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站時出現頭暈、心悸?當心不是貧血而是心血管疾病惹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郭志東解釋:「當日常活動變少時,腿部的肌肉就會減少,心臟容量就會萎縮,血液循環的容量就會減少,這些變化使直立或站立時更加不舒服,導致病人花更 ...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IE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新聞網陽光行動有設計有行旅我的新聞 快訊本土今增4萬8283例、新增死亡166人udn/元氣網/該看哪科/ 心臟血管久站時出現頭暈、心悸?當心不是貧血而是心血管疾病惹禍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2022-03-2709:45Heho文/王芊淩不少民眾都曾經歷過,突然站起來時頭暈、眼前一陣白,多數都是因為貧血引起,但如果是本來就站著,並非是突然站起來,卻仍然有症狀,甚至嚴重到心悸、全身無力,小心可能是「姿位直立性心動過速症侯群」。

圖/ingimage不少民眾都曾經歷過,突然站起來時頭暈、眼前一陣白,多數都是因為貧血引起,但如果是本來就站著,並非是突然站起來,卻仍然有症狀,甚至嚴重到心悸、全身無力,小心可能是「姿位直立性心動過速症侯群」。

久站出現不適要警覺!常見五大症狀有些人站著時比坐著更容易觀察到身體有不適的表現,那到底什麼事「姿位直立性心動過速症侯群」?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醫學科主治醫師郭志東解釋:「這是一種症侯群,代表系列症狀和體徵的集合,特點是當病患久站時會出現令人不適的症狀,例如頭暈和心悸,這些症狀在醫學術語上稱之為直立不耐受。

」「姿位直立性心動過速症侯群」(POTS)主要出現需要久站的族群,通常影響15-50歲的女性為主,臨床上常見的症狀通常都是站著出現,包括:●頭暈●昏厥●全身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心悸除了感到心臟砰砰響,快速地跳動之外,不少患者還會反應經常會出現頭痛、消化系統毛病,像是腹脹、便秘、失眠,甚至引起呼吸困難、疲勞而導致的運動不耐受。

新冠後遺症也有「直立性心動過速症侯群」郭志東分享近期在臨床就遇到一名個案,是一名57歲的劉先生,平常沒有什麼慢性疾病,也沒有服用藥物,卻在幾天前,在站著的時侯突然頭暈和心跳異常快,經一連串的心臟科檢查後,被診斷為姿位直立性心動過速症侯群。

尤其近期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有些長期慢性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可能會出現一些後遺症,影響包括大腦、肺和腎臟在內的各種器官。

郭志東指出:「感染後發生POTS是其中一種類型,即使在急性感染消退後,這些人在直立時仍可能有持續的疲勞、頭暈和心率加快而造成慢性不適感。

」別讓久站不適陷入惡性循環!值得慶幸的是,大約一半的患者會在幾年內自行恢復或改善,但對於其餘的病人來說,如果不進行治療,往往會形成「惡性循環」。

有些患者反應連做家務都會感到頭暈和疲憊,甚至因此從學校或工作崗位上離開。

當患者擔憂站立時的不適,便開始花更多的時間在床上,避免引起症狀的活動。

郭志東解釋:「當日常活動變少時,腿部的肌肉就會減少,心臟容量就會萎縮,血液循環的容量就會減少,這些變化使直立或站立時更加不舒服,導致病人花更多的時間在床上。

」目前對「姿位直立性心動過速症侯群」根本原因尚不清楚,腦震盪、手術甚至流感等病毒性疾病後臥床休息一段時間後也有可能會出現這種症狀。

許多研究人員在猜想,也可能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身體的免疫系統變得過度活躍引起,錯誤地把身體自身的健康組織錯認,損傷被認為會影響血管內層,使其在直立時失去血管本身收縮的能力。

「心跳頻率」異常就是關鍵指標之一那有什麼方法可以自我察覺嗎?郭志東建議心跳頻率是一個觀察指標,一般人心跳每分鐘約60-70次,但若有「姿位直立性心動過速症侯群」靜息心率可能都落在每分鐘80多次,可能簡單爬一小段樓梯就飆升到130次或以上,僅僅站起來就會引起頭暈和心跳加速。

雖然大多數人都認為「站直」這個簡單的動作是很理所當然的,但患有此症狀的人可能會覺得非常不舒服。

因為當人直立時,重力會使1/3的血液在腰部下方停滯,使返回心臟的血液變少,所以心臟能泵到身體部位的血量會減少,這會導致大腦血壓下降。

偏偏「姿位直立性心動過速症侯群」的患者血管收縮的效能變得很差,身體為了維持血壓,心跳會變得更快,惡性循環之下甚至會讓病人頭暈、昏倒,正腎上腺素也會影響包括消化系統。

若是未來在久站時出現不適症狀,千萬別再以為只是貧血而已,也有可能是身體其他反應。

延伸閱讀:乾眼糊矇族該吃葉黃素?醫:替眼睛補水鎖水才重要!詳解人工淚液挑選秘訣頭暈久站心悸心血管疾病Heho什麼是「Heho」?Heho就是HealthandHope,在這裡,我們有最豐盛的健康、運動、休閒、養生、美食,和人生經驗的心靈分享⋯⋯ 我們有動人的小故事,更有醫生、護理師、營養師等專家對於健康和生活中有關元素的建議,希望在不設限的情境中,帶給來自不同所在的朋友們都有充滿健康與希望。

而我們的小心願是:您能喜歡這份用心,並分享給您的朋友!【Heho官網】:https://heho.com.tw/延伸閱讀 服用他汀類藥物能否改善動脈硬化進展?美國醫學會期刊研究解答 長新冠如何照護清淡飲食少吃冰冷食物修補元氣 不止吃多少動會變胖,吃藥也可能會!9種常見造成體重增加的藥物 居家防疫該如何自「煮」健康管理?營養師教你3招挑選食物,控血糖助減重食材大公開 常見「膽固醇迷思」你中幾個?醫破解:太低也非好事 餐廳裡的和牛是天然的還是加工的?毒物專家教分辨注脂肉與重組肉,這些疾病患者要少吃 睡到半夜常熱醒、一點小事就暴躁…飲食攝取3大營養素舒緩更年期不適 同類文章服用他汀類藥物能否改善動脈硬化進展?美國醫學會期刊研究解答連戰傳因中風住院,靠她相助脫險!醫:7大中風危險因子,熟記FAST助判斷常見「膽固醇迷思」你中幾個?醫破解:太低也非好事急性中風治療創紀錄遠離失能兩關鍵:FAST及早辨識、打119送醫8成以上成人曾心悸醫師:合併這4項症狀快就醫中風後該如何復健?如何避免再度中風?專家教你怎麼吃才能顧及營養與健康疫情高峰胸悶不想進醫院70歲老翁差點出大事健檢膽固醇數值總是紅字?教授解析數字過高原因餐廳女服務員左腳比右腳粗一倍診斷為深部靜脈栓塞中過風的人再次中風風險高?留意心房顫動高風險因素高血壓診斷標準修改至130/80醫揭今年最新指引2重點大便用力導致腦出血醫籲高血壓患者慎防便秘一包鱈魚香絲,竟有可能讓你「高血壓」!營養師教5招預防心血管疾病胸悶以為染新冠,昏迷竟是心肌梗塞!醫師教分辨二者最大不同急性腦中風做對兩件事降低腦損傷與失能打119送醫、讓可決策者同行你真的會量血壓嗎?1張圖教你正確測量血壓,測量前30分鐘不能吃「1食物」宿疾復發幸心導管手術及時搶救醫籲落實定期追蹤遠離壞膽固醇!國內最新臨床指引公布超標指數再加嚴8旬老婦血管阻塞變象腿機械除栓術讓雙腿復原一走就喘、乾咳不停檢查發現肺比身體老20歲喘咳血腫暈恐是肺高壓警鈴響【肺高壓】喘、咳、血、腫、暈五症狀,原因可能是肺動脈高壓,你沒聽過的心臟癌症,嚴重恐猝死!《高血壓》期刊研究顯示吃對蛋白質方式可降低66%高血壓風險美國心臟協會揭關鍵時期:站立血壓高於坐姿心臟病風險多2倍主動脈剝離是高血壓患者的奪命殺手醫詳解主動脈剝離成因、症狀及預防坐車上山就會有影響台大醫揭高山一日遊的心血管風險久坐中風、心臟病風險增147%!醫教6習慣有助逆轉長期久坐讓身體有3大變化醫授撇步遠離心血管風險38歲青年上班途中被蜜蜂螫一口差點心肌梗塞喪命八成患者不知自己中風!先打119勿自行就醫看更多猜你喜歡壯陽藥正確使用不掃興!醫:牢記4重點,不是吃越多越猛膝蓋痛只要休息就會好是錯誤觀念?專家:軟骨磨損更快防窺保護貼反而傷眼眼科醫:眼睛痠痛時也不建議做護眼操ELLE總編輯楊茵絜心臟衰竭過世!輕忽甲亢恐釀「甲狀腺風暴」,醫提醒:注意這些不典型症狀常見「膽固醇迷思」你中幾個?醫破解:太低也非好事QA/與天花類似但傳染力較弱的新興傳染病「猴痘」,一般人如何預防?退化性膝關節炎打PRP還是玻尿酸好?醫師建議這個選擇更好糖尿病什麼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專家教你讓血糖穩定也能吃飽的關鍵服用他汀類藥物能否改善動脈硬化進展?美國醫學會期刊研究解答高血壓診斷標準修改至130/80醫揭今年最新指引2重點連戰傳因中風住院,靠她相助脫險!醫:7大中風危險因子,熟記FAST助判斷吃米血上背痛竟是胃病轉移!醫曝轉移原因及胃痛避吃食物牙周病患若確診,死亡率高8倍!「刷牙抗疫」,牙醫教你4招挑對牙刷不可忽視的慢性病:骨鬆,輕忽恐增長照負擔肛門有突出物可能是痔瘡若出現這些症狀需就醫骨鬆最愛問/骨鬆中斷治療骨折機率大增輕忽骨鬆恐增長照負擔!醫:友善居家環境,適度運動及補鈣有「泡泡尿」就是腎臟出問題嗎?醫:這5情境也會讓尿液產生泡沫!常常皮膚癢竟是「身體發霉」?黴菌感染好不了有4關鍵,醫教6招預防尿量變少留意4情況!腎臟科醫師提醒:嚴重恐高血納、腎衰竭巴金森治療/長輩悶悶不樂又憂鬱恐是巴金森病惡化徵兆?專家提醒:觀察細節揪出長者失能危機打呼聲突然不見了?醫教4招觀察睡眠呼吸中止症,防死亡風險玩社群、走進偏鄉防治肝炎,吉立亞醫藥─亞太ALL4LIVER獎助計畫推動B肝識讀急性中風治療創紀錄遠離失能兩關鍵:FAST及早辨識、打119送醫緩解輕症喉嚨痛、咳嗽…中醫建議這些藥材茶飲在家飲用!怕中藥味可加這二樣8成以上成人曾心悸醫師:合併這4項症狀快就醫確診痊癒還在咳?他咳到肺破個洞原來得了肺結核大陸發布猴痘診療指南可通過飛沫傳播感染新冠肺炎後,如何安全重返運動訓練?一表幫你評估「恢復運動量表的心理準備」美國醫學期刊研究:服用勃起功能障礙藥物可能會提升3種眼疾風險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冬天前都該打看更多贊助廣告商品推薦留言 最新文章more疫情降死亡居高不下莊人祥:死亡是落後指標1歲男嬰急救中!兩30多歲男都打完三劑發病三天內死亡本土今增4萬8283例、新增死亡166人中榮發現新冠肺炎blaCcrA抗藥基因登國際期刊大家都在看more世界最高齡人瑞曾2度罹癌119歲田中加子的長壽秘訣是什麼?她確診康復仍不敢內用一票苦主反揭「這場所」更危險:別無選擇該不該送親人去安養院?會比在家裡好嗎?身為長期照護者該扮演什麼角色老婆確診後性慾變強讓他嚇到網歪樓留言:少子化有救了疾病百科more糖尿病新冠肺炎腹膜癌肺栓塞視網膜剝離勃起功能障礙足底筋膜炎粉瘤陰道炎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我要投稿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作者登入E-mail訂閱電子報udn健康報e報好心肝.好健康馬上訂閱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刊登網站廣告︱網站總覽︱FAQ‧客服︱新聞授權︱服務條款‧著作權‧隱私權聲明︱聯合報系︱訂報紙︱關於我們︱招募夥伴聯合線上公司著作權所有©udn.comAllRightsReserved. 全產品速覽新聞評論聯合新聞網陽光行動聯合報數位版聯合70轉角國際鳴人堂倡議家時事話題世界日報新聞話題 服務會員中心U利點數我的新聞歷史新聞活動專區udn粉絲團udnline好友 股市理財經濟日報網房地產基金中經社樂透發票 生活娛樂噓!星聞優人物udnSTYLE500輯遊戲角落發燒車訊元氣網橘世代myBeauty寵物部落 運動NBA台灣野球夢田HBL運動筆記健行筆記 閱讀創作讀書吧讀創故事聯副70udn部落格u值媒體聯合文學聯經出版聯文雜誌 文創購物數位文創IP授權瘋活動售票網報時光 更多產品聯合知識庫聯合電子報聯合影音網聯合學苑有行旅APP行動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