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簡稱 - 中文百科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人民解放軍(簡稱:人民解放軍、解放軍,英文:People's Liberation Army of China,英文縮寫:PLA)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主要的武裝力量。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 ...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 中國人民解放軍(簡稱:人民解放軍、解放軍,英文:People'sLiberationArmyofChina,英文縮寫:PLA)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主要的武裝力量。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是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後留存的部隊中國工農革命軍,經過五次反圍剿的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在1949年合併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日聯軍等部隊陸續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最高軍事機關為中央軍事委員會,現役部隊由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組織而成。

現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總人數約200萬人,是世界上現役兵員最多的國家。

中國的國防軍費在2011年為9230億人民幣,占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0%,占世界各國國防預算總額的8.2%,居世界第二位。

基本信息中文名稱:中國人民解放軍外文名:People'sLiberationArmy,(PLA)創建時間:1927年8月1日所屬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類型:黨和國家的武裝力量隸屬: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職責:保護國家安全駐軍總部:北京規模:現役超過200萬人裝備:國防預算世界第二著名指揮官:十大元帥、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參與戰役: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韓戰重要事件: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等組成: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第一支:中國工農紅軍成立者:毛澤東、朱德、周恩來核心:聽黨指揮榮譽:綜合實力世界第三歷史沿革解放前期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解放軍誕生於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

1927年秋至1928年春,中國共產黨先後發動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湘南起義和黃麻起義。

這些地區起義後保留下來的部隊,當時叫中國工農革命軍,1928年5月以後,陸續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簡稱“紅軍”。

1937年7月7日爆發抗日戰爭,8月25日紅軍的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1937年9月11日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

活動在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八省十四個地區的紅軍游擊隊集中起來,1937年10月2日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

抗戰時期堅持華南敵後抗日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後北撤山東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

1929年9月海南島農民起義隊伍為基礎組建的中國工農紅軍第1獨立師(後稱第2獨立師)。

這支人民武裝在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經歷了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考驗,1947年十月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瓊崖縱隊。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後,1945年中共領導下的關內各解放區部隊大批進入東北地區,10月31日和東北抗日聯軍等組成東北人民自治軍,1946年1月14日,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稱東北民主聯軍。

1945年9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有127萬,另有民兵268萬。

1945年8月15日,八路軍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羅榮桓等提出部隊番號改稱“人民解放軍”,山東軍區機關稱山東解放軍總部。

1945年8月26日,在《中共中央關於同國民党進行和平談判的通知》中,又一次正式出現“解放軍”的提法。

1946年,解放戰爭爆發,解放區各部隊由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民主聯軍等陸續改稱人民解放軍,編成了五大野戰軍。

經過數年的解放戰爭,推翻了國民政府的統治,後又進駐西藏,統一了中國大陸。

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軍委於1948年11月1日作出《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指出:人民解放軍分為野戰部隊、地方部隊和游擊部隊三類。

野戰部隊的“野戰軍現時分為四個,以地名區分,即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第一野戰軍)、中原野戰軍(第二野戰軍)、華東野戰軍(第三野戰軍)、東北野戰軍(第四野戰軍)”;各步兵兵團、軍、師、團,各騎兵師、團,各炮兵師、團等,一律冠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稱謂;作為地方部隊建制的軍區,其“第一級軍區(即大軍區),現有五個,以地名區分,即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軍區,中原軍區,華東軍區,東北軍區,華北軍區”;“第二級軍區,現有三個,亦以地名區分,即中國人民解放軍晉綏軍區,豫皖蘇軍區,冀熱遼軍區”;游擊部隊,則依情況需要和可能由各地軍事機關自行組織。

隨後,全軍進行了統一整編。

從此,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稱謂一直沿用至今。

解放後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解放軍擔當保衛國防,參加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任務,同時開展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使之發展成由陸、海、空三軍和飛彈部隊組成的諸軍、兵種合成的軍隊。

並建設提出了“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保障有力”的總要求。

為適應世界形勢的發展,1997年9月,江澤民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指出,在80年代裁減軍隊員額100萬的基礎上,我國將在今後3年內再裁減軍隊員額50萬。

這次大裁軍,解散了大部分守備部隊,部分集團軍建制的乙種師歸武警部隊。

2016年1月1日,中央軍委印發了《關於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意見》。

《意見》明確提出“牢牢把握‘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原則”。

以原第二炮兵為主、其他軍種分屬的戰略核打擊力量合併組建成一支新的軍種: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

新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主要承擔電子對抗、網路攻防、衛星管理等電磁空間和網路空間的攻防任務。

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改為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改為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改為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改為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

四總部改革後突出隸屬中央軍委,這是總部制改為軍委多部門制的結果。

此外,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改為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這也是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的體現。

2016年2月1日,原瀋陽、北京、蘭州、濟南、南京、廣州、成都七個軍區調整為東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五個戰區,改變指揮體系,組建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整合海軍、空軍和火箭軍整合在一起,戰時戰區領導轄區內的武警部隊,實現跨區兵種的在戰區內的垂直和多相的指揮和聯合協同的作戰,增加機動力和聯合指揮作戰的能力。

大事記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南昌起義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27年8月—1949年9月)1、1927年8月:南昌起義,中國共產黨開始獨立領導武裝鬥爭、中共中央制定《關於湘鄂粵贛四省農民秋收暴動大綱》、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確定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中共中央決定建立工農革命軍9月:鄂南農民起義、湘贛邊界秋收起義、湖北洪湖地區農民起義、海南島農民起義、三灣改編,初步奠定人民軍隊建軍基礎10月:確山農民起義、清澗起義、毛澤東領導工農革命軍在井岡山地區創建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海陸豐農民起義11月: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擴大會議在上海召開,確定實行全國暴動的總策略、鄂北地區農民起義、黃麻農民起義、贛西、贛南地區農民起義12月:廣州起義、弋橫農民起義、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教導隊成立。

2、1928年1月:湘南起義3月湘東地區游擊隊堅持游擊戰爭、桑植起義、閩西地區農民起義、毛澤東為工農革命軍制定“三條紀律六項注意”、井岡山會師,組成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底、初通海如泰農民起義5月渭華起義、中國共產黨湘贛邊界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中共中央頒發《軍事工作大綱》、毛澤東和朱德等總結提出遊擊戰爭的基本原則“十六字訣”6月工農革命軍開始改稱紅軍6—7月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莫斯科召開、紅軍第四軍取得龍源口戰鬥勝利,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進入全盛時期7月平江起義,紅軍第五軍成立、湘鄂邊工農革命軍改稱紅軍第四軍8月湘南和湘贛邊界“八月失敗”10月崇安農民起義、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恢復和發展10~11月毛澤東撰寫《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鬥爭》12月紅軍第五軍主力轉至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中國人民解放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3、1929年1月紅軍第四軍主力向贛南、閩西進軍、紅軍第五軍主力從井岡山突圍和取得於都戰鬥勝利、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軍民繼續堅持和發展武裝鬥爭、中共中央開始介紹紅軍第四軍建軍、作戰和井岡山鬥爭的經驗4月川東農民起義5月商南農民起義、紅軍第四軍三次攻占龍巖6~10月鄂豫邊紅軍取得三次反“會剿”勝利、湘鄂邊紅軍第四軍取得南岔、赤溪戰鬥勝利、紅軍第五軍主力返回湘鄂贛邊開展鬥爭、中共中央向紅軍第四軍前委發出指示信11月六霍農民起義、吉安起義12月百色起義,紅軍第七軍成立、大冶起義、中共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在古田召開,確立紅軍無產階級建軍原則4、1930年1月毛澤東撰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贛西、贛南地區成立紅軍第六軍2月龍州起義,紅軍第八軍成立、洪湖地區成立紅軍第六軍、紅軍第四軍取得水南戰鬥勝利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1949年10月—1978年12月)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1978年12月—)主要標誌軍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原名《八路軍進行曲》,為《八路軍大合唱》中的一首齊唱歌曲。

公木詞,鄭律成曲,1939年秋作於延安。

同年冬,由曲作者親自指揮,魯迅藝術學院合唱隊與樂隊在延安中央大禮堂首次演出。

1940年夏,刊登於《八路軍軍政雜誌》,隨即在各抗日根據地廣泛流傳,深受廣大軍民的歡迎。

解放戰爭中,各部隊根據當時的形勢和任務,對歌詞作了修改,更名為《人民解放軍進行曲》。

195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統一修訂了歌詞,刊於由總政文化部編印出版的《部隊歌曲選集》第一集。

同年2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部命令頒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草案)》的附錄二,曾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之名刊登了該曲。

1953年5月1日頒布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草案)》,附錄二重新以《人民解放軍進行曲》之名刊登了這首歌。

1965年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

一些詞書、文章曾將這首歌作為“軍歌”加以論述介紹。

實際上,這首歌以前未經正式確定為“軍歌”。

1988年7月25日,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央軍委決定將《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

同日,總參、總政為正式頒布軍歌聯合發出《關於頒布〈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的通知》和奏唱的暫行規定。

通知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體現了我軍的性質、任務、革命精神和戰鬥作風,反映了我軍的光輝戰鬥歷程。

正式頒布《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一定會激勵全軍指戰員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繼承和發揚光榮傳統,努力加強我軍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肩負起建設四化、保衛四化的歷史重任。

高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將使廣大指戰員更加振奮革命精神,激發戰鬥熱情,增強革命軍人的光榮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形象鮮明,鏇律流暢,音調堅實,節拍規整,集中表現了人民軍隊豪邁雄壯的軍威,具有一往無前的戰鬥風格和摧枯拉朽的強大力量。

歌詞: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我們是工農的子弟,我們是人民的武裝,從無畏懼,絕不屈服,英勇戰鬥,直到把反動派消滅乾淨,毛澤東的旗幟高高飄揚。

聽!風在呼嘯軍號響,聽!革命歌聲多嘹亮!同志們整齊步伐奔向解放的戰場,同志們整齊步伐奔赴祖國的邊疆,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向最後的勝利,向全國的解放!軍旗軍旗,是象徵軍隊或建制的旗幟。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為紅色,上綴金黃色的五角星及“八一”兩字,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以來經過艱苦卓絕的長期鬥爭,終於在黨的領導下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的規格(按照總參1951年1月頒布的條令執行):軍旗可以授予團級以上部隊和院校,授旗時可以舉行儀式。

軍旗主要用於參加典禮、檢閱、隆重集會、遊行等場合,由掌旗員掌握軍旗,左右各有一名護旗兵,位於部隊的前列。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武裝力量的標誌,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榮譽、勇敢和光榮的象徵。

它激勵全體指戰員牢記自己的神聖職責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忠於黨,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捍衛祖國的神聖領土和尊嚴。

軍徽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頒發經毛澤東主席審定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徽式樣。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徽為鑲有金黃色邊的五角紅星,中嵌金黃色“八一”兩字,亦稱“八一”軍徽。

紅星象徵中國人民獲得解放,“八一”表示1927年8月8日中國共產黨人發動南昌起義,打響了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中國人民解放軍從此誕生。

陸軍軍徽亦即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徽。

海軍、空軍的軍徽以“八一”軍徽為主體。

海軍軍徽為藏藍色底,象徵廣闊的海洋,襯以銀灰色鐵錨,代表艦艇;空軍軍徽為天藍色底,象徵無垠的藍天,襯以金黃色飛鷹兩翼,代表飛機。

組織機構最高機構中央軍委: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習近平(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於2013年3月14日決定)副主席:范長龍許其亮(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於2013年3月15日決定)委員:常萬全房峰輝張陽趙克石張又俠吳勝利馬曉天魏鳳和(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於2013年3月15日決定)。

領導機構中央軍委七大部(廳):中央軍委辦公廳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中央軍委三大委員會:中央軍委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軍委政法委員會中央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五大辦公室(署/局):中央軍委戰略規劃辦公室中央軍委改革和編制辦公室中央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中央軍委審計署中央軍委機關事務管理總局下屬機構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司令員:劉粵軍政治委員:鄭衛平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司令員:王教成政治委員:魏亮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司令員:趙宗岐政治委員:朱福熙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司令員:宋普選政治委員:褚益民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司令員:韓衛國政治委員:殷方龍各軍兵種: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司令員:李作成政委:劉雷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司令員:杜珂政委:苗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 司令員:馬曉天政委:於忠福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 司令員:魏鳳和政委:王家勝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司令員:高津政委:劉福連直屬院校: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 校長:張仕波政委:劉亞洲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院長:高津政委:許耀元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校長:楊學軍政委:王建偉軍事法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院長:劉季幸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設立的審判機關,屬於國家審判體系的專門人民法院。

軍事檢察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檢察院檢察長:李曉峰軍事檢察院是國家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設定的專門法律監督機關,是我國檢察機關的組成部分,是專門檢察院的一種,是與軍事保衛機關、軍事法院並列的軍隊中的執法部門。

軍種構成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體力量,共有18個集團軍的機動作戰部隊,分布於7個大軍區。

現編有約15個師,120個旅。

是現世界上兵力最為龐大的陸軍。

中國陸軍將朝精兵、軍民合成、快速機動、反恐作戰、邊境防衛、災害救助等發展。

以量換質已成為解放軍的新趨勢。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海上武裝力量,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五大軍兵種之一,下設海軍司令部、海軍政治部、海軍後勤部、海軍裝備部、南海艦隊、東海艦隊、北海艦隊、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試驗訓練基地、海軍各院校等。

中國海軍擁有總排水量位居世界第二的龐大艦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空中武裝力量,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五大軍兵種之一。

截至2014年,部隊共有398,000名人員與逾3,300架軍用飛機,其中2,100架為戰鬥機及轟炸機,強擊機。

時至今日中國空軍已逐漸發展為擁有第五代戰鬥機、遠程轟炸機/運輸機等先進裝備的現代化武裝力量。

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原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簡稱二炮),曾是一支由中央軍委直接領導指揮、以地對地戰略飛彈為主要裝備、擔負核反擊戰略作戰任務的戰略性獨立兵種。

2015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由陸軍附屬兵種成為與陸、海、空三軍並列的第四個獨立軍種。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於2015年12月31日成立的軍種。

戰略支援部隊是“將戰略性、基礎性、支撐性都很強的各類保障力量進行功能整合後組建而成的”戰略支援部隊的任務包括:對目標的探測、偵察和目標信息的回傳;承擔日常的導航行動,以及北斗衛星和太空偵察手段的管理工作;承擔電磁空間和網路空間的防禦任務。

中國人民解放軍預備役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預備役部隊是指中國平時以退役軍人、民兵為基礎,現役軍人為骨幹組建起來的戰時能夠迅速轉化為現役部隊的武裝力量。

通常分為軍種和兵種預備役部隊。

預備役包括預備役軍官和預備役士兵。

預備役官兵每年一般進行240小時的軍政訓練。

戰區構成作戰區域表東部戰區其轄區為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包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安徽和江西南部戰區其轄區為中國南部沿海地區,包括湖南、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和海南西部戰區其轄區為中國內陸西部地區,包括甘肅、寧夏、青海、新疆、西藏、四川和重慶北部戰區其轄區為中國北部地區,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和山東中部戰區其轄區為中國中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和湖北駐特別行政區部隊駐港部隊保持香港繁榮穩定,維護香港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駐澳部隊保持澳門繁榮穩定,維護澳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五大戰區示意圖原南京軍區第1、12、31集團軍全部轉隸東部戰區陸軍;原成都軍區第14集團軍和原廣州軍區第41、42集團軍轉隸南部戰區陸軍;原成都軍區第13集團軍和原蘭州軍區第21、47集團軍轉隸西部戰區陸軍;原瀋陽軍區第16、39、40集團軍和原濟南軍區第26集團軍轉隸北部戰區陸軍;原濟南軍區第20、54集團軍和原北京軍區第27、38、65集團軍轉隸中部戰區陸軍。

軍服建國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初期,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時部隊穿的是國民革命軍的服裝,系紅領巾以示區別。

同年9月,毛澤東同志領導的湖南秋收起義,穿的是各式服裝,佩帶紅布袖章,以此象徵是一支紅色部隊。

這個時期,一部分軍服是靠打土豪或從戰場上繳獲來的,另外一部分則依靠當地民眾義務縫製,沒有統一的樣式。

抗日戰爭時期,我軍的軍服,八路軍為土黃色,新四軍為灰色,布料有粗布,也有細布,號碼不分大小,上衣長度一律為“二尺五”。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的服裝樣式與抗日戰爭時期相同。

1946年10月,我軍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取消“八路”、“新四軍”臂章,各部隊分別佩帶標有番號的臂章或胸章。

解放戰爭後期,我軍接管了一批國民黨軍隊的軍需工廠,從而初步具備了統一生產和供應服裝的條件。

1949年1月,軍委後勤部規定了全軍統一的服裝樣式。

軍服為草綠色棉平布中山裝,胸前佩帶長方形布胸章,印有“中國人民解放軍”字樣,頭戴解放帽,帽徽為“八一”紅五角星。

1949年10月參加開國典禮閱兵式的部隊穿的就是這種軍服。

建國後,人民解放軍自從1950年統一軍服制式,經歷了1955年軍銜服裝、1962年定型生產的“六二”式軍裝。

此後,解放軍軍服幾經更新換代,先後進行了12次軍服改革調整。

“六五”式軍裝1965年6月1日取消軍銜制後,改裝“六五”式軍裝,全體官兵一律戴解放帽,綴紅五角星帽徽和紅領章。

“七一”式軍裝1969年,隨著我國化纖工業的發展,研製了滌錦棉三元混紡單衣,1973年裝備部隊,稱“七一”式服裝。

套用合成纖維紡織品作軍需服裝和裝具,這在我軍服裝發展史上,是一次劃時代的改革。

“七八”式軍裝“七八”式服裝是“七一”式的改進型,它以減重為目的,全面套用合成纖維紡織品的新成果。

“八五”式軍裝“八五”式軍裝基本沿用1955年樣式,與“七八”式服裝相比,其明顯區別在於布料和樣式的徹底更新換代。

“八七”式軍裝“八七”式軍服是1987年經中央軍委批准定型的。

1988年10月1日起陸續裝備部隊。

這套服裝除分禮服、常服、作訓服外,還特別設定了文工團員用的演出服和軍樂團、儀仗隊的禮賓服。

另外,還有地勤服、迷彩服、防化服、坦克服、航空服等近10種特種服裝。

1990年開始配發了87式制式襯衣。

1992年,中央軍委決定:文職幹部配發制式服裝,戴文職肩章、領花。

用“八七”式系列軍服裝備部隊,是我軍軍服史上一個突破。

“九九”式軍裝1993年初,我軍開始研製面向21世紀的新一代軍服。

新一代軍服保留了“八七”式服裝的優點,吸取了國際上先進國家軍服的長處,與87式軍服相比,在結構、用料、顏色、服飾及配套方面均有較大的改善。

尤其是樣式、顏色更為美觀、大方和協調,形成了陸軍以棕綠色為主色調、海軍以白色和藏青色為主色調、空軍以蔚藍色為主色調的三軍顏色體系。

99式軍服共分禮服、常服、作訓服和工作服四大系列,與87式服裝相比,主要增加了禮服、夾克常服、毛衣、體能訓練服、戰士皮鞋、作戰靴及國際通用的貝雷帽等品種,新增了綬帶、軍種胸標、姓名牌、臂章等服飾標誌。

99式軍服於1997年5月1日起首先在駐港部隊試穿,2000年前後開始逐步裝備全軍。

2000年5月1日起,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開始統一配發99式長、短袖制式襯衣和貝雷帽,同時取消已裝備部隊多年的87式長、短袖制式襯衣。

99式制式襯衣採用了先進的紡織和原液染色等技術,與87式制式襯衣相比,在樣式結構、用料、顏色和加工工藝等方面均有較大改善,提高了穿著舒適性。

長袖制式襯衣官兵均為束腰式;短袖制式襯衣軍官、文職幹部為夾克式,士兵為束腰式。

陸海空三軍襯衣顏色為各軍種基本色,陸軍為淺綠色,海軍為本白色,空軍為淺蔚藍色,體現了三軍特色,形成了系列。

這次向全軍官兵配發的貝雷帽為我軍首次裝備。

貝雷帽採用國際通用樣式,用料為細羊毛,顏色為陸軍深棕綠色、海軍深藏青色、空軍深蔚藍色。

貝雷帽的配發,較好地解決了過去官兵在夏季戴大檐帽太重、太熱和不便攜帶的問題。

07式軍服經黨中央、中央軍委批准,全軍從2007年起換髮07式服裝。

這次是我軍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換裝,涉及禮服、常服、作訓服和標誌服飾4個系列共644個品種,也是我軍最全面、最系統、最順利的一次軍服改革。

陸軍軍服顏色調整為松枝綠,海軍軍服調整為深藏青色和白色,空軍軍服在藍灰色基礎上作了適當加深。

國旗、軍旗、長城、天安門等中國軍隊的傳統重要標識,簡潔地融入到了臂章、領花、胸標等標誌服飾上。

帽徽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佩帶布料全紅五角星帽徽。

抗日戰爭時期,帽徽式樣同國民革命軍。

1949年6月起,中國人民解放軍帽徽樣式與“八一”軍徽相同。

1951年後,海軍、空軍軍官的帽徽樣式與本軍種軍徽樣式相同。

1955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頒發了新的帽徽樣式,陸軍、海軍、空軍的帽徽為圓形,正中鑲嵌“八一”軍徽,分別以海籃、藏籃、天籃色襯底,周圍為麥穗和齒輪。

海軍、空軍帽徽分別襯以鐵錨和飛鷹兩翼。

1965年6月,陸軍、海軍、空軍的帽徽統一改為全紅五角星。

1985年5月,陸軍、海軍、空軍帽徽又分別恢復了1955年樣式,並分大小兩種。

大帽徽直徑40毫米,用於大檐帽、絨帽和皮帽;小的帽徽直徑35毫米,用於解放帽和女軟帽。

1988年10月在實行新軍銜制的同時,陸軍、海軍、空軍的帽徽進行了改革,將1985年實行的小帽徽作為作訓帽和女軍人無檐軟帽帽徽;大帽徽主體為“八一”紅五角星,下方加襯天安門圖案和8片金黃色松枝葉,適用於大檐帽、水兵帽、絨(皮)帽上佩帶。

新帽徽的紅五星、麥穗、齒輪和天安門,象徵著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武裝力量,與中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保衛祖國,建設祖國。

松樹具有傲風抗寒的性格,用松枝葉作為大帽徽的組成部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和當代軍人的不屈風範。

領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土地革命時期佩帶平行四邊行領章。

1930年5月,中央軍事委員會制定的《中國工農紅軍編制草案》規定:領章分步兵、騎兵、炮兵、航空兵、技術兵和職員6種,各以底色和邊色相區分。

由於部隊分散和戰爭頻繁,此種領章末能實行,紅軍仍普遍佩帶全紅領章。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和50年代初期,主要以臂章、胸章為標誌,不佩帶領章。

1955年全軍實行軍銜制時,陸軍、海軍、空軍官兵的領章分別為紅色、黑色和天藍色,上綴軍種、兵種或專業勤務符號,陸軍、空軍士兵領章還有表示軍銜等級的五角星徽;海軍士兵佩帶小肩章,不佩帶領章。

1958年1月起,軍官改佩軍銜領章,其規格、底色與原制式相同,三面鑲金黃色邊,並有區分軍銜等級的星徽和橫線。

尉官為一道黃色橫線,校官為兩道黃色橫線,將軍和元帥領章無橫線。

其中少尉、少校、少將為一顆星徽,中尉、中校、中將為兩顆星徽,上尉、上校、上將為三顆星徽,大尉、大校、大將為四顆星徽,元帥領章綴一枚國徽和一顆星徽。

1965年6月取消軍銜制,全軍統一佩帶全紅領章。

1985年5月,陸軍、海軍、空軍領章分別改為紅色、黑色和天籃色,軍官領章三面鑲金黃色邊,中間綴五角星徽;士兵領章綴軍種符號。

1988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新的軍銜制,全體官兵改佩軍種(專業技術)符號或領花,軍人常服和制式襯衣綴軍種或專業技術符號,軍官禮服綴領花。

1992年5月,全軍文職幹部統一配發制式服裝,佩帶文職幹部領花。

肩章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55年10月實行軍銜制時開始佩帶肩章,形狀有梯形、劍形、斜角形和矩形4種,其中元帥、將、校、尉級軍官及院校學員的常服肩章為梯形,海軍士兵小肩章為矩形。

指揮軍官、政治軍官肩章版面為金絲,勤務軍官肩章版面為銀絲。

元帥肩章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和銀白色五角星徽各一枚,將、校、尉級軍官肩章分金黃色、銀白色兩種,分別繡或綴釘銀白色、金黃色五角星徽1─4枚。

1958年1月,勤務軍官的銀白色肩章改為金黃色肩章,海軍陸上士兵、海軍航空兵士兵冬常服和海軍士兵大衣取消肩章,改佩領章。

1965年6,中國人民解放軍肩章隨軍銜制的取消而廢止。

1985年5月,陸軍、海軍、空軍軍官和志願兵佩帶劍形肩章,陸軍、空軍為棕綠色,海軍為海籃色,中間綴軍種符號。

1988年10月實行新軍銜制,全軍官兵肩章綴軍銜符號,軍官肩章為3等11級,士兵肩章為3等7級。

軍官常服、禮服、大衣肩章主體為長方形,內端呈鈍角、版面為金黃色。

以鑲邊和縱向彩槓顏色區分軍種,陸軍為正紅色,海軍為黑色,空軍為天籃色。

金黃色版面中一條縱向彩槓為尉官,兩條縱向彩槓為校官。

軍士長、專業軍士、學員常服肩章的材料、規格與軍官常服肩章相同,軍士長肩章鑲金黃色縱槓兩條,專業軍士鑲一條,學員肩章鑲兩道黃邊。

士兵常服、作訓服、制式襯衣肩章為套式軟肩章,陸軍、空軍肩章版面為棕綠色,海軍為黑色,上有金黃色橫向彩槓表示軍銜等級。

軍官、軍士長、專業軍士學員的作訓服、制式襯衣佩帶軟肩章,樣式為等腰梯形,陸軍、空軍為棕綠色、海軍為黑色。

1990年6月,軍官軟肩章改為寶劍形,空軍軟肩章顏色改為天籃。

1993年10月,軍士長、專業軍士肩章樣式改為等腰梯形,版面鑲有金黃色縱槓和折槓,二道縱槓為軍士長,一道縱槓為專業軍士,折槓區分軍銜等級。

1992年5月,文職幹部統一配發制式軍服,佩帶文職幹部肩章,肩章中央綴釘軍種符號。

軍銜歷史沿革中國人民解放軍曾於1955年和1988年兩度實行軍銜制度,1965年5月1日,第三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九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取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度的決定》,此後的20餘年裡中國人民解放軍不再設定軍銜。

20世紀80年代,中共中央開始考慮重新實施軍銜制。

1987年12月30日,中央軍委常務會決定在1988年國慶節(10月1日)前實行新的軍銜制。

現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於1988年實行,初設為6等17級,1993年將士兵軍銜由3等6級增設為3等9級,1994年取消一級上將銜,1999年將士兵軍銜由3等9級精簡為2等8級,2009年又改為2等9級。

另外,在實行新軍銜制的同時,1988年7月1日,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軍事委員會《關於確認1955年至1965年期間授予的軍官軍銜》的議案,對1955年至1965年期間被授予軍官軍銜的人員,其軍銜予以確認,表明“55式軍銜”作為個人榮譽至今仍然有效。

現行軍銜分為5等19級。

軍銜識別將官(金色橄欖枝,加金星)校官(兩槓,夾星)尉官(一槓,串星)士官(折槓,金色麥穗交叉步槍)士兵(折槓)偉大貢獻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執行黨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黨的任務決定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使命和任務。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軍執行的政治任務是通過武裝鬥爭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就是對這一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使命的形象概括。

解放戰爭時期,國共兩黨兩軍進行了決定中國命運和前途的大決戰。

人民解放軍在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正確領導和指揮下,貫徹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方針,靈活運用“十大軍事原則”,上演了以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為代表的一系列威武雄壯的戰爭活劇,以劣勢兵力和裝備打敗了美械裝備武裝起來的800萬國民黨軍隊,解放了除台灣等若干島嶼以外的全部國土,徹底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剷除了幾千年的封建剝削制度,結束了中華民族百餘年來被侵略被侮辱的歷史。

一個嶄新的人民共和國屹立於世界東方。

在22年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新中國的誕生,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正如中共中央《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所指出的:“中國革命的勝利,主要是依靠我們黨所領導的完全新型的與人民血肉相連的人民軍隊,通過長期人民戰爭戰勝強大敵人取得的。

沒有這樣一支人民的軍隊,就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國家的獨立。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成為執政黨,我們的軍隊成為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

雖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職能使命發生了轉變,但我軍在長期革命戰爭中形成的那么一股勁、那么一種革命熱情、那么一種拚命精神,絲毫也沒有改變。

我軍在保衛祖國、建設祖國、保衛人民和平勞動、維護世界和平的鬥爭中,不斷續寫新的輝煌。

中國人民解放軍---抗美援朝戰爭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軍進行的最大規模的反侵略局部戰爭。

中國人民志願軍高舉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旗幟,同朝鮮人民一道,用劣勢裝備同高度現代化裝備的、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展開較量,迫使其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籤字,打出了國威、軍威,保衛了國家安全,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極大地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向全世界宣告:“外國帝國主義欺負中國人民的時代,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而永遠宣告結束了。

”捍衛國家主權,保衛人民政權。

中國人民解放軍英勇地進行了多次邊境自衛防禦作戰和保衛領海領空的鬥爭,捍衛了領土主權和國家尊嚴。

我軍廣大官兵長年守衛在雪域高原、海島礁盤、大漠荒原,時刻保衛著祖國的萬裡邊防和領海領空,用青春和熱血築起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

我軍勝利進行了大規模的剿匪作戰、粉碎台灣國民黨軍的多次武裝竄犯、平息反動武裝叛亂和制止社會動亂的鬥爭,保衛和鞏固了人民政權,維護了社會穩定。

落實“一國兩制”方針,維護祖國統一。

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和駐澳門部隊以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良好形象分別進駐香港、澳門,開始履行防務職責,成為中國對香港、澳門恢復行使主權的重要象徵,成為保持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長期繁榮穩定的有力保證。

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遏制“台獨”分裂勢力,我軍堅決落實黨中央、中央軍委的部署,加緊進行軍事鬥爭準備,向世人顯示了中國人民和人民解放軍堅決反對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的決心、信心和能力。

積極參加國際維和行動,加強對外軍事交流。

中國人民解放軍以正義之師、和平之師聞名於世。

改革開放以後,我軍積極參加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和國際災難救援行動。

從1992年開始至2006年12月,共參加16項聯合國維和行動,派出維和官兵5915人次,有8人在執行任務中犧牲,數十人負傷。

同時,廣泛開展對外軍事交流,與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建立軍事關係。

加強國際反恐軍事合作,與多個國家進行雙邊和多邊聯合軍事演習。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國際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的良好形象,為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人民解放軍----抗震救災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英勇奮戰在搶險救災的最前線。

中國人民解放軍自覺履行建設祖國的重要職責。

成建制部隊屯墾戍邊、開發邊疆,數十萬官兵集體轉業加入經濟建設行列,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備的幹部轉業到地方工作;積極承擔川藏公路、成昆鐵路、引灤入津、三峽工程、青藏鐵路等關係國計民生的重點工程建設任務;積極參加抗震救災、撲火救災、抗洪搶險、抗擊非典,為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奮勇當先、奮不顧身;踴躍參加為民造福的社會公益事業;廣泛開展擁政愛民、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活動,帶頭傳播社會主義新思想、新風尚……所有這一切,記錄著人民軍隊的豐功偉績,鐫刻著人民軍隊的不朽功勳。

不斷加強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

為了更有效地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使命,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力加強自身建設,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水平不斷提高,逐步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實際的人民軍隊建設之路。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人民解放軍遵循毛澤東同志提出的建設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的總方針總任務,逐步由單一陸軍發展成為諸軍兵種合成的、擁有飛彈核武器等現代技術裝備的武裝力量。

改革開放後,在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重新確立建設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的總目標,實現國防和軍隊建設指導思想的戰略性轉變,軍隊建設向“精兵、合成、高效”的方向邁進;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軍按照軍隊建設“五句話”總要求,貫徹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努力解決“打得贏、不變質”兩大歷史課題,軍隊建設邁上新台階;黨的十六大以來,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我軍把科學發展觀作為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著眼於履行新世紀新階段的歷史使命,加速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抓緊做好軍事鬥爭準備,不斷提高應對危機、維護和平,遏制戰爭、打贏戰爭的能力,國防和軍隊建設朝著又好又快的方向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為國防的鞏固、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的幸福安寧作出了突出貢獻。

正如胡錦濤主席所指出的:隨著我們黨領導的事業不斷發展,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從革命戰爭時期在黨領導下為奪取全國政權而進行武裝鬥爭的重要力量,成為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鞏固人民民主專政的堅強柱石、保衛社會義祖國的鋼鐵長城和建設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

歷次裁軍第一次計畫將軍隊總數由550萬壓縮到400萬新中國成立之時,解放軍的總員額達到了550萬人,基本上還是“小米加步槍”的以步兵為主體的陸軍,沒有空軍,也沒有海軍,技術兵種也很少。

1950年4月,中央決定將全軍總員額由550萬減至400萬。

由於抗美援朝戰爭爆發,精簡工作未能繼續進行,軍隊又進行了擴編,到1951年12月總人數增加到627萬,是解放軍歷史上兵力最多的時期。

第二次627萬減至400萬1951年底,國內大規模剿匪作戰已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抗美援朝戰爭已轉入陣地防禦作戰階段,出現了比較穩定的形勢,中央軍委決定於1952年再次對解放軍進行大規模精簡整編。

1952年精簡工作全面展開,至年底結束,全軍總人數降為400萬餘人。

第三次減至320萬朝鮮停戰和國內大規模的剿匪作戰基本結束後,1953年8月28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面對國民經濟一五計畫全面展開等大好形勢,決定對人民解放軍再一次進行精簡整編。

此次精簡工作到1955年底順利結束。

全軍兵力精簡到了大概320多萬人。

第四次降為240萬1956年9月,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降低軍政費用占國家財政開支的比重。

中央軍委1957年1月召開擴大會議,確定全軍總人數再裁減1/3。

這次精簡工作從1957年開始到1958年底結束,全軍總人數降為240萬。

在步兵減少的同時,海、空軍和特種兵得到了加強,占到全軍總人數的32%。

第五次裁軍計畫流產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軍隊數量再次大幅度上升。

1975年,解放軍總人數高達610萬。

為了解決比例失調和部隊臃腫問題,1975年6月至7月,中央軍委決定3年內將軍隊減少60萬人。

但是隨著“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在全國展開,這次裁軍隨之夭折。

第六次繼續完成第五次精簡整編任務1980年3月,中央軍委決定大力精簡機關,壓縮非戰鬥人員和保障部隊。

8月15日,中共中央頒布實施精簡方案,精簡機關,壓縮軍隊員額,減少保障部隊和非戰鬥人員。

這次精簡還裁併了各級機關的重疊機構,撤銷了省軍區獨立師,部分野戰軍步兵師改為簡編師。

第七次軍隊總員額減至400餘萬1982年9月,中央軍委下發精簡方案,將軍委炮兵、裝甲兵、工程兵機關改為總參下轄的炮兵部、裝甲兵部、工程兵部;軍區直屬的炮兵、坦克和野戰工兵部隊,大部劃歸陸軍的軍內建制;將鐵道兵併入鐵道部;基建工程兵集體轉業到國務院有關部門和所駐省、自治區、直轄市。

至此,中國軍隊總員額減至400餘萬人。

第八次裁減員額百萬1985年7月11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批准轉發了軍隊精簡方案。

根據方案要求,這次精簡整編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壓縮軍隊總員額,全軍總人數減少100萬。

到1987年,百萬大裁軍的浩大工程基本完成,解放軍總員額為300萬人。

與裁軍同步,陸軍航空兵部隊、電子對抗部隊等新兵種,以及預備役部隊相繼成立。

陸軍中技術兵種比例首次超過步兵,人民軍隊邁出由摩托化向機械化轉型的關鍵一步。

第九次裁減員額50萬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報告提出,在80年代裁軍100萬的基礎上,將在今後3年內再裁軍50萬。

到1999年底,裁軍50萬的任務已經完成。

第十次裁減員額20萬2003年,中國宣布將在“九五”期間裁減軍隊員額50萬的基礎上,2005年前再裁減20萬,使軍隊總規模降至230萬。

第十一次裁減員額30萬2015年9月3日,習近平主席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宣布中國將裁軍30萬。

如果這一計畫完成,軍隊規模將保持在200萬人左右。

六大時刻1949年接管政權1949年,新政權已將中國大部收入囊中。

但是,新中國所面對的是一系列棘手問題。

雖然政權已立,但各地方的忠誠度還尚有差異。

在華北、東北這樣的“老解放區”,土地改革已經完成,中國共產黨的基層政權也相當穩固。

而在華東和華中大部,西北,以及長江以南的廣闊土地,尚缺乏組織方面的資源,或是民眾對其的感情。

國民黨的殘餘部隊、秘密社會等離心勢力,並未完全臣服於這個新生的政權。

在城市中心,新政權需要立刻建立公共秩序,恢復生產,抑制通貨膨脹,並控制失業現象。

而共產黨潛伏在城市中的地下力量也分布不均,只能作為政權更迭時的輔助力量。

新政權控制區快速地擴展,使得進行全國統治的人力資源與技能都捉襟見肘。

以上形勢決定了新政權最初的統治帶有一定的軍事色彩。

中國被分成了六個大區,其中中南、華東、西北和西南由軍政委員會管理。

而基礎牢固的華北和東北則交給人民政府,以示軍事任務勝利完成。

政權建立之初,人口在5萬以上的大中城市都成立了軍事管制委員會,負責統一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管制事宜。

雖然軍管會是臨時性的——一旦條件適宜就將被文官政府取而代之,但卻是地方的最高權力機關,由當地駐軍最高首長擔任主任。

中央直轄市和重要大城市的軍管會領導人,由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直接任命,葉劍英、聶榮臻、劉伯承、陳毅、粟裕、黃克誠等軍隊高級將領都曾任過此職。

1949年9月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第十四條也明確規定,凡人民解放軍初解放的地方,應一律實施軍事管制,取消國民黨政權機關。

手中握有槍枝的軍管會的權力極大,凡入城部隊及黨政軍民機關均須接受其統一指揮。

軍管會可以發布戒嚴令,並依據中共中央及人民解放軍之政綱,發布臨時法令。

從鎮壓反革命、清除殘敵,到接管公共機關、公共產業,再到發動組織革命民眾團體等,均在其任務範圍之內。

軍管會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按系統、按性質分別設立了行政、軍事、文教、交通、財經等接管委員會。

那些佩戴著印有“軍管會”字樣的紅色大字布胸章的軍管會人員,奔赴各單位接管。

一直以來,軍管會都被中共視為完成新舊政權平穩過渡的有效手段。

不過,信奉“黨指揮槍”而非“槍指揮黨”的毛澤東,也在制度上有意限制著軍管會的權力——六個大區的黨的第一書記這一關鍵職務都由政工人員擔任。

隨著新政權的逐步穩定,幾個月後,軍政委員會就變為協調和監督機構,職能日益被新政府直接承擔。

到了1954年,這些軍事大區的權力已被逐漸轉移到了中央,完成了歷史使命。

1950年韓戰1950年初國內的各種現象都表明,中國動用大量軍隊捲入韓戰是一個計畫外事件。

1950年1月1日,成都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李井泉、周士第分任正副主任。

 事實上,從年初開始,中國的領導者們就有縮減軍費的想法,希望以此支持他們的經濟復興計畫。

6月初,政府下達了讓150萬武裝人員復員的命令。

“人民解放軍將從戰爭狀態進入正規建軍時期,在加強軍隊建設的同時必須復員一部分人員參加國家經濟建設,以幫助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關於人民解放軍1950年的復員工作決定》中計畫。

同一個月,第七屆三中全會召開,主題是為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而鬥爭。

“不要四面出擊,樹敵太多,造成全國緊張的不利局面。

”毛澤東發言說。

就在韓戰爆發的5天之後,被認為是中國革命主要支柱之一的土地改革法公布。

鑒於中國政府一直將土地改革看得極端重要,就可以推測出戰爭初期中共領導者們對紅色朝鮮終將取得勝利的樂觀態度。

不過,美國第七艦隊插入台灣海峽的舉動惹惱了中國。

最初,當官方報紙還在向人民解釋為什麼中國沒有介入韓戰之時,周恩來就在斥責美國的第七艦隊是對中國領土的武裝侵略。

那時的官方宣傳所透露出的信息是,與朝鮮的勝負相比,中國政府更關心台灣問題。

當南韓和聯合國的部隊逆轉戰局,在朝鮮半島獲得優勢之時,中國政府才開始將北韓的成敗與中國安全聯繫了起來。

而聯合國部隊一再向北推進時,史達林曾悲觀地通知北京,金日成可能要在中國土地上成立流亡政府。

那一年的國慶節,毛澤東發出密令,內容是中國軍隊可能參戰,將使用“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名義,以期將戰爭限制在朝鮮半島之內。

韓戰是一場國際戰爭,它所處的冷戰背景導致參戰部隊不可能僅局限於南北韓之間,而必然會一再擴大。

在柏林封鎖、捷克政變、紅色政黨攻占大陸等事件的背景下,美國將金日成的動作解讀為:共產主義毫無饜足。

他們想到,若南韓陷落,則會對一水之隔的日本帶來災害性的衝擊,因此阻擋共產主義勢力在亞洲的擴張。

而在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看來,儘管史達林起初並不支持金日成的野心,但北韓畢竟是紅色陣營的東方大門。

況且,毛澤東對美帝國主義“武裝侵略台灣”深為在意。

他判斷說,他們正圍繞著中國布下長蛇陣型,北起於南韓,南止於越南。

韓戰使得中美關係成為冷戰時期的亞洲樣本,大量的人員傷亡與物資投入,使貧困的中國政權負擔甚重。

11月和12月——介入韓戰後不久——共產黨的土改政策也越發激進,傳統的農村精英被大大削弱。

蔣介石要趁韓戰之虛反攻大陸的傳言,加重了共產黨的不安全感。

1951年,以國民黨在大陸的“殘餘勢力”為對象的鎮反運動開始。

至韓戰結束前後,該運動共殺、關、管200萬至300萬人。

新政權在大陸的地位更加穩固了。

志願軍的頑強表現也給對手留下了深刻印象,美國從此認為中國是一個應予重視的軍事強國。

“文革”軍管對於中國共產黨領導者來講,在“文革”期間啟動軍隊,含有些迫不得已的成分——被發動起來的民眾,並沒有如期待的那樣,形成“民眾大聯合”般的統一力量,而是導致了中國社會的高度分化。

1967年初,在上海“一月革命”的惡劣影響下,全國各地陷入無政府狀態。

當政府已無法控制日益加劇的動員進程時,實際上出現了權力危機。

為了穩定局勢,毛澤東決定動用軍隊。

1月25日,《解放軍報》發表社論《人民解放軍堅決支持無產階級革命派》,為軍隊全面介入政府管理做了理論準備。

該年2月,中共中央恢復使用了革命年代裡的一個名稱“革命委員會”,以此來描述“革命的、負責的、無產階級的臨時政權組織”。

這個革命委員會由三類人構成,民眾代表、黨的幹部,以及軍人。

但是,由於黨的機構已經一片混亂,因此惟一能在全國組織革命委員會的便是軍隊了——由於周恩來的堅持努力,在“文革”中軍隊是受到衝擊最小的機構。

與此同時,軍隊也更易於組織和控制。

在北京,當地方黨委“靠邊站”後,地方衛戍部隊或軍區領導組成了“軍事管制委員會”,負責維持秩序和生產,並挑選民眾代表、幹部、軍官進入這一委員會。

軍隊實質上成為了一個全國性工作組,可以決定哪些幹部能在“文革”中倖存下來。

軍隊開始全面介入政府工作,這對當時中國政權的穩定是必不可少的。

隨後,中央作出了派出軍隊以對地方領導事務實行軍事管制的規定。

從中央各部委到地方各級黨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甚至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等國家級機構,都成了軍管對象。

權力幾乎全部移交給了軍管會。

在“文革”期間,參加“三支兩軍”的官兵達到280萬人。

在“文革”期間的宣傳海報中,軍人形象頻繁出現,並往往占據著畫面的焦點位置,意氣風發地走向各個領域。

在今天,政府檔案的落款是: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

但在“文革”期間,頒布重要檔案的機構排序卻是: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文革小組。

那時軍隊的地位可見一斑。

“軍隊的威望必須堅決維護,無論如何都不能有任何遲疑。

”毛澤東在1967年夏天說。

“文革”之中,軍隊的力量得以迅速崛起。

1969年,當九大召開之時,出席的1500名代表中,大約有2/3的人身穿軍裝。

在1956年八大選出的中央委員中,軍隊代表占19%;但在九屆中委,軍隊代表占了45%。

軍官代表數量大增,這意味著文職官員的代表大大減少。

據分析,在1971年秋林彪墜機死亡之後——由於林彪在軍隊之外的權力基礎比較薄弱,他也曾試圖鼓勵軍隊控制文官政治——努力使軍隊脫離文職事務的嘗試就已經開始。

1973年12月的一次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提出,希望各軍區的司令員對調。

他希望以此來瓦解他們已經成形的關係網路。

毛澤東說,政治局不管政治,軍委不管軍事。

這是在並不太隱晦地說:回到本位。

1976年逮捕“四人幫”1976年8月,毛澤東病危進入尾聲,“四人幫”一直苦心經營的上海民兵開始進入戒備狀態。

他們準備好武力對抗,發放了武器,並發出準備戰鬥的命令。

但是,“四人幫”雖然控制了新聞媒介和10萬上海民兵,但沒能握有足夠的軍權。

而這些民兵是無法與正規軍所抗衡的。

上海一度可能成為“四人幫”最後的堡壘,但絕對成不了走向勝利的跳板。

與此同時,堅決與他們作鬥爭的卻是一批為建立這個新政權而身經百戰的軍事將領——必要時能當機立斷地採取行動。

9月9日,毛澤東逝世。

10月2日,“四人幫”的追隨者毛遠新命令瀋陽部隊的一個裝甲師開往北京。

但是,瀋陽軍區的司令部卻打電話向葉劍英報告了此事,葉立即命令該師停止前進,返回原地。

這一未能成行便被扼殺的事件表明,軍事指揮系統中的隸屬關係相當牢固,而“四人幫”在軍隊中影響力之脆弱,也由此可見。

10月6日,解放軍8341部隊執行了老帥們逮捕“四人幫”的命令,整個行動只用了35分鐘就迅速結束了。

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這場戰爭不僅是中越關係惡化的結果,也有中蘇關係破裂的深厚背景。

中國政府聲稱越南“種種舉動威脅了中國的邊境安全和影響了東南亞的局勢穩定”,“為了捍衛主權,懲治侵略者”而發動了“自衛還擊戰”,進入越南。

就在中央軍委正式下達作戰命令的同時,中國與蘇聯、蒙古接壤的瀋陽軍區、北京軍區、蘭州軍區、新疆軍區均進入臨戰狀態,這四大軍區的乙種步兵師補充人員裝備,擴編為戰時甲種師,各野戰軍離開營區進入野戰地域。

這一行為表明,中國將北方的蘇聯視為重要威脅。

在短暫占領越南北部幾個重要城市後,中國軍隊在一個月之內撤出了越南。

這場戰爭開啟了往後長達十年的老山邊界戰爭。

1980年代初,中越兩國海軍還於西沙群島爆發了數次海上軍事衝突。

不過,中越戰爭卻加速了中美關係進程,中美關係進入了近10年的黃金時期,直到1980年代末。

中越戰爭提醒了中國軍隊向現代化改革的重要性,其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解放軍於1980年恢復了被“文革”中所放棄的軍銜制度——中越戰爭期間,因中國軍隊並無可供識別的軍階、軍銜制度,而導致指揮體系出現紊亂。

老將軍們都對此印象深刻。

新時期的救災與維穩1949年至今的60年中,中國啟動軍隊參與過6次對外戰爭,以及多次大小不等的戰役。

不過,這個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秩序平穩的和平時期也會承擔相應的任務。

上世紀50年代,有40萬的部隊參與帶有生產、防禦性質的建設兵團。

1985年,軍隊實行戰略轉變之後,曾參與過的“引灤入津”工程、蘭西拉光纜工程等大型水利、交通、能源建設多達幾千項。

在部隊,每人每年有六天義務植樹的任務。

在新農村建設中,駐地部隊幫助當地農村發展小水電、扶貧、助困、援建希望國小。

甚至綠化,河流小流域的治理,軍隊亦不拒絕。

事實上,早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時,就已出動10萬軍力進行救災行動。

而1998年抗洪,以及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的軍隊表現,亦令人印象深刻。

這些大的災難,實際上已經對治理秩序和社會秩序構成了嚴重影響,對軍隊的動用順乎自然。

今天,中國軍隊正轉向“養兵千日、用兵千日”的“平戰模糊狀態”。

中國軍隊在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非戰爭軍事行動方面投入的力量已呈上升趨勢。

而軍隊與商業之間的界限也在逐漸劃清。

直到上世紀90年代,兩者之間還沒有嚴格的界限,那時,在這個相對封閉的系統之內,形成了一張龐大的網路,涉及數千家企業和公司,從酒店、卡拉OK廳、高爾夫球場,到航空公司、醫藥公司甚至化妝品。

這樣的情況不僅與現代化軍隊的目標背道而馳,也引發了社會的一些不滿。

1998年,時任中央軍委主席的江澤民宣布:“軍隊、武警部隊必須‘吃皇糧’,必須徹底停止一切經商活動。

”這使得中國軍隊的權力範圍更加清晰化。

偉大意義中國人民解放軍1、中國人民解放軍自南昌起義誕生以後,在22年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中,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新中國的誕生,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中國革命的勝利,主要是依靠我們黨所領導的完全新型的與人民血肉相連的人民軍隊,通過長期人民戰爭戰勝強大敵人取得的。

沒有這樣一支人民的軍隊,就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國家的獨立。

2、新中國成立後,人民解放軍為國防的鞏固、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的幸福安寧作出了突出貢獻。

隨著我們黨領導的事業不斷發展,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從革命戰爭時期在黨領導下為奪取全國政權而進行武裝鬥爭的重要力量,成為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鞏固人民民主專政的堅強柱石、保衛社會主義祖國的鋼鐵長城和建設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

3、1982年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黨的領導下,忠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創造了不朽業績,寫下了光輝篇章,積累了寶貴經驗。

新世紀新階段,我軍的建設和改革發展進入一個嶄新時期。

在黨的絕對領導和人民民眾的大力支援下,我軍已擁有一個值得自豪的過去,必將創造一個更加輝煌的未來。

4、中國人民解放軍自南昌起義誕生以來,已經走過了82年的光輝歷程。

人民解放軍的82年,是在中國共產黨絕對領導下、全心全意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利益英勇奮鬥的82年,是戰勝千難萬險、不斷發展壯大的82年,是為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維護世界和平作出巨大犧牲、建立豐功偉績的82年。

“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這是毛澤東主席根據中國人民在長期革命鬥爭中用鮮血換來的經驗得出的一個基本結論。

“建設一支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的革命軍隊,是革命的依託、民族的希望。

”這是胡錦濤主席在回顧總結中國革命的奮鬥歷程後作出的精闢論斷。

任務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備和訓練演習中國人民解放軍當前的任務就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軍,把林彪,四人幫在文革期間破壞我黨我軍的消極影響徹底排除出去,搞好中國軍隊建設和各項改革,把促進中國軍隊戰備工作和部隊建設,進一步加強中國軍隊現代化,革命化做為中國軍隊的中心工作來抓緊抓好。

在過去八十多年內,林彪,四人幫亂黨亂軍的圖謀從負面上幫助了和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持敵對立場的國際國內的反動勢力破壞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計畫,其錯誤思想是從根本上反對毛澤東同志的建黨建軍原則和毛澤東同志的軍事路線,妄圖破壞中國共產黨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絕對領導,破壞野戰軍,地方軍和民兵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阻撓中國軍隊現代化和科技強軍的戰略實施,在中國軍隊內部引起了很壞的影響,他們控軍權,搞政變,在黨內軍內幹了很多壞事,反軍亂軍篡軍的陰謀活動受到全軍廣大指戰員的堅決抵制,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我軍,必須要以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和集體領導的軍事路線為指標,緊密聯繫部隊實際,深入揭批軍隊內個別別有用心之人,國際反華勢力派遣特務和若干流氓分子的反革命陰謀活動,進一步明確中國軍隊建設目標和任務,胡錦濤同志對此有重要指示:抓軍隊工作,就是搞好軍隊的路線學習,糾正軍內各種不正之風,反對山頭主義,宗派主義,要講團結,不要搞分裂。

中國人民解放軍抓緊抓好落實鄧小平軍事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當前的重頭工作,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進行深入持久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大力發揚我軍特別能戰鬥的精神,大力宣傳我軍政治工作的先進經驗,繼續開展學習雷鋒和硬骨頭六連及中國人民解放軍各時期湧現出來的英雄人物,尤其是中國神舟七號載人航天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抗震救災中湧現出來的模範集體和個人。

中國人民解放軍民兵預備役訓練廣泛開展此類軍隊民眾性活動,推動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備訓練,通過此類活動,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現了朝氣蓬勃的新氣象,我們要繼續學習好落實好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學習和落實好科學發展觀,把中國人民解放軍現代化和革命化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要嚴格控制軍隊,武警部隊和黨政機關從事經商活動,要繼續抓好軍隊建設和軍隊改革開放,要從各方面改進我軍各項工作,要繼續開展精兵強軍的工作,還要完成裁軍50萬人,要做好復員轉業軍人的安置工作,要大力推廣新疆建設兵團的經驗,大辦農場,大辦實體,以成批成建制安置退伍轉業軍人踏上工作崗位。

1998年長江,嫩江,松花江流域發生歷史罕見的洪澇災害,直接經濟損失2000億元,廣大軍民團結奮鬥,人民軍隊發揮了特別能戰鬥的精神,取得了抗洪搶險鬥爭的偉大勝利。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發生芮氏8。

0級大地震,造成人員傷亡30萬人,直接經濟損失6000億元,中國軍隊在抗震救災工作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使此次世所罕見的大地震所帶來的各種損失降低到最低。

解放軍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閱兵式21世紀,中國成為國際社會不可忽視的重要角色,中國人民解放軍也成為世界各國不可輕視的軍隊,在世界各國人民為維護和平,謀求發展所作的巨大努力推動下,中國軍隊制止任何國家的軍備競賽和核擴散,堅持主張實現真正裁軍和早日和平解決諸如巴以爭端等地區衝突問題,中國軍隊反對任何國家在中程飛彈NMD防禦體系方面的各種勾結。

為了保衛祖國安全,必須加強國防現代化建設,要堅決貫徹實施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方針,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精兵強軍之路,加強軍隊質量建設,堅持科技強軍和依法治軍,要優先發展重點武器裝備,提高中國軍隊在現代化技術特別是高科技條件下的防衛作戰能力,按照軍民結合,軍政結合的原則,加快國防科研和國防工業的改革開放和調整提高。

促進軍工高端技術轉民用,完善國防動員體制,加強民兵,預備役部隊建設和改革開放,加強中國人民武警部隊建設,各地區各級政府要重視國防教育,增強國防意識,關心國防事業,支持軍隊建設,要滿腔熱情地做好復員轉業軍人的安置工作,深入持久地開展擁軍愛民和軍民共建活動,鞏固軍政,軍民團結。

中國人民解放軍-----民兵預備役部隊在進行演練在2008年5月12日,中國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芮氏8級大地震,死亡6萬多人,傷者不記其數,當嚴重的地震災害發生後,災區人民的生命財產面臨巨大威脅,以胡錦濤為首的黨中央臨危不懼,領導和組織成千上萬的軍民協同作戰,頑強拼搏,取得了抗震救災的偉大勝利,在這場抗震救災鬥爭中,黨和國家正確決策,各級黨組織努力工作,共產黨員衝鋒在前,全體軍民齊心協力,較好地完成了抗震救災任務,使大地震帶來的各種損失降到最低。

中國人民解放軍要搶抓機遇要主動迎接挑戰。

當前中國軍隊從指導思想上要實現戰略性轉變,要搞好軍隊整編和軍隊的改革,要在軍隊現代化和革命化正規化建設方面繼續努力,在我軍的防衛作戰能力水平上有新的提高。

中國軍隊已經在保衛祖國,搶險救災和社會主義建設各方面工作為黨為人民做出了巨大貢獻,黨和人民感謝他們。

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也需要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心愿和根本利益,在上個世紀末,我們按照鄧小平關於一國兩制的和平構想,成功使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在國共兩黨領導人的多次接觸下,兩岸關係出現了良好局面,大三通已經成為現實,但是仍然有一小撮流氓分子採取多種形式製造事端破壞兩岸關係,但是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這是任何個人和反動勢力都阻礙不了的。

軍事院校政治經濟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經濟學院武警學院武警北京指揮學院武警瀋陽指揮學院武警指揮學院天津分院武警指揮學院石家莊分院武警指揮學院太原分院武警指揮學院福州分院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警工程學院國防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防化指揮工程學院陸軍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蚌埠坦克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工程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陸軍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昆明陸軍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南昌陸軍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濟南陸軍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桂林陸軍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大連陸軍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石家莊陸軍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海軍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潛艇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大連艦艇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廣州艦艇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兵種指揮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工程學院空軍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徐州空軍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雷達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一航空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二航空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長春飛行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西安空軍工程大學防空學院南京炮兵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兵指揮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工程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鄭州防空兵學院軍醫院校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醫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進修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白求恩軍醫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中國人民解放軍大連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中國人民解放軍濟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後勤工程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需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後勤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後勤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械工程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徐州工程兵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運輸工程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汽車管理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交通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裝備指揮技術學院武警工程學院通信網路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重慶通信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通信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其他院校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體育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體育進修學院中國海軍艦隊概況艦隊名駐地駐泊港口海軍基地防務區域規模北海艦隊青島青島、膠南、旅順、葫蘆島、威海、成山旅順基地(轄大連、營口水警區);青島基地(轄威海、膠南水警區);葫蘆島基地(轄秦皇島、天津水警區)連雲港以北渤海、黃海防禦任務擁有330艘艦艇,1個驅逐艦支隊、1個護衛艦支隊、1個核潛艇支隊、1個常規潛艇支隊、1個由飛彈艇、掃雷艇、獵潛艇、魚雷艇等組成的快艇支隊,此外還有一個登入艦大隊。

東海艦隊寧波上海、吳淞、舟山、定海、杭州上海基地(轄連雲港、吳淞水警區);舟山基地(轄定海、溫州水警區);福建基地(轄寧德、廈門水警區)連雲港以南到南澳島以北的東海及台灣海峽的防禦任務600艘艦艇,一個驅逐艦護衛艦混編支隊、一個護衛艦支隊、一個潛艇支隊、一個登入艦艇支隊、一個由飛彈艇、掃雷艇、獵潛艇、魚雷艇等組成的快艇支隊。

南海艦隊湛江湛江、汕頭、廣州、海口、榆林、北海、黃浦湛江基地(轄湛江、北海水警區);廣州基地(轄黃埔、汕頭水警區);榆林基地(轄海口、西沙水警區);駐香港艦艇南澳島以西南海包括西沙、南沙群島的防禦任務300艘艦艇,一個驅逐艦支隊,一個護衛艦支隊,一個核潛艇常規潛艇混編支隊,一個常規潛艇支隊,一個登入艦艇支隊以及一個由飛彈艇、掃雷艇、獵潛艇、魚雷艇等組成的快艇支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級別軍官軍銜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銜分為3等10級,即將官3級(上將、中將、少將)、校官4級(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3級(上尉、中尉、少尉)。

備註: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不授予軍銜。

將官上將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委員、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的編制軍銜正大軍區職的主要軍銜;副大軍區職的輔助軍銜中將副大軍區職的主要軍銜;正大軍區職、正軍職的輔助軍銜少將正軍職、副軍職的主要軍銜;副大軍區職、正師職的輔助軍銜校官大校正師職的主要軍銜;副軍職、副師職的輔助軍銜上校副師職、正團職的主要軍銜中校副團職的主要軍銜;正團職、正營職的輔助軍銜少校正營職的主要軍銜;副團職、副營職的輔助軍銜尉官上尉副營職、正連職的主要軍銜;副連職的輔助軍銜中尉副連職的主要軍銜;正連職、排職的輔助軍銜少尉排職的主要軍銜士兵軍銜現行士兵軍銜按兵役性質分為:1,志願兵役制士兵:六級士官、五級士官、四級士官、三級士官、二級士官、一級士官;2,義務兵役制士兵:上等兵、列兵。

海軍、空軍士兵在軍銜前分別冠以“海軍”、“空軍”二字。

高級士官六級士官、五級士官第四期服現役期滿,被批准進入第五期服現役的四級士官,晉升為五級士官軍銜;第五期服現役期滿,被批准進入第六期服現役的五級士官,晉升為六級士官軍銜。

中級士官四級士官、三級士官第二期服現役期滿,被批准進入第三期服現役的二級士官,晉升為三級士官軍銜;第三期服現役期滿,被批准進入第四期服現役的三級士官,晉升為四級士官軍銜;初級士官二級士官、一級士官義務兵服現役期滿,被批准為第一期士官的,授予一級士官軍銜;第一期服現役期滿,被批准進入第二期服現役的一級士官,晉升為二級士官軍銜;兵上等兵、列兵服現役第一年的義務兵,授予列兵軍銜;服現役第二年的列兵,晉升為上等兵軍銜;相關詞條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 中國人民解放軍(簡稱:人民解放軍、解放軍,英文:People'sLiberationArmyofChina,英文縮寫:PLA)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 歷史沿革   大事記   主要標誌   組織機構   軍種構成 陳康[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 陳康(1911~2002)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原中國共產黨雲南省委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原昆明軍區代司令員、蘭州軍區副司令員。

原名陳五和,1910年2... 生平概況   大事年表   戎馬生涯   滇南戰役   人物評價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武裝力量的標誌,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榮譽的象徵,它激勵全體指戰員牢記自己的神聖職責。

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不惜犧牲... 軍種旗圖案   意義   歷史沿革   相關法規 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PL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坐落在長江之濱、人文薈萃的六朝古都南京,是... 歷史沿革   辦學條件   學術研究   合作交流   文化傳統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歌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由公木作詞,鄭律成作曲,創作於1939年。

原名《八路軍進行曲》,是組歌《八路軍大合唱》中的一首。

19... 概述   歌曲歌詞   創作歷程   作者簡介   歌曲評價 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警醫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警醫學院座落在天津市區,是武警部隊唯一的一所高等醫學院校,擔負為武警部隊培養醫、護、藥、檢、放等專業醫務幹部的任務。

經過多年教育教學改革... 學校簡介   學校環境   研究方向   學校師資   待遇與畢業分配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徽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徽,為鑲有金黃色邊的五角紅星,中嵌金黃色“八一”兩字,亦稱“八一”軍徽。

紅星象徵中國人民獲得解放,“八一”表示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 軍種軍徽   軍徽確定   軍徽作用   軍徽使用 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空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空軍是主要進行空中作戰的軍種。

簡介   古人飛行的幻想   地空飛彈兵   轟炸航空兵   殲擊航空兵 相關搜尋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3集團軍八路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情報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3集團軍蘭州軍區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集團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4集團軍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9集團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北海艦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集團軍東海艦隊武警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49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7集團軍解放軍軍銜等級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西安空軍工程大學熱門詞條excellentIMEIleukemia《夠愛》八級工吃到飽小莉影像館巨輪復古造型愛拍遊戲攻擊直升機比亞迪F0無懈可擊狗狗影視砂眼程亮亮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臺北自來水事業處蘇州博物館違和感鄭仁英鄭糠雲難得飛行少年HITCHKumamonNissanTiidarangerscubaprovigrxplus加拿大移民娛樂百分百宇多田光布朗尼方中信時間簡史水轉印技術河南河南曲劇王瑞玲筆硯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虎姑婆鞠婧禕1991EXO五星級飯店殭屍家族夏利豪林青蓉纏足超級神獸養殖大師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百科知識中文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