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貫道的末劫救贖觀初探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從宗教學中的「宗教合觀」的方法、「比較宗教學」的橫向比較和影響比較的方法、「宗教現象學」的描述法來看待一貫道的末劫救贖觀。

「末啟」它有基本三個面向, ...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88.166.176.73)您好!臺灣時間:2022/06/1104:37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陳信成論文名稱:一貫道的末劫救贖觀初探論文名稱(外文):TheeschatologyofTheGreatWay指導教授:游謙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輔仁大學系所名稱:宗教學系學門:人文學門學類:宗教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1999畢業學年度:88語文別:中文中文關鍵詞:末啟、一貫道、末劫、救贖相關次數: 被引用:20點閱:2369評分:下載:412書目收藏:4 從宗教學中的「宗教合觀」的方法、「比較宗教學」的橫向比較和影響比較的方法、「宗教現象學」的描述法來看待一貫道的末劫救贖觀。

「末啟」它有基本三個面向,就是特殊文本或者是特殊的文學、末世的意識型態、一種導向末世的運動。

這三個面向是緊緊結合在一起的,尤其是「末啟」的文學繁多,而這樣的文本可劃分成文字的和語言的(預言方式)。

中國元、明、清等朝代的民間宗教信仰流傳的寶卷,其內容以「三期末劫」、「三佛輪掌天盤」、「彌勒下生」、「龍華三會」的思想,只有在三期期末方道劫並降,並派歷代諸仙佛下凡,「以渡善良之人,進入道中,惡孽之輩,打在劫內」等末世性色彩的救贖觀,都可以是屬於「末啟」的範疇。

一貫道雖宣稱相信圓形的時間觀(輪迴),但其教義卻透露直線的時間觀;因為其時間的演進是朝向一個目標前進,直到三佛來完成這個「收圓」目標。

與末日並行的議題就是救贖的問題,一貫道的教義與基督教的「因信稱義」與「因信成義」有著相似之處,也頗適合於教義神學的辯論。

一貫道救世主色彩濃厚的有「無生老母」、「彌勒佛」、「濟公」。

而這三個救世主是經歷不同歷史時空交錯所衍生出的救世主性格。

在對一貫道末劫救贖的認知及詮釋上,筆者借用基督教的千禧年論(前、後、無三種千禧年論來看一貫道的末劫救贖觀。

在西方許多末世論的教團,十分注意吸引知識份子的策略,於是發展出所謂的「千禧修辭法」或是「末啟修辭法」。

而千禧年論主要的爭論就是在單一的基礎文本(聖經)上,用怎樣的角度及態度來看待末日。

故筆者以千禧年論來看待與分析一貫道內的末劫思想與教義。

第一章緒論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1第二節研究的困難4第三節文獻回顧7第四節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9第二章末世論之概述第一節末世的定義16第二節其他宗教的末世論簡介18第三節一貫道的末劫救贖基本教義22第四節三期末劫的宗教學探討24第五節一貫道與白蓮運動30第六節小結35第三章一貫道之天命與末啟第一節天數與天命(道劫並降)36第二節末啟的討論42第三節天命繼承的爭論50第四節小節55第四章一貫道之終極時空探討第一節時間觀56第二節神的國度63第三節「國度」與一貫道的比較67第四節小結72第五章一貫道之救贖觀探討第一節救恩的幾個面向74第二節贖罪的探討77第三節因信稱義與修道的比較84第四節自力與他力(佛性與聖靈)的分別90第五節小結93第六章一貫道之救世主探討第一節對救世主概念性的認識94第二節無生老母的救世主性格98第三節彌勒信仰的救世主性格102第四節濟公與張天然的救世主角色106第五節小結111第七章千禧年論與一貫道的末劫救贖第一節千禧年112第二節前千禧年論116第三節後千禧年論121第四節無千禧年論125第五節小結129第八章結論130參考書目135附表147附錄148附圖四 《中文部分》一貫道總會1988《一貫道簡介》,一貫道總會。

丁福保主編1989《佛學大辭典》,台北天華出版社。

三揚企業1982《地獄遊記》,臺中聖賢堂扶鸞著作,三揚企業公司。

王見川1996《臺灣的齋教與鸞堂派》台北南天出版社。

1999〈台灣一貫道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思與言》第37卷第2期。

王見川周益民林美容1993.《高雄縣教派宗教》,高雄縣政府王光賜1996《一貫道的拯救論》,台北橄欖文化事業。

王國忠《邵雍易數哲學探究》(出處不詳)王天麟1991《天師道經系仙道教團戒律類經典研究----西元二至六世紀天師道經系仙道教團宗教倫理的考察》,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美惠1994〈末法〉,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藍吉富主編),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頁1259-1260天道之光1994《認理歸真》,三峽靈隱寺重印本,台北天道之光出版社。

白羊1998《解開末日之謎---1999年7月‧恐怖大王由天而降》,台北明德出版社。

白秀雄等1978《現代社會學》,台北五南圖書。

矢吹慶輝編釋信行撰1982《三階教殘卷》,台北彌勒出版社正一善書1995《大道疑問解答》(中英對照本),台北正一善書出版社。

李開濟1998〈佛教預言與末法時代〉,《「末世與希望」學術研討會》,「中國哲學會主辦」會議論文。

李豐楙1993〈六朝道經的度脫觀初探〉,四川大學「道家,道教國際學術研討會」1996〈六朝道教的度救觀---真君、種民與度世〉,《東方宗教研究》第五期,頁137-160。

1997〈度劫與救劫:明末的宗教性格分析〉,「道教與中國民間宗教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李尚英編1993《民間宗教常識答問》,江蘇古籍出版社。

李世瑜1975《現在華北秘密宗教》,台北古亭出版社。

李杜1978《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台北聯經出版社。

李學忠林秀英1992《欽加保恩》,台灣張天然出版社。

李國祥等譯注許嘉璐審閱1993《後漢書》,台北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沈清松1998〈末世與希望─對〈法滅盡經〉與〈致希伯來人書〉的詮釋與思考〉,「中國哲學會」會議論文。

呂大吉編1993《宗教學通論》,台北伯遠出版社。

呂理政1992《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台北稻香出版社。

何鳳嬌編1996《台灣省警務檔案彙編‧民俗宗教篇》,台北國史館。

孚中編1999《一貫道發展史》,正一善書。

宋光宇1981〈試論「無生老母」宗教信仰的一些特質〉,台北《中研院史語所集刊》52(3),頁559-5901984《天道鉤沉----一貫道調查報告》,台北元祐出版社。

1985《宗教與社會》,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4〈關於善書的研究及其展望〉,《新史學》五卷四期,頁163-1911998a《一貫真傳─張培成傳》,台北三揚印刷。

1998b〈試論新興宗教的起源〉,《歷史月刊》5月號,頁68-74林本炫1990《台灣的政教衝突》,台北稻鄉出版社初版。

林榮澤1992《臺灣民間宗教之研究:一貫道"發一靈隱"的個案分析》,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紹賢1995《佛學概論》,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

卓新平1999《宗教理解》,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洪美華1995〈民間秘密宗教寶卷中的女神崇拜〉,《歷史月刊》,1995年3月柏楊1980《資治通鑑》,台北遠流出版社。

胡台麗1991《燃燒憂鬱》,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邱炫元1998〈「洞冥寶記」與「蟠桃宴記」末劫思想的雙重政治意涵分析〉(未刊稿)。

孫效智1999《當宗教與道德相遇》,台北台灣書店馬西沙1995〈民間宗教救世思想的演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第4期。

馬西沙韓秉方1992《中國民間宗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莊吉發1995〈閏八月---民間秘密教派的末劫預言〉,《歷史月刊》92期,頁61-64郭無妄編述1985《一貫道大綱》,作者自己。

郭明義1987《求道以後的人生》,台北正一善書。

黃彼得1988《基督教的末世論:末世論與釋經學》,印尼瑪琅:東南亞聖道神學院。

黃懷秋1994〈迦拉達書的主題和爭論〉,《神學論集》99期,頁655-682陳德光1999〈舊約聖經「天主為父」的神觀〉,《神學論集》121期,頁403-417陳華1995〈中國歷史上的彌勒─未來佛與救世主〉,《歷史月刊》86期,頁56-60。

陳金獅1997《一貫道揭密》,馬來西亞人人書樓。

葉海煙1998〈莊子的末世觀〉,《「末世與希望」學術研討會》,「中國哲學會主辦」會議論文。

甯育華1999〈諾斯特拉達穆斯末世預言、聖經、一貫道如是說世界末日就在1999年?400種預言指人類浩劫難逃〉,《TVBS週刊》第94期,頁40-43陸維信著李保羅譯1992《末世預言綜覽》,香港天道書樓。

許仲琳1984《封神演義》,台北桂冠出版社。

張天然1991《暫訂佛規》(民國28年元月頒訂於濟南)民國80年台北三峽靈隱寺重印。

曾仰如1989《宗教哲學》,台北臺灣商務。

喻松青1994《民間秘密宗教經卷研究》,台北聯經出版。

馮佐哲李富華1994《中國民間宗教史》,台北文津出版社。

楊惠南1987〈一貫道與佛教〉,《當代》,第11期,頁54-63楊弘任1996《另類社會運動:一貫道的聖凡兼修渡人成全》,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芳苑1984《台灣民間宗教信仰》,台北,長青出版社。

1986《台灣民間信仰之認識》,台北長青出版社。

1999《宗教學導論》,「輔仁大學宗教系」上課用書。

游謙1999a〈飛碟會陳恆明與末劫明王---一個末啟修辭法的分析〉,《中外文學》第28卷第6期。

1999b〈印尼宗教衝突溯源〉,「台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1999」,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畫主辦。

鄭振鐸1996《中國俗文學史》,北京東方出版社。

鄭志明1998a《台灣民間宗教結社》,台灣南華管理學院。

1998b《台灣新興宗教現象扶乩鸞書篇》,台灣南華管理學院。

1985《無生老母信仰溯源》,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7《西王母信仰》,台灣南華管理學院。

戴玄之1976〈白蓮教的本質〉,《師大學報》第十二期,頁119-128劉清虔1999〈對古典宗教學理論與方法的探討〉,《神學與教會》第二十四卷第二期,頁295-343劉心德劉心玉1995《一貫維中》,台北正一善書出版社。

劉錦昌1994《比較宗教學方法論的反省─對京都學派、上智大學與台灣耶─佛教界的研究》,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怡君1997《六朝上清經系的濟度思想─以楊許時期為主考察》,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濮文起1996《中國民間秘密宗教》,台北南天書局。

藍吉富1993《隋代佛教史述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4〈三時〉,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藍吉富主編),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頁387-388關永中1997《神話與時間》,台北台灣書店。

蔡彥仁1997《西方天啟思想之興起》,「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賴明茂1991《建築向心性之研究─向心性空間模式的建立》,詹氏書局。

基礎雜誌社1999《基礎》125期,基礎雜誌社。

1999《基礎》127期,基礎雜誌社。

蕭登福1999〈台灣現今社會中所見宗教方面的預言災疾讖記書〉,《宗教哲學》第五卷第二期。

蘇鳴東1983《天道概論五教合一論》,台北作者。

梁湘潤編著1982《一貫道源流考》,作者。

發一崇德1997《崇德初階》,台中發一崇德出版社。

羅漁1999〈千禧年的由來及其演變〉,《歷史月刊》7月號,頁25-30明德出版社1998《大收圓三曹普渡的印證與使命觀》,台北明德出版社。

1998《著魔的地球》(彩色增修版),明德出版社。

輔仁神學著作編譯會1996《神學辭典》,台北光啟出版社,民85。

閔智亭李養正中國道教協會辭典編輯委員會1996《中國道教大辭典》,台灣東久出版社。

思高聖經學會1995《聖經》台北思高聖經學會。

夏玉1998〈人若不照道理,天就不照甲子----游謙談信仰的極端〉,發表於民國87年7月20日自由時報副刊。

夏普(Sharpe,EricJ)著呂大吉等譯1991《比較宗教學---一個歷史的考察》,台北桂冠出版社。

釋徹入1994〈劫〉,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藍吉富主編),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頁1863-1864Bauckham,R.J.1997.‘’Millennium(千禧年)’’.在《當代神學辭典》(楊牧谷主編),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頁747-7491997.’’ApocalypticLiterature(啟示文學)’’.在《當代神學辭典》(楊牧谷主編),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頁44-46Clowney,E.P.1997.’’Church(教會)’’.在《當代神學辭典》(楊牧谷主編),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頁212-215GaffinJr.,R.B.1997.‘’KingdomofGod(上帝國)’’.在《當代神學辭典》(楊牧谷主編),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頁651-653Morris,L.L.1997.’’Atonement(贖罪)’’.在《當代神學辭典》(楊牧谷主編),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頁75-78Travis,S.H.1997.‘Eschatology(末世論)’’.在《當代神學辭典》(楊牧谷主編),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頁347-350Wright,N.T.1997.‘’Justification(稱義)’’.在《當代神學辭典》(楊牧谷主編),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頁632-634《網路資料》林美容、李清澤1999.〈地震危機與宗教思索〉,中國時報1999.10.17(網路版)http://w3.ttnn.com/cna/991017/s31_b.html劉紹寶,「末日預言與現代方舟」http://www.cuaufo.org.tw/fk44.htm三曹原人心聲-分類目錄http://meltingpot.fortun-ecity.com/burrard/718/generalnemu.htmlau6彌勒佛說明http://www.a112.com/w.htm中華人網站http://www.greatchinese.com/buddha/buddha-007.htm(目前資料已不存在)世紀末大浩劫http://w7.dj.net.tw/~tendao/extra-2.html《外文部分》酒井忠夫1960《中國善書研究》,東京:國學刊學會。

塚本善隆等編1973《望月佛教大辭典》,東京世界聖典刊行協會。

三石善吉1991《中國千年王國》,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Brandon,S.G.F.1965History,time,anddeityahistoricalandcomparativestudyoftheconceptionoftimeinreligiousthoughtandpractice,[Manchester]:ManchesterUniversityPress;NewYork:Barnes&NobleBrummett,Barry.1991ContemporaryApocalypticRhetoric:PragerPublishers.Cullmann,Oscar,Filson,FloydV.1965Christandtime:theprimitivechristianconceptionoftimeandhistory,London:SCMPress.Collins,JohnJ.1987."Apocalypse:anOverview".InTheEncyclopediaofReligion,editorinchief:MirceaEliade.NewYork:MacMillam.1990’’Introduction.”InMitchellG.Reddish(ed.)ApocalypticLiterature:AReader.Nashville:AbingdonPress.DavidK.JordanandDanielL.Overmyer,1986TheFlyingPhoenix---AspectsofChineseSectarianisminTaiwan,Princeton,N.J.:PrincetonUniversityPress.Eliade,Mircea1975Mythandreality;translatedfromtheFrenchbyWillardR.Trask,NewYork:Harper&Row.1959Cosmosandhistory:themythoftheeternalreturn;trans.byWillardR.Trask,NewYork:Harper&Row,FloydHamilton,1948TheBasisofMillenialFaith.GrandRapids,Michigan:WilliamB.Eerdmans.LarsRagvald,1998Spirit-WritingandtheDevelopmentofChineseCults,SociologyofReligion,59:4313.KarlRahnerandAdolfDarlap.1987.‘’Justification’’.InTheEncyclopediaofReligion,editorinchief:MirceaEliade.NewYork:Macmillan.Marcoulesco,Ileana1987.‘’Redemption’’.InTheEncyclopediaofReligion,editorinchief:MirceaEliade.NewYork:Macmillan.Mahony,WilliamK.1987.‘’Enlightenment’’.InTheEncyclopediaofReligion,editorinchief:MirceaEliade.NewYork:Macmillan.Marjore,Topley,1963TheGreatWayofFormerHeaven:AGroupofChineseSecretReligiousSects,BulletinoftheSchoolofOrientalandAfricanStudies.26Overmyer,DanielL.,1976FolkBuddhistreligion:dissentingsectsinlatetraditionalChina,Cam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76O''Leary,StephenD.1994ArguingtheApocalypse:ATheoryofMillennialRhetoric.OxfordUniversityPress.Park,S.H.1997.AnempiricalstudyofthephysicalchangesexhibitedinKoreanshamansduringspirit-possession.KoreaJournal37:5-34.Potter,J.M.1974.Cantoneseshamanism.InReligionandritualinChinesesociety,editedbyA.P.Wolf,207-231.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Smart,Ninian1987.‘’Soteriology:anOverview’’.InTheEncyclopediaofReligion,editorinchief:MirceaEliade.NewYork:Macmillan.Smith,R.J.1991.Fortune-tellersandphilosophers:DivinationintraditionalChinesesociety.SanFrancisco,CA:WestviewPressNaguin,Susan1976.MillenarianrebellioninChina:theEightTrigramsuprisingof1813,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Shek,Richard1987.‘’Millenariaism:ChineseMillenarianMovement’’.InTheEncyclopediaofReligion,editorinchief:MirceaEliade.NewYork:Macmillan.Haar,B.J.ter1992.TheWhiteLotusteachingsinChinesereligioushistory.Leiden;NewYork:E.J.Brill.Wolf,WilliamJ.1987.‘’Atonement:ChristianConcepts’’.InTheEncyclopediaofReligion,editorinchief:MirceaEliade.NewYork:Macmillan.Wurzburger,WalterS.1987.‘’Atonement:JewishConcepts’’.InTheEncyclopediaofReligion,editorinchief:MirceaEliade.NewYork:Macmillan.Yu.Chien1997ThreetypeofChinesedeities--Stone,Tree,andLandathesissubmittedtothedepartmentofreligiousstudiesincandidacyforthedegreeofdoctorofphilosophy,LancasterUniversity,U.K.Weblowsky,R.J.zwi1987.‘’Eschatology:anOverview’’.InTheEncyclopediaofReligion,editorinchief:MirceaEliade.NewYork:Macmillan.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宗教信仰在社會工作實務中的位置 2. 慈惠堂的發展與信仰內涵之轉變 3. 一貫道人才培訓對參與學員的影響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4. 松山慈惠堂的靈驗經驗之研究 5. 一貫道浩然浩德組開壇訓文研究 6. 一貫道回文訓文研究──以〈行契天道為合人性〉為例 7. 彌勒大道王好德前人研究 8. 一貫道常州組來台灣發展歷程 9. 天帝教研究─以臺南初院為例 10. 一貫道的生死觀—以張天然時期(1930-1947)為主要的探討 11. 從「一貫道」、「先天大道」到「彌勒大道」─談「文化組」的發展 12. 一貫道發一崇德宗教課程之生命教育研究 13. 從《皇訓子十誡》談一貫道的修行實踐 14. 台灣一貫道發一崇德雲林道場發展史 15. 一貫道的天命觀--以寶光崇正道場為例   1. 鐘樹椽、林菁(1994):問題導引式電腦合作學習在槓桿學習成就上之研究。

嘉義師院學報,8,57-92。

2. 顏榮泉(1996):全球資訊網在教學與學習上之應用探討。

教學科技與媒體,25,33-41。

3. 黃慕萱(1996):檢索策略與檢索技巧在資訊檢索上的應用。

國家圖書館館刊,85(2),39-58。

4. 張史如(1997):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網路超文件/超媒體應用於教學上的意義。

資訊與教育,58,39-48。

5. 施碧霞(1993):圖書館公用檢索系統及對參考部門的影響。

政大圖資通訊,7,14。

6. 林淑芳、林麗娟(1995):使用者介面-電腦輔助學習之認知要徑。

視聽教育雙月刊,37(3),18-27。

7. 林奇賢(1997):全球資訊網輔助學習系統-網際網路與國小教育。

資訊與教育,58,2-11。

8. 吳裕益(1985):認知能力與認知式態個別差異現象之探討。

教育學刊,7,51-59。

9. 李世忠(1992):從電腦教學到超(串連)媒體。

教育資料集刊,17,303-322。

10. 朱錦鳳(1994):超文件(Hypertext)於教學上應用的特性分析。

資訊與教育,40,31-36。

11. 朱利真、計惠卿(1997):影響人機互動之因素。

視聽教育雙月刊,38(5),25-33。

  1. 一貫道天命道統傳承的研究 2. 一貫道禮儀實踐研究──以發一崇德組為例 3. 一貫道的生死觀—以張天然時期(1930-1947)為主要的探討 4. 一貫道人才培訓對參與學員的影響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5. 從「一貫道」、「先天大道」到「彌勒大道」─談「文化組」的發展 6. 宗教性之階層分析研究:以一貫道講師為例之初探研究 7. 一貫道回文訓文研究──以〈行契天道為合人性〉為例 8. 台灣一貫道發一崇德雲林道場發展史 9. 宇宙觀、儀式與宗教變遷-兼論一貫道興毅南興「道務整合」 10. 一貫道入(求)道程序儀式之研究~以發一組崇德道場為中心 11. 臨終處境的信仰與希望--以一貫道道親臨終陪伴經驗為例 12. 一貫道聖與俗之相關探討-以全真道院為例 13. 民間信仰者自我導向學習傾向及觀點轉化歷程之研究:以一貫道信徒為例 14. 論一貫道所傳之「道」 15. 一貫道發一崇德道場學生道團之研究--以台北學界伙食團與宣教關係為例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