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灌腸排毒法 - 身與心的平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咖啡灌腸只是排毒法的一種,其他還有很多排毒法,例如:斷食法、EDTA螯合法(排重金屬)、遠紅外線烤箱(排塑化劑)、皮膚乾刷法、面膜吸毒法、泥浴法、泡澡、 ... 咖啡灌腸排毒法   回到首頁 更新日期:2021年11月11日 編寫者:郭漢聰 【警告】 進行咖啡灌腸必須告知醫師,並在醫師的監督下進行,以保障安全! 有任何疑慮者,請勿嘗試,後果須自負! 有宿疾者,任何小狀況都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自己要特別注意! 咖啡灌腸原本是西醫常用的療法之一,它曾記載於《Merck診療手冊》中,直到1972年第12版還有刊載咖啡灌腸,後來因為篇幅精簡而被犧牲掉,從此就淪為非主流醫學的怪物了。

(Dr. LindaIsaacs寫到:While theorthodoxmedicalworldisingeneralscornfulofenemas,this wasnotalwaysthecase.Coffeeenemaswerementionedin theMerck ManualofDiagnosisandTherapy,theoldestcontinuouslypublished medicaltextbook,throughtheTwelfthEdition,publishedin1972.  Inalettertomycolleague,thelateDr.NicholasGonzalez,an editoroftheManualcommentedthattheywereremovedprimarily becauseofspaceconsiderations.) 咖啡灌腸不只是清洗大腸或解決便祕而已,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刺激肝臟排毒。

Dr.Patrick Vickers甚至說:“如果沒有咖啡灌腸,治療末期癌症是不會成功的!”因為癌細胞瓦解時會溶出大量毒素,如果不排除這些毒素,癌患會被活活毒死,跟化療中毒而死沒二樣。

咖啡灌腸可以增加7倍肝臟麩胺基硫轉移酵素的活性,這是對抗自由基很重要的酵素。

咖啡灌腸可以減輕免疫負擔,降低疾病的風險。

須知身體80%的免疫系統是駐紮在胃腸道,因為胃腸道充滿了大量微生物,尤其是大腸,更是微生物的大本營。

排毒的生化反應需要大量維生素礦物質的參與,咖啡灌腸如果想要達到最佳排毒效果,必須再補充大量維生素與礦物質,例如:蔬果汁、綜合維生素。

由於現代的土壤普遍貧脊,缺乏微量元素,即使施予化學肥料,也無法涵蓋所有的微量元素,再加上現代人沒有時間自己壓搾蔬果汁,所以補充綜合維生素礦物質就顯得格外重要!(採用蔬果汁之前要先驗過敏原,確保蔬果汁裡面沒有自己專屬的過敏食物,否則療效就容易被抵銷!) 請注意,綜合維生素藥瓶的成分必須含有礦物質,如果只含維生素而不含礦物質,生化反應就會被迫消耗體內庫存的礦物質,導致礦物質缺乏症,最後生化反應在缺乏礦物質的情況下完全停擺,即使補充再大量的維生素也一樣停擺。

這就解釋了臨床上為什麼補充維生素初期效果良好,過一段時間後,不但沒有效果,症狀反而更惡化的原因。

礦物質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缺乏!另外,補充礦物質時要注意其生物吸收率,不能只注意劑量的多寡。

維生素礦物質的服用時間盡量配合在灌腸後服用。

在腸子未清乾淨前服用,這些營養素就可能會浪費在腸道毒素的解毒工作上。

我們的灌腸版本不同於其他版本,我們允許添加鹽巴,而且是採用未精製的粗鹽。

未精製的粗鹽,包括海鹽、岩鹽、湖鹽等,含有80種以上的微量元素,是補充無機礦物質的最佳來源。

如果擔心海洋汙染的問題,可以使用遠古時代的岩層所夾藏的岩鹽,又稱為玫瑰鹽。

(有機礦物質必須另外從天然食物或營養補充劑去補充。

) 咖啡灌腸只是排毒法的一種,其他還有很多排毒法,例如:斷食法、EDTA螯合法(排重金屬)、遠紅外線烤箱(排塑化劑)、皮膚乾刷法、面膜吸毒法、泥浴法、泡澡、泡腳、傳統的汗吐尿瀉法、洗鼻法、洗胃法、接地氣、血液透析、彈跳床(促進淋巴循環)….等,大家可以搭配利用。

排毒是下游工作,治標不治本,咖啡灌腸也不例外。

若要治本,必須從上游著手,也就是,要以杜絕毒素來源為優先!所謂的毒素,包括:食物毒素、環境毒素、心靈毒素(負面思想)....等。

(請參考→過敏食物名單) 關於排毒療法的介入時機,MarkStengler醫師表示:如果一個人正在接受放療、化療或手術等常規療法,他的身體系統一定承受了巨大的壓力,這時硬加入排毒療程可能是不適當的。

在這種情形下,可以考慮等治療後的調養期再進行排毒的工作。

編者的勉言: 灌腸是一門技藝,技=技術,藝=藝術,大家要多練習,熟才能生巧。

在練習的過程中,各種突發狀況、窘境、困境都可能出現,大家不要氣餒,不要輕易放棄!我個人曾經憋不住,一路剉屎到廁所,滿地黃金。

我也曾經快要虛脫,幸好鹽巴救了我。

我嘗試過各種灌腸的組合配方,都是靠勇氣、不怕失敗的心去摸索的。

在養生的研究上,我領悟到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所以,灌腸的方式也應該是個人化的!但是這種個人化不是憑空而降的,它要靠自己去摸索,經過無數失敗才能獲得!最後,我再語重心長地重複一次:灌腸是一門技藝,技=技術,藝=藝術。

熟能生巧! 【度量衡】 1茶匙=5cc 1湯匙=15cc 1咖啡匙=15cc(不同品牌,不同容量) 1杯=240cc(約8盎司) 以上指的都是平匙,不是尖匙。

【材料】 吊瓶(1000cc或2000cc) 連結管 肛管(口徑14FR~18FR) 潤滑油(椰子油或其他植物油) 有機咖啡豆 未精製的粗鹽 濾水壺 咖啡沖泡器 量杯(1200cc) 橡皮筋 小瓶子 (急救用,內裝1茶匙粗鹽或玫瑰鹽,必須隨身攜帶或放在廁所備用。

) 【配方】 材料 劑量 注意事項 單位 有機咖啡豆 2咖啡匙 咖啡豆磨成粉,沖泡成咖啡液。

咖啡豆的量必須客製化。

2咖啡匙只是建議量,不是一成不變。

1咖啡匙=15cc 粗鹽 0~2茶匙 粗鹽建議由1茶匙開始增或減。

鹽巴會降低咖啡液的刺激強度,所以刺激太強就增加鹽巴的量,太弱就減少鹽巴,甚至完全不放鹽巴。

1茶匙=5cc 過濾水 1000cc 最簡單的過濾法是用Brita濾水壺。

    【步驟】 清洗吊瓶與肛管。

吊瓶掛在牆上,約150公分高。

接上肛管,關閉水閥。

倒入咖啡,打開水閥,等咖啡流到肛管出口後再關閉水閥。

(也可以 在灌腸時才打開水閥,允許連接管的空氣灌入大腸。

大家不用害怕灌入空氣,因為大腸很善於回收氣體,每天大腸都會產生大量發酵的氣體,這些氣體都會被大腸回收處理,只有當異常發酵時才會釋放出來,造成所謂的【放屁】。

) 地板上鋪防水的瑜珈墊,旁邊準備大量擦拭用的廚房紙巾。

(最好不要鋪毛巾,滲漏的灌腸液會讓毛巾溼答答的,躺起來非常不舒服!毛巾只適合擦拭用,不適合當墊子。

另外還要考慮毛巾容易染色不好清洗的問題。

) 身體右臥,雙腿略彎。

肛管與肛門口都抹上潤滑油,肛門口要抹多一點、深一點,抹太少會不易插管。

接著將肛管慢慢插入肛門,插入的深度大約是10公分左右(可綁橡皮筋做記號)。

插入的動作要緩慢,不能急躁,以免磨破肛門或刺傷直腸。

打開水閥,將咖啡灌入肛門,流速自行控制。

通常初速要慢。

灌完後關住水閥,慢慢抽出肛管,忍住15分鐘,再起身上廁所排便、沐浴。

也可以留管不拔出,不關閉水閥,繼續躺著等候15分鐘。

停留時間的計算有二種:1.咖啡液全部灌完後才開始計時15分鐘。

2.一開始灌入時即開始計時15分鐘。

須知,停留時間是經驗值,是有彈性的,不一定要剛好15分鐘。

如果中途忍不住,還是可以草草結束,火速去上廁所!以免黃金灑滿地!(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剛開始練習灌腸時,我都堅持停留15分鐘再去排泄,導致常常出現沿路撒黃金的窘狀!後來灌了幾年後,我就不再計時了,忍不住就去上廁所! 隨心所欲!如果意猶未盡,就再灌一次,甚至二次!) 【特殊情況】 老年人、行動不便者、無法從地板爬起者、肛門閉合不全容易滲漏者,可以坐在椅子上灌腸,作法是:椅子放在馬桶旁(最好是摺疊椅),人倒坐在椅子上,臉部朝向椅背,趴在椅背上,肛門露在椅子外面,一樣插入肛管,一樣停留15分鐘,接著身體移到馬桶上,直接排泄。

即使外洩,也很容易清洗。

另外也有人直接坐在馬桶上,前面放張有椅背的椅子,人可以趴在椅背上灌腸,連移動都不用移動,15分鐘後直接排泄,忍不了提前排泄也不怕 。

以上的灌腸方式,效果都不如躺著灌腸,因為灌腸液不容易抵達大腸的源頭(右下腹近盲腸處),所以必須加大容量或是連灌2次以上,才能徹底乾淨。

根據我個人幫助父親灌腸的經驗,我是買一張有輪子的解便椅子,輪子可以移動,也可以固定。

這種椅子跟馬桶一樣,可以坐著解便,中間有一個洞,洞的下面有一個活動式便盆,排便後可以拿出去倒掉、清洗。

操作步驟是:先在床上墊一張塑膠布,以防中途糞水流出,然後讓患者右躺,接著肛門抹油,插入肛管,打開閥門,注入咖啡灌腸液,灌腸後拔肛管,等候15分鐘(我父親通常只能忍3分鐘),接著把患者扶起來, 移到椅子上解便(男性患者要幫他壓低小鳥的位置,以免排尿時噴到便盆外),解便後用裝滿水的塑膠細嘴瓶沖洗屁股,擦乾後再扶上床。

移動患者是有技巧的,慢慢揣摩,熟能生巧。

【灌腸後的清潔工作】 灌腸後要把馬桶裡裡外外都清洗得乾乾淨淨,不得馬虎!記住,一定要自己清洗,不能留給家人清洗。

這是灌腸的基本禮儀! 灌腸是一種養生法。

養生法不是只處理身體內部的汙穢,還要顧及外在的人際關係!由於灌腸過程會產生惡臭,如果再不清洗馬桶,一定會被家人嫌惡,下場就是: 1.家人擺出臭臉,反射回來會傷到自己的心靈。

2.家人反對你灌腸,甚至禁止你灌腸。

3.家人不願意跟進,從此排斥灌腸! 【注意事項】 嚴重警告:狀況不佳的病患,灌腸後不要免強忍耐到規定的15分鐘,中途只要不舒服就去排泄,排不乾淨再繼續灌第2次或第3次,以免因為腹部翻攪引發併發症,例如:高血壓、心臟病或中風。

隨身攜帶一小罐玫瑰鹽,灌腸發生虛脫或過度排泄時,要立即撒一些玫瑰鹽在嘴裡,如果還是無法紓解,就要去掛急診!大家不要以為口含玫瑰鹽是發瘋了,其實,這是救命的良方,道理跟吊點滴打生理食鹽水一樣,不管是斷食或咖啡灌腸或生酮飲食,只要不舒服,就要趕快含一點玫瑰鹽在嘴裡,不要喝鹽水,速度太慢,口含的效果才快!很多緊急情況跟電解質失調有關,具體原因不一定找得到,但是趕快含玫瑰鹽就跟送急診打生理食鹽水一樣,先做了再說。

對咖啡不適應者,例如心悸,可改用最溫和的生理食鹽水灌腸。

(生理食鹽水的調配是1000 cc的過濾水加入9克的粗鹽,大約是2茶匙或是2/3咖啡匙的粗鹽。

) 使用全新的吊瓶與肛管時,請先用大量清水沖洗,以清除可能殘留的塑化劑。

客製化:咖啡的濃度、灌入的水量、停留的時間、灌腸的頻率與次數,都是經驗值,不是絕對值。

大家必須去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模式。

咖啡豆的量,建議不要超過6咖啡匙。

如果有心悸、噁心、手抖、頭暈,代表咖啡量過多,應該減量,並且趕快服用二倍量的維生素B群。

咖啡可以採用各種煮法,例如:虹吸壺、手沖、滴漏、摩卡壺、義式咖啡機…等,但是咖啡原料一定要採用有機咖啡豆。

(非有機的咖啡豆 ,農藥殘留可能會很多) 使用咖啡液灌腸的好處是: 1.咖啡液具有抑制細菌繁殖的作用,灌腸後殘留在大腸的咖啡液不會提供細菌繁殖的環境。

須知,水是細菌繁殖的溫床,所以要慎選灌腸液,因為再怎麼排淨,灌腸液多多少少會有殘留。

2.咖啡液具有清潔劑的功能,可以洗去大腸的油脂。

3.烤焦的咖啡顆粒具有類似活性碳的效果,可以吸附毒素。

4.所含的咖啡因可以利尿,消除水腫。

5.更重要的是可以收縮膽管,排泄肝臟毒素。

咖啡液要現做現用,不能放置太久 !咖啡液即使有抑菌效果,時間太長抑菌成分還是會逐漸失效,於是細菌又開始大量繁殖,容易造成腹痛、腹瀉。

水質一定要過濾,以去除氯、氟、重金屬。

例如:Brita濾水壺。

光是自來水煮沸是不夠的,煮沸只能去除氯氣而已,其他毒素還是殘留著。

潤滑油不要使用凡士林。

凡士林有4個缺點:1.潤滑度不夠。

2.不易清洗。

3.容易塞住肛管的出水孔。

4.凡士林是石油提煉的,有健康上的疑慮。

如果使用椰子油當潤滑油,肛管要先擦乾再抹油,這樣椰子油才能充分附著在肛管上。

椰子油一旦附著了,就不容易被咖啡液洗掉而失去潤滑度。

如果使用水溶性潤滑劑,拔管時會比較不舒服,因為水溶性潤滑劑很容易被咖啡液洗掉而失去潤滑度。

肛管要選口徑比較細的(14FR~18FR),出水孔比較小,比較不會卡住肛門造成刮傷。

但是,如果肛門擴約肌無力造成滲漏,就只好選擇口徑粗一點的肛管了。

患有嚴重內痔者,肛管的出水口常常被痔瘡填塞住,導致肛管卡住,無法拔出,即使轉動肛管也很難拔出,這種情形可以考慮開流式拔管,也就是在水閥打開的狀態下,咖啡液還在流出時拔管,不要等到全部灌完,關閉了水閥才拔管。

原理是,咖啡液還在流出,痔瘡組織沒有機會鑲入出水口,不過缺點是少許咖啡液會從肛門溢出。

另外一個方法是使用口徑更小的導尿管來取代肛管。

如果肛管無法一次插到定位點(出水孔太大,容易卡住肛門),可以先插入一點點,打開水閥,灌入一點點水當潤滑劑,再繼續完成插入的動作。

第一次操作先從800cc開始,等適應了再慢慢追加到1000cc、1200cc、1400cc。

(小孩一次裝不下1000cc,可以考慮分為2次,每次各500cc。

) 液體的流速要慢慢增快,一開始不要太快。

如果便意甚強,可以先關閉水閥,過一陣子腹壓減少後再打開水閥,繼續完成灌腸。

腹壓太大者,建議咖啡液全部灌入後,繼續留管,不要關閉水閥,不要拔管,讓肛管成為暫時紓壓的管道,然後靜靜等候15分鐘,再去解便。

如果實在忍不住15分鐘,就提早去排便。

有時候腹壓太大,必須繼續留管,拎著吊瓶上廁所。

通常,排便過程會有好幾波,剛開始只是排出咖啡液而已,後續才會排出糞便。

所以,排便時間要拉長,不要急著結束,以確保糞便徹底排淨。

如果意猶未盡,可以緊接著做第二次咖啡灌腸。

以排淨效果而言,連灌2次勝於只灌1次,排便後再灌也勝於直接灌。

我個人的建議是,初期只要覺得沒有排乾淨,就要接著灌第2次,甚至第3次.....,直到乾淨為止。

排不乾淨的不適感是短暫的,因為大腸內殘留的咖啡液會被血液帶走,改從尿道排出,只要積液抽走,不適感就會減輕。

根據經驗,這種排不乾淨的感覺只要肯忍耐,久而久之也會習慣,不再是問題。

事實上,大腸是有適應能力的,對於糞便與灌腸液的感覺,久而久之就會遲鈍而無感。

原則上,我們是多少咖啡液灌進去就多少咖啡液流出來,絲毫不流失自己的電解質,所以咖啡液的濃度要掌握好,不要過度刺激大腸,以免造成電解質流失。

如果排放的末期出現泡沫糞便,就是代表開始流失自己的電解質,跟腹瀉的情形一樣,雖然也代表排泄比較徹底,不過還是容易造成虛脫,應盡量避免。

萬一發生虛脫現象,請趕快 口含1/4~1/2茶匙粗鹽,迅速補充電解質與礦物質。

嚴重電解質流失的過度排泄,久久會出現一次,通常都是吃了不對的食物才會發生,所以我們還是要預防一下比較妥當。

我個人會在廁所放置一個小瓶子,裡面裝1茶匙的粗鹽,只要過度排泄,我就立刻服用。

(除了隨身攜帶的小鹽瓶,廁所也要長期備用一個急救小鹽瓶,以防忘了隨身攜帶。

) 吊瓶與量杯是塑膠品,肛管是矽膠品,都不適合高溫消毒,也不適合用熱水燙洗,只能用大量冷水沖洗,不能使用任何清潔劑。

吊瓶與肛管容易染色,容易殘留液體,所以使用後一定要徹底排放殘留液體,並置於通風處晾乾,以免發霉!因為是塑膠用品,表面污垢無法徹底沖淨,建議定期汰換!晾乾時,可以將吊瓶倒過來晾,入水口朝下,讓殘留液體更容易排出。

如果要更徹底排出殘留液體,可以用吹風機的冷風吹入吊瓶(不能用熱風),用風的力量趕出積留的液體,順便吹乾管道的水分。

吊瓶是屬於簡便器材,價格便宜,易於推廣。

但是吊瓶畢竟是塑膠用品,會溶出塑化劑,所以如果想要減少毒素,可以考慮購買【不鏽鋼水桶】來取代【塑膠吊瓶】。

至於連接管,目前只有塑膠、橡膠或矽膠的產品,沒有其他非石化產品的替代物。

【如何調節灌腸液的刺激性?】 刺激性太強,容易造成腸子翻攪,但是,排淨效果比較好。

刺激性太弱,腸子不會翻攪,但是,排淨效果比較差。

所以,必須根據自己的狀況去調整刺激性。

方法如下: 改變咖啡液的濃度:咖啡液濃度越高,刺激性越強。

提高咖啡濃度的方法:◇增加咖啡豆的量◇延長咖啡沖泡的時間◇換別的咖啡豆品牌。

不同咖啡豆,不同的刺激強度。

◇淺焙豆刺激性較強,深焙豆刺激性較小。

改變粗鹽的量:對身體最溫和的鹽水濃度是接近生理食鹽水的濃度,大約是0.9%,相當於每1000cc的水加入9公克的粗鹽(約2茶匙的粗鹽或2/3咖啡匙的粗鹽。

)理論上,只要偏離食鹽水的濃度,都會升高刺激性,也就是,高於0.9%或低於0.9%的鹽水濃度都會增加刺激性。

經驗分享(一):食鹽水太溫和,容易造成灌腸液滯留在腸內,排不乾淨,所以我們偏向採用低鹽或無鹽的咖啡液來增加灌腸液的刺激強度,例如:粗鹽減為一茶匙半、一匙、半匙或零粗鹽。

如果大家怕低鹽溶液會造成電解質流失,那麼就請另外口含玫瑰鹽來補充電解質。

經驗分享(二):有一次,我試驗只用清水灌腸,咖啡與粗鹽都不加,結果噁心欲嘔,全身虛脫,快休克死掉的感覺,很恐怖!最後靈機一動,趕緊再灌入高濃度鹽水(3茶匙的粗鹽)才恢復正常,而且是立刻恢復。

後來有一次我只加咖啡,忘了加粗鹽,發現腹部翻攪比較厲害,排泄時出現類似腹瀉的虛脫感,這次我就等不及再灌一次高濃度鹽水,我直接吃下半茶匙粗鹽,症狀立刻緩解,效果超快!關於粗鹽,市面上販售的,凡是白白淨淨的,都是精製過的,礦物質已經抽走了,所以最好購買未精製的粗鹽,才能攝取到寶貴的礦物質。

改變溫度:對身體最溫和的溫度是體溫(攝氏37度)。

升高或降低溫度都可以增加刺激性,較常用的高溫是攝氏40~42度。

根據經驗,咖啡液的溫度越高,排淨效果越好。

但是也不能太熱,以免造成燙傷。

同樣地,也不能太冷,太冷會造成失溫、腹瀉、骨盆痠痛。

體論上,溫度以接近體溫為佳(約攝氏37度)。

經驗上,冬天可以調高至40度,夏天可以採用室溫。

加入小蘇打粉:小蘇打遇到大腸的酸性物質會產生氣泡,氣泡可以流竄到大腸的每個死角。

【咖啡灌腸常見問題】 問:灌腸後太興奮睡不著。

答: 不要在睡前灌,盡量安排在白天灌。

灌腸時間要遠離睡眠時間。

咖啡豆減量。

例如:2匙改為1匙,甚至0.5匙。

完全不加咖啡。

例如:只用粗鹽或【粗鹽+小蘇打粉】。

(請注意,清水灌腸 的風險較高,因為清水是低張溶液,很容易造成電解質大量滲出而休克!雖然有些人用清水灌腸不會出現問題,但是我個人採用清水灌腸 曾經出現快昏倒的情況,還好我知道要立即口含鹽巴來緩解!) 縮短停留的時間。

例如:15分鐘減為10分鐘,甚至5分鐘,以此類推。

再灌1次沒有咖啡成分的灌腸液,例如:只加粗鹽,或是粗鹽+小蘇打粉。

這樣做可以把第1次殘留的咖啡液排淨。

我個人發現單單灌腸這個動作本身也會造成輕微亢奮,因為它會刺激大腸的血液循環,連帶促進了全身的血液循環,因而全身舒暢、精神亢奮,並不是只有咖啡因才會產生亢奮。

通常咖啡灌腸所帶來的亢奮現象是因為身體吸收了咖啡因。

例如:咖啡液沒有徹底排放掉,導致咖啡液殘留在大腸內,時間一久就被吸收到體內,最後造成咖啡因亢奮現象。

這種情形可以考慮連灌2次,最後1次完全不加咖啡,只加粗鹽即可,這樣就能把第1次殘留的咖啡液徹底排出或充分稀釋掉。

如果嫌粗鹽的效果太溫和了,清腸效果不佳,不妨再添加一些小蘇打粉來清腸。

小蘇打會產生氣泡,洗滌大腸的效果超好,而且是鹼性,可以中和大腸異常發酵的酸性環境。

至於小蘇打的劑量,建議從0.5茶匙開始慢慢追加,每個人要找出適合自己的份量。

經過我們的實驗,有些人可以接受小蘇打灌腸,有些人無法忍受,仍然採用咖啡灌腸。

問:咖啡灌腸後造成嚴重心悸,怎辦? 答: 咖啡量要減半或完全不用咖啡也行。

解咖啡的心悸、手麻、手抖,可以服用B群,劑量要加倍。

問:灌腸次數太頻繁或長期灌腸會有啥後遺症? 答: 葛森癌症療法是每4小時灌腸一次,一天24小時,除了睡覺的8小時外,總共一天要灌腸5次。

特別疼痛者,甚至要每2小時灌腸1次。

治癌大師本身也都在灌腸,而且都是灌了幾十年。

例如:Dr.Kelley,在《OneAnswerTo Cancer》書上記載了他自己每天灌腸2次,歷經了35年。

另外,葛森癌症療法的創始者葛森醫師的女兒CharlotteGerson,從十幾歲就開始幫他父親治療癌患,她自己也有灌腸,從十幾歲灌到現在90幾歲,至少灌了70年以上。

大家想一想,癌症患者是不是最虛弱的一群?是不是免疫力跌到谷底才無法殲滅癌細胞?上面提到葛森療法讓癌症患者每4小時做一次咖啡灌腸,甚至2小時就做一次。

如果咖啡灌腸真的很傷身體,那麼第一個先死的一定是接受葛森療法的衰弱癌患,還輪不到我們!第一個被追殺的也一定是葛森醫師,哪有可能讓他創出50%的治癒率?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因為正規化療的5年存活率,根據澳洲的統計,只有2.1%而已。

按照我們的邏輯,葛森醫師簡直太瘋狂了,每4小時做一次咖啡灌腸還不夠,還要縮短到每2小時做一次,他怎能如此摧殘奄奄一息的癌患呢?難道葛森醫師是個殺人魔?或是癌患都喜愛被摧殘?哈哈哈!葛森醫師的患者活下來了,Kelley醫師的患者也活下來了,這些奄奄一息的癌患並沒有被咖啡灌腸灌死,這意味著甚麼?留給大家去深思吧!(請注意!葛森療法的咖啡灌腸是不加粗鹽的,這種方式容易造成電解質流失,所以葛森療法必須從大量蔬果汁中補充電解質。

同理,大腸水療機也一樣,如果不加入等張濃度的粗鹽,也容易造成電解質流失而出現虛脫現象。

反觀我們的版本,建議添加粗鹽或服用粗鹽,沒有電解質流失的疑慮。

) 我個人的主張是吃幾餐就灌幾次,例如:吃1餐就灌1次,吃2餐就灌2次.....,以此類推。

原則上只要食物殘渣抵達大腸就可以進行灌腸了,原理是盡量保持大腸的淨空,不讓食物殘渣在大腸停留太久!但是每個人的腸胃蠕動速度不一樣,所以還要進一步調查自己的蠕動速度。

調查的方法是吃一種不會被消化的食物,例如:硬殼的種子、玉米、蔬菜的莖梗...等,然後分別在餐後6小時、8小時、10小時進行灌腸,再觀察糞便內容就可以知道送抵大腸的時間了。

這個餐後時間就是個人的灌腸時間。

問:咖啡灌腸可不可能造成大腸發炎? 答: 有案例報導過,所以不排除造成大腸發炎的可能性。

須知,過度刺激大腸黏膜也是可能造成黏膜發炎,例如: 1.使用比咖啡刺激性更強的物質來灌腸。

2.使用刺激性較強的淺焙咖啡豆來灌腸。

3.出現停留時間嚴重縮短的情形,還不知道要暫停幾天,讓黏膜修復後再灌腸,因為停留時間太短,例如:2~3分鐘就忍不住了,有可能是腸子已經無法忍受刺激了,這種情形下就要減少灌腸次數,或暫停幾天,或改換較溫和的配方來灌腸。

4.也有可能是吃壞東西,大腸已經輕微發炎了,無法承受灌腸的刺激。

也就是,大腸發炎在先,灌腸在後,二者加乘,導致大腸發炎惡化。

問:一天多次灌腸會不會造成食物來不及消化就被沖掉了? 答: 食物的吸收主要是在胃與小腸,到了大腸就剩下一些次要的工作,例如:水分的吸收(讓糞便乾燥,減少細菌滋生,因為有水的話,細菌就會大量繁殖)、礦物質的吸收、維生素的吸收(腸道微生物 會製造維生素)、短鏈脂肪酸的吸收(腸道微生物分解纖維,製造短鏈脂肪酸,類似牛的消化道功能)。

我們的灌腸是灌出大腸的糞便,不至於影響胃與小腸的吸收。

網路上有人秀出灌到小腸的影片,整個肚子鼓得相當大,很像懷孕的樣子,我不知道這樣做的好處在哪,我倒是擔心小腸的消化液(酵素)因此而流失了,非常可惜! 即使食物在胃與小腸沒有被消化完全,送到大腸也不會消化,因為二者的酵素不一樣,大腸有大腸的酵素,小腸有小腸的酵素,大腸無法取代小腸,小腸也無法取代大腸。

問:有報導說,做太久太頻繁的咖啡灌腸,會增加腎上腺的負擔! 答: 我認為不會,要看個人體質,咖啡灌腸的咖啡只停留在體內15分鐘, 其中大部份是直接排掉,小部分是黏附在糞便上一起排掉,被身體吸收的部分微乎極微。

反觀口喝的咖啡則會經過漫長的消化道,幾乎100%被身體吸收。

如果你的身體可以長年 承受每天喝2杯咖啡,當然更能承受每天用2杯咖啡去灌腸。

如果還是無法接受咖啡,不妨用其他東西來取代,例如:粗鹽+水、小蘇打+水...等。

腎上腺疲勞首重睡眠,腎上腺晚上要退下,褪黑激素要上來,二者互為消長,自然就不會腎上腺疲勞了!如果咖灌導致睡眠不佳,就要調整咖灌的時間,例如白天灌,或是用生理食鹽水灌,捨棄咖啡,或是用小蘇打粉加水去灌,總之,以不妨礙睡眠為主,就能避免腎上腺過度操勞的問題! 我個人的見解是:現代人太晚睡是腎上腺疲勞的主因。

問:灌腸後,只排放咖啡水,並沒有排放宿便。

答: 可能是停留的時間不夠長。

可能是糞便太乾或太多,一次排放不完,必須再灌第2次或更多次,才能徹底排淨。

我個人的經驗是連灌二次勝過單獨一次!須注意,連灌最好使用椰子油,不要使用水溶性潤滑劑,以免潤滑劑被水溶解,造成拔管時的疼痛。

可能是灌腸液的刺激性不夠強,必須調整配方。

請參考上面的解說。

提高咖啡液的溫度來軟便! 問:連灌2次後,只排出咖啡液,糞便依然無法排出,該怎麼辦? 答: 頑強便祕者,第一次灌腸是最困難的,因為糞便非常堅硬,不容易軟化瓦解,而且會阻擋咖啡液的灌入,很難灌完整筒的咖啡液。

解決辦法是: 提高咖啡液的溫度,用溫度去軟化硬糞,以接近40度為佳。

多次連灌。

通常第一次灌完後,都只見液體流出,不見糞便。

這時不要灰心,馬上再灌第2次,如果還是沒有糞便排出,請再繼續灌第3次、第4次….,以此類推,直到排淨為止。

只要排淨了,以後就容易多了 。

我個人曾經第1次只排出水,第2次排出少量顆粒狀糞便,第3次才排放乾淨。

不要灌太多液體:我個人的體驗是當我增加到2000cc時,排便效果反而變差了,積留了一肚子的水。

我的推理是如果大腸被撐太大,會對壓力失去敏感度,也就是大腸變鬆弛了、遲鈍了、癱瘓了。

加強灌腸液的刺激性:當大腸習慣了某種灌腸液,刺激性就會降低,這時就必須改變灌腸液的成分,例如: ◇增加咖啡的濃度,例如:2匙增加為3匙或4匙。

(水量不要跟著增加,以免稀釋了咖啡的濃度,反而降低了刺激強度。

) ◇減少粗鹽的量:由於0.9%濃度的生理食鹽水的刺激性最小,所以我們可以減少或完全拿掉粗鹽來增加咖啡液的刺激強度。

但是要準備1/4茶匙~1/2茶匙粗鹽,事先口服或虛脫時口服,防患電解質流失的不適。

◇咖啡改成小蘇打粉,或小蘇打粉改成咖啡,或咖啡與小蘇打合用…..。

有些人的腸道可能有阻塞,再怎麼灌都無法灌出遠端的宿便(肚子鼓鼓的地方一直沒有消失),這時可以考慮加入小蘇打粉,利用小蘇打產生的氣體去打通阻塞,達到徹底排淨的效果。

但是,小蘇打的劑量要從少量逐漸增加,例如:從0.5茶匙開始,不要第一次就使用大量,以免氣體過多,造成大腸絞痛而昏厥。

書上的舉例是使用幾湯匙的小蘇打粉,最高曾經使用一整杯的小蘇打粉去打通阻塞。

我個人的實驗只試過1/4杯的小蘇打粉(大約是4湯匙)就沒有再繼續追加了。

(請記住,任何新的嘗試只要出現虛脫現象,就要趕快吃下1/4茶匙~1/2茶匙的粗鹽,及時解救電解質流失的副作用。

) 做腹部推摩,推摩方向是右下方→右上方→經過肚臍→左上方→左下方,這也是大腸的起點到終點的方向。

問:灌腸後,感覺還有東西拉不出來,不舒服。

答: 這是代表還有糞便殘留,必須繼續灌第2次、第3次…..直到排放乾淨為止。

只要排放乾淨,全身馬上舒服,所以,不要嫌麻煩,不要偷懶! 灌腸一段時間後,大腸會適應灌腸的配方,導致刺激性減弱,排淨效果不佳,這種情形除了多灌幾次之外,還可以考慮調整灌腸的配方,例如:增加咖啡的量、增加小蘇打粉的量、捨棄咖啡改成小蘇打粉、捨棄小蘇打粉改成咖啡、減少粗鹽的量….等。

(減少粗鹽的量會增加刺激性,但是很容易流失電解質,必須身旁準備1/4茶匙~1/2茶匙粗鹽,只要出現虛脫現象,就要馬上服用,及時補充電解質,以免休克。

) 灌腸也不是說要完全徹底乾淨才是正確的,事實上,大腸的前半段還是有它的作用,後半段才是廢物。

原則上,只要你覺得 灌後舒服了,那就夠了! 排不乾淨的不適感是短暫的,因為大腸內殘留的咖啡液會被血液帶走,改從尿道排出,只要積液抽走,不適感就會減輕。

根據經驗,這種排不乾淨的感覺只要肯忍耐,久而久之也會習慣,不再是問題。

事實上,大腸是有適應能力的,對於糞便與灌腸液的感覺,久而久之就會遲鈍而無感。

問:灌腸後,腹壓太大,容易滲漏。

怎辦? 答: 灌完後,姿勢不變,繼續右臥,肛管不要拔出,水閥維持開著,然後開始計時15分鐘。

這時,就可以看到咖啡液在管子內上上下下移動。

腹壓高時,咖啡液就被回推往上升;腹壓低時,咖啡液就會往下掉。

也就是說,管子充當紓壓管道,咖啡液頂多回推到筒子,不至於滲漏在外。

即使有滲漏,也沒關係,不需要有挫折感,因為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同。

例如:有些婦女生產時被醫師剪開肛門,留下傷痕,導致肛門括約肌閉合不全,一輩子都無法避免不滲漏。

這種情形可以考慮使用較粗的肛管或是特殊塞子來塞滿肛門的縫隙。

(塞子中央必須有管道可插入肛管) 如果還是無法忍住,那就先去排泄一波,排完後繼續做第二次灌腸、第三次灌腸.....,以此類推。

問:灌腸中,一直脹氣,想放屁。

怎辦? 答: 有些人灌完液體後,大腸會產生大量氣體,如果放屁的話,大量液體勢必從肛門噴出。

解決辦法如上,姿勢不變,繼續右臥,肛管不要拔出,水閥維持開著,肛管充當氣體釋放的管道,一樣計時15分鐘,再上廁所解便。

脹氣跟糞便的發酵有關,必須進一步追溯食物的內容,找出容易產生發酵的食物。

問:醫師告訴我,病患不是專業人士,自行灌腸會有危險,曾經有人灌破腸子! 答: 灌破腸子幾乎不可能,插破腸子還有可能。

如果硬要找出可能性,我可以想出3種可能性。

使用大腸水療機灌腸:如果機器的推力太大,加上沒有自動減壓功能,才有可能灌破腸子,但是機率還是很小,因為腹壓過大時,液體一定會直接從肛門溢出,造成滲漏。

如此而已!更何況我們的方法是用桶子或袋子懸吊,靠重力灌腸,力量很輕微,更不可能灌破腸子。

迷信肛管插越深,清洗效果越好。

所以肛管拼命插深,碰到糞便擋道時,還是繼續硬插,當然會刺破腸子。

須知直腸科醫師做大腸鏡檢查之前,都會先開瀉藥來清腸,這樣才能清除糞便的障礙,視野才會清楚,同時也不會弄傷大腸。

但是臨床上還是有些患者腫瘤太大,擋住了大腸鏡的行進路徑,有些菜鳥醫師不知道要中止,還繼續硬插,導致大腸被刺傷,必須開刀修補破洞。

肛管插入雖然不深,但是碰到痔瘡擋道時,還是繼續硬插,當然也有可能刺破大腸。

我們的方法是肛管插入10公分就好,只達到直腸的深度,不像其他門派主張插入20公分~40公分。

我們是靠水的流動性去滲透到大腸的深處,不是靠肛管直接探底,而且我們使用的肛管是矽膠軟管,更不可能刺傷大腸。

問:我每天都有排便,還需要做咖啡灌腸嗎? 答: 很多人認為自己每天都有排便,根本不需要做咖啡灌腸。

但是我建議你做個小小實驗,你就會知道自己需不需要做咖啡灌腸。

實驗的步驟是:當你排便後,立即做咖啡灌腸,如果再也排不出任何糞便,就代表你自己的排便是徹底的,大腸已經乾淨了,你根本不需要咖啡灌腸。

反之,如果灌腸後還排出一大堆糞便,你就應該認知到你自己的排便是不夠徹底的,而且排出的糞便越多,代表你自己的排便越不徹底! 根據我們的經驗,咖啡灌腸的排淨效果會比排便來的好,甚至比腹瀉還要徹底,而且沒有腹瀉的後遺症。

腹瀉會大量流 失我們自己的體液(電解質),而咖啡灌腸所流出來的是外來的咖啡液,不是自己的體液。

打個比方,如果你連續腹瀉10天,它會要你的命!但是連續灌腸10天,精神卻是越好!一樣都是拉出液體,一個會虛脫,一個會清爽!這就是灌腸與腹瀉不同的地方!另外,我們還加入粗鹽,讓大腸進行再吸收,吸收粗鹽裡面80種以上的礦物質與微量元素。

更重要的是,咖啡灌腸可以刺激肝臟排毒。

這才是咖啡灌腸最主要的目的! 問:咖啡灌腸需要突破那些心理障礙? 答: 有些人認為灌腸是侵入性行為。

我認為這是很粗淺的想法,往往第一個直覺都是膚淺的,缺乏深入的了解。

甚麼是侵入性?如果進入體內就是侵入性,那麼吃藥算不算?我個人評估事情是看它的利與弊,然後才下決策。

咖啡灌腸的好壞最好是詢問那些做過的人,然後根據自己的需求去下決策!我們從不免強別人跟進,我們只是分享,不是作業績,所以,我們沒有業績壓力。

滲漏也會造成心理壓力。

其實可以不用擔心,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即使同一個人,每天的狀況也都在變動。

除非是全部漏光了,否則即使灌入一點點也有一點點的效果,聊勝於無!記住,不要跟別人比,這是很個人化的東西。

同樣地,也不要跟上一次比,每一次都不會完全一樣!不要在乎滲漏,做多少算多少! 忍不住15分鐘也會造成心理壓力。

這也不需要擔心,理由同上,狀況隨時都會變動! 肛門刮傷也會造成心理壓力。

這點很容易解決。

插入前,多抹點潤滑劑,或是插入一半時,稍微打開水閥,釋放一點點咖啡液,利用咖啡液當潤滑劑。

拔出時,力量不要太粗魯,稍微轉動肛管,或是不要關閉止水閥,保持水流狀態,自然能輕易拔出。

最後,即使受傷了,也不用擔心,很多痔瘡嚴重的人,常常弄傷肛門,也無大礙!通常,水溶性潤滑劑容易溶解掉,拔管時比較痛,而油性的潤滑油就比較不會,例如:椰子油。

問:長期灌腸後會讓自行排便的能力變弱嗎?變成過度依賴灌腸? 答: 排便能力,原本弱的人一樣還是弱,原本強的人一樣還是強,不會因為咖啡灌腸而有所改變。

如果害怕失去自己的排便能力,那就不要做讓自己憂心的事,請立即中止咖啡灌腸!問題是,排便能力重要?還是徹底排淨重要?你必須自己去衡量!很多人是排便後緊接著做灌腸,他們發現仍然可以排出很多髒髒臭臭的東西,這就是為何我會說灌腸的排淨效果會比排便好,甚至比腹瀉更徹底!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長期灌腸會造成大腸潔癖症,只要大腸有一點點髒東西,或是灌腸沒灌徹底,整個人就會覺得怪怪的,渾身不對勁,有時候甚至會腹痛。

碰到這種情形,只要立即進行灌腸或是連灌2次,髒東西排掉了,人就舒服了。

這種潔癖與敏感度,可以用牙縫清潔來比喻。

常常清潔牙縫的人,稍微有一點食物殘渣塞住牙縫,就會渾身不舒服,直到牙縫清乾淨才會舒服。

但是有些人沒有清潔牙縫的習慣,臨床上常常發現明明牙縫塞滿了食物殘渣,他們卻毫無感覺,為什麼?因為他們的牙齦神經已經適應了,不再敏銳了,除非牙齦腫大發炎,甚至化膿,他們才知道要就醫。

就醫時他們的主訴是牙齦腫脹疼痛,不是塞牙縫。

回歸主題,有些人即使大腸充滿了髒東西,他們仍然毫無知覺,直到有一天腹部嚴重疼痛、便血,就醫後才知道大腸嚴重發炎、長息肉或腫瘤,甚至腫瘤已經嚴重阻塞了腸道。

問:咖啡灌腸可以根治便祕嗎? 答: 便祕必須找出根源,不是靠瀉藥,也不是靠咖啡灌腸後就能根治便秘,雖然新谷弘實的書上說連續做6個月就能改善便秘,這點我不相信。

咖啡灌腸是被動式的清腸,很難讓你變成主動式的排便,便祕的人就是容易便秘,不會因灌腸或多吃纖維就能大幅改善便秘。

問:咖啡灌腸跟其他排毒法有何差別? 答: 傳統排毒法是採用瀉、吐、汗、尿。

這四種方法都會大量排掉自己的體液(電解質、胃酸),所以要隨時評估利弊,如果弊大於利,例如體液過度耗損,造成嚴重虛脫,免疫力下降,就必須立刻中止,退一步補充流失的體液,等養好身體後才能再進一步排毒。

而咖啡灌腸,排放的是外來的咖啡,不是自己的體液(如果有流失,也是少量),所以它能避開傳統排毒法的缺點。

問:灌腸用的咖啡跟一般飲用的咖啡有甚麼不同? 答: 咖啡灌腸是為了排毒,所以咖啡豆的品質是很講究的,一定要選用有機咖啡豆才行。

市面上也有人販售灌腸專用的咖啡豆,只適合灌腸,不適合飲用。

這種咖啡豆的咖啡因多出48%,棕櫚酸多出87%。

網站如下: http://sawilsons.com/ 問:灌腸用的咖啡是深焙好,還是淺焙好? 答: 咖啡灌腸是利用咖啡液的微毒去刺激大腸,所以,如果選擇淺焙的咖啡豆,毒性較強,刺激性也較強。

一般而言,種籽都具有毒素或反營養素,它不希望被消化分解而導致無法傳宗接代。

我們人類攝取種籽一定要先破壞這些毒素或反營養素,我們常用的方法是:發酵、發芽、高溫烹飪。

但是有些種籽即使高溫處理也無效,必須配合壓力鍋的壓力才能破壞其毒性。

這也是我主張咖啡灌腸的咖啡豆最好採用深焙的理由之一。

當然,也有人認為深焙會讓產生焦油,不利於健康,這點也是很好的考量。

不過,種籽裡面的油脂,在淺焙之下也一樣會氧化變質,所以,灌腸用的咖啡豆除了講究有機豆之外,還講求新鮮。

保存上可以考慮放置冷凍庫,要用時才現磨。

如果已經磨成粉了,也請放置冷凍庫保鮮。

除了深焙可以減少咖啡豆的毒性之外,焦炭化的程度越強,越類似活性碳的作用(吸附毒性)。

問:潤滑劑可以使用椰子油嗎? 答: 可以。

但是氣溫低於攝氏25度時,椰子油會凝固,必須改用其他植物油。

椰子油的優點: 椰子油不溶於水,不會被咖啡液溶解,所以拔肛管時潤滑度不減,肛門比較不會被刮痛!本來我們是建議使用水溶性潤滑劑(KYJelly),比較好清洗。

後來發現拔管時比較痛,所以就改建議使用不溶於水的椰子油。

椰子油是天然的,不是化學的。

如果你顧忌水溶性潤滑劑的化學成分可能傷害身體,椰子油會是不錯的替代品。

椰子油 也是很好的皮膚保養品,可以當護唇膏,也可以緩解曬傷,長期使用安全無虞。

自然療法的名言是:能吃的東西才能塗抹在皮膚上。

椰子油價格非常便宜,對長期灌腸者而言,是大利多!這也是我們改用椰子油的原因之一。

問:為何咖啡灌腸要加入粗鹽? 答: 加入粗鹽可以讓咖啡液比較接近生理食鹽水的成分,這樣做有幾個好處: 身體的接受度比較高,不至於過度刺激大腸蠕動,造成絞痛。

身體的電解質不會大量滲出流失。

可以從粗鹽中吸收80種以上的珍貴成分,彌補食物中普遍缺乏的礦物質與微量營養素。

可以軟便。

(中醫理論:鹹的東西具有軟堅作用) 問:灌腸後就不再自行解便了,這是正常的嗎? 答: 這是正常的,代表你的大腸裡沒有累積足夠的糞便來產生便意,所以不會自行排便。

通常,灌腸灌得越乾淨,越不會自行排便。

在此,我要提出一個選擇題讓你抉擇:排便能力重要?還是徹底排淨重要?如果你很在乎自己的排便能力,奉勸你不要改變現狀,繼續做你的排便。

如果你覺得徹底排淨更重要,你最好做咖啡灌腸,不要再管排便能力了。

以下是食物與排便的因果關係: 一般而言,食物從胃送達大腸大約要花10個小時(速度因人而異,也因食物內容而異。

)如果你中午12點吃了午餐,午餐的食物大約在晚上10點就已經全部抵達大腸了,如果晚上10點你做了灌腸,你灌出來的就會是午餐的食物。

如果你沒有再吃晚餐,第二天早上你不會有便意,因為大腸裡面空空的。

但是,如果你在晚上7點吃了晚餐,晚餐的食物大約會在第二天早上5點抵達大腸。

雖然你在晚上10點灌了腸,你只是灌出午餐的食物,你無法灌出晚餐的食物,因為那時候它還停留在小腸,還沒送到大腸,所以,你一早起床有便意是因為前一天的晚餐送到大腸了。

而且晚餐吃得越多,隔天早上的便意越強!為什麼我會知道這個流程呢?因為我是一日一餐,我只吃午餐,我的灌腸時間是晚上10點,我曾刻意在午餐吃進麻辣的食物,然後測試這些食物何時抵達大腸。

通常晚上灌腸時,我都能感覺到屁股熱熱燙燙的,我知道那是辣椒帶來的刺激。

算一算時間,大約是10個小時左右。

我每天都是連灌2次,以確保午餐的食物完全排淨。

有時候辣椒的灼熱感會在連灌第2次時才出現,如果我只灌一次,我還是可能算錯時間,誤以為午餐的食物還未抵達大腸。

以上是我初期的觀察報告,經過幾年後,我又發現辣椒跑的速度比食物快,肛門感受到辣味不一定代表跟辣椒同時間攝取的食物也都已經抵達大腸了。

所以,比較可靠的證據應該是看那些無法消化分解的蔬菜纖維抵達大腸的時間。

問:吃飯後才做,撐不過一分鐘,正常嗎? 答: 灌腸後停留時間的長短因人而異,即使同一個人每天也都不一樣,沒有所謂的絕對標準。

每一種狀況都是身體的反應(身體說話了),我們要試著去解碼,不要夾雜太多情緒或挫折感。

我個人的理解是,如果沒有太多糞便擋道,沒有太多壞菌產生發酵氣體,停留的時間就能長一些。

飯後因為食物充滿腸胃,擠壓大腸,這時候再灌腸,就會產生雙重壓力,導致無法憋住15分鐘。

有胃下垂的人會更明顯。

這種情形可以考慮飯後2小時再灌,等讓胃部消脹後,就不會壓迫到大腸了。

另外,膀胱積尿也會帶來腹壓,所以灌腸前不妨先去排尿。

無論如何,只要第1次沒灌乾淨,最好繼續灌第2次、第3次,直到乾淨為止! 問:可以用岩鹽來取代海鹽嗎? 答: 可以,而且更好!岩鹽是岩層中沉積的鹽,它的來源也是海水。

因為海水會滲入岩層的縫隙,形成地下海水,然後經過地熱的蒸煮,水份被蒸發而留下鹽的結晶,最後再經過地殼的擠壓變動而升上地表,形成所謂的岩鹽。

這些岩鹽比直接從海水中取得的鹽更安全、更乾淨!因為岩鹽的誕生至少要經過幾百萬年的時間,所以今日的岩鹽其實就是幾百萬前的海水蒸發而來的,那時候的海水沒有工業汙染,也沒有重金屬汙染。

不過岩鹽也有缺點:1.價格昂貴。

2.刺激性太弱。

因為它太接近身體的體液,太溫和了,很難刺激大腸蠕動,如果單獨使用岩鹽很難排出大量宿便。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灌腸液的刺激性最強的是咖啡液,其次是海鹽稀釋液,最弱的是岩鹽稀釋液。

問:腸躁症的人,一天排便好幾次,而且都是拉肚子。

這樣還能灌腸嗎? 答: 這種人更需要灌腸,因為灌腸可以排除汙穢(包括壞菌),恢復清淨的腸道,提供益生菌優良的繁殖環境。

反之,汙穢不排除,吃再多益生菌也沒用,益生菌還是無法在骯髒的環境下存活。

關於補充益生菌,大家一直陷於一種迷思,以為補充益生菌就能帶來健康。

殊不知,腸道生態才是關鍵!大家不要怕沒有益生菌,因為細菌無所不在,好菌壞菌到處都是(食物裡面更是充滿了細菌及其孢子),差別只是有些細菌處於活潑繁殖狀態,有些處於休眠狀態。

只要我們給予良好的腸道生態環境,益生菌馬上從休眠狀態甦醒過來,大量繁殖。

言歸正傳,灌腸並不是根本之道,飲食才是根本之道。

一個人不會無緣無故出現腸躁症,腸子只是忠實反映主人的飲食而已。

它是症狀,不是病因。

所以,唯有吃對食物,才能根本解決腸躁症。

另外,專家們也統計了腸胃病的原因,發現70%跟情緒有關,所以,大家也要注意壓力的管理。

在此透露一個秘密,厲害的胃腸科醫師都會額外再開一些鎮靜劑給腸胃病患,哈哈哈!這可是商業機密喔! 問:哪些情形下進行灌腸容易造成腹部翻攪疼痛? 答: 餐後馬上灌腸。

宿便太多。

大腸中囤積太多發酵食物,例如:甜食或高澱粉食物。

大腸中囤積太多辛辣食物 喝冷飲後進行高溫灌腸。

粗鹽放太少。

其中又以不加任何東西的清水灌腸最為嚴重,容易造成休克。

其他。

  問:為何灌腸時,骨盆會痠痛? 答: 原因有待查證,不過,我們發現調高灌腸液的溫度後,骨盆痠痛就會消失。

建議調整為攝氏37~40度之間的溫度。

  問:為何灌腸後,出現關節痠痛的毛病? 答: 原因有待查證,不過我們發現增加粗鹽的量,關節痠痛就會消失。

原理可能是粗鹽太少會形成所謂的“低張溶液”,導致體內電解質滲出流失,引發關節炎。

建議每1000cc的灌腸液至少要加入9公克的粗鹽,大約是2茶匙的粗鹽。

如果加了鹽會排不乾淨,就拿掉鹽巴,改由口服來補充鹽巴。

問:懷孕時可不可以灌腸? 答: 可以,但是必須考慮以下的因素: 懷孕是很敏感的時刻,任何措施都必須經過醫師的評估與同意後才能去操作! 我們放寬條件允許孕婦灌腸是不得已的,因為嚴重便秘者在解便時使力過當反而容易升高腹壓,擠壓胎盤,造成流產,所以,原則上盡可能先採用其他不會造成腹壓過大的辦法來解決便祕。

如果其他方法都無效時,再來考慮灌腸的方式,不過,做法必須調整為少量多次的方式,不要一次就灌進大量的灌腸液,例如:平常是一次灌1000cc,懷孕時不妨連灌2~3次,每次只灌500cc。

以此類推。

另外,灌腸液的溫度也要適中,不要過度刺激腸道蠕動。

咖啡具有振奮作用,原則上,孕婦是不准碰咖啡的,必須改用其他配方來灌腸,例如:鹽水。

問:為何灌一段時間後,糞便還是顆粒狀,而不是正常的條狀? 答: 剛開始灌出來是顆粒狀,這是便秘型的糞便,大腸力量不夠強,無法一整條推出,只能靠肛門括約肌一小塊一小塊切斷排出。

相反地,軟便就能一整條推出。

至於灌腸一段時間後排出的糞便仍然是顆粒狀,不是一整條,這是因為灌腸的清腸效果超好,糞便量很少,停留時間也很短,所以沒有足夠長的時間去擠壓成條狀。

這跟灌香腸一樣,沒有擠壓,香腸肉就會鬆散,不會連成一長串。

問:咖啡灌腸有排肝毒的效果嗎? 答: 我個人是懷疑咖啡灌腸是利用咖啡的成分來排肝毒的說法,我的看法是咖啡比較有刺激性,排得比較乾淨而已。

這跟用黃豆洗豬大腸的原理一樣,豆類具有滑腸的效果。

以前有老鼠實驗發現,咖啡灌腸可以刺激膽囊收縮分泌膽汁,不過這只是老鼠實驗,人類則未知。

【器材選購】 (一)吊瓶+連結管+肛管+潤滑油 吊瓶:有2種容量,分別是1000cc與2000cc。

販售網頁如下:1000cc→http://www.pcstore.com.tw/doggerco/M15924920.htm2000cc→http://www.pcstore.com.tw/doggerco/M21206852.htm 由於吊瓶是塑膠產品,都是由塑膠射出機把塑膠射入模型內完成的,因此模型的接縫處常常會有塑膠溢出的凸出物。

這個突出物會讓連接管無法完全密貼,水會順著 縫隙滲出,所以,使用前必須自行加工,用砂紙把突出物磨平,讓整個出水管都很光滑,才能解決滲漏的問題。

連接管:吊瓶須接上連接管。

連接管的正確名稱是“重力式灌食管組”,訂購時要跟廠商說出這個正確名稱。

廠商:太平洋醫療器材接洽林錦雀小姐電話:07-3747111,07-3755227 下面網址連結的圖片是餵食桶+連接管,我們只要買它的連接管就好,因為它的桶子只有600cc。

(http://tw.pahsco.com.tw/product_detail-213) 肛管:建議買18FR。

(http://tw.pahsco.com.tw/product_detail-74) 潤滑油:椰子油或其他植物油。

(二)吊瓶+8*11矽膠管+流量控制夾+金屬二接頭+18FR肛管 吊瓶:同上。

8*11矽膠管。

(http://www.pcstore.com.tw/doggerco/M21428296.htm) (長度150公分) 流量控制夾:德記儀器行,尚未設立銷售專頁。

金屬二頭接→五金行,自己採購。

肛管:同上。

缺點:1.容易抓住空氣在管子中,阻礙灌腸液流下來。

2.矽膠容易長黴菌。

(三)吊瓶+6mm橡膠管+流量控制夾+金屬二接頭+18FR肛管 吊瓶:同上。

內徑6mm的 橡膠管 (規格是6小,長度150公分,接管時要沾水。

) 流量控制夾:德記儀器行,尚未設立銷售專頁。

金屬二頭接→五金行,自己採購。

肛管:同上。

缺點:容易抓住空氣在管子中,阻礙灌腸液流下來。

(四)外出型灌腸組 產品:http://tw.pahsco.com.tw/product_detail-240 缺點:塑膠味太濃,最好多沖洗幾次。

(五)海鹽 法國葛宏德天然海鹽。

(http://www.pcstore.com.tw/idunn/) 臉書貼文與答覆內容 【答覆1】 咖啡灌腸的妙處在於歸零後下一波食物尚未抵達大腸的那段淨空期,我常比喻說,很多好事就在這段時間內發生,因為免疫軍隊放下重擔,專心去處理其他地方的壞蛋,修復團隊也不用一直擺在腸黏膜的修復。

尤其是斷食48小時後,灌腸已經灌不出啥鬼東西時,身體的清爽.....,大家自行體會。

哈哈哈!最後補充一點,不管是灌腸或斷食,都是有配套措施的,不是單項工作,是一整個配套團隊。

(2019-3-5) 今天特別高興,因為我終於買了一個坐馬桶時可以讀書的折疊桌。

不敢獨享,照片分享給大家!我是在B&Q買的。

野人獻曝,請勿大笑! 對了,這張書桌可以讓我托著下巴,搔搔腦瓜子,悠閒地看書! 忘了補充:這是我咖啡灌腸時的專用書桌。

一般人用不上! 答覆網友: 我是躺著灌腸,15分鐘後起身上廁所,鑑於徹底排淨的時間太長(10分鐘以上),我都會利用時間看書,但是手必須一直僵著抓住書本,很累,不輕鬆,所以一直以來都在尋找簡便型書桌,好操作又防水。

今天終於被我找到了,超爽! 你搞錯了,我坐久是因為灌腸的步驟需要這麼久的時間才能排淨,提早結束的話會再跑好幾趟!一般的排便是不應該久坐的。

有就有,沒有就沒有,不要死力硬擠,不如靜靜坐著,看看書,滑滑手機,時間過得比較快!提早結束也沒關係,大不了再跑幾趟!排泄不徹底也沒關係,再差也比正常排便還要乾淨很多!安啦! 這張桌子很輕巧,開合很快,有些款式不易開合,很可能耽誤到灌腸的急瀉。

      治癌的意外發現 有一位美國牙科矯正醫師,Dr. WilliamDonald Kelley,年輕時他罹患胰臟癌,罹癌過程中常常消化不良(腫瘤太大,壓迫胰管,擋住胰消化酶的輸出,導致胰消化酶積留胰管中,接著消化酶逐漸活化開始分解自己的胰臟組織,造成胰臟發炎,疼痛萬分,常常痛哭哀號!),於是他服用非常大量的胰臟酵素來幫助消化,卻無意中發現胰臟酵素可以讓腫瘤變小變軟,但是腫瘤縮小了,人反而更虛弱,頭暈頭痛,極度不舒服,迫使他必須中斷服用胰臟酵素。

可是停用胰臟酵素後,腫瘤馬上又變大變硬。

他百思不解,後來他靈機一動,會不會是癌細胞分解後的毒素排不出來,反而毒害了自己?於是他積極尋找排毒法,他翻遍了醫典,最後在《Merck診療手冊 》上看到了咖啡灌腸排毒法,於是他在酵素療法的基礎下加入咖啡灌腸,最後才救回了自己的小命!後來他就用這套三足鼎立的治癌法去幫助其他癌患,居然也有效!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展開了他傳奇的治癌生涯! 三足鼎立的治癌法:客製化飲食+超大量胰臟酵素+咖啡灌腸(每日至少2次) 客製化飲食:根據不同腫瘤特性給予不同的飲食,大約分成10大類飲食。

(請參考→http://relativehumanity.tieus.com/Gonzales%20Therapy.htm) Dr. Kelley的1960年代沒有先進的食物過敏原檢測,所以飲食客製化容易出現漏洞。

根據經驗,食物過敏原很難找出規律性,個別差異太大,無法預測! Dr. Kelley的灌腸頻率是一天2次。

癌細胞溶解後的中毒症狀包括:發燒、呼吸困難、腿部水腫、肺積水、心臟積水、低血壓。

胰臟酵素包括:胰蛋白酶(trypsin)、澱粉酶(amylase)、脂肪酶(lipase).....等。

20世紀初,JohnBeard在尋找胰蛋白酶治癌的最佳劑量時發現,如果給癌鼠注射過量的胰蛋白酶,癌鼠反而比健康鼠更早死,接著他又用同樣的劑量注射健康鼠,健康鼠卻活得好好的。

後來John Beard才理解到:胰蛋白酶瓦解癌細胞後,會釋出大量毒性物質,如果身體沒有強大解毒能力與排毒管道,就容易二次中毒而亡。

解決辦法是:1.如果單獨服用胰蛋白酶,必須間隔幾天後才能再次服用,而且劑量不能超過身體的排毒能力。

2.胰蛋白酶最好搭配澱粉酶,因為澱粉酶可以進一步分解癌細胞瓦解後釋出的毒性物質,減輕其毒性。

3.上述二種方法最後都要搭配咖啡灌腸來收尾。

1950年代,Dr. FrankShively發現,在傳統John Beard的配方(胰蛋白酶+澱粉酶)之外,再加入其他胰臟酵素,例如:糜蛋白酶(chymotrypsin)、脂肪酶(lipase),療效會更好。

JohnBeard的年代只知道一種胰臟蛋白酶--trypsin,現在我們知道胰臟還有其他很多蛋白酶,例如:chymotrypsin、carboxypeptidase A、carboxypeptidase B、elastase、aminopeptidase、dipeptidase、tripeptidase...等。

Nicholas Gonzalez發現,除了需要完整的胰臟酵素群來協力外,胰臟脂肪也很重要。

胰臟脂肪不是完全沒有作用的成分,拿掉了脂肪,胰臟酵素的功效會大幅降低,所以在萃取胰臟酵素時,只能拿掉其中的水分(冷凍乾燥),脂肪要保留下來。

而且只能使用膠囊包裝,不能製成錠劑,因為製錠過程會破壞酵素。

目前網路上只找到這一款,找不到Gonzalez在紐西蘭Waitaki地區委託製造的品牌。

胰臟腺體萃取物: 60顆膠囊,https://www.iherb.com/pr/Nutricology-Pancreas-Natural-Glandular-Pork-60-Vegicaps/10452 720顆膠囊,單價較高,會被課進口稅。

https://www.iherb.com/pr/Nutricology-Pancreas-Natural-Glandular-Pork-720-Vegicaps/15213 試問:化療瓦解癌細胞後,是否也一樣面臨【二次中毒】的問題? 參考資料: 《NutritionandTheAutonomicNervousSystem》--Nicholas Gonzalez     【好文共賞1】 文/王明勇 咖啡灌腸(CoffeeEnema)的方法與一般灌腸大同小異,都能清腸、排宿便,不過使用的灌腸液是咖啡。

早在兩千年前,歐洲的古書中已有咖啡灌腸的記載,而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缺乏麻醉劑及嗎啡,咖啡灌腸因為有止痛的效果,曾被德軍在開刀時用來減輕病患的痛苦。

後來德國有兩位醫學院的教授,以老鼠進行咖啡灌腸試驗,發現不僅能清腸、止痛,還有促進肝臟排毒的效果,進而奠定了咖啡灌腸的醫療背景。

一九八一年,華登堡醫師以科學證明咖啡含有的成分,可幫助酵素分解血液中的毒素,使得有數十年傳統的咖啡灌腸法的效用重新受到肯定。

日本新谷弘實醫師更以其本人三十年咖啡灌腸的經驗及病患的臨床結果,參考上述的研究資料,著書大力提倡咖啡灌腸,在全世界造成熱烈回響。

現代著名的自然療法之父葛森醫師,在以補充有機生長的新鮮蔬果為基礎而發展出的排毒理論中,最推崇咖啡灌腸,他在治療癌症病患時,提供癌症病患大量的蔬果汁,這些蔬果汁有快速排毒作用,使病人的血液裡充滿了大量肝臟無法及時排除的毒素,所以葛森用一天五至六次的咖啡灌腸,幫助肝臟解毒,以舒緩患者因大量毒素排到血液中所造成的昏沉感甚至頭痛。

葛森醫師提倡的代謝療法重點就是結腸清潔。

第一先清腸排毒,第二補充完整營養,最後才能對抗疾病。

為什麼要用「咖啡」來灌腸? 咖啡灌腸是最容易被接受和實行的方法。

每當我在介紹咖啡灌腸時,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為什麼是「咖啡」? 其實醫學界也曾經以檸檬汁、小麥草汁、蘆薈或特殊的草本茶來做灌腸液,功效各有不同,結果顯示咖啡是最易被接受和實行的方法。

也有專家學者主張用檸檬汁,我自己也曾經試過,因為檸檬汁更酸、更刺激,適合便秘嚴重者讓腸子恢復蠕動。

選擇以咖啡來灌腸的原因還包括:咖啡中所含的咖啡因及茶鹼(theophylline)能刺激腸子蠕動,擴張腸壁的血管並緩和腸炎。

再加上咖啡因還能透過腸道的直接吸收,促進肝臟穀胱甘肽的活性,而達到加速排毒的效果。

原本酵素是人體自己會合成的,但是體內酵素會隨著年齡和飲食習慣不好而減少。

穀胱甘肽為肝臟解毒和消除自由基最重要的酵素之一,它是一種抗氧化的酵素,可以避免自由基的傷害,同時幫助身體抵抗抽煙、飲酒所造成的肝損傷,也是重金屬與藥物的解毒劑。

為什麼用「灌」的?不用「喝」的?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咖啡有這些好處,為什麼不直接用喝的,而要用灌腸的方式來排毒呢? 原因在於,咖啡用喝的會先經過胃和小腸,咖啡中的丹寧酸會刺激胃壁,也會殺死小腸中的好菌。

很多人喝咖啡會心悸,是因為咖啡因經由胃和小腸等上消化道吸收,直接跟著血液進入腦部及心臟,才有提神效果和心悸的產生。

但是如果用灌腸的方式,讓咖啡從下消化道的直腸直接灌入,咖啡中的丹寧酸可以殺死直腸中的壞菌,同時刺激大腸蠕動。

而咖啡因和茶鹼也會經由腸直接吸收至肝臟,促使迅速打開膽管,刺激肝臟分泌解毒酵素,讓肝臟的解毒物質順利排出,而達到排毒的效果。

咖啡灌腸是利用「肝循環」,從下消化道的直腸直接將咖啡中的成分吸收進入肝臟,肝經過解毒之後再釋放出來,因此即使經過心臟也不會產生心悸。

所謂的「肝循環」是什麼?我們所有的器官都有連接一條動脈負責輸送養分及氧氣,一條靜脈負責排出廢物及二氧化碳,唯有肝臟比較特別,有兩大血管通往肝臟:肝動脈和門靜脈。

肝動脈來自腹腔幹,將直接來自心臟的動脈血輸入肝臟,主要供給氧氣。

門靜脈引來消化道的靜脈血接收腸道吸收進來的物質,肝臟就可以處理其中的營養物質和毒素廢物,這可說是上天為人類設計的保護機制。

這個道理就像有時候病患發燒,醫師會開塞劑處方,就是因為從肛門塞入,用腸吸收藥效比較快。

咖啡灌腸也是經由這條「肝門靜脈」進行「肝循環」,將咖啡中的咖啡因及茶鹼,從腸直接吸收到肝臟,促進肝臟解毒及排毒作用。

      【好文共賞2】 文/陳立川 葛森療法的最後一項法寶是咖啡灌腸,雖然新谷弘實醫生在臺灣炒熱了咖啡灌腸,或稱之為紐約市咖啡灌腸,然而它其實來自於葛森,只因葛森住在紐約的時間最長,其療法也因此為某些族群所熟知。

咖啡灌腸也不是自墨西哥流行出來的,最早的起源之一是歐洲皇室所用的「皇家浣腸法」,路易十四世便是個中好手,力行灌腸數十年。

葛森知道咖啡灌腸有排毒與解毒的雙重作用,而明尼蘇達大學病理系的三名研究員也發現了咖啡灌腸有用的學理。

他們發現,咖啡會刺激肝臟中的主要解毒酵素之一——穀胱甘肽轉移酶,它能去除血液中好電子的毒素,而這個好電子的化合物便是所謂的自由基。

這些毒素會破壞細胞膜,造成細胞代謝干擾。

穀胱甘肽轉移酶通常占肝臟中所有酵素的3%,而咖啡可以誘導此酶增加達600~700%,沒有其他物質能比咖啡有更棒的誘導力,這也讓咖啡的解毒作用大大提升。

葛森之所以主張治療癌症要排毒,是來自於第一位癌症病人給他讀的希波克拉底療法。

在數名病人死於肝昏迷,而非死於癌症本身時,他理解到癌症病人的消化道往往遭受到很嚴重的毒害,致使肝與胰臟的功能一點都不活躍。

於是,他是用鹽酸、胃蛋白酶和胰臟酵素來幫助消化,再利用咖啡灌腸來刺激肝臟——不過,咖啡灌腸並不是葛森發明的。

咖啡灌腸是迄今仍被使用的古老醫療之一,非洲部落婦女常用於孩子們身上。

現存最古老的醫學文物——埃及的《艾貝爾氏莎草紙醫典》——就有提到咖啡灌腸;希臘人也提及到埃及人利用催吐劑與灌腸法來做內臟排毒;古代的索馬利亞、巴比倫、希臘、中國都看得到灌腸法的使用記載。

印度人也使用動物膀胱和空腳骨製成的注射筒來做灌腸,從亞里斯多芬斯的著作到《格利佛遊記》皆有。

《默克醫療手冊》直到1972年版皆列有咖啡灌腸一項。

1920年代,德國哥亭根的科學家麥爾發現,把咖啡溶液灌入實驗動物時,會促使膽管打開並刺激膽汁的生產,所以葛森醫師很早就把此排毒法融入他的飲食療法中。

奧地利的彼得・賴奇納醫師曾調查咖啡灌腸的效能,他說:「咖啡灌腸對大腸確實有作用,用大腸鏡就可以觀察到了。

」此外,咖啡的若干生物鹼成分會刺激第二階段解毒酵素的生產——如穀胱甘肽-S-傳導酶,此酵素用穀胱甘肽與毒素結合,具有解毒的功效。

當小白老鼠被餵食咖啡,此酵素在肝臟的活力會增加600%,在腸道的活力則增加700%,相當可觀。

咖啡灌腸不僅可以打開動物的膽管,美國當時的外科手術醫生還會用來治療急性腎上腺不足、術後出血引發的震盪症和出血性胃潰傷。

葛森發現給病人更多次的咖啡灌腸能加速排毒,同時他也添加口服與從肛門注入蓖麻籽油的方法來加速排毒,但這一部分往往被病人與醫師忽略不做。

雖然咖啡灌腸是為了排毒,但它也能促進維生素A的吸收。

維生素A的吸收需要膽汁的分泌,因此有助於病人吸收蔬果汁與肝汁裡的大量維生素A。

批評葛森者總戲稱咖啡灌腸為雕蟲小技,不了解維生素A的吸收能支持免疫功能,可能幫助Helper T型細胞生產更多的細胞間質,或加強殺手細胞的前驅細胞之活化,讓細胞更具殺傷力,甚至能去除SuppressorT型細胞的抑制作用。

葛森又發現,咖啡灌腸有止痛作用,能大大減少癌症病人使用嗎啡與止痛藥的機會——這些藥物對肝都是沈重負擔,更何況病人的肝僅存少量的運作功能,需要提撥給免疫系統與排除腫瘤殘餘毒素來使用。

此外,咖啡也能醒腦提神,對某些人有幫助排便的功效。

咖啡灌腸時,咖啡液待在大腸的期間會被肝門靜脈吸收,直接運送到肝臟。

每三分鐘,人體的所有血液就會通過肝臟一輪,而在血液中的咖啡化學成分會有擴張血管和膽管、放鬆平滑肌與增加膽汁流速的生理作用——這些作用是咖啡中的棕櫚酸造成的。

灌腸使用的水量還會刺激控制腸蠕動的腹部神經系統,促進排毒。

因此,葛森中心所使用的咖啡是高棕櫚酸的淺焙豆子(一般喝的咖啡是中深焙豆粉),有特別指定。

綜合以上說明,咖啡灌腸有促進排毒與解毒的雙重功效。

      【編者補充】 根據解剖圖,大腸的直腸段的大多數靜脈是經由下腔靜脈連結到體循環,只有少數表淺靜脈是連結到肝門靜脈。

而大腸其他段的靜脈,例如升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則是經由肝門靜脈連結到肝臟。

我們採用的咖啡灌腸法,是灌入大量咖啡液,讓咖啡液分布到大腸的所有部位,包括升結腸、降結腸與橫結腸,不是只集中在直腸而已。

由於升結腸、降結腸與橫結腸佔了大宗面積,所以咖啡液的成分大多會經由肝門靜脈送往肝臟,直接刺激肝臟排毒。

市面上很多咖啡灌腸的書常常寫道:咖啡液是經由直腸的靜脈吸收,直接刺激肝臟排毒。

這是不完整的說法!因為在直腸段的咖啡液大多是送回體循環,只有少數才送到肝臟。

臨床上的應用,如果藥劑要避開胃酸的分解,就不能採取口服的方式,而要改採靜脈注射、舌下片、口腔噴劑、皮膚貼劑、肛門塞劑或灌腸的方式。

例如:穀胱甘肽常常採用皮膚貼劑,目的就是要避免被消化道分解而失去它的解毒功能。

至於灌腸的方式,雖然可以避開消化道的分解,但是藥劑仍然會經由肝門靜脈送到肝臟分解,所以如果不想馬上被肝臟分解,就必須考慮使用肛門塞劑,讓藥物只停留在直腸段,直接送到全身血液循環。

例如:EDTA螯合重金屬,除了直接靜脈注射外,也可以使用肛門塞劑,讓EDTA直接進入大循環,不至於馬上就被肝臟分解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