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華人價值觀|程介明 - 灼見名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從子女的角度,則有自願地、自覺地、主動地服從與遵守的含義;而不單單是聽父母的話。
這是很多生活在西方文化的人,不容易理解的。
程介明 作者: 程介明.
政局
中國
香港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電影
財經
地產
投資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普
科研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NoResult
ViewAllResult
政局
中國
香港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電影
財經
地產
投資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普
科研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NoResult
ViewAllResult
首頁
教育
乖:華人價值觀
乖:華人價值觀
「乖」,從長輩的角度,「聽話」之外,也要遵守社會「規矩」。
從子女的角度,則有自願地、自覺地、主動地服從與遵守的含義;而不單單是聽父母的話。
這是很多生活在西方文化的人,不容易理解的。
作者:
程介明
2020-09-18
教育評論
標籤:乖價值觀平等權威距離父母筷子社會
由於學生來源的混雜,學校會為家庭,帶來上下、長幼、尊卑觀念的變化。
(灼見名家製圖)
0
SHARES
2.1k
VIEWS
ShareonFacebookShareonTwitter
這是「文化價值觀」的第三篇。
上周下半部提及GeertHofstede的經典之作,剛好收到學生傳來內地中譯本,內地譯為霍夫斯泰德,為行文方便,以下簡稱霍氏。
上文提到他起初認識的4個維度。
其實,自從1991年他的《文化與組織》第一版,就發現他以前的論述,可能有文化偏見,也就是沒有注意到可以有完全另類的文化體系,觸發點就是華人的價值觀。
深深影響他的,是香港中文大學彭邁克(MichaelHarryBond)教授關於中國人心理的研究,因此加了第五個維度,我們以後另闢篇幅討論。
霍氏把他的4個維度,延伸到家庭、學校、衞生、工作場所、國家,以及一般理念。
這裏集中介紹學校;而又與家庭息息相關。
首先是「權威距離」,也就是關於平等的觀念。
首先是家庭:「權威距離」遠的家庭,也就是長幼觀念很重。
在一端,父母對子女有絕對的權威,子女也對父母有絕對的尊重;父母代子女做所有決策,因此子女對父母偏重依賴,而父母也期望他們依賴。
這種關係,一直維持到子女成人,他們的職業、婚姻,父母都覺得是自己的責任。
子女長大了,也盡量一起生活;父母老了,也會寄望子女的照顧。
在另一端,父母視子女如朋友,盡早讓他們獨立,讓子女做種種試驗,讓他們說「不」;子女很早離開父母,父母老了也不會寄望子女照顧。
平等觀念影響家庭
在華、日、韓這些「筷子社會」,可以肯定地說,文化的傳統,是屬於前者。
也比較容易明白為什麼霍氏有「距離」這個概念。
至今,我們習慣於從小就要孩子「乖」。
這個「乖」字,頗難翻譯,但是非常精確地表達了華人社會的家庭價值觀。
有人譯作obedience,那是聽話、馴從的意思;但是「乖」是一種內化了的概念。
「乖」,從長輩的角度,「聽話」之外,也要遵守社會「規矩」。
從子女的角度,則有自願地、自覺地、主動地服從與遵守的含義;而不單單是聽父母的話。
這是很多生活在西方文化的人,不容易理解的。
不過,這種情形,正在不斷演化。
第一、由於各個社會,已經很少是單一種族的社會,不少家庭,身處異域文化,但是會傾向保持本民族傳統的文化,尤其是一家人關起門來,基本上都會傳承原來的文化。
比如說,在美國的意大利裔家庭、韓裔家庭、印度裔家庭,都會大致保存本民族的文化,最明顯就是家庭裏面的上下尊卑關係,甚少受到外來的影響(直至到孩子入學)。
但是他們都是美國公民,要說美國的家庭文化,就要包括這些多元的價值觀。
第二、有些文化價值觀,即使在本國社會,本身在發生變化。
例如中國家庭中的婚姻,父母作主的情形正在不斷減弱。
說減弱,例如一般來說,父母安排婚姻的情形,已經愈來愈少。
印度也有這種趨向。
但只是減弱,因為父母在允許自由婚姻的同時,往往帶有不自覺的底線。
比如說,若戀愛對方是洋人、非洲黑人,或者是同性,又或者男方購房不理想,就很想出手干預,也有因此鬧得不愉快的。
不過,在華人社會,父母為子女安排學校、尋找職位,仍然幾乎是常規。
但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距離,肯定是一直在縮短,也就是說愈來愈平等。
第三、由於全球交往的頻繁,許多家庭逐漸起了變化。
兩方面的變化都有:一方面是像香港這樣的社會,着意平等對待子女的情況愈來愈多。
另一方面像美國,提倡daretodiscipline的呼聲時有所聞,也有受華裔「虎媽」(註1)影響而傾向嚴厲。
反正,原來傳統的文化價值觀,不會一下有突變,但是,「月亮是人家的圓」,或者西諺說「人家的草比我們的綠」,互相羨慕,互相影響之下,愈來愈不容易確定一個社會裏面的家庭文化價值觀。
這也說明,家庭裏的價值觀,會慢慢演變,不過也許是幾代人的事。
美國不少華裔作家的書,就是描寫這些變化與矛盾。
尊敬教師筷子文化
筆者同意霍氏的觀察,家庭裏面的價值觀,是一個社會、一種文化的基礎。
家庭的長幼、上下、尊卑關係,影響到學校的師生關係,也影響到工作機構的上下關係。
但是,許多家庭裏的價值觀變化,卻往往是由於子女的教育,受的另一種文化,反過來影響家庭。
論到學校裏的「權威距離」,筆者自己就有每天都發生的例子。
在美國的時候,學生直呼其名,叫我Kai-ming,也覺得很親切。
在香港,沒有人肯叫名字,都是稱「教授」,連朋友都是如此,無論如何,改不過來。
即使在香港,外籍的學生,如何稱呼,也是按文化來源而異。
有博士生,畢業以後肯叫名字,很高興,覺得是把我當朋友了,不見外了。
或者用霍氏的詞,就是「距離」近了。
也許是筆者「洋化」了!稱呼,其實無關宏旨,但是可以感覺到背後的文化差異。
在內地,人們要找出你歷史上最高的頭銜,於是便成了「校長」,那不已經是歷史了嗎?非常尷尬。
台灣的大學行政人員,是票選的。
就聽過一位系主任說:「難當呀!因為系裏面都是我的老師輩。
」可見,師生之間的尊卑,是終生的。
在學校裏面,「尊師」是香港學校的常態價值觀,在華、日、韓社會,教師要受到學生尊重,是結構性的尊重。
傳統認為因為教師「傳道、授業、解惑」(韓愈,《師說》):傳遞知識,教授技能,灌輸觀念(有多種解釋,這裏選比較通俗的)。
教師是「先生」——先學生而生;他們是教育過程的主動方,學生是被動的接收方;因為在種種事情裏面,教師懂,學生不懂。
這裏暫時無意探究「傳、授、解」的時代意義,但足以說明教師有高於學生的地位。
也因此,尊師,不限於學生,也是家長以至全社會。
筆者難忘的,是1980年代中國貧困農村的老師,有些還只有高中甚至初中學歷,但是他們已是全村最有知識的人,備受全村的尊敬。
一次在陝北,典型的學校是3個窰洞,當中是課堂,一邊是教師住房(只有一位教師),另一個放煤。
村很窮,教師沒有工資,就每天到不同的家庭吃飯,叫「百家飯」,等於由村民集體供養,村民還覺得挺自豪呢。
那是1980年代!
順應家長難為教師
有教師不受到尊重的社會嗎?歷史上也許沒有。
本欄提過,在英國,直至不到30年前,體罰學生是教師的權利,這是一種罕有的權威。
但是自從實施義務教育以後,教師往往就失去了這種權威。
霍氏說,在權威距離「短」的文化,講究師生平等;一旦教師與學生發生矛盾,家長往往會站在學生一邊,怪責教師。
有一段美國得獎的短片,一名四年級的學生,2+2,他認為答案是22;老師說他錯了,他不高興。
結果家長登門問罪,說老師不尊重學生;還鬧到校長、校董會,成為當地傳媒熱點。
教師結果被解僱。
(片末幽了一默,教師的補償金,2000加2000,老師說應該是22000。
)美國朋友說,毫不誇張——教師需要順應家長。
以上,說明了學校裏面,充滿了價值觀的文化特點。
在文化內部覺得很正常的,一旦加以比較,就會覺得不可思議。
不過,正如霍氏自己說的,為了比較,找的例子難免看來極端。
不過,筆者認為,這些例子,實際上是存在的,並非捏造。
然而,這些看來極端的例子,在別的文化裏面,幾乎是不會發生的。
也可以看到,由於學生來源的混雜,學校會為家庭,帶來上下、長幼、尊卑觀念的變化。
註1:Chua,A.(2011)BattlehymnoftheTigerMother.NewYork:Bloomsbury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更多精采文章結構性的權威一輩子受用──完善修養教育之個人與社會打罵教育誤了孩子一生父不父,母非母──漫談「包容性語言」的弊端
1+
在家學習──家長!
學生:主動的學習者
教學改革改什麼?
行為準則:生活與教育
應試文化可以改變嗎?
程介明
香港大學榮休教授,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歷任教育學院講座教授、教育學院院長、副校長、校長資深顧問;並曾任學生宿舍舍監18年。
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等客座教授;1996至2006年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任訪問教授。
曾任中學教師、校長;1987年獲倫敦大學教育研究院哲學博士,專攻教育規劃與教育政策。
歷年學術著作近千,另有數百在各類國際學術與政策場合的主旨報告。
在香港《信報》、《上海教育》與西班牙Escuela撰寫教育評論專欄。
Viewallposts
標籤:乖價值觀平等權威距離父母筷子社會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Pleaselogintojoindiscussion
編輯精選
灼見報道
習近平訪港:香港歷經風雨浴火重生證明一國兩制強大生命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6-30
灼見文化
「今朝更好看」名家作品展一次飽覽國寶級畫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6-29
灼見報道
官媒:《香港國安法》築牢維護國家安全法律制度屏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6-29
灼見專訪
張仁良校長:教大積極推動教育科技培育創新人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6-29
大中華視野
淺析李家超的司局長和行政會議成員
作者:盧兆興2022-06-27
影片
黃錦輝教授:美國槍擊事件頻繁的深層次原因軍火產業無法取代?
霍詠強:回歸25年香港為何走向極端政治化?認清BNO本質英國有善待香港嗎?
雷鼎鳴:美國怎樣違反世界秩序為所欲為?面對挑戰如何千方百計挖中國牆腳?
文相濡:從李家超得1416票反對8票起卦剖析運程任內困難重重如何險中求勝?
林翠華教授:老爸老媽為何不快樂?
曾鈺成:李家超新問責班子有什麼特點?如何達至中央與港人期望?
嚴浩:減肥為什麼不能衝動?晚餐應該怎樣吃才有效果?多吃健康的油才可以減肥?
雷鼎鳴:美國軍事、工業、傳媒複合體如何影響國策?世界一哥為什麼愈來愈不受各國歡迎?
何毓贄校長x彭智華:學會品賞紅酒有什麼好處?香港可成為葡萄酒中心嗎?
文相濡:用梅花心易為李家超起卦占卜馬航客機失蹤及英國脫歐均應驗
CurrentlyPlaying
熱門文章我的修行路常霖法師削弱俄羅斯談何容易張建雄美版一帶一路笑到碌咗喺度胡孟青姊妹們,網上情緣騙案在香港大增50%:「殺豬盤」渣男的4大特徵李偉民文相濡:從李家超得1416票反對8票起卦剖析運程任內困難重重如何險中求勝?本社編輯部八九請願未了情燭光仍在記憶裏丁望看《聲生不息》有感蔡世鴻「今朝更好看」名家作品展一次飽覽國寶級畫作本社編輯部陶傑:痛悼邱翔鐘先生編輯精選低吹沙:香港身份認同與人心回歸的新階段袁彌昌李家超班子出爐曾鈺成:新班子具備堅定愛國愛港政治立場本社編輯部文言的困難陳章華老爸老媽為何不快樂?本社編輯部俄烏戰爭影響內政美宜懸崖勤馬黃錦輝世界要解決兩大虧損才能既濟 張建雄淺析李家超的司局長和行政會議成員盧兆興忙中閒與閒中忙譚寶碩俄烏戰情出現新的局面施永青海鮮舫之死徐家健民主與民權馮應標推薦作家
曾國平
胡孟青
文振球
陳文鴻
周延
鄧兆鴻
蔣匡文
陳弘毅
張建雄
霍詠強
張海暘
袁彌昌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85228183011
傳真:+85228183022
業務電話:+85228183638
電郵: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您的郵箱地址*
姓名*
©MasterInsightMediaLimited2022Allrightsreserved.
私隱政策
NoResult
ViewAllResult
政局
中國
香港
台灣
國際
教育
親子
幼兒教育
小學
中學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文化
文學
歷史
藝術
語言
電影
財經
地產
投資
金融
生活
心靈
潮流
飲食
旅遊
健康
中醫
西醫
保健
運動
商業
企管
創業
領袖
科技
科普
科研
影片
名家榜
灼見活動
關於我們
©MasterInsightMediaLimited2022Allrights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toyouraccountbelow
ForgottenPassword?
Filltheformsbellowtoregister
Allfieldsarerequired.
LogIn
Retrieveyourpassword
Pleaseenteryourusernameoremailaddresstoresetyourpassword.
LogIn
延伸文章資訊
- 1華人社會的家庭倫理與家人互動:文化及社會的變遷效果
謂現代化(或謂都市化)、文化以及教育涵化對家庭倫理關係的影響,從這兩方面的 ... 了解一個社會的價值觀將有利於了解社會成員間的互動運作法則,尤其是華人.
- 2中華文化的當代價值與意義--新聞報道-人民網
傳承發展這一道德文化體系是當代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和主體。中華文化的優良道德傳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源泉和根系,不繼承弘揚中華文化的美德傳統, ...
- 3缺乏創新力的華人社會:充滿「恩情」的道德制約 - 公民報橘
這證明了,一個社會的文化、價值觀、生活方式才是創新的平台。 回到一個尷尬問題:華人世界中,為什麼難以出現顛覆性的創新?那種改變世界格局,轉化 ...
- 4【投書】華人文化傳統的惡性循環| 雨蒼 - 獨立評論
服從的規矩,方式,就是禮;符合這些規矩和價值觀的,就是孔子口中的義。禮和義的昇華,成為仁(註8)。這種適合階級制度的思想,都有鼓勵人們接受不公平 ...
- 5和諧價值觀、群體關係對華人組織成員分配決策之影響
然而,在東西方不同的文化下,華人社會隨著儒家思想的潛移默化,漸漸衍生出一種與西方迥然有異的正義觀。華人在實務上對分配正義的重視大於程序正義,不像西方較以貢獻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