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教育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批判教育學critical pedagogy:綜合批判理論、文化批評理論、後現代主義理論,代表人物:吉洛斯/季胡(H. Giroux)、艾波(M. Apple)、弗瑞勒/傅雷 ...
珮珮婕
跳到主文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連成功的機會也沒有!!自己的幸福自己爭取。
部落格全站分類:不設分類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Jun20Thu201907:06
批判教育學
批判教育學
優先聲明易混淆批判相關用詞:教哲易混-批評主義VS批判理論VS批判教育學
批評主義Criticalism/批評哲學Criticalphilosophy:代表人物為康德(18世紀),代表著作:純粹理性的批判、實踐理性的批判、判斷力批判
批判理論criticaltheory:採用批判觀點來看社會現象,俗稱「法蘭克福學派」,成員有Horkheimer(霍克海默)、Adorno(阿多諾)、Habermas(哈伯瑪斯)、L.Althusser(阿圖塞)
批判教育學criticalpedagogy:綜合批判理論、文化批評理論、後現代主義理論,代表人物:吉洛斯/季胡(H.Giroux)、艾波(M.Apple)、弗瑞勒/傅雷葉(PauloFreire)、Bourdieu(布迪爾)、麥克拉倫(P.McLaren)
............................................................................................
弗雷勒(P.Freire):1. 受壓迫者教育學
2. 重視語言的力量,認為識讀(literacy)具有政治解放功能
3. 重視文盲教育,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於使個人人性化與意識覺醒的西方思想家
4. 對話式教學 教師--學生,學生--教師
5. 曾在巴西致力於農民教育,促其增權賦能與批判解放意識,影響北美批判教育學的發展深遠
批判教育學(批判教學論)的代表人物:
─弗萊勒(P.Freire,1921-1997)
巴西著名成人教育學者。
代表作為《受壓迫者教育學》
認為教育是一種“自由的實踐”,是一種「解放教育」(liberatoryeducation),在這種教育中,其所提供的是一個公開的「論壇」,在其中學生、教師與社區可以自由地想像、實踐權力。
使所有參與教育的人都能「強化」(empower-ment),
─艾波(M.Apple)
美國批判教育學及課程研究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有《意識型態與課程》、《教育與權力 》等
關心教育的經濟、文化與政治面向及其影響
─吉洛斯(H.Giroux)
教育中批判理論傳統的代表人物
第一本書《意識型態、文化與學校教育的過程》建立了聲譽
提出「教師作為轉化的知識份子」觀念
─麥克拉倫(P.McLaren)
當代批判教育學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為《學校中的生活》、《學校教育即一種儀式化的演出》等。
日常課室的活動及學校教育的目的都應該批判地檢視,因為教育與文化是交織在一起的,可說是充滿鬥爭的場所
批判教育學的理論基礎:
一、拉丁美洲的解放哲學。
二、巴西教育學者弗萊勒的教育學。
三、知識社會學。
四、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
(代表人物之一:哈伯瑪斯)
五、女性主義理論。
六、新馬克思主義文化批評。
七、德希達解構及後結構主義
發展自中南美洲與北美洲的批判教育學(criticalpedagogy),深受PauloFreire(保羅‧弗雷勒)在巴西所進行的成人識字教育影響。
Freire重新定義識字教育的概念並賦予政治化意涵,將教育視為解放人類的方式。
H.Giroux(季胡)曾指出Freire的教育思想立足於兩種激進與傳統之間,一方面是批判的語言(alanguageofcritique),體現出新教育社會學的特色,另一方面是可能性的語言(alanguageofpossibility),得自於解放神學的傳統,因而發展希望、鬥爭的哲學。
承繼Freire教育哲學中所隱含的批判性語言和可能性語言,批判教育學一方面持續新教育社會學的努力,將教育視為一種政治活動,分析、批判學校教育背後隱藏的意識型態和霸權,另一方面也賦予學校教育積極的能動(agents)意義,將之視為達成社會轉化、解放的場所。
C.保羅.弗雷勒(PauloFreire)
終身致力於成人識字教育之理論與實踐,人性化是其思想體系中的終極關注,批判意識(CriticalConsciousness)更是其理想教育努力邁向的目標。
而他論述主體意識開展有三個層次,通過這三個層次方能達到解放的教育目的,試分述說明如下:
(一)神奇意識(MagicalConsciousness):純粹理解並順應事實,並認為外界有股優越的支配力,人必須臣服其下(in)。
神奇意識具有消極宿命論的特色,認為個體不可能反抗外界支配力,其蘊含病態的幼稚導致不理性以及盲目順應現實。
(二)素樸意識(NaïveConsciousness):認為自己優於事實,並控制著事實,因此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不去理解事實。
將自己疊加於現實之上(on)。
(三)批判意識(CriticalConsciousness):認為事物和事實依存於經驗,和其所處的環境脈絡相關,並和現實整合為一(with)。
批判意識在弗雷勒(Freire,1990)的界定中,不僅代表一種認知方式,更是一種具有價值意涵的生活方式。
批判意識具有以下三個內涵:
(一)自覺:覺察到受壓迫的現象。
(二)批判:當覺察所處環境的不尋常時,著手開始思考如何脫離這個環境宰制的計畫。
(三)轉化:採取主動以改變學校及社會中不合理的制度,打破權威式社會關係以及非民主、不平等的權力關係。
培養批判意識之目的
弗雷勒(Freire,1973)認為,唯有透過培養批判意識(criticalconsciousness)才能建立人與世界的真實關係,將人性本質導向正確的發展方向。
人的意識符應社會發展階段,可以由下而上逐步提升,終至覺醒。
在適切的教育方式(例如提問式教學)配合下,主體的思維依序由神奇意識(MagicalConsciousness)轉變為素樸意識(naïveconsciousness),最終達到批判意識(criticalconsciousness),成為一為意識覺醒及自由解放的人,從而造就無宰制的民主社會。
PauloFreire提出「囤積式(bankingmodel)vs. 提問(對話)式(problem-posingeducation)」兩種教學法的相異之處,囤積式的教學如果沒有消化,永遠就只是堆積,無法消化成為自己的智慧。
對話式教學才能保持知識的流動性,才能激發出師生更多的可能與創意。
教育者必須接受從教學中學習,卻不能期望直接看到結果。
Freire認為他一直以來強調的就是傳授者(教師)與接受者(學生)的教學相長、雙向溝通,雙方是處於一種協同合作的關係,透過感同身受、身歷其境而開始產生問題與對話,藉此引發學習者自主學習、自行尋求解決之道的特殊教學模式。
囤積(banking)或填鴨的隱喻
Freire認為這種隱喻是,教師被認為知道一切,而學生則一無所知,教育變成一種囤積的活動,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歸檔、儲存知識。
他所提倡的是「提問式」(problem-posing)教育。
提問式教育(Problemposingeducation)的特徵:
師生關係:說:「學生─教師、教師─學生(人們彼此教導)。
如此的解放師生關係,必須以提問方式進行,以人類在其與世界的關係中進行發問。
老師在教育活動中要不斷自我反省;學生是能與老師對話的、是有批判力的探究者,從而形成學生與老師是理解世界的共同探究者,共創出反思的情境,不斷揭露現實,對現實進行批判的介入。
學生的覺察力與批判力。
Freire
PauloFreire提出「囤積式(bankingmodel)vs. 提問(對話)式(problem-posingeducation)」兩種教學法的相異之處,囤積式的教學如果沒有消化,永遠就只是堆積,無法消化成為自己的智慧。
對話式教學才能保持知識的流動性,才能激發出師生更多的可能與創意。
教育者必須接受從教學中學習,卻不能期望直接看到結果。
Freire認為他一直以來強調的就是傳授者(教師)與接受者(學生)的教學相長、雙向溝通,雙方是處於一種協同合作的關係,透過感同身受、身歷其境而開始產生問題與對話,藉此引發學習者自主學習、自行尋求解決之道的特殊教學模式。
囤積(banking)或填鴨的隱喻
Freire認為這種隱喻是,教師被認為知道一切,而學生則一無所知,教育變成一種囤積的活動,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歸檔、儲存知識。
他所提倡的是「提問式」(problem-posing)教育。
傅雷葉(P.Freire):
批判意識的內涵
批判意識具有以下三個內涵:
(一)自覺:覺察到受壓迫的現象。
(二)批判:當覺察所處環境的不尋常時,著手開始思考如何脫離這個環境宰制的計畫。
(三)轉化:採取主動以改變學校及社會中不合理的制度,打破權威式社會關係以及非民主、不平等的權力關係。
弗雷勒(Freire,1973)認為,唯有透過培養批判意識(criticalconsciousness)才能建立人與世界的真實關係,將人性本質導向正確的發展方向。
人的意識符應社會發展階段,可以由下而上逐步提升,終至覺醒。
在適切的教育方式(例如提問式教學)配合下,主體的思維依序由神奇意識(MagicalConsciousness)轉變為素樸意識(naïveconsciousness),最終達到批判意識(criticalconsciousness),成為一為意識覺醒及自由解放的人,從而造就無宰制的民主社會。
Freire大學主修的是法律,並同時研讀哲學與語言心理學,早年並曾任中學的葡萄牙文教師。
而在通過律師考試後,他反而放棄了律師工作,成為社會福利方面的公務員,也逐漸開展出他關懷弱勢的教育活動。
從1946年至1954年間Freire擔任Pernambuco州的教育文化部主任,並自1947年開始實踐教導民眾讀寫的新方法。
Freire在1959年取得博士學位並任教於Recife大學的「教育哲學與歷史」講座。
1962年他擔任Recife市文盲教育方案的教師,發明了「文化圈」(culturalcircle)的教學單元。
1963年他獲巴西總統任命為「國家讀寫素養教育方案」(NationalLiteracyProgram)的主任,而使掃盲運動成為全國性的運動。
從1963年六月到1964年三月間,Freire和他的服務團隊遍及整個巴西,他們甚至宣稱只要三十個小時便可以使成人文盲讀書寫字。
批判教育學(criticalpedagogy)(教育WIKI)
介紹
批判教育學,又譯批判教學論,源自於批判理論、解構主義和新馬克斯主義,強調教室應該成為一個智識抗拒(intellectualresistance)的戰場,用以對抗社會對於個人之角色、生活與主體性的界定與建構。
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此一理論的教師,基本上是期望透過正式教育而促進民主文化的實現。
[註1]
批判教育學的主張與目標
1.教育的功能不僅是產生知識,也在製造各「政治主體」(politicalsubjects)。
因此,學校必須運用批判教育學以發展民主教育。
2.後現代教育理論及批判教育學必須以「倫理道德」做為中心關切議題。
3.批判教育學必須關切後現代社會所注意的「差異」議題(例如性別、族群),並藉此促進社會的改革與轉變。
學生必須知道「差異」聲音與認同的社會建構歷程為何,了解這些差異現象和歷史與社會勢力的關係為何,並且知道如何運用這些差異以促進社會改革。
因此,學校課程教學應該更符合民主社會的理念,以促使「差異」能夠平等的發聲。
4.在課程教學中運用批判性語言,以對抗課程教學中的大型敘事(grandnarratives),並表達對於差異的關切。
5.分析傳統課程教學之中所忽略的「差異」為何,並且比較分析各種相互矛盾的對話,藉以創造新的知識形式。
因此,教學乃是一種政治活動,目的在對抗大型敘事的霸權。
6.後現代的批判教育學應該透過「分析和可能性之語言」的運用,協助教師與學生發展變革的意識。
換言之,一方面針對現狀進行批判,另一方面則發展社會改革所最需要,最關鍵的可能性。
7.在批判教育學的實踐過程中,教師應該扮演一個「轉化的知識份子」。
教師不應侷限自己在學校活動之內,他應該積極參與社區的民主政治活動,傳達他們的聲音。
批判教育學應該協助教師與學生檢討種族主義、性別主義、階級主義,使被邊緣化的弱勢團體能夠發聲,藉以找出社會改革的可能性。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珮珮婕女王
珮珮婕
珮珮婕女王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親子育兒上一篇:批判主義 弗雷勒(PauloFreire) <受壓迫者教育學>
下一篇:批判主義 P.Bourdieu理論
歷史上的今天
2019:艾瑞克森(E.Erikson)
2019:諾丁絲(N.Noddings)關懷倫理學
2019:德行論/義務論
2019:隱喻
2019:柏恩斯坦(B.Bernstein)知識社會學
2019:結構功能論
2019:衝突學派理論
2019: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
2019:工具理性
2019:功績主義
2019:批判主義 P.Bourdieu理論
2019:批判主義 弗雷勒(PauloFreire) <受壓迫者教育學>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站方公告
[公告]2022年度農曆春節期間服務公告[公告]MIB廣告分潤計劃、PIXwallet錢包帳戶條款異動通知[公告]2021年度農曆春節期間服務公告
活動快報
填問卷送超商購物金
你是Dyson的愛用者嗎?填寫Dyson電器配件問卷,即可...
看更多活動好康
熱門文章
文章分類
教育行政(0)
法規類(0)
教育類(3)
社會學(5)心理學(6)法規制定(1)
幼教類(0)
發展類(0)
發展類(2)教育類(8)哲學(1)社會學(1)教育行政(2)佛法類(2)雜記(2)未分類文章(100)
最新文章
最新留言
文章精選
文章精選
2019六月(128)
2014十月(2)
所有文章列表
文章搜尋
誰來我家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QRCode
POWEREDBY
(登入)
{{article.user_name}}
{{article.timestamp*1000|date:'MMM.dd.y.hh.mm'}}
{{article.title}}
{{article.content}}
我要留言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PIXNET
Facebook
Yahoo!
Google
MSN
{{guestName}}
(登出)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
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最多顯示6個中文字元)
請輸入標題(最多顯示9個中文字元)
請輸入內容(最多140個中文字元)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
送出留言
延伸文章資訊
- 1批判理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批判理論(英語:Critical theory),在人文與社會科學中通常指稱各個領域裡大致从1960年代開始的新興理論,其中有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解構、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 ...
- 2批評主義 - 阿摩線上測驗
批判主義: 不妄信權威、教條、傳統,也不輕易否定規範、倫常、真理,宜兼歸納與演譯兩種基本思維方式。 詳細內容: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Yg_XD....
- 3馬克思主義與文學批評 - 博客來
書名:馬克思主義與文學批評,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88746682,頁數:292,出版社:牛津大學,作者:陳冠中,出版日期:2021/02/01,類別:人文社科.
- 4批判主義的教育哲學@ 自由心靈的教育 - 隨意窩
- 5馬克思主義與文學批評 - 基道BOOKFINDER
中文書中第一本有系統地介紹人本馬克思主義、亞爾杜塞爾派馬克思主義、俄國形式主義、結構主義、符號學及主體理論,並旁及各思潮對文學批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