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藝術家發起「絆腳石計畫」:當轉型正義來到「家門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絆腳石是一塊邊長10 公分的正方形黃銅板,上頭註明了納粹德國時期受害者的姓名、出生年份、遭驅逐年份與死亡年份,鋪設在其生前居住的建築前方路面上。

德 ...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主打 編輯部原創 策展專區 CrossingCampus Podcast 海外職場 專欄作者 訂閱季刊 頻道 人物故事 People 國際趨勢 Trends 文史藝術 Humanities 生活風格 Lifestyle 觀點評論 Perspectives 時事現場 News 編輯嚴選 Editors'Picks 換日線X施羅德 關於我們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搜尋 投書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註冊 登入 立即加入會員取得專屬服務 立即加入 首頁 文史藝術 藝術 德國藝術家發起「絆腳石計畫」:當轉型正義來到「家門口」,你會支持嗎? 趙崇任/德意志人文觀察 2020/01/21 8921 PhotoCredit: 於1933年正式成形的納粹德國,不僅是當時許多歐洲國家噩夢的開始,更導致了往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儘管戰爭已結束逾半個世紀,德國的賠償與彌補工作至今仍在進行,期間也不斷有國家提出求償(如希臘在2019年4月向德國提出了約2,800億歐元的求償)。

德國的補償對象除了國家以外,也包含個人。

面對諸多轉型正義工作,民間個人與團體也動了起來,如德國藝術家岡特.德姆尼希(GunterDemnig)於1990年發起的絆腳石(Stolpersteine)計畫。

於1933年正式成形的納粹德國,不僅是當時許多歐洲國家噩夢的開始,更導致了往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儘管戰爭已結束逾半個世紀,德國的賠償與彌補工作至今仍在進行,期間也不斷有國家提出求償(如希臘在2019年4月向德國提出了約2,800億歐元的求償)。

德國的補償對象除了國家以外,也包含個人。

面對諸多轉型正義工作,民間個人與團體也動了起來,如德國藝術家岡特.德姆尼希(GunterDemnig)於1990年發起的絆腳石(Stolpersteine)計畫。

絆腳石計畫:紀念受害者 絆腳石是一塊邊長10公分的正方形黃銅板,上頭註明了納粹德國時期受害者的姓名、出生年份、遭驅逐年份與死亡年份,鋪設在其生前居住的建築前方路面上。

德姆尼希的用意在於,重新將姓名歸還在集中營裡僅被以代號稱呼的受害者,因此所有的黃銅板均是以手工打造,以展現對於受害者的尊重(初期由德姆尼希親自製作,自2006年起委託位於柏林的工作室統一製作)。

納粹德國1940年於科隆驅逐了首批羅姆人(舊稱吉普賽人),作為往後驅逐猶太人的試驗。

德姆尼希在深入了解這段歷史後,於1992年正式鋪上了第一塊絆腳石,地點就在科隆市政廳前,上頭紀錄了《奥斯威辛法令》(即當時的驅逐命令)的第一句話(此絆腳石於2010年遭竊,後於2013年重新舖設)。

德姆尼希隨後將計畫的範圍擴大,並於2017首度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鋪設了歐洲大陸以外的絆腳石。

他預估,最後共會鋪上約600萬塊絆腳石,而至今已有超過7萬塊分佈在26個歐洲國家,且數量仍在持續增加中。

圖/維基共享資源 有人捐款支持,也有人要求拆除 當然,如此龐大的計畫,德姆尼希在金費與人力方面都無法獨自承擔,因此許多民間人士與團體都自發地提供搜集的資料,經費則多來自於民間捐款。

德姆尼希隨後於2016年成立了基金會,以統籌往後的計畫與工作,並將鋪設一塊絆腳石的成本設定為120歐元(約新台幣3,989元),並將開支透明化。

絆腳石雖已遍及許多國家,但執行過程並非毫無阻礙。

除了繁複的行政工作外,由於黃銅板安置在道路上,便涉及了所有權問題,不僅公有土地需要政府許可,私有土地也需要所有權人同意。

儘管這個計畫是一個善意的舉動,仍有民眾不願意絆腳石安置在自己家門前,理由五花八門──有人基於不同的意識形態反對,也有人擔心會遭到極端主義份子(如新納粹)攻擊,2011年甚至有人一狀告上了法院,要求市政府拆除家門前的絆腳石,最後遭到法院以無造成財產損害為由駁回。

圖/維基共享資源 向受害者致敬,還是踐踏受害者? 除了偶有破壞與竊盜事件發生,也有人對此紀念形式持反對意見,如慕尼黑暨上巴伐利亞以色列文化協會(IsraelitischeKultusgemeindeMünchenundOberbayern)。

此協會負責人夏洛特.克諾布洛赫(CharlotteKnobloch)是著名的「反絆腳石計畫人士」,認為寫有受害者姓名的黃銅板不僅常被忽視,甚至會被行人踩在腳底下,對於當事人並不尊重。

但德姆尼希的目的在於,行人須低頭或彎腰才能夠看清絆腳石上的文字,以作為向受害者致敬的象徵舉動。

無論支持與否,都將銘刻歷史 儘管民眾(甚至猶太社群內部)無法取得共識,絆腳石計畫仍獲得了多數人的支持。

如曾任以色列駐德大使的阿維.普里莫(AviPrimor)便認為,此計畫為德國與以色列提供了對話的可能性。

絆腳石安置在許多人每天會經過的路上,除了紀念過去的受害者,也提醒人們,別忘了那段不堪回首的過去,一如哲學家喬治.桑塔亞那(GeorgeSantayana)所說的:「忘記歷史的人,必將重蹈覆徹。

」(Thosewhocannotrememberthepastarecondemnedtorepeatit) 圖/維基共享資源 執行編輯:張詠晴 核稿編輯:林欣蘋 PhotoCredit:維基共享資源 藝術 德國 藝術家 絆腳石計畫 轉型正義 關聯閱讀 德國人很準時、做甚麼都要先預約,但火車卻常誤點?──4個細節帶你認識德國 誰來晚餐:梅克爾接納難民,是否激化來自歐洲的另一種聲音? 把圍牆遺跡搬到購物中心、東德祕密警察展──柏林圍牆倒塌30年,德國政府做了什麼? 作品推薦 從越戰孤兒,到德國副總理──菲利普.羅斯勒 當搖滾成為專制社會的救贖──等待著東德青年的,並不是滾石的演唱會,而是警察的毒打和濫捕 參考資料 TOP 趙崇任/德意志人文觀察 德國特里爾大學德語文學博士生、輔仁大學德語文學碩士,學術研究之餘從事攝影、翻譯與寫作。

個人網站:andrechao.wordpress.com。

看更多 上一篇 市長一個簡單的舉動看傻市民,卻成功讓阿爾巴尼亞首都「起死回生」 下一篇 分手後,這對藝術家戀人一起成立了「失戀博物館」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歷史History 德國反猶太主義──納粹時期或許是史上最誇張的一次,但早已不是第一次! 歷史History 從廢墟到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如何花數十年從戰後重生? 時事CurrentAffairs 從台灣學生變裝納粹,看四代德國人心中永遠的痛 藝術Art 從幕後躍身幕前有情門與金馬58共創雙贏 熱門文章 1 金卡戴珊「被炎上」的MetGala紅毯造型:博物館典藏的歷史服飾,到底可不可以穿? 2 美國主管如何應對「很雷」的新人,讓我學到的一課──是時候放下「亞洲式說教」了 3 不准外國人買房、禁止「盲標」房產⋯⋯加拿大「打房四大手段」能解決購屋困境嗎? 4 英籍獵頭在台灣:觀察人才市場近10年,給本土企業和年輕世代的衷心建議 5 35歲日本人在台灣創業:「我沒有朋友」──寫給正在為人際關係苦惱的你 6 從洗碗機看文化差異:在紐約公寓,它比洗衣機更常見! 合作推薦 合作推薦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Copyright©2022天下雜誌.Allrightsreserved.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隱私權政策 著作權聲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