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名 -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正名 · 名詞解釋: 「正名」語出〔論語.子路篇〕,所指的是一個人的身分或地位,要和行為或作為相符合。
原文是:「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 ...
回首頁
網站地圖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詞彙查詢
下載專區
詞彙建議
審譯會
×
請輸入您的使用者帳號密碼
帳號
請輸入註冊的email。
密碼
密碼英文字母有分大小寫。
登入
離開
釋義
翻譯
回簡目列表
修訂/勘誤建議
單筆輸出
正名
方永泉
2000年12月
教育大辭書
名詞解釋: 「正名」語出〔論語.子路篇〕,所指的是一個人的身分或地位,要和行為或作為相符合。
原文是:「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
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由這段對話,可以了解孔子認為「為政」的第一步在於「正名」。
「正名」的意義,從〔顏淵篇〕:「齊景公問政於孔子。
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來對照,即是「端正名分」,在實際上便是君主的表現要符合君主的身分和職責,臣子的表現要符合臣子的身分和職責,其餘可依此類推。
在周朝社會中,任何人在政治或家庭中都各有他自己的身分和地位,也就是名分;其中相對的如君臣、父子等。
孔子認為當時天下大亂的原因即在於「名位混淆」與「名實不符」;不是逾越了在政治社會結構中應有的名位,便是未能盡到在政治社會結構中的本分功能。
孔子認為如果名分不能端正,則其他一切的政治措施都將無所依歸,所以說:「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便是說天子失去了應有的職責,諸侯逾越了本身原有的職分。
天下有道或無道,視名實是否相符,即可知道。
這種「正名」的觀念,到了荀子時有了進一步的發揮;荀子所說的「名」,除了具有道德上的意義,也具有知識上的意義。
荀子認為所謂的「名」就是事物的名稱,這些「名」的起源是來自於「約定俗成」,荀子在〔正名篇〕中說:「散名之加於萬物者,則從諸夏之成俗曲期;遠方異俗之鄉,則因之而為通。
」「名」的作用是「名定而實辨,道行而志通」,正確的名稱確立後,才能分辨客觀事物;一方面使人們的思想得以交流,一方面則使政治原則能夠貫徹,達到「明貴賤」、「辨同異」與「率民而一」的目的。
除了道德方面的意義外,荀子也從知識形成的過程來看「名」,認為「名」是來自於「天官」,並「徵之於心」,如〔正名篇〕說:「凡同類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約名以相期也。
」即是說人們的感官對於事物的感覺印象相同,因此透過比喻,就可以理解。
荀子認為事物之名可分為兩類,即:「共名」與「別名」,即是把有相同特質的歸為一類;把完全不同的另列一類,有分類學的意味。
並又從「名實」問題探討了概念分類和判斷、推理等意義,見出我國形式邏輯學的跡象。
總之,孔子所講的「正名」主要是「正名分」,是屬於政治與道德的層面;荀子則將「正名」的觀念擴充到知識方面。
不過荀子的「正名」還是包括道德意義,認為「用名以亂名」、「用實以亂名」與「用名以亂實」等知識上的混亂,均會造成道德上的「邪說辟言之離正道而擅作」,為「道德離不開知識」的觀念作了注腳。
正名
以進行詞彙精確檢索結果
出處/學術領域
英文詞彙
中文詞彙
以正名進行詞彙精確檢索結果
出處/學術領域
中文詞彙
英文詞彙
引用網址:
推文
評分
評分
相關詞彙
詞彙建議
暫無建議訊息
延伸文章資訊
- 1漢典“正名”詞語的解釋
正名 詞語解釋 · 辨正名義,使名實相符。《論語.子路》:「子曰:『必也正名乎!』」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銘箴》:「故銘者,名也,觀器必也正名,審用貴乎盛德。」.
- 2正名的意思、解釋、用法、例句- 國語辭典
辨正名義,使名實相符。 例:正名審分1.辨正名義,使名實相符。《論語.子路》:「子曰:『必也正名乎!』」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銘箴》:「故銘者,名也, ...
- 3正名解釋/註音/是什麼 - 造詞
正名. 正名 zheng ming 詞語解釋: 辨正名稱、名分,使名實相符:正名定分 ...
- 4正名_百度百科
正名,漢語詞彙,拼音zhèng míng,釋義是辨正名稱、名分,使名實相符。即楔子。元雜劇的開場白。元明雜劇最後有兩句或四句對子,總括全劇內容。
- 5正名的意思 - 汉语词典
⒈ 辨正名称、名分,使名实相符。即楔子。元·明杂剧最后有两句或四句对子,总括全剧内容。一般称前一句或前两句为“题目”,后一句或后两句为“正名”。指正式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