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年紀就該有什麼樣子? 如果女人就想青春永駐又如何? | 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不只一次聽到別人是怎麼形容其他年紀大的女人:老妹裝嫩、徐娘半老、老蚌生珠。

... 以及這樣矛盾的想法造成了我內在什麼樣的不舒服感受? 快訊 好市多一口氣調薪14%「加薪5千元」剛入職菜鳥薪水破42K 13:58 嘉義婚宴敬酒「惹疫」?陳時中:即日禁逐桌敬茶敬酒 14:28 udn 雜誌 親子樂活 聽新聞 test 0:00/ 0:00 YourbrowserdoesnotsupportHTML5Audio!😢 什麼年紀就該有什麼樣子?如果女人就想青春永駐又如何? 2020-09-2912:13 聯合新聞網/ 張老師月刊 【撰文/白家瑞】   「誰不想要永遠18歲?」女性來談者如此說道。

  「我覺得我看起來跟二十幾歲的大學生差不多啊,保養得很好!」她有著標緻長相、美好身材與透亮膚質,我真的一丁點的質疑都沒有。

  但她沮喪地接著說:「可是他就是嫌我老、年紀大,我其實看起來不老,可是依然很在意自己的實際年齡……」   我問她:「好像妳儘管已經很漂亮、看起來很年輕了,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好、無法不在意自己幾歲,對嗎?」   她回答:「因為那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啊,明明我看那個OO網紅長得才像四十幾歲的樣子,但我還是忍不住想,自己會不會看起來太幼稚、沒長腦啊?」   至此,我理解了她藏在話裡的煩惱,其實是「自己到這個年齡,應該長得什麼樣子?」   諮商室裡好多不同的女性來談者,對於年齡、外表有著相似的煩惱,我心想,女人真的好辛苦啊。

  辛苦在於,我們大概知道這社會是這麼運行的:我們知道不管幾歲的男人,都喜歡年紀比自己小的女人,永遠是二十幾歲最好。

我們知道如果自己已經30歲以上沒有打扮「得體」、穿得太暴露、裙子太短就會被嫌惡;但當我們打扮老氣,又可能會被說像黃臉婆,沒有錢作保養。

我們不只一次聽到別人是怎麼形容其他年紀大的女人:老妹裝嫩、徐娘半老、老蚌生珠。

我們一方面覺得忠於自己的年齡才好,但另一方面真的會害怕顯老──內心天人交戰、感到矛盾不已。

  很多人會想盡可能達成那些既是現實、又懷疑會不會只是自己想像出來的「期待」,同時,社會似乎真的給予了年輕貌美的女人一些「紅利」,所以我們想努力「保值」。

然而,努力之餘,又害怕別人認為自己的智慧、內在沒有隨著年齡增長,所以想要奪得一個「內外兼具、風韻猶存」的美名。

例如想像奧黛麗赫本那樣,即使老後還投入慈善事業,雖然看得出年紀卻又不失端莊賢淑…… 個人內在的矛盾,反映出社會價值的矛盾   這個社會上充滿著各種價值觀,這些價值觀無關乎是非對錯,比較像源自於眾人自古以來、約定成俗的集體潛意識,人不太可能自外於社會生存,所以我們的內在價值必然會與整體社會的外在價值交互影響,這裡想點出幾個,我所想到能解釋外界批判女性外表的原因與矛盾心態。

美、年輕即是好的審美觀   基於生物本能,演化上我們自然會傾向於欣賞美的事物,我們天生會認為長相美好的人,他的其他方面也不會太差,雖然這種想法不全然有事實依據,但的確有不少研究指出,長相出眾的人在事業和各方面成就,都比長相差的人來得好。

另外,年輕就是本錢也不完全是胡說,年輕的女性在生育上占有絕對的優勢。

因此社會上便鼓吹年輕的美好、漂亮的美好。

然而,其實「美」的定義是什麼,也會因時因地而有所不同。

「老」和「美」定義背後的矛盾想法   當社會覺得年輕貌美才好時,將「老」這個元素加入判斷,是否會影響年輕和美就是好的想法呢?其實大家對於「老」的定義,往往是有智慧、有涵養、有歷練等。

很少會覺得「老人」和「很美」有關聯,也就是老和年輕的概念是衝突的,年輕和美才能畫上等號,所以老和美自然就不太能沾得上邊了。

  這會讓人產生所謂的「認知衝突」,為了避免認知衝突,我們會希望老女人就該有老女人的樣子,否則就超出我們的想像了。

因此我認為,對於老的想像太過局限,以及對於老和美的認知失調情形,造成社會產生「老女人不應該過度打扮或打扮得太年輕」的想法。

另外,老人也被認為心態年輕、保有赤子之心很好,卻較少因為外型出眾被讚許。

外團體與內團體之區別,能增加安全感   人習慣區分外團體與內團體,基於自我保護的心理,我們會將自己歸屬在某個內團體裡面,且排斥外團體。

這會使我們有歸屬感、安全感,而區分的方式常常是使用「符號」暗示,打扮穿著就是一種辨識的符號,當我們穿著相同的衣服,就會自動和不同打扮的人區分你我。

所以大眾將打扮年輕的老女人劃分為外團體,跟「我們認可」的老人不一樣時,很多人就會產生不喜歡、排斥的感覺。

女性的價值被限縮於外表   現代社會即使已努力實踐性別平權,但不可否認,與男性相比,我們更常用外表來定義女性的價值。

我們雖然也會看女性的工作表現、談吐能力、社經地位,但對大部分人來說,年齡和外表似乎仍是判斷女性價值一個很重要的依據。

因此,幾乎很少有女人能不在意自己的外在與年齡是什麼樣子,即使有些女性想擺脫社會影響,主流觀念也時常使人動搖。

當社會價值難以改變時,女人可以如何自處?   上述這些價值形塑了女性是如何受外在社會的影響,與內外在價值上的種種矛盾,但我們仍能試著學習如何因應與自處。

了解外在社會如何影響內在自我   當我們煩惱著自己年齡和外表不相稱時,不妨思考這樣的想法從何而來?是父母、師長、伴侶、社會告訴了我們什麼?   這些價值觀是何時開始出現的?有隨著生活經驗改變而有所不同嗎?試著去思考社會上的性別角色、權力結構是如何運作的?社會覺得理所當然的假設,我自己也認同嗎?   以及這樣矛盾的想法造成了我內在什麼樣的不舒服感受?當內在與外在不一致、我面對的現實與我對自己的期待不一致時,我通常如何處理?忽視、面對或調適?   當我們越去探究、分析自己是如何被社會影響時,能夠對於自我有更清楚的了解,且這不是將責任歸咎於外在,而是將選擇權拿回自己手中。

重新詮釋社會框架   這個社會看待一個人的行為會有一種既定的參考架構,這就是框架,當我們能重新去詮釋社會框架時,可以減低罪惡感和不適感,例如:當懷疑自己是否穿著打扮有問題時,我們能重新將看問題的角度從「自己有錯、自己不正常」,轉向成「因為『要打扮成別人期待的樣子』的這種『壓力』而讓我感到痛苦」,給予自己一個重新看待問題的機會。

練習自我肯定,提升內在自尊   學習將自尊來源從外在轉向內在,也就是自己給予自己自尊感。

當我們能覺察自己的需求、自我了解並學會自我照顧時,我們才能依據自己的感受來對待自己,而停止依照他人告訴我們該怎麼做來下決定。

提升自尊感需要歷程和時間,可以靠敘說、寫日記、心理諮商等方式來促進自我覺察,也能藉由創作來提升自我價值。

例如:當我們產生自我懷疑時,能夠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寫下自己的優點,藉由書寫,增強對自己的信心、去看見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去欣賞自己的小進步,或是藉由梳理自己的人生經歷,增強自我概念。

呈現「真實」的自己永遠最重要   當自我內在、外在不一致時,會帶來失落與不舒服的感受,因此「對自己誠實」非常重要。

  我們可以努力達到的是,去接納自己的身體形象、接納自己的情慾、接納自己的外表與接納自己的吸引力,不用他人的標準來批評自己、降低「應該」信條對自己的影響。

藉由不斷地了解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就能看見自己有各式各樣的選擇。

不論如何選擇,我們都是為了更喜歡自己。

而且我們絕對可以同時保有獨立的想法,又能好好地與社會互動。

  總結來說,當我們了解自己對美、老的價值觀從何而來、了解女性被社會賦予的價值如何影響我們的判斷,我們就不會輕易被外在社會控制,漸漸能多方探索、了解自己、接納自己,如實呈現出自己最喜歡的樣子。

白家瑞 諮商心理師。

現任職於力人心理治療所。

專長於親密關係與感情困擾、女性自我成長、青少年情緒困擾。

*本篇文章由《張老師月刊》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完整內容請見《張老師月刊》2020年10月號】 因為愛家更能照顧到自己專訪立法委員蔣萬安 「男主外,女主內」,對事業有成的男性,似乎是經營家庭的通則。

但在蔣萬安身上,卻說出了另一種夫妻、親子共同成長的可能性。

2020-10-2915:32 當榮格分析師談到女力:榮格論壇「安放時代的靈魂」報導 心理工作者如何運用過往的理論,來觀察並介入當代的女性議題? 在榮格誕生145週年的此刻,由榮格分析師呂旭亞、鄧惠文, 藉集體無意識、原型以及阿尼姆斯等概念,剖析社會現象與深層心理。

2020-11-3016:05 物質的終點:追求經濟條件之後女性不可忽視的價值 兩性擇偶難免在乎生活能否溫飽,但溫飽的後面又是什麼? 在關係中學會保守自己,讓浪漫永久不只是一起發財。

2020-11-3016:05 找回女性原廠設定:哪種美最像你自己? 女性時常因外貌產生焦慮,甚至向內檢討自己造成傷害。

當美的定義開始鬆動,試著練習與身體對話,活出屬於自己的美。

2020-11-3016:05 吊橋效應實驗:像極了愛情……很難說 志明的個性、價值觀和春嬌完全不一樣,他們在公司一天到晚吵架,會議上吵,辦公室也吵,互看不順眼。

志明和春嬌剛好都單身,同事起鬨說:「那你們乾脆在一起好了!」他們異口同聲回答:「我不可能愛上他!」 2020-11-3016:05 考公職壓力大一直衝動購物怎麼辦? 原本想說辭職在家能好好準備考公職,可情緒總是起起伏伏,讀書計畫都沒辦法實行。

有時候覺得好累讀不下半個字,一直會想自己根本考不上;有時候又突然覺得事情沒那麼難、考不上也沒什麼大不了,雖然精神很好,但靜不下來念書。

本來覺得應該只是短暫的壓力,但自己越來越常衝動購物,看著積蓄越來越少,更感到壓力備增。

現在每天都過得亂七八糟,腦袋也亂成一團,又不敢跟周遭人講。

我是得了什麼病嗎?是不是只能去精神科拿藥才可以解決? 2020-11-3016:05 共0則留言 規範 發布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More 張老師月刊,是學校老師的「急診處方」;是父母家長們的「使用指南」;是諮商人士的「Google」;更是社會大眾的「心靈維他命」。

走過三十六年歲月的張老師月刊,堅持成為現代人的身心靈守護者,期許專業性和生活性並重,以「人文情懷.心靈品味」為訴求,強調大眾化的人文心理學,以及身心靈的全方位健康成長之刊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