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雲蹄越嶺來 集思廣益 設問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後甲國中國文園地 · 主題:設問法 張貼者:黑茹 · 設問法分三種,其中我對【提問法】有些疑惑? · 抱歉! · 這其實是「設問」辭格的老問題了,會出現這樣的 ... 主 題:設問法 點閱:1566 張貼者:黑茹 NoEmail 設問法分三種,其中我對【提問法】有些疑惑?【提問法】是(1)自問自答(2)有問有答?那“對話”算【提問法】嗎?>< 2013/12/24,下午01:52:08 第1篇回應 回應者:黑茹 抱歉!這是在教學研究會中和其他老師突然討論到的,就唐突波文了!正在上〈為學一首示子姪〉,當中第三段貧富和尚的對話裡發想出來的問題?【原文】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

」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問題】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

」→這樣算提問嗎?我覺得光看「子何恃而往?」是懸問,但後面又接了回答,我就有點困惑了!(思考:提問是「有問有答?」或「自問自答?」)懇請賜教!謝謝! 2013/12/24,下午03:49:14 第2篇回應 回應者:噪音 這其實是「設問」辭格的老問題了,會出現這樣的疑問,源於「設問」辭格定義並未深究及規範「敘述者」差異。

舉例來說,【例一】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

」這個例子涉及兩個不同的敘述者,與底下的例子有異:【例二】太守謂誰?廬陵歐陽脩也。

(醉翁亭記)我們的教科書與學者的修辭著作中,「提問」都適用於【例二】,不適用【例一】。

且以「南一」給的「設問」辭格定義來解說這問題:懸問:作者內心確實存有疑惑,而刻意將此疑惑說出詢問的。

將此定義來檢視【例一】,「子何恃而往?」是「富者」內心確實存有疑惑,而刻意將此疑惑說出詢問。

若這樣看待,「子何恃而往?」屬於「懸問」。

可是,文章中的「富者」並非文章的「作者」,這裡「富者」與「貧者」的對話,字面上分屬不同「敘述者」,實際上都是「作者」行文的安排,在這一段對話中,真正的「作者」內心並未存有疑惑,而是「作者先假設問題,激發讀者疑惑,再說出答案」,屬於「提問」。

提問:作者先假設問題,激發讀者疑惑,再說出答案。

有引起注意、加深印象、凸顯論點、啟發思考的效用。

從「作者」為文章「敘述者」的角度,與從文章中不同角色所形成的不同「敘述者」的角度,就會產生判斷設問分類的不同。

從定義「提問」與「懸問」皆明舉「作者」而言,很明顯的,【例一】中,作者借用不同角色形成對話,這對話應當屬於「提問」。

【例一】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

」 2013/12/24,下午06:36:35 第3篇回應 回應者:黑茹 茅塞頓開!通樂!*^^*謝謝學長~~叩首 2013/12/25,上午10:19:31 第4篇回應 回應者:噪音 不客氣,免禮~~~ 2013/12/25,下午06:06:50 第5篇回應 回應者:劉曼蒂 好詳盡的解說,馬上能了解提問者的疑惑還能加以分析,太佩服了!以前從沒想過這個問題,國文科網站真是長知識的好地方~ 2013/12/25,下午10:13:24 第6篇回應 回應者:噪音 既然不嫌棄,記得有空來逛逛啊! 2013/12/26,上午08:51:31 第7篇回應 回應者:sunny 那麼,備課用書寫「子何恃而往?」(懸問)是以說話者立場;但是,若依「定義」而言,應改為「提問」,是嗎?(似懂非懂......+_+?) 2013/12/30,下午02:23:21 第8篇回應 回應者:噪音 備課用書寫「子何恃而往?」(懸問)是以說話者立場;但是,若依「定義」而言,應改為「提問」→是的。

辭格的定義是判斷的依準(這就是學術規範與科學精神),若否,便無從判斷了。

2013/12/30,下午09:55:07 回【集思廣益】   回【上一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