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什麼是孩子帶得走的能力?(97) @ 特殊教育知識交流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 以及自行編輯教材的工作,來因應特殊孩子們的個別化學習需求。

九年一貫課程的宗旨,是希望培養孩子「帶得走」的能力,而不是「背不動」的@ @ topnet32. 特殊教育知識交流網網路上分散著許多相當好的特教方面文章,我希望這網站扮演的是統合、整理的角色,讓特教工作者可以節省尋找適合的資料時間,將更多的時間花在孩子、學生身上。

若有文章是不可以轉戴,請告知我,我一定馬上刪除。

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0710121245轉貼-什麼是孩子帶得走的能力?(97)?教學文/曾意清(特殊教育個人工作坊)   數學篇  正當「九年一貫」在臺灣教育界的各角落掀起一陣熱潮時,特殊教育的工作者也不遑多讓的致力於教學綱要的重整,以及教學方式的改變。

不過我們進行得較為平順,因為在特殊教育班級工作的老師們,早已經習慣於專長分工的學群工作方式,以及自行編輯教材的工作,來因應特殊孩子們的個別化學習需求。

  九年一貫課程的宗旨,是希望培養孩子「帶得走」的能力,而不是「背不動」的書包。

同樣的,對於特殊教育來說,這個前提會比任何的教學目標更為重要,是一個值得我們斟酌的課題。

  特殊孩子在學習上比普通孩子遲緩,在很多抽象思考和生活情境的認知方面,總是似懂非懂,任憑老師反覆說明,或用各種方式體驗,仍無法達到令人放心的理解程度。

所以在編輯教學材料時,老師應該更為慎重,選擇孩子生活上迫切需要的內容,並且儘量和孩子周遭的情境互相配合,教學才能落實在孩子的生活之中,讓他們順利適應未來的社會環境。

換句話說,教我們的學生「如何生活」,會比教他們「學到多少知識」來得重要多了。

  舉例來說,在課堂上反覆演練數學的加減運算,得花掉許多珍貴的時間,孩子也許會算「15+12=27」,卻不見得可以到便利商店買一瓶十五元的飲料和一個十二元的麵包,再付給老板二十七元。

好一點的狀況是,孩子在課堂上會拿二十七元的硬幣給老師,但到了商店,卻可能無法從自己的口袋裡掏出一堆零錢,然後數二十七元拿給老板;因為在教室裡的錢幣可能是觸感不同的塑膠代幣,而且是平放在桌上練習。

在實際購買物品的情境中,會有許多讓人意想不到的狀況,孩子如果沒經過實際體驗,學習適當的處理方式,可能會處處碰壁,無法有彈性的解決問題。

  我們常可以看到許多不識字的老奶奶,到了菜市場,秤斤論兩誰也騙不了她,就是因為她們從生活中累積了太多處理的經驗和預防的措施。

  如果在教室中學習了簡單的運算方法,也能分辨使用加法或減法的情境了,就能帶著孩子到實際的情境中練習(例如學校中的福利社,或住家附近熟識的便利商店,就是很好的情境教學的資源),孩子一定可以得到更實用的生活技能,也比在作業單上反覆練習應用問題要來得切合實際。

或者,教師或家長也可以把教學情境布置得更像商店一些,例如,練習購物的活動時,商品的陳列或標價方式,可以儘量仿照熟悉的商店,甚至打上類似的商標;練習的錢幣儘量使用實際的錢幣;購物的流程模擬一些常見的狀況等,這樣孩子會更容易把課堂上的學習,移到一般的生活情境之中。

  在課堂上學習了點數物品或圖片的技巧,如果也能設計互相配合的使用情境,孩子會覺得更有趣,渾然不覺得是在上正式的課程。

例如,設計一個「招待客人」的主題,學生可以學著點數人數,再點數一樣數目的杯盤或點心,準備一樣數目的拖鞋,來學習做稱職的主人,然後賓主盡歡的享用點心。

這樣的方式是不是也很有趣呢?  如果課程是學習用尺量出簡單的長度,可以請學生量一量自己腳板的長度,然後和家長一起去挑選適當大小的鞋子。

學習了最基本的認讀數字,也可以練習依照老師寫好的家中電話號碼,用公用電話的按鍵來練習,打通了還可以和家人簡單寒喧,同時達到了認數字、打電話和會話練習的功能,是不是一舉數得?  什麼是特殊孩子們「帶得走」的能力?我覺得應該就是「快樂學習」和「獨立生活」的能力吧!     出處: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89  瓊慧/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關鍵字 topnet32's新文章轉貼-無所不知先生什麼?過動兒的症狀竟是這些轉貼-亞斯伯格症孩子喜歡獨處、比較被動?轉貼-家有亞斯伯格症孩子怎麼教?轉貼-我的嗝嗝老師網站介紹-雙螺旋轉貼-基因所致 研究證實自閉兒愛看「東西」不看「人臉」轉貼-延緩失智症!建構懷舊環境+職能治療助改善轉貼-過動和亞斯是病嗎?轉貼-ADHD大腦的奧秘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