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努力爭取機會、也要生活」 專訪青年東南亞研究者江懷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 的教室中,正進行著「教育部人文社會學科人才跨國培育計畫」的分享會。
... 這也讓江懷哲很有心得:「我覺得反而搞學術研究,尤其是人文科學,更 ...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主打
編輯部原創
策展專區
CrossingCampus
Podcast
海外職場
專欄作者
訂閱季刊
頻道
人物故事
People
國際趨勢
Trends
文史藝術
Humanities
生活風格
Lifestyle
觀點評論
Perspectives
時事現場
News
編輯嚴選
Editors'Picks
換日線X施羅德
關於我們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搜尋
投書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註冊
登入
立即加入會員取得專屬服務
立即加入
首頁
人物故事
專訪
「要努力爭取機會、也要生活」──專訪青年東南亞研究者江懷哲
何則文/香蕉夢想家
2018/10/11
9001
PhotoCredit:
「做比較少人關注的題目」:與東南亞結緣。
從澳洲到美國:早政府一步選擇「南向」
今年9月底,在台大社科院的教室中,正進行著「教育部人文社會學科人才跨國培育計畫」的分享會。
幾位獲選派送海外修習的同學們上台分享,其中有一位令人特別注目,是今年23歲的江懷哲,在計畫中他被選派至柏克萊大學修習。
6月剛從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畢業的他,目前任職於新南向政策相關智庫,年輕的他被認為是未來台灣東南亞研究的潛力新秀。
江懷哲近日才與其恩師國內東南亞研究領域的重要學者楊昊教授,共同以英文投書著名的《外交家雜誌》;其發表文章〈一個國家的重生?台灣對其東南亞遺產的遲來認識〉闡述了超過總人口數3%的「東南亞裔台灣人」,如何能為台灣增添了新的認同元素?獲得廣泛注目與討論。
而早在兩年多前,江懷哲就嶄露他的學術才華,在第18屆東南亞區域研究學術研討會中,他以大三升大四獲補助前往澳洲智庫實習期間撰寫的研究論文〈21世紀菲律賓外交政策:雙重不對稱結構的影響〉,獲得新生代論文獎,是當年唯一獲獎的非博士生。
當年政大國研中心主任丁樹範評析,在該論文中,菲律賓的「痛」被顯現出來,也讚許他的理論可以用以比較分析其他亞太國家。
後來江懷哲將論文大幅編整翻譯,再度於香港大學舉辦的重要國際研討會ISAConferenceHongKong進行發表。
2017年赴於香港大學舉行的國際關係研討會發表論文。
圖/江懷哲 提供
大學期間,江懷哲就在許多國內外媒體,如轉角國際、端傳媒、關鍵評論等網路平台發表國際政經相關評論。
今年4月由聯經出版的《越南:世界史的失語者》這部屢獲大獎的重量級越南史巨作中譯本,也邀請當時仍在柏克萊大學研修的江懷哲撰寫序文。
這些對年輕研究者而言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經歷,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紐西蘭時光:培養多元開放的視野
談起自己的經歷,江懷哲謙虛的說:「其實沒有外界想的那樣厲害,我自己知道很大一部份只是我運氣好,我只是個普通人而已。
」如此虛懷若谷態度反而令人更生敬佩。
生於台灣的江懷哲,小學一年級時因為父親前往紐西蘭攻讀學位,全家曾短暫居住在紐西蘭兩年。
這兩年卻大大的影響了他的視野,在紐西蘭的日子,他說自己就像個野孩子,到處在大自然中玩耍。
而因為社區附近沒有什麼商圈,媽媽總是帶著他去圖書館,他就看看各種兒童百科、偉人傳記等,所以也能說他是圖書館長大的孩子。
而在紐西蘭對他影響最大的,是作為移民海島國家的紐西蘭如何尊重接納多元文化,「在紐西蘭,唱國歌要先唱毛利語版本,學校中也會教小朋友許多毛利語語彙,毛利族文化成為紐西蘭不分族群的自豪認同,這是讓我印象深刻的。
」江懷哲說。
紐西蘭如何接納各種族群,成為國家認同的重要組成,深遠的影響了江懷哲日後的思維觀點。
「如果人生從頭到尾都一樣,也很無聊」
小學三年級就返回台灣的江懷哲,仍繼續保持的對英語閱讀的愛好,讓語言成為他的優勢。
而從今日傑出的表現,或許會讓人認為江懷哲一定是一路領跑的「尖子學生」,甚至可能是個腦子只有學術的書呆子;但意外的是,就讀成功高中時的江懷哲竟是個不喜歡念教科書,會蹺課翻牆,跑去打撞球、網咖的「混學生」。
「那時候超好笑,我們翻牆出去的時候,是從二樓窗戶翻出去,對面早餐店的阿姨看到都嚇一跳,後來學校還把那個『出口』封死,大家就出不去了。
」談起高中生活,江懷哲雀躍地分享道。
對於那段青春往事,反而是江懷哲人生中特別喜歡的一部份。
「我很喜歡那段日子,那時候我的成績就在中後段,也蠻廢的,但是後來回顧,如果人生從頭到尾都是一樣的,那也滿無聊的。
我想這些不同經歷都讓我們成為更完整的人。
」
而日後到了柏克萊大學研習時,江懷哲也發現許多歐美的博士生,學術之外也沒有少了人生,該玩的時候也是很嗨很瘋,各種Party。
這也讓江懷哲很有心得:「我覺得反而搞學術研究,尤其是人文科學,更會要深入的與人交際,因為這些學科最終都指向『人』這個題目。
」
2018年在美國柏克萊社會系主辦的校際學生學術會議發表論文,談東亞民主化與當代挑戰。
圖/江懷哲 提供
「做比較少人關注的題目」:與東南亞結緣
進入大學的江懷哲,起初也不是立刻成為一個學術咖。
他積極參與校園活動,大一就主持系上的「外交之夜」晚會,也曾加入學生會,擔任學生權益部長,這些社團參與的過程都為他日後的發展奠定寶貴的經驗基礎。
因為當時想看看外交一線工作的現場,他也成功申請透過大專生公部門見習計畫在外交部北美司實習。
大二時,江懷哲獲選成為APEC亞太經合會的七名中華台北青年代表之一,前往北京與各國青年領袖交流。
一次在遊覽車中,他結識了鄰座後來任世界青年聯盟主席的LordLeomerPomperada,這個命運的相遇,成為他日後走向東南亞研究者的種子。
大二生大三的暑假,江懷哲秉著一個想看看朋友老家的心情,申請了赴菲律賓NGO實習的計畫,期間並隨老闆出差泰國與印尼。
那次的經驗給他帶來很深刻的文化衝擊,他沒有馬上立定志向要成為一個東南亞研究者。
原本,他對國際事務的興趣在中國對外關係上,更早時甚至是中東研究。
大二時必修課「中國大陸研究」的黃瓊萩老師鼓勵江懷哲,既然去過菲律賓的話,試著研究這個比較少關注的題目。
這個鼓勵讓原先只可能成為大學的一段小經歷的菲律賓經驗,成為他人生重要的轉折里程。
在老師的鼓勵下,江懷哲開始查找相關的文獻來研究,開始發現了許多有趣的切入點,進而產生興趣,從菲律賓展開去理解東南亞。
這之後,江懷哲又申請了學校海外實習的補助計畫,前往澳洲重要智庫「澳洲國際關係研究所(AustralianInstituteofInternationalAffairs)」實習。
從澳洲到美國:早政府一步選擇「南向」
在澳洲首府坎培拉的日子很單純,在租屋處附近沒有太多華人在孤單的情況下,夜晚時只能埋首書堆的江懷哲,全力研究東南亞相關問題。
他報名參加了在澳洲的東南亞研討會,因而結識了許多優秀的國際學者。
那之後,他在2016年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會發表的研究論文獲得獎項的肯定。
準備於2016年臺灣的東南亞研究年會發表論文。
圖/江懷哲 提供
那時開始,江懷哲才慢慢認為,或許自己是可以讀書的料。
當時正當新南向政策剛被提起,他有感產官學較只注重經濟領域的合作可能,因而與幾個同樣在研究東南亞的青年學子共同組成了「東南亞青年研究平台」,互相交流共享資源,東研青的夥伴,許多畢業後也任職於智庫繼續從事推動新南向政策的相關工作。
而江懷哲的學思旅程也還沒結束,有感於美國的東南亞研究更為蓬勃發展,江懷哲申請了教育部的「人文社會學科人才跨國培育計畫」,獲得補助前往柏克萊大學歷史系研讀。
而原本就有輔修歷史他的,在美國的學習更豐富他各種觀點的思維發展。
「我當時就有出國攻讀研究所的打算,但是如果要出國讀書,家裡認為必須要靠自己。
這是為什麼我會去申請教育部的計畫。
」
誰才有資格寫「書序」?
在柏克萊,江懷哲師承美國知名的越戰史學者PeterZinoman,他將在美國課堂學習到的知識用文字在臉書上分享帶回台灣,深刻的見解引發許多回響。
後來,聯經出版社的編輯注意到懷哲,便邀請他撰寫越南史巨作高夏的《越南:世界史的失語者》的推薦序。
和柏克萊歷史系越南史專家PeterZinoman教授合影。
圖/江懷哲 提供
當時仍在就讀大學的江懷哲本想拒絕,認為自身的學識能力仍不足夠,自覺「僭越身分」。
其後幾經思索,想到在美國學習到了許多最新有關越南的歷史視角,沒能帶回台灣實為可惜,最後還是答應了推薦序的寫作,當作是拋磚引玉。
除了學術之外,江懷哲也盡自己所能的分享他的觀點。
三年前他就開始在許多網路平台投稿,分享自己對菲律賓的政治局勢觀察。
這過程中與編輯們如同打網球的來回修稿,讓他學習到如何將學術的語言轉化為大眾能理解的媒體寫作用語。
2017年初江懷哲特別申請到補助前往菲律賓與菲律賓訪問重要學者、智庫專家與非政府組織工作者,替港台媒體撰寫關於菲律賓總統杜特蒂、中國援助在柬埔寨的報導、評論。
2017年赴柬埔寨皇家學院訪問當地國際關係學者。
圖/江懷哲 提供
參與許多活動,也給江懷哲帶來許多機遇。
大三升大四時,他報名參加知名歷史科普網站「故事」團隊的非虛構寫作研習會,結識了故事的創辦人涂豐恩、陳建守等,之後獲邀成為故事網站的兄弟站「說書」的編輯委員,並替團隊撰寫東南亞相關專書評論及訪問學者。
「盡力爭取之後,順其自然」
回顧自己的學思歷程,江懷哲雖然謙稱自己主要是運氣好,但是仍能看出他在每一個階段,都充實做好當下、做足準備。
「盡人事,聽天命」是江懷哲給自己的總結,也就是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最後放手讓緣分決定。
「我不會說怎樣做才會成功,因為能不能實踐自己的願景跟理想,運氣成分真的很高。
有時候真的是緣分,也不能強求。
但我覺得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盡全力,嘗試各種可能,因為這是為自己創造機緣的方式。
」
江懷哲常對也有志從事相關領域的學弟妹說:「要努力爭取機會、也要生活,不管是壯游、環島、登百岳,只要有興趣都勇敢的去試試。
哪怕經濟條件未必如人,仍要勇敢主動的尋找資源,公私部門都有很多計畫補助。
機會是自己挖掘的,但是同時也要平常心,順其自然,有時候就算沒達到目標也不要想太多,畢竟我們都還年輕,有時只是好事來的遲些。
」
積極進取、成就優異卻謙虛而平易近人的江懷哲,年輕的他也還在人生的起點,而他未來將帶給台灣東南亞研究這片土壤如何的養分,值得大家期待。
執行編輯:張詠晴
核稿編輯:林欣蘋
PhotoCredit:江懷哲 提供
台灣
人物
東南亞
研究
視野
關聯閱讀
「我們的世代任務,就是拓展台灣的國際友誼」──專訪李問,「新南向政策」的年輕推手之一
歷史系畢業後,我如何被科技公司錄用?──「獨尊理工」的時代已過去,人文學科現今更顯價值
作品推薦
國慶大典主持人、新住民阮秋姮,如何用影片帶動「台越熱」?
「一度想重考、沒有富爸爸、領過20幾K」的她,如何23歲就成為知名飯店行銷公關主任?
參考資料
TOP
何則文/香蕉夢想家
何則文是國內知名生涯教練,全台最大職涯社群「職涯實驗室」創辦人,也是文策智庫執行長,TYCIA臺灣青年職涯創新協會發起人暨秘書長。
曾任湛積科技人資經理、鴻海集團富智康人資整合行銷主管、華碩電腦越南分公司行銷、教育部國教署人事人員等職。
他長於協助組織與個人進行對外形象的品牌經營,率先關注個人品牌的議題,也協助許多組織進行雇主品牌包裝與公眾推廣。
他多次開設專業作家培訓班,幫助超過10位以上學員獲得出版簽約機會。
著作有《知識複利》(遠流出版)、《成就未來的你》(悅知出版)、《個人品牌》(遠流出版)、《用地圖看懂東南亞經濟》(商周出版)等超過8本書。
課程演講邀請與個人品牌及職涯諮詢、企業雇主品牌顧問等,歡迎至https://portaly.cc/wenzel聯繫洽詢。
看更多
上一篇
身為一位「女性」科學家,是什麼滋味?(下):我與諾貝爾化學獎得主AdaYonath的難忘對話
下一篇
告別走馬看花,讓萬中選一的「倫敦藍牌導覽員」告訴你:我們為什麼需要「深度旅遊」?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留學StudyAbroad
工作好幾年還可以出國留學嗎?我從「茫然上班族」變「熱血博士生」的經驗談
運動Sport
「運動員的人生很有張力,生涯卻很無力」曾被譏念體大是「練身體」的他,助體育人活出可能
留學StudyAbroad
【海外碩士現場】香港大學「哲學碩士」求學透視鏡:重視師生交流、易於銜接國際名校!
人際Networking
找對舞台職場新鮮人也能一展身手
【未來人才進行式】EP1小紅帽創辦人林薇Vivi
熱門文章
1
花了一小時打造妝容,卻被外國朋友說「沒化妝」──信奉「裸妝」的我,受到的震撼教育
2
「你以為的天賦,只是別人的皮毛」──我在巴黎音樂學院的領悟
3
賽場上忘情起舞、被接殺還替對手鼓掌──一勝難求的南非少棒隊,為何感動所有人?
4
你是什麼形狀的人?文博會「旅行心理測驗」爆紅原因分析──你也FOMO了嗎?
5
不擅長調情、吃飯各自買單、講話「太誠實」?──解析德國「約會文化」潛規則
6
韓國的「看臉」時代:沒化妝不敢出門,追求一致性的裝容與服飾
合作推薦
合作推薦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Copyright©2022天下雜誌.Allrightsreserved.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隱私權政策 著作權聲明
延伸文章資訊
- 1【轉知】教育部106年度「人文社會科學學術人才跨國培育計畫 ...
教育部為人文及社會科學基礎研究人才向下扎根,選送優秀人文社會科學相關領域學生赴國際知名大學進修,增進參與國際學術社群之機會,拓展全球視野及深耕臺灣特色價值,提升 ...
- 2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學術人才跨國培育計畫 - Facebook
【心得分享】 102年獲獎生蔡旻娟原就讀於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分發到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研修一年,計畫結束後於ASU英語教育研究所完成碩士學位, ...
- 3109年度人文社會科學學術人才跨國培育計畫成果分享 - 教育部
為提升我國人文社會科學優秀人才能見度及未來在國際上的學術發展,教育部特為人社領域學生量身規劃推動「人文社會科學學術人才跨國培育計畫」,自100年起與歐美重點 ...
- 4[交換學生]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學術人才跨國培育計畫
每年的這個時間是各校開始申請交換計畫的季節,除了校內的交換計劃外,也有其他機會可以嘗試申請看看!今天就來分享教育部的「人文社會科學學術人才 ...
- 5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學術人才跨國培育計畫
計畫簡介 ... 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為人文及社會科學基礎研究人才向下扎根,選送優秀大學部學生赴國際知名大學進修,增進參與國際學術社群之機會,拓展全球視野及深耕臺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