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揭開「神」的神秘面紗:鋼之鍊金術師結局新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本文並不必然是正確的道路,說到底也就只是一個嘗試而已。
既是對動畫本身的解讀,也是一篇對創作者致敬的哲學文章。
第一部分:真理之門與鍊 ...
【長文】揭開「神」的神秘面紗:鋼之鍊金術師結局新解
(本文一切以動畫為準,敬請留意)
「在一切寫出的作品,我只喜愛一個人用血寫成的東西。
用血寫,你會體會到血就是精神。
要理解別人的血,不
是容易辦到的:我憎恨懶洋洋地讀書的人。
」(尼采)
前言:對現有解讀的質疑
鋼之鍊金術師Fa的結局引人入勝,解讀這部動畫的人多如牛毛。
然而,一般解讀大抵離不開「一即是全,全即是一」的框架,甚至簡單用佛教世界觀解讀之:愛德華最後領悟到自己的生命是有限的,放棄自大自傲,不再妄想用鍊金術控制一切,最終獲得了精神的自由。
儘管放棄自大而獲得自由,這一點並沒有任何錯誤。
鋼之鍊金術師Fa蘊含佛教元素(如「仇恨的連鎖」等等),這也是毫無疑問的。
然而,以上的詮釋卻有著兩個致命的缺陷:第一,按照佛教的世界觀,萬事萬物都必須接受因果報應的法則,即使連佛都無法避過業報。
愛德華按理不可能逆轉自己的命運,贖回(redeem)自己的弟弟艾爾凡斯,此其一。
第二,在鋼鍊的世界觀,「一即是全,全即是一」本身是鍊金術原理,所有學習鍊金術的人都必須參透這條原理(第八話、第四十話)。
這條原理並非神秘主義式的「萬物與我為一」,而隱藏著殘忍的一面:既然所有事物本質上沒有分別,那由「我」吞噬世間萬物,似乎也沒有任何問題。
父親大人乃至軍方上層,難道不就是抱持這種想法嗎(見下圖)?鍊金術的這一條原理,與主角選擇犧牲鍊金術的想法,明顯截然相反。
後文將會再詳細闡釋這一點。
國土鍊成陣正是建基於「一即是全」的邏輯(第五十七話)
歸根究柢,我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類困難,是因為我們太快地單憑「一即是全」幾隻大字,就判定這部作品是立足於佛教世界觀。
我們徹底地忽視了幾個根本的問題:鋼鍊裡面的「神」到底扮演著怎樣的角色?「神」或「真理」為甚麼可以被打敗?為甚麼愛德華能夠贖回(redeem)艾爾?這個場景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文化意涵?「贖回」(Redemption)--「失而復得」--本身是一個神學概念[1]。
它的意思與救贖相差無幾,大概就是人類的罪惡一次性被清空,獲得重新開始的可能性。
由此,作者似乎參考了西方的神學思想。
由於一系列的問題尚未被提出,更遑論有人試圖解答。
有見及此,本文試圖由神學思想的角度,重新解讀鋼之鍊金術師Fa的結局。
必須注意,這裡所謂的「神學思想」並不是指正統教會的教義,而是指路德新教以來的歐洲哲學或神學思想(由黑格爾到當代的「保羅復興」)。
如果對這個課題感興趣,歡迎可以參考本系列其他文章。
第一部分,我首先會討論「真理之門」與「一即是全」的問題。
真理之門到底是甚麼?真理之門、鍊金術與「一即是全」之間有著甚麼關係?第二部分則討論愛德華如何贖回弟弟艾爾凡斯:這是等價交換的「交易」嗎?這次鍊成與一般的鍊成有甚麼分別?超越煉金術法則的鍊成,背後的文化意涵到底是甚麼?這便是我想探討的幾個問題。
本文並不必然是正確的道路,說到底也就只是一個嘗試而已。
既是對動畫本身的解讀,也是一篇對創作者致敬的哲學文章。
第一部分:真理之門與鍊金術
鍊金術是本作裡面的科學技術。
透過「理解、分解、再構築」,鍊金術成功將一件事物轉變為其他型態,轉變為適合自己的工具。
所謂「一即是全」的意思是:所有事物的本質都沒有分別,可以轉變為其他不同的形態,隨心隨意為自己所用。
鍊金術講到底就是將其他事物當成自己的工具。
難怪愛德華兄弟當初領會到「一即是全」的道理,他們就大開殺戒,將其他小動物當成自己的食物(第八話)。
當然,愛德華兄弟始終帶著一絲憐憫之心,他們殺生只是迫不得已,而且還會向所犧牲的動物真誠地道歉。
然而,當鍊金術的知識與權力合而為一,當鍊金術成為國家(亞美斯多利斯、克塞鲁克塞斯甚至清國)的工具,事情很可能就不再一樣。
知識不再只是單純的科學研究,知識分子搖身一變,變成了摧毀伊修巴爾的人間兵器、為保席位而犧牲妻女的生物學家,視活人為無物的研究員……國家鍊金術師其實不就是「軍隊的走狗」嗎?
(第一話)
鍊金術既是追求真理的途徑,卻又是國家制度和規範的一部分。
這就使我們觸碰到神學裡面所謂「律法」(νόμος)的問題。
對早期的基督宗教而言,「律法」既是必要的,但卻又是必須被超越的。
律法是一種束縛。
在猶太教裡面,以色列人必須遵從代代相傳的律法和習俗,不得有違。
懂得律法的高人一等,有心悔過的罪人則不獲接納,律法造成了階級的出現。
在鋼之鍊金術師裡,情況似乎更為複雜,畢竟是以現代科學為藍本(現代科學揉合了希臘和猶太文化),但「律法」主宰的特徵還是顯而易見的。
一方面,鍊金術是當時主流的知識體系,「等價交換」和「一即是全」規限了人們的思考方式;另一方面,國家鍊金術師又可以擁有財富和社會地位,「知識就是力量」完全適用於這個國家。
無論是對真理的認知還是行為的規範,鍊金術本身都是一個龐大的「真理-律法」體系,規限了每個人的思考及生活方式。
鍊金術作為真理和律法,鼓勵人將一切當成為自己服務的工具。
人類將動物鍊成合成獸,賢者之石則以人類為食糧,人造人又視賢者之石為道具(第六十二集,見下圖)。
「動物-人類-賢者之石-人造人-父親大人(神)」,「一即是全」最後構成了一層層的等級秩序。
因此,與其說「一即是全」是東方式的神祕主義,不如說作者在諷刺尼采式的「權力意志」。
尼采的世界觀同樣非常重視「一即是全」:強者以自己為中心,將自己訂立的規則、等級制度強加於整個世界,由此以自己的意志統合全世界。
父親大人企圖用強權吞噬或統一萬物,不正正反映「一即是全」也有其危險或霸道的一面嗎?
(第六十二話)
故事的一開始,愛德華兄弟便對西方鍊金術體系深信不移。
此一體系背後的預設就是:一切都是可以交換的,一切都是可以控制的。
因此,儘管「人體鍊成」是被禁止的,但愛德華兄弟還是有信心將母親帶回來。
「真理之門」就在此時打開。
「真理之門」代表甚麼?鍊金術體系的無能,原來不是所有事物都是如此廉價,都是可以交換逆轉的……由於當時門的內側甚麼都沒有,故復活母親本身就是不可能的,這是第一次的教訓。
他們的手腳乃至肉身都被強行奪走,遺留了在「真理之門」(因此他們是有可能贖回身體的),這就是故事的起點。
「真理之門」所象徵的是鍊金術體系本身的無能。
這裡還有另一個問題需要追問:裡面的「神」到底是甚麼?第六十二集出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場景:
(第六十二話)
一般來說,主角都是從右邊的「真理之門」進來,而「神」則在左邊出現。
這一幕卻完全相反:艾爾有待贖回的身體處於左邊,而「神」卻在右方說話。
為甚麼「神」要站在「真理之門」的一方?為甚麼「神」要阻攔愛德華走到對面?為甚麼「神」一直在說「這是你所選擇的結果」?如果有印象的話,應該不難記起祂一再將自己稱為「真理」和「世界」。
按此推測,「神」其實就是「真理之門」--「神」不過是每個人所選擇相信的法則。
瓶中小人選擇懲罰高傲自大者,因而這條法則也適用於它自己,瓶中小人最終也要受到相應的懲罰(馬斯坦大佐是一個有趣的佐證,由於他是被強制進行「人體鍊成」,他沒有作出任何選擇,所以「神」或「真理」並沒有跟他對話)。
在此,保羅的說法是值得參考的:「你在甚麼事上論斷人,就在甚麼事上定自己的罪。
」(羅馬書2:1)
愛德華選擇相信的則是鍊金術體系:即使兩兄弟失去了自己的肉身,愛德華仍相信鍊金術可以令自己恢復身體,加入軍隊和尋找賢者之石便是明證。
愛德華並未真正吸收教訓,他仍然相信鍊金術是無所不能的(他甚至為國家鍊金術師的身分而自豪),所有事物都可以等價交換。
按照他所相信的「等價交換」原則,愛德華必須犧牲一個人的性命才能贖回另一個人,所以「神」不能讓他帶走艾爾。
簡單來說,「神」是每個人無意識所相信的法則(νόμος)--鍊金術體系既賦予愛德華異於常人的能力,但同時也標明了每個人的界限或極限。
處於左邊/對面的艾爾,正是愛德華不可能到達的位置。
這裡隱藏著一個重要的訊息:艾爾的位置並不屬於律法涵蓋的範圍,摯愛的親人是不可能被交易的。
總括而言,作為真理及律法體系,鍊金術本來是好的:它確實可以改善人的物質生活,但一旦鍊金術自身被視為至高無上的真理,那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借用聖經的說話,「那本來叫人活的誡命,反倒叫我死。
因為罪趁著機會,就藉著誡命引誘我,並且殺了我」(羅馬書7:10-11)。
既然遺留在真理之門的東西,總是在律法以外、無法透過交易而獲得的…….那麼贖回,總是要贖回不可能的事物。
贖回艾爾的肉身到底如何可能呢?怎樣才能超越律法的限制?這便是我們下一部分要處理的問題。
第二部分:超越鍊成的鍊成
https://youtu.be/dA803q6Xypk
贖回是鍊成嗎?贖回是「等價交換」的交易嗎?是與不是!一方面,愛德華明言「這是鋼之鍊金術師最後的鍊成」,因此顯而易見是一次鍊成,但另一方面,這是以「鍊成」本身為代價的鍊成,主角往後將不可能再運用鍊金術。
就此而言,似乎又不同於普通的鍊成。
就像分手信、絕交書一樣,愛德華要用鍊金術來擺脫鍊金術,這是「超越鍊成的鍊成」,令所有鍊成不再可能的鍊成;這是「不是交易的交易」,令所有交易不再可能的交易。
一個難以理解的悖論(paradox)擺在我們的面前。
基督教哲學家齊克果曾說:信仰就是悖論[2]。
愛德華「最後的鍊成」或者就是信仰的表現。
甚麼是「信仰」?愛德華何時開始有信仰?他不是很依賴鍊金術此一律法嗎?為甚麼會莫名其妙產生出信仰?
首先我要講清楚:信仰並不等同宗教,宗教崇拜很多時候都是沒有信仰的。
正因為心靈脆弱,所以才需要偶像崇拜。
在鋼之鍊金術師這部作品,對宗教的諷刺就更為明顯。
早期的雷托教教主借助半製成品的賢者之石到處行「神跡」,矇騙信徒,而信徒自然也只是貪求神跡,少女羅莎其實只是想要戀人復活才入教。
信徒仍是簡單地用「等價交換」的邏輯思考。
就像風水轉運的騙案一樣,信徒想要得到更某種利益(如戀人復活),於是甘願為教主做牛做馬,希望教主會憐憫自己,滿足自己的要求。
這種所謂「信徒」根本沒有任何信仰,只是貪求神跡或利益而已。
他們本想佔便宜,但最後被欺騙或動員的往往是自己。
(第三話)
國土鍊成陣本身也是一場宗教騙案,軍方高層想要獲得不老不死,但這些高層萬萬都想不到,其實最後連自己都要被犧牲(可以參考古城遺跡、第五研究所等事例)。
作者甚至開了一個玩笑:即使父親大人真的擁有接近上帝的能力,但它永遠都不可能是「神」。
它只是擁有各種超能力的瘋子而已。
即使它本身極其聰明,有極大的能力,但它還是無法滿足,永遠覺得自己有缺陷,永遠想要更多,永遠無法感到幸福。
即使像上帝一樣擁有大能,但無法了解自己的無意識,無法跟自己的內心缺陷和解,這種瘋子真的能稱為上帝嗎(有點像舊約的上帝)?作者告訴你,完滿的上帝並不存在。
信仰並不是要崇拜外在的上帝,信仰也不是像父親大人一樣,不斷奪取更多,以填補自己的內心缺陷。
如果從神學的視角出發,那些迷信的信徒可能就是猶太人,因為猶太人重視神跡,而父親大人和鍊金術則象徵著希臘人--賢者之石(philosopher’sstone)正有「智慧」之意--因為希臘人重視哲學和知識。
前者沉迷偶像崇拜,後者則認為自己擁有一切真理,藐視信仰和生命的轉化。
信仰恰好兩者都不是,既不拜偶像也不獨尊知識。
神甚麼都不是,「神就是愛」(約一4:8)。
只要有愛,每個人都是上帝,這一點稍後會再解釋。
總之,信仰最重要的是為自己所愛奉獻一切,哪怕是自己最切身的利益。
回到正題,愛德華的信仰是甚麼時候扎根呢?第一次的萌芽發生在艾爾失去肉身的一刻,年幼的愛德華想也不想就合上雙手,選擇為艾爾捨棄自己的右手,換回艾爾的靈魂(第二話)。
此時,愛德華已經萌生出信仰:即使要付出自己的生命,都要為弟弟取回肉身。
當然,愛德華很快又重新墮入鍊金術的懷抱,盼望通過「等價交換」恢復兄弟兩人的身體。
真正信仰的誕生是兩人得知賢者之石是用活人製成的,以及他們的輕率連累修茲死去,後者令他們非常內疚。
這些事件令愛德華兩兄弟了解到,並不是所有事物都可以交易的--有些交易是不可以接受的(活人祭獻、使用賢者之石等),有些交易一不小心就會導致悲劇(淪為合成獸的小妹妹、修茲之死等)。
按照保羅的說法,信仰本身是「愚拙」的:信仰乃是理性地作出瘋狂的決定。
一個人為信仰放棄自己的利益,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這就是真正的信仰。
寧可自己受傷也從不殺人,勸諫合成獸大叔活下去,這是他們的愚拙。
然而,真正弔詭的(paradox)場景只有兩個:第一個是愛德華失去機械鎧,將要被父親大人擊終的時候,艾爾選擇犧牲自己的靈魂,換回愛德華的右手,讓愛德華得以保護自己,此時艾爾相信哥哥會來拯救自己,他展現出堅定的信心/信仰;第二個則是愛德華為艾爾放棄自己的真理之門/鍊金術法則。
正如前面所講,愛德華最終明瞭有些事物(親情、人命)是無法交換的。
於是,愛德華選擇犧牲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東西「真理之門」,我們稱之「律法」的東西。
對愛德華來說,這道真理之門就好比他自己的生命,知識、成就、名譽等等。
此時「神」露出了驚訝的表情,彷彿愛德華做了一個非常瘋狂的決定(瘋狂的決定、弔詭的邏輯正是信仰的表現),並一再詢問他:你真的願意放棄至今擁有的一切嗎?愛德華此時想起自己身邊所有的人,開朗地回答道:「即使失去一切,我還有大家」。
「愛」和「愚拙」戰勝了「神」和「真理之門」--因為(愛德華所依賴的)「等價交換」的法則已經被犧牲掉,所以無須犧牲任何人便贏回了艾爾的靈魂。
以愛戰勝律法,這裡的神學色彩是非常濃厚的。
結論
(第六十四話)
換言之,愛德華捨棄了以往所依賴的規則。
由於他拆毀(ἀπόλλυμι)了鍊金術的法則/真理之門,所以他不可能再使用鍊金術(因為門已經犧牲了,所以「奇蹟只會發生一次」,這也是來自於神學的)。
然而,他的精神同時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可以自由地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
他終於可以毫無預設地探索人生,探索新的原理,而不是用鍊金術「等價交換」的原則將一切化約。
最後一集正好提到,他們發明了一個新的原理,一個不是等價交換的原理--從外界拿走10,然後加上自己的1回饋出去(見上圖)。
這既有佛教強調「連鎖」的味道,同時也有基督教「愛」的氣味。
他與身邊的朋友亦各自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激情所在:大佐與斯卡改善對伊修巴爾人的政策,姚林要解除清國對少數民族的壓迫,愛德華兄弟要發明新的思考方法。
正如上面所講,神就是愛。
只要不顧一切地熱愛一件事情,為一項事業燃燒自己的生命,你本人就是上帝,因為你正在創造新的事物,改變整個世界本身(哪怕效果十分微小)。
與此同時,儘管每個人所愛的事物都有所不同,但生存的激情會將人與人聯合起來,愛會形成一股改變環境的風潮。
簡單來說,活在愛裡面的人,根本不會像父親大人一樣恐懼自己有缺憾。
相反,他們早就知道會遇到阻礙或限制,並且以此為他們的榮耀--忍耐,希望,信心,絕不會停步於此。
借用黑格爾的說話,「愛沒有界限」(lovehasnolimit)[3]。
這就是我對這部作品的理解,感謝各位閱讀!(更多後續討論請參看原post)
註釋
[1]「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贖出來,叫我們得著兒子的名分。
」(加4:5)
「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
」(路15:32)
[2]SørenKierkegaard,FearandTrembling,trans.byWalterLowrie,1941,pp.25(粗體為我所添加)
http://www.solargeneral.org/wp-content/uploads/library/fear-and-trembling-johannes-de-silentio.pdf
[3]G.W.F.Hegel,“TheSpiritOfChristianityAndItsFate”,inOnChristianity:EarlyTheologicalWritings,trans.byT.M.Knox,TheUniversityofChicago,1961,pp.247
分享此文:TwitterFacebook請按讚:喜歡正在載入...
相關
文章分頁導航
PreviousArticle(十一)復活?!
NextArticle辯證論(一):幻見的邏輯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在此輸入你的回應…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電子郵件(必須填寫)(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名稱(必須填寫)
個人網站
您的留言將使用WordPress.com帳號。
( 登出 /
變更 )
您的留言將使用Google帳號。
( 登出 /
變更 )
您的留言將使用Twitter帳號。
( 登出 /
變更 )
您的留言將使用Facebook帳號。
( 登出 /
變更 )
取消
連結到%s
透過電子郵件通知我後續回應。
有新文章時用Email通知我。
Δ
搜尋
搜尋:
文章分類
無意識之探索:精神分析的誕生(14)
道家系列(9)
隨筆(5)
遊戲評論(2)
格言/革言(1)
黑格爾《精神現象學》隨講(3)
哲學入門(19)
神話哲學:由鋼鍊所講嘅「神」開始(19)
康德系列(29)
康德術語簡表(4)
未分類(6)
追蹤
已追蹤
連登Philosophie(已停用)
我要註冊
已經有WordPress.com帳號了?立即登入。
連登Philosophie(已停用)
自訂
追蹤
已追蹤
註冊
登入
複製短網址
回報此內容
以閱讀器檢視
管理訂閱
收合此列
載入迴響中...
發表迴響…
電子郵件(必要)
名稱(必要)
網站
%d位部落客按了讚:
延伸文章資訊
- 1《鋼之鍊金術師》 真理是如何鍊成的? - PanSci 泛科學
主角愛德華.艾力克就曾經說過,鍊金術其實是一種科學,要把握事物的原理,並且要探索世間的真理,當中最 ...
- 2從《鋼之鍊金術師》看出哲學 真理是如何鍊成?
主角愛德華.艾力克就曾經說過,鍊金術其實是一種科學,要把握事物的原理,並且要探索世間的真理,當中最 ...
- 3【長文】揭開「神」的神秘面紗:鋼之鍊金術師結局新解
本文並不必然是正確的道路,說到底也就只是一個嘗試而已。既是對動畫本身的解讀,也是一篇對創作者致敬的哲學文章。 第一部分:真理之門與鍊 ...
- 4《鋼鍊》愛德華是否信奉等價交換?等價交換是這個世界的真理 ...
然而對於愛力克兄弟(特別是愛德華)來說,「等價交換」不只是自然律,也是他們掛在嘴上的道德律... 朱家安, ACG, 鋼之鍊金術師, 道德律, 哲學思考, ...
- 5真理是什麼?再看一次《鋼之鍊金術師》 - 冒牌生
為救回弟弟,愛德犧牲自己的右臂作為代價,將弟弟的靈魂固定在一副鎧甲上;而失去的右臂和左腿則由鋼製義肢「機械鎧」來替代,因此在取得國家鍊金術師資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