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牧民篇》賞析與解讀——《國頌》 - GetIt01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管子·牧民篇》賞析與解讀——《國頌》. 01-13. 一、《國頌》原文. 凡有地牧[①]民者,務在四時[②],守在倉廩。

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③],則民留處;倉廩實則知 ... 標籤: 《管子·牧民篇》賞析與解讀——《國頌》 01-13 一、《國頌》原文 凡有地牧[①]民者,務在四時[②],守在倉廩。

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③],則民留處;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上服度[④]則六親固,四維[⑤]張則君令行。

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⑥];守國之度,在飾[⑦]四維;順[⑧]民之經,在明[⑨]鬼神、祇[⑩]山川、敬宗廟、恭祖舊。

不務天時則財不生,不務地利則倉廩不盈。

野蕪曠則民乃荒[11],上無量[12]則民乃妄,文巧不禁則民乃淫,不障兩原[13]則刑乃繁。

不明鬼神陋民不悟,不祇山川則威令不聞,不敬宗廟則民乃上校[14],不恭祖舊則孝悌不備。

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右國頌[15]。

二、賞析與解讀《管子》一書是先秦時期稷下學派的集大成著作。

其書署名為齊相管仲所著,但現在一般認為書中篇章不完全是管仲本人的作品,應該說是當時稷下學宮諸多學者的一部文章總集,甚至其中還混入了少量漢人託名之作。

所以能夠看到其中的學說流派比較複雜,但若就整本書來看又體現著一種辯證的思想觀念。

這種觀念正是為政者所必須具備的。

《牧民篇》為《管子》的開篇,系統的闡述了管子的治國理政思想。

而《國頌》則是《牧民篇》的第一節,為全篇的綱領。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一句更是千古名句,後經太史公採擷而傳至今天。

這兩句話闡明了物質生產和倫理教化的辯證關係,實際上也是《管子》一書整個治國理政方略的邏輯起點。

「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管子》一書強調了財富對於治國的作用。

而獲取財富的最基礎的手段,則為「務在四時」,也就是農業生產。

這種認識無疑是符合當時的社會實際的。

《管子》一書內容駁雜,在後續的篇章中(《輕重》)有系統論述的工商業管理思想,故有人會認為管子更重商業。

誠然,不論是從管仲相齊的實踐還是《管子》書中的內容都能看出管子對商業對治國理政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認識。

但《牧民篇》作為全書的總綱,清楚地表明了管子對當時社會中農業的基礎性地位是有著清醒的認識的。

農業與工商業的結構關係,實際上也是《管子》全書的重要內容。

「省刑之要,在禁文巧」,體現了管子對奢侈品的看法。

《管子》一書中有《侈靡》一篇,談到了消費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這一認識在當時世界上都是非常先進的。

但如果據此認為管子主張無限制的高消費,那又失之偏頗了。

「禁文巧」說明了管子對過度的奢侈消費帶來的危害是有著清楚的認識的:「上服度則六親固」,關鍵在「度」,也就是適當消費。

在「倉廩實」的基礎上,管子也強調了倫理教化對構建社會秩序的重要作用,即「四維」之說。

但這「飾四維」的方式方法,即:「明鬼神、祇山川、敬宗廟、恭祖舊」,則明顯地收到了齊地陰陽家和儒家的影響。

這種思想的融合,實際上也體現了管子的治國理政思想中「功利主義」的傾向。

這裡的「功利主義」並不是一個貶義詞,只要是能夠實現治國目的的理論學說都可以兼收並蓄,這正是為政者必須要有的眼界和胸襟。

注釋: [①]牧:治理。

[②]四時,本意四季,這裡指春耕夏種等農事。

[③]舉:全也。

[④]服度:衣食用度符合法度。

[⑤]四維即禮義廉恥。

[⑥]文巧:奇技淫巧,這裡指奢侈品的生產。

[⑦]飾:通「飭」,整理的意思。

[⑧]順:通「訓」,訓導教化。

[⑨]尊敬的意思。

[⑩]同為尊敬的意思。

[11]怠惰的意思。

原文為「菅」,據豬飼彥博等人校改。

[12]無量:指揮霍無度。

[13]兩原即上面的「民乃妄」「民乃淫」兩句。

[14]校:讀「較」,抗拒的意思。

[15]原文為豎排,篇名在最左邊,故寫作「右某篇」。

頌,此節為韻文,屬於頌體。

TAG:| 一點新知 GetIt01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