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品觀點 -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其實糧食生產過程,用地、用水、用油、電、肥料等各類資源使用相當驚人,但即便如此,由於人類的觀念錯誤、不惜農、惜食,每年竟然約有三分之一的食物(約13億噸)被浪費。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環報第26期:救地球、不浪費食物 環品觀點 少一點廚餘,多照顧我們的環境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唐朝詩人李紳在《憫農》詩中惜農、惜食的抒懷,今日來看,又多了一層環境意涵。

其實糧食生產過程,用地、用水、用油、電、肥料等各類資源使用相當驚人,但即便如此,由於人類的觀念錯誤、不惜農、惜食,每年竟然約有三分之一的食物(約13億噸)被浪費。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最新研究報告《食物浪費足跡:對自然資源的影響》指出:這些被浪費掉的食物產生的碳足跡,估計每年產生達33億噸二氧化碳,是全球僅次於中美的第三大排放來源;產生的水足跡,相當於250立方公里,是全台每年用水量的近14倍;全球28%的農耕地(約14億公頃),被用來製造最終損耗或被浪費的食物,這些食物大部份被送到垃圾掩埋場或焚燒,間接助長溫室效應。

所以,少一點廚餘,少浪費資源,減緩氣候變遷,是《憫農》詩在氣候變遷時代所蘊含的新意義。

台灣每人每年約產生廚餘100公斤,大概是一天一碗飯的份量。

大家可別小看這一碗飯,因為食物鏈上的浪費越晚出現,造成的環境後果就越嚴重。

一碗精緻、烹煮後被浪費的食物,可能代表著產地兩、三倍的食物原料,而且加工、運輸、儲存和烹製過程中所產生的環境成本也都必須納入考量。

此外,由於浪費與分布不均,全球有近9億人正在挨餓,如果人們還是任意浪費食物,嚴肅來講,也是另一種道德危機。

面對食物浪費與環境衝擊,我們必須立刻採取行動,讓更多大小朋友一起認識這個議題,有所警覺並採取行動。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第23屆「國際兒童環境繪畫比賽」以「食物浪費」,解救食物就是解救地球為主題。

環品會一向關心環境,參與國際事務,故特別響應,並邀請紅十字會共襄盛舉,舉辦「救地球、不浪費食物」演講與繪畫比賽,希望喚起世人對珍惜食物的重視。

事實上,2013年初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即發起了「省一道菜、捐一份愛」行動,呼籲透過紅十字會,把省下的食物轉化為社會資源,幫助弱勢族群;人道與環境兩大領域不約而同的,選擇「糧食」做為倡議的基礎,值得大家重視。

少一碗廚餘,少浪費資源,其實也是氣候調適的可行方案之一,2013年2月中研院「農業政策與科技研究建議書」指出,台灣長期面臨稻米過剩、雜糧不足問題,造成糧食低自給率,未來若因為氣候變遷造成糧食短缺,台灣僅33%的糧食自給率將是一大隱憂。

短期內如無法提高台灣糧食自給率,我們更應該從不浪費食物開始,提高食物資源運用效率、降低依賴進口糧食比率,這就是每個人都可以實踐的小小氣候調適行動。

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過好年,不浪費食物!! 「救地球、不浪費食物」演講/繪畫比賽活動網址請見:http://www.eqpf.org/paintfortheplanet。

在我們傾倒糧食之餘,是否也倒掉了地球的生態?(作者/枋玟宇) 回當期目錄 下一則 發行人:謝英士主編:鄭佾展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出版 訂閱/退訂 我要捐款 Copyright©2016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AllRightsReserved.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電話:(02)2321-1155 信箱:[email protected] 傳真:(02)2321-1120 官網:http://www.eqpf.org 地址:10641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2段88號6樓之1 環報 環報兒童版 我要捐款 訂閱環報/環報兒童版 解除訂閱 瀏覽人數:2020945 2021環報第116期:COP26總體進展與台灣的應對環報第115期:2050淨零排放之法律思考環報第114期:預警原則之理論與實用環報第113期:自然是台灣人心中最軟的一塊環報第112期:公地、公共性與法律環報第111期:環境政策與人權環報第110期:氣候變遷與人權環報第109期:環境與民主之辯環報第108期:氣候變遷是原住民轉型正義的戰略性機遇環報第107期:「環境訴訟」何以難以成功?環報第106期:環境倫理與環境法環報第105期:人類世與環境法202020192018201720162015201420132012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