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台灣無酒日教你自我檢測是否患有「酒精不耐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年來很熱門的話題-「酒精不耐症」(Alcohol Intolerance),到底此症是什麼?「酒精不耐症」是一種先天基因變異,導致人體缺乏肝臟中重要的解酒酵素, ... 新聞搜尋: 搜尋   熱搜: 早期糖尿病、轉移乳癌、醫材創新、天然輻射、多發性硬化症、CPC口含錠、肺纖維化、夜間多尿症 新聞分類 新聞總覽醫療疾病生醫新知健康保健醫學美容中醫養生運動復健營養飲食樂齡照顧心靈樂活 影音專區 影音新聞健康Live直播健康普拉斯健康搞飛機 癌症專區 肺癌肝癌大腸癌乳癌口腔癌子宮癌食道癌胃癌胰臟癌其他癌症癌症新知癌症照護 疾病專區 健康情報誌 健康專輯 醫療資訊 公衛宣導活動講座公益專區健康書訊消費訊息產業動態院所導覽 5/9台灣無酒日 教你自我檢測是否患有「酒精不耐症」 2022-05-09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 ++ 2022-05-09  +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圖片來源:台灣酒害防治協會官網 近年來很熱門的話題-「酒精不耐症」(AlcoholIntolerance),到底此症是什麼?「酒精不耐症」是一種先天基因變異,導致人體缺乏肝臟中重要的解酒酵素,乙醛去氫酶(ALDH2),即是無法正常代謝酒精轉化成的乙醛。

在台灣每2人中就有1位帶有酒精不耐症 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理事長、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亞洲人健康研究教育中心東亞地區主任及資深研究員陳哲宏博士指出,酒精不耐症是亞洲人特有的基因變異,據2021年最新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的基因體資料顯示,全台帶有酒精不耐症的民眾為總人口的49%,所以在台灣幾乎每2人中就有1位帶有酒精不耐症,此數字代表台灣是全世界酒精不耐症盛行率最高的國家,民眾更應警覺。

5億4千萬亞洲人帶有酒精不耐症 酒精不耐症起源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在人體中ALDH2基因的一個變異,後來在東亞人口中快速傳播,導致患有酒精不耐症的人口比例相當高。

粗估全球共有5億4千萬亞洲人帶有酒精不耐症,影響台灣、日本、韓國、中國及越南等國家甚鉅。

「喝酒臉紅」代表代謝好是錯誤觀念!其實是酒精不耐症的警訊 台灣許多人仍有「喝酒臉紅代表代謝好,或肝功能好」錯誤觀念,但喝酒臉紅是乙醛累積體內,千萬不要以為酒後臉紅紅代表自己酒量好,「喝酒臉紅」是「酒精不耐症」的警訊,代表身體缺乏乙醛去氫酶,因為身體無法正常將乙醛代謝成乙酸,而乙醛會刺激微血管擴張使血流量加大,導致臉部變紅或全身通紅。

另外,也提醒「練酒量」思維絕對是錯的,如同患有乳醣不耐症不可能因為不斷喝牛奶,就能治癒乳醣不耐症。

健康署建議男性每日不超過20克酒精、女性不超過10克酒精 據「國民飲食指標手冊」建議男性每日不超過20克酒精(1小杯烈酒、1杯葡萄酒、1罐啤酒或200cc10%保力達/維士比),女性不超過10克酒精(半小杯烈酒、半杯葡萄酒、半罐啤酒或100cc10%保力達/維士比),未成年切勿飲酒,酒後絕不開車、騎車,懷孕期間或準備懷孕的女性,為了胎兒的健康請千萬不要喝酒,帶有酒精不耐症的民眾更應該儘量避免飲酒。

自我檢測是否患有酒精不耐症!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是患有酒精不耐症?第一種為DIY簡易版,只需一般75度消毒酒精(或酒精棉片)及OK繃,將OK蹦的紗布處以酒精沾濕或將酒精棉片對折放在紗布處將OK蹦貼在手上臂內側靜待15-20分鐘,撕下後看看覆蓋皮膚有沒有發紅現象,如有發紅現象代表可能有酒精不耐症,但此檢測方法主要為衛教用途,準確率約7成,如要更確實知道自己是否有酒精不耐症,則要透過合格醫院或基因檢測公司的基因檢測來確定,如果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參考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官網,諮詢或協助相關資訊。

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及台灣酒害防治協會經過三年持續推動5月9日「台灣無酒日」運動,本運動已經獲得政府衞福部國民健康署及具公信力各民間團體的認同與支持,也使台灣成為全球第一個有全國性的「無酒日」健康宣導活動的國家。

近年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民眾了解到什麼是酒精不耐症及其所造成的癌症、疾病風險,並關注酒精使用在台灣所造成的種種傷害。

加入【健康醫療網】,天天關注您健康!LINE@ID:@healthnews 訂閱【健康愛樂活】影音頻道,閱讀健康知識更輕鬆 關鍵字: 酒精, 酒精不耐症, 台灣無酒日, ▋延伸閱讀 豪飲前該吃什麼墊胃? 這「2樣東西」有幫... 喝酒傷肝!每天只要40克 一周就有「脂肪... 喉嚨感覺快被咳斷了? 愛狼吞虎嚥、貪杯小... ▋大家都在看 電腦斷層比天然輻射量高5倍 兒童照太多「罹癌機會增」 展現醫材創新力!2022台灣國際醫療健康照護展6月登場 新冠常備藥選擇+1 醫師:CPC口含錠可做輔助治療 靠基因檢測找到轉移乳癌綠洲!醫籲:不放棄治療! ▋推薦影音 ▋最新新聞 抗COVID-19藥物安心用 數位健康證明隨手載 「嗅覺異常」不一定是感染新冠!當心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 3C藍光加速腦功能失調!中年男「一夜尿逾2次」狂如廁不成眠 硬皮病喘如溺水,竟連肺也「硬」化 死亡率飆三倍 ▋健康專輯 【罕病孤獨路5】害怕不被社會接納 一個關鍵讓她勇敢... 【身障羽球國手專訪1】被欺負才認知到自己的「不同」... 你真的認識罕見疾病嗎?台灣罕病種類高達235種... 【罕病孤獨路1】生命短暫的罕病兒 就該被忽略?... 類風濕性關節炎合併肺纖維化死亡率高 醫呼籲應常規檢查... 潛藏皮表症狀下的共病 硬皮病逾80%合併肺纖維化... 口乾、眼澀,更年期來了? 忽略「乾燥症」恐致肺纖維化... 得皮肌炎卻又喘又咳? 小心合併不可逆之肺纖維化... ▋編輯推薦 推展台灣骨鬆正確診斷獲ISCD大獎肯定 及早篩檢!7成肺癌初診已晚期 AI技術快速精準揪病情 電音雙波拉提正夯! 雙管齊下告別鬆垮、皺紋 心臟門戶損壞引發致命危機 瓣膜問題怎麼解? ▋關注我們 首頁| 關於我們| 刊登廣告| 合作提案| 聯絡我們| 使用條款| 隱私聲明| 免責聲明 Backtoto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