攻北京,圆明园、清漪园等处被焚掠。

咸丰帝自圆明园仓皇逃亡热河(今承德市),命恭亲王奕訢留京议和。

奕訢代表清政府与英、法、俄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并批准了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在《中俄北京条约》中,承认了咸丰八年(1858年)沙俄迫使清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的《瑷珲条约》。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七日,咸丰皇帝病死于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年31岁。

卒谥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

庙号文宗。

葬河北遵化清东陵之定陵。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东部,占地约350万平方米,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

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雍正、乾隆年间陆续扩建,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基本建成。

嘉庆、道光、咸丰时有所增建,前后历时150余年,终于建成了一个包括140余所宫殿楼阁、100多处秀丽景致的宏伟的皇家园林。

咸丰十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

  咸丰元年(1851年)至同治三年(1864年)间的农民战争,以反对清朝封建统治与外国侵略为革命宗旨。

领袖洪秀全最初起义于广西桂平金田村,建号太平天国,称天王。

曾建立官制,分封王爵,颁行历法,制定经济制度,制造钱币,印刷书籍等。

对外坚持独立自主,否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反对外来侵略。

军事上同时派兵北伐与西征。

终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加之领导集团内讧及农民阶级的自身局限性而致失败。

此次农民战争历时14年,南北纵横征战18省,是中国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曾国藩(1811—1872年),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

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首领。

道光进士,曾任内阁学士,道光末年官至侍郎。

善于讲“道德”说“仁义”,对程朱理学推崇备至。

太平天国进军湖南时,被任命为帮办团练大臣,在湖南举办团练,对抗太平军。

后来,逐渐组建起一支具有正规军规模的地主武装团练——湘军。

他率湘军出省作战,为清政府收复失地,成为太平军死敌,亦多次被太平军所败。

为了强化镇压力量,他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于安庆设立内军械所,制造新式枪炮。

咸丰十年(1860年)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节制大江南北水陆各军。

主张借洋师助剿,派李鸿章率军到上海,伙同外国侵略军镇压太平天国革命。

派其弟曾国荃围攻天京(南京),同治三年(1864年)攻陷天京。

次年奉命赴北方镇压捻军起义。

同治七年(1868年)调任直隶总督。

同治九年(1870年)在办理天津教案中媚外残民,受舆论谴责,回任两江总督,病死南京。

             军事编制单位。

五代时的后唐已有此编制,即营的组织。

至宋代,指挥成为最重要和最普遍的军事编制单位。

军队的屯戍和调动往往打乱军与厢的编制而以指挥为基本军事单位,额定兵员500人。

宋代指挥的统兵官为指挥使与副指挥使。

  咸丰、同治年间北方地区的农民起义。

由于此农民军内部组织以数人至数十人称小捻子,或以一二百人大捻子编队,被称为捻军。

咸丰二年(1852年),首领张乐行率众攻克河南永城,次年积极响应太平天国军北伐。

咸丰五年,各地捻军推举张乐行为盟主,称大汉永王,制定《行军条例》,建立五旗军制。

后接受太平天国领导,转战豫、皖、苏、鲁等省。

同治七年(1868年),最终失败。

             肃顺(1816-1861年),满洲镶蓝旗人。

爱新觉罗氏,字雨亭。

咸丰帝继位后,受拔擢重用,咸丰十年(1860年)官至户部尚书。

其间协助咸丰“申国法”以治积弊,锐行诛谴。

力主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用汉族地主武装湘军、淮军镇压太平天国、捻军起义。

建议铸大钱以解决财政困难,削减八旗俸饷,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的对俄交涉中,拒绝沙俄割占乌苏里江以东领土的无理要求。

咸丰十年(1860年),在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时,护咸丰帝逃亡热河。

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主管行在事务。

在咸丰帝死后的宫廷政变中,因反对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被公开处决于菜市口。

            穆彰阿(1782-1856年),字子朴,满洲镶蓝旗人。

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

道光初任内务府大臣,两署漕运总督。

道光七年(1827年)命在军机处行走,次年授军机大臣,官至文华殿大学士。

  中国近代史上两次由于鸦片贸易而引发的战争。

第一次为1840-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第二次为1854-1860年,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两次战争均以中国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为结局,使中国主权大量丧失,是近代中国蒙受屈侮的最重大事件。

               英文opium的音译,又称阿片。

由草本植物罂粟果内乳汁干燥而成。

主要成份为吗啡。

药用有镇痛、止泻、止咳作用。

吸食后易成瘾,可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

            耆英(1790—1858年),字介春,清宗室,满洲正蓝旗人。

曾任副都统、侍郎、盛京将军。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他担任广州将军,后调任杭州将军,不久被授予钦差大臣,寻求与英军妥协。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七月,他和伊里布在南京与英军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南京条约》。

随即又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虎门订立了《南京条约》善后章程《虎门条约》,与美国、法国订立了《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使中国丧权失土,开始迈向殖民地的深渊。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咸丰帝在屡次派遣大员都无法开启议和的情况下再次启用耆英为钦差大臣,与英法联军进行交涉。

但英法联军以其全权资格不够为由将其逐出。

耆英逃回北京后被咸丰帝赐死。

  又称英法联军之役。

为英法两个资本主义国家于1856年--1860年联合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故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咸丰四年(1854年),英法为扩大侵略权益,向清政府提出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遭清政府拒绝。

咸丰六年(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被击退。

次年,英法组成侵华联军,攻占广州。

咸丰八年(1858年),英法舰队北上,在俄、美支持下,攻陷大沽炮台,逼迫天津。

英、美、法、俄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其后,英、美、法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通商章程》。

俄国用武力迫使清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瑗珲条约》。

咸丰九年(1859年),英法以换约为借口,再次进攻大沽口,遭清军反击,英法舰队受重创。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攻陷大沽口,侵占天津,继而入侵北京。

英、法、俄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北京条约》,并迫使清政府批准了中英、中法《天津条约》,承认俄国与奕山签订的《瑗珲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又称《中英续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

咸丰八年(1858年)六月二十六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天津签订。

共56款,附有《专条》。

主要内容有:(1)英国公使得驻北京,并在通商各口设领事官,增开牛庄、登州、台湾(台南)、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2)耶稣教、天主教教士得自由传教;(3)英国人得往内地游历、通商;(4)英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往来;(5)中英两国派员在上海举行会议,修改关税税则;(6)中国给英国赔款银400万两;(7)确定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原称《中美和好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

咸丰八年(1858年)六月十八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美国驻华公使列卫廉在天津签订。

共30款。

主要内容有:(1)清政府倘准许其他国家公使驻北京,应准美国一律照办;(2)增开潮州、台湾(台南)为通商口岸;(3)耶稣教教士得自由传教;(4)扩大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即:清政府给其他国家的特权,“无论关涉船只海面、通商贸易、政事交往等事情”,美国得“一体均沾”;(5)确定领事裁判权。

               原称《和约章程》。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

咸丰八年(1858年)六月二十七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天津签订。

共42款,另订《和约章程补遗》6款。

主要内容有:(1)法国公使得驻北京;(2)增开琼州、潮州、台湾(台南)、淡水、登州、南京为通商口岸,并在各口设领事官;(3)天主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法国人得往内地游历;(4)凡中国与各国议定的税则、关口税、吨税、过关税、出入口货税,法国都可“均沾”;(5)法国兵船可以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停泊;(6)中国给法国赔款银200万两;(7)确定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法天(?--1001年),中印度人,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来中国,译出《圣无量寿经》、《七佛赞》、《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等佛经。

有人认为法天与同时代的译经僧法贤为同一人。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

咸丰八年(1858年)六月十三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国驻华公使普提雅廷在天津签订。

共12款。

主要内容有:(1)俄国得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湾(台南)、琼州等7处口岸通商,若他国在沿海再有增开口岸,准俄国一律照办;(2)俄国得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领事官,得停泊兵船;(3)俄国东正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4)中俄两国派员查勘“从前未经定明边界”;(5)日后中国若给予其他国家以通商等特权,俄国得一律享受。

            爵位名。

其名始于南朝末期。

隋代以皇帝的伯叔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唐代以皇帝的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宋明各代一般因袭不改。

清代宗室封爵的第一级称为和硕亲王,主要用以封皇子,蒙古贵族亦有封亲王者。

清代宗室,爱新觉罗氏,道光时袭封怡亲王。

以御前大臣受宣宗顾命。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避暑山庄,次年七月病重,命载垣等八人为赞襄政务,辅佐同治。

载垣等取得实权,力阻慈禧垂帘听政。

慈禧发动“辛酉政变”,逼令载垣自尽。

             一为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尚书》即《书经》,内容为商、西周两代统治者的讲话记录及春秋、战国时期根据远古材料加工编成的虞、夏史事。


  一为官名,始于战国,西汉时尚书的地位逐渐重要,隋唐时设三省六部,尚书为三省之一,宋以后,行政全归尚书省掌管。

明代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六部尚书等于国务大臣,清代沿袭明制。


  
  爱新觉罗·奕訢(1832--1898年),清末洋务派首领。

道光帝第六子。

咸丰元年(1851年)被封为恭亲王。

咸丰十年(1860年),咸丰帝逃亡热河时,被任命为全权大臣,留京议和,与英、法、俄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咸丰十一年(1861年)受命主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咸丰帝死后,与慈禧太后共谋发动祺祥政变,清除肃顺集团,任议政王,掌军机处及总理衙门,总揽朝政,主持洋务活动。

因与慈禧太后的矛盾,几度解职、复职。

戊戌年病死。

              原称《中英续增条约》。

英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平等条约。

咸丰十年(1860年)十月二十四日,清钦差大臣奕訢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北京签订。

共9款。

除确认《中英天津条约》仍属有效外,又增加了以下条款:(1)开天津为商埠;(2)准许英国招募华工出国;(3)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4)《中英天津条约》中规定的赔款增加为800万两。

               原称《照依前换和约拟定条约》,即《中俄续增条约》。

咸丰十年(1860年)十一月十四日,沙俄诱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由清钦差大臣奕訢与俄国驻华公使伊格那提也夫在北京签订。

共15款。

主要内容有:(1)将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强行划归俄国;(2)规定中俄西段疆界,自沙宾达巴哈起经斋桑淖尔(今斋桑泊)、特穆尔图淖尔(今伊塞克湖)至浩罕边界,“顺山岭、大河之流及现在中国常驻卡伦等处”为界,根据这一规定,同治五年(1864年)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淖尔南北44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3)开放喀什噶尔(今喀什市)为商埠;(4)俄国在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喀什噶尔设立领事官。

           又称“承德离宫”、“热河行宫”,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

始建于清代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十年正式命名为避暑山庄。

乾隆朝曾进行过大规模的扩建,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皇家园林。

康熙皇帝玄烨和乾隆皇帝弘历,每年夏、秋季至此居住,处理政务等,使之成为都城北京以外的又一个政治活动中心。

             新嗣皇帝为已逝皇帝所上牌位之号称庙号,一般开国之帝称“祖”,后世有德之帝称“宗”。

            TAG标签耗时:0.058604001998901秒 关键词: 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东部,占地约350万平方米,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

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雍正、乾隆年间陆续扩建,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基本建成。

嘉庆、道光、咸丰时有所增建,前后历时150余年,终于建成了一个包括140余所宫殿楼阁、100多处秀丽景致的宏伟的皇家园林。

咸丰十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

圆明园 太平天国起义 咸丰元年(1851年)至同治三年(1864年)间的农民战争,以反对清朝封建统治与外国侵略为革命宗旨。

领袖洪秀全最初起义于广西桂平金田村,建号太平天国,称天王。

曾建立官制,分封王爵,颁行历法,制定经济制度,制造钱币,印刷书籍等。

对外坚持独立自主,否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反对外来侵略。

军事上同时派兵北伐与西征。

终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加之领导集团内讧及农民阶级的自身局限性而致失败。

此次农民战争历时14年,南北纵横征战18省,是中国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太平天国起义 曾国藩 曾国藩(1811—1872年),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

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首领。

道光进士,曾任内阁学士,道光末年官至侍郎。

善于讲“道德”说“仁义”,对程朱理学推崇备至。

太平天国进军湖南时,被任命为帮办团练大臣,在湖南举办团练,对抗太平军。

后来,逐渐组建起一支具有正规军规模的地主武装团练——湘军。

他率湘军出省作战,为清政府收复失地,成为太平军死敌,亦多次被太平军所败。

为了强化镇压力量,他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于安庆设立内军械所,制造新式枪炮。

咸丰十年(1860年)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节制大江南北水陆各军。

主张借洋师助剿,派李鸿章率军到上海,伙同外国侵略军镇压太平天国革命。

派其弟曾国荃围攻天京(南京),同治三年(1864年)攻陷天京。

次年奉命赴北方镇压捻军起义。

同治七年(1868年)调任直隶总督。

同治九年(1870年)在办理天津教案中媚外残民,受舆论谴责,回任两江总督,病死南京。

曾国藩 指挥 军事编制单位。

五代时的后唐已有此编制,即营的组织。

至宋代,指挥成为最重要和最普遍的军事编制单位。

军队的屯戍和调动往往打乱军与厢的编制而以指挥为基本军事单位,额定兵员500人。

宋代指挥的统兵官为指挥使与副指挥使。

指挥 捻军起义 咸丰、同治年间北方地区的农民起义。

由于此农民军内部组织以数人至数十人称小捻子,或以一二百人大捻子编队,被称为捻军。

咸丰二年(1852年),首领张乐行率众攻克河南永城,次年积极响应太平天国军北伐。

咸丰五年,各地捻军推举张乐行为盟主,称大汉永王,制定《行军条例》,建立五旗军制。

后接受太平天国领导,转战豫、皖、苏、鲁等省。

同治七年(1868年),最终失败。

捻军起义 肃顺 肃顺(1816-1861年),满洲镶蓝旗人。

爱新觉罗氏,字雨亭。

咸丰帝继位后,受拔擢重用,咸丰十年(1860年)官至户部尚书。

其间协助咸丰“申国法”以治积弊,锐行诛谴。

力主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用汉族地主武装湘军、淮军镇压太平天国、捻军起义。

建议铸大钱以解决财政困难,削减八旗俸饷,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的对俄交涉中,拒绝沙俄割占乌苏里江以东领土的无理要求。

咸丰十年(1860年),在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时,护咸丰帝逃亡热河。

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主管行在事务。

在咸丰帝死后的宫廷政变中,因反对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被公开处决于菜市口。

肃顺 穆彰阿 穆彰阿(1782-1856年),字子朴,满洲镶蓝旗人。

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

道光初任内务府大臣,两署漕运总督。

道光七年(1827年)命在军机处行走,次年授军机大臣,官至文华殿大学士。

穆彰阿 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上两次由于鸦片贸易而引发的战争。

第一次为1840-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第二次为1854-1860年,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两次战争均以中国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为结局,使中国主权大量丧失,是近代中国蒙受屈侮的最重大事件。

鸦片战争 鸦片 英文opium的音译,又称阿片。

由草本植物罂粟果内乳汁干燥而成。

主要成份为吗啡。

药用有镇痛、止泻、止咳作用。

吸食后易成瘾,可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

鸦片 耆英 耆英(1790—1858年),字介春,清宗室,满洲正蓝旗人。

曾任副都统、侍郎、盛京将军。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他担任广州将军,后调任杭州将军,不久被授予钦差大臣,寻求与英军妥协。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七月,他和伊里布在南京与英军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南京条约》。

随即又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虎门订立了《南京条约》善后章程《虎门条约》,与美国、法国订立了《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使中国丧权失土,开始迈向殖民地的深渊。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咸丰帝在屡次派遣大员都无法开启议和的情况下再次启用耆英为钦差大臣,与英法联军进行交涉。

但英法联军以其全权资格不够为由将其逐出。

耆英逃回北京后被咸丰帝赐死。

耆英 第二次鸦片战争 又称英法联军之役。

为英法两个资本主义国家于1856年--1860年联合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故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咸丰四年(1854年),英法为扩大侵略权益,向清政府提出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遭清政府拒绝。

咸丰六年(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被击退。

次年,英法组成侵华联军,攻占广州。

咸丰八年(1858年),英法舰队北上,在俄、美支持下,攻陷大沽炮台,逼迫天津。

英、美、法、俄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其后,英、美、法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通商章程》。

俄国用武力迫使清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瑗珲条约》。

咸丰九年(1859年),英法以换约为借口,再次进攻大沽口,遭清军反击,英法舰队受重创。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攻陷大沽口,侵占天津,继而入侵北京。

英、法、俄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北京条约》,并迫使清政府批准了中英、中法《天津条约》,承认俄国与奕山签订的《瑗珲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英天津条约》 又称《中英续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

咸丰八年(1858年)六月二十六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天津签订。

共56款,附有《专条》。

主要内容有:(1)英国公使得驻北京,并在通商各口设领事官,增开牛庄、登州、台湾(台南)、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2)耶稣教、天主教教士得自由传教;(3)英国人得往内地游历、通商;(4)英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往来;(5)中英两国派员在上海举行会议,修改关税税则;(6)中国给英国赔款银400万两;(7)确定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中英天津条约》 《中美天津条约》 原称《中美和好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

咸丰八年(1858年)六月十八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美国驻华公使列卫廉在天津签订。

共30款。

主要内容有:(1)清政府倘准许其他国家公使驻北京,应准美国一律照办;(2)增开潮州、台湾(台南)为通商口岸;(3)耶稣教教士得自由传教;(4)扩大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即:清政府给其他国家的特权,“无论关涉船只海面、通商贸易、政事交往等事情”,美国得“一体均沾”;(5)确定领事裁判权。

《中美天津条约》 《中法天津条约》 原称《和约章程》。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

咸丰八年(1858年)六月二十七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天津签订。

共42款,另订《和约章程补遗》6款。

主要内容有:(1)法国公使得驻北京;(2)增开琼州、潮州、台湾(台南)、淡水、登州、南京为通商口岸,并在各口设领事官;(3)天主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法国人得往内地游历;(4)凡中国与各国议定的税则、关口税、吨税、过关税、出入口货税,法国都可“均沾”;(5)法国兵船可以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停泊;(6)中国给法国赔款银200万两;(7)确定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中法天津条约》 法天 法天(?--1001年),中印度人,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来中国,译出《圣无量寿经》、《七佛赞》、《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等佛经。

有人认为法天与同时代的译经僧法贤为同一人。

法天 《中俄天津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

咸丰八年(1858年)六月十三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国驻华公使普提雅廷在天津签订。

共12款。

主要内容有:(1)俄国得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湾(台南)、琼州等7处口岸通商,若他国在沿海再有增开口岸,准俄国一律照办;(2)俄国得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领事官,得停泊兵船;(3)俄国东正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4)中俄两国派员查勘“从前未经定明边界”;(5)日后中国若给予其他国家以通商等特权,俄国得一律享受。

《中俄天津条约》 亲王 爵位名。

其名始于南朝末期。

隋代以皇帝的伯叔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唐代以皇帝的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宋明各代一般因袭不改。

清代宗室封爵的第一级称为和硕亲王,主要用以封皇子,蒙古贵族亦有封亲王者。

亲王 载垣 清代宗室,爱新觉罗氏,道光时袭封怡亲王。

以御前大臣受宣宗顾命。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避暑山庄,次年七月病重,命载垣等八人为赞襄政务,辅佐同治。

载垣等取得实权,力阻慈禧垂帘听政。

慈禧发动“辛酉政变”,逼令载垣自尽。

载垣 尚书 一为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尚书》即《书经》,内容为商、西周两代统治者的讲话记录及春秋、战国时期根据远古材料加工编成的虞、夏史事。

一为官名,始于战国,西汉时尚书的地位逐渐重要,隋唐时设三省六部,尚书为三省之一,宋以后,行政全归尚书省掌管。

明代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六部尚书等于国务大臣,清代沿袭明制。

尚书 奕訢 爱新觉罗·奕訢(1832--1898年),清末洋务派首领。

道光帝第六子。

咸丰元年(1851年)被封为恭亲王。

咸丰十年(1860年),咸丰帝逃亡热河时,被任命为全权大臣,留京议和,与英、法、俄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咸丰十一年(1861年)受命主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咸丰帝死后,与慈禧太后共谋发动祺祥政变,清除肃顺集团,任议政王,掌军机处及总理衙门,总揽朝政,主持洋务活动。

因与慈禧太后的矛盾,几度解职、复职。

戊戌年病死。

奕訢 《中英北京条约》 原称《中英续增条约》。

英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平等条约。

咸丰十年(1860年)十月二十四日,清钦差大臣奕訢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北京签订。

共9款。

除确认《中英天津条约》仍属有效外,又增加了以下条款:(1)开天津为商埠;(2)准许英国招募华工出国;(3)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4)《中英天津条约》中规定的赔款增加为800万两。

《中英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 原称《照依前换和约拟定条约》,即《中俄续增条约》。

咸丰十年(1860年)十一月十四日,沙俄诱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由清钦差大臣奕訢与俄国驻华公使伊格那提也夫在北京签订。

共15款。

主要内容有:(1)将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强行划归俄国;(2)规定中俄西段疆界,自沙宾达巴哈起经斋桑淖尔(今斋桑泊)、特穆尔图淖尔(今伊塞克湖)至浩罕边界,“顺山岭、大河之流及现在中国常驻卡伦等处”为界,根据这一规定,同治五年(1864年)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淖尔南北44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3)开放喀什噶尔(今喀什市)为商埠;(4)俄国在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喀什噶尔设立领事官。

《中俄北京条约》 避暑山庄 又称“承德离宫”、“热河行宫”,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

始建于清代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十年正式命名为避暑山庄。

乾隆朝曾进行过大规模的扩建,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皇家园林。

康熙皇帝玄烨和乾隆皇帝弘历,每年夏、秋季至此居住,处理政务等,使之成为都城北京以外的又一个政治活动中心。

避暑山庄 庙号 新嗣皇帝为已逝皇帝所上牌位之号称庙号,一般开国之帝称“祖”,后世有德之帝称“宗”。

庙号 大事年表 道光三十年(1850年 庚戌) 正月 上大行皇太后谥为“孝和”。

道光帝病重,召宗人府宗令载铨、御前大臣载垣、端华、僧格林沁、军机大臣穆彰阿、赛尚阿、总管内务府大臣文庆等,公启秘匣,宣示御书“皇四子立为皇太子,封皇六子奕訢为恭亲王”。

道光帝逝。

皇太子奕詝即皇帝位,以明年为咸丰元年。

追封藩邸嫡福晋为皇后,上谥“孝德”。

封皇七弟奕譞为醇郡王。

二月 命左都御史柏葰、内务府大臣基溥为孝和睿皇后营建昌西陵。

四月 上大行皇帝尊谥为“成”,庙号宣宗,陵为慕陵。

准俄罗斯在新疆通商。

七月 沙俄强占中国黑龙江口庙街,易名为尼古拉也夫斯克。

九月 暂安奉大行皇帝梓宫于慕陵隆恩殿。

十月 奉安孝德皇后梓宫于田村。

清廷申谕两广督抚劝谕士民举行团练。

十一月 诏允祁寯藻等所拟军机处章程九条。

十二月 洪秀全于广西金田起义。

咸丰元年(1851年 辛亥) 正月 咸丰帝御太和殿受贺。

二月 太平军攻克南京,定为都城,改称天京。

三月 御紫光阁阅射。

发内帑银一百万两备征广西太平军军储。

四月 英外交大臣巴麦尊训令驻华领事,不必阻止英商在华走私贸易。

太平军西征。

七月 咸丰帝亲书《圣谕广训》,命武英殿刊印,颁行天下,课士授徒。

八月 选安徽徽宁池太道惠征之女叶赫那拉氏(即后来的慈禧太后)入宫,封为兰贵人。

十一月 英驻沪领事阿利国致函英公使文翰,建议利用太平军起义,清廷处境困窘之际,对之施加压力以取得特权。

是年 河南捻党聚集人众,发动起义。

咸丰二年(1852年 壬子) 二月 封广西右江道穆扬阿之女钮祜禄氏(即后来的慈安太后)为贞嫔。

英商船私运华工四百余名自厦门赴美旧金山。

三月 葬宣宗于慕陵。

四月 以皇六弟奕訢已封恭亲王,分府建藩,任内廷行走。

五月 晋贞嫔为贞贵妃。

俄人在布里雅特边卡驻兵,命黑龙江将军防范。

六月 册立贞贵妃钮祜禄氏为皇后。

七月 命八旗官兵按绿营定例执行休致、给俸。

九月 以赛尚阿剿办太平军无功,夺职逮问,籍其家。

咸丰三年(1853年 癸丑) 一月 在籍侍郎曾国藩帮办湖南团练,此为湘军之始。

五月 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奠都,并派西征军溯江西上,开拓上游。

八月 上海小刀会起义。

英驻沪领事阿利图征得美使马沙利同意,宣布上海海关由英美领事代征。

十月 太平军北伐军抵达张登镇,京师大骇。

十二月 清廷始造钱钞。

是年 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清廷准许各地设卡抽取“厘金”,就地供应镇压太平军的军费。

咸丰四年(1854年 甲寅) 正月 拨内库银30万两解赴胜保军营,以对抗太平军。

二月 曾国藩所办团练湘军练成,会集湘潭,发布《讨粤匪檄》,攻击太平天国运动。

六月 与英法美三国订立《上海海关征税规则》,三国领事各派一人管理,主持税收,上海海关至此由外人完全控制。

十一月 晋兰贵人叶赫那拉氏为懿嫔。

十二月 晋主事庆海之女丽贵人他他拉氏为丽嫔,左都御史奎照之女婉贵人索绰络氏为婉嫔。

咸丰五年(1855年 已卯) 正月 命恭亲王奕訢总理行营事务。

三月 以皇五子奕誴屡失礼节,罢一切职任,令回上书房读书。

谒西陵。

五月 晋丽嫔为丽妃。

贵州台拱厅苗民张秀眉率众起义。

七月 尊恭亲王奕訢之生母静太妃为皇太后,旋即逝。

恭亲王奕訢罢值军机,令回上书房读书。

九月 各路捻军齐集雉河集(今安徽满阳),推张乐行为首领,称“大汉盟主”。

咸丰六年(1856年 丙辰) 二月 西林教案发生,法国以此为借口与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三月 皇长子载淳生于储秀宫,母为懿嫔。

晋懿嫔为懿妃。

八月 太平军发生内讧,韦昌辉杀杨秀清等。

九月 英国制造亚罗号事件。

进攻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云南回汉争矿,清地方官压抑回民,残杀回民。

激起回民起义,杜文秀率众攻占大理。

是年 苗沛霖在安徽举办团练,先后在清朝与太平天国之间往复无常。

咸丰七年(1857年 丁巳) 正月 晋懿妃为懿贵妃。

六月 ??《天津条约》。

十一月 英、法军攻入广州。

咸丰八年(1858年 戊午) 四月 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大沽炮台。

十二月 晋玫贵人为玫嫔。

佟佳氏册封为祺嫔。

咸丰十年(1860年 庚申) 正月 以三旬万寿颁诏,停外吏外藩来京祝寿。

三月 清军包围安庆,太平军展开安庆保卫战。

六月 八国联军入侵北溏。

咸丰帝手诏僧格林沁:“惟天下大本在京师不在海口,若有挫失,总须退保津、通,万不可寄身于炮台,为一身之计。

握管凄怆,汝其勉遵!”法国驻天津总领事丰大业开枪恫吓三口通商大臣崇厚,挑起天津教案。

七月 僧格林沁退守通州,与英法联军激战八里桥,英军攻陷天津。

八月 咸丰帝携后妃皇子仓惶逃往避暑山庄,命恭亲王奕訢为钦差大臣,办理抚局。

英法联军入京,火烧圆明园。

九月 恭亲王奕訢奏因英法联军退至天津。

签订中英、中法、中俄不平等的《北京条约》。

十二月 设立总理外国事务衙门,派奕忻、桂良、文祥管理,办理对外交涉。

咸丰十一年(1861年 辛酉) 正月 御避暑山庄绥成殿受贺。

三月 恭亲王奕訢请赴行在祗叩起居被拒。

诏皇长子载淳于四月七日入学,以李鸿藻为师傅。

七月 咸丰帝病危,召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景寿、肃顺、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宣谕立载淳为皇太子,并命此八大臣赞襄政务。

随即咸丰帝逝。

尊皇后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懿贵妃、载淳生母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谕军机处于各摺片后署赞襄政务大臣;允恭亲王赴行在叩谒梓宫;定明年为祺祥元年。

美国人华尔入中国籍,改组洋枪队,助清廷镇压太平军,次年该队被清廷改称“常胜军”。

八月 御史董元醇请皇太后权理朝政,简亲王一二人辅弼;上大行皇帝谥为“显”,庙号文宗。

九月 上母后皇太后徽号为慈安,圣母皇太后徽号为慈禧。

奉文宗梓宫还京。

慈禧联合奕忻发动宫廷政变(又称北京政变、辛酉政变、祺祥政变),解载垣、端华、肃顺任,罢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军机。

命恭亲王奕訢会同大学士六部九卿,翰詹科道按律核奏。

周祖培等议皇太后召见臣工礼节及办事章程。

胜保请皇太后亲理大政,并简亲王辅政。

夺载垣、端华、肃顺爵职,逮间议罪。

命睿亲王仁寿、醇郡王奕譞逮肃顺解京。

十月 命恭亲王奕訢为议政大臣,在军机处行走。

诏改年号祺祥为同治。

御史董元醇、兵部侍郎胜保上疏请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

赐载垣、端华自尽,肃顺处斩;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职,穆荫遣戍军台。

载淳御太和殿即皇帝位,以明年为同治元年。

命南书房、上书房翰林辑前史太后垂帘事迹。

十一月 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

更多影像 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像 秘密建储匣 清人画咸丰帝便装像 孝德显皇后朝服像 孝贞显皇后常服像 孝钦显皇后(慈禧)朝服像 烟波致爽殿 定陵全景 图书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v故宫 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像 秘密建储匣 清人画咸丰帝便装像 孝德显皇后朝服像 孝贞显皇后常服像 孝钦显皇后(慈禧)朝服像 烟波致爽殿 定陵全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