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飲食論述探討台灣當代飲食文化意涵-由九 年代末談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研究目的是為了更清楚瞭解全民瘋食尚的背後,隱藏了哪些文化意涵以及透過研究進一步地瞭解食物品味是如何被建構的。

因此,問題意識在於台灣當代的飲食風貌是如何被 ...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88.166.176.73)您好!臺灣時間:2022/05/2614:15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沈岱樺研究生(外文):Dai-HuaShen論文名稱:從飲食論述探討台灣當代飲食文化意涵-由九○年代末談起論文名稱(外文):ExploringtheMeaningofContemporaryFoodCultureinTaiwansincetheLate90''s指導教授:楊明昱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淡江大學系所名稱: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學門:傳播學門學類:一般大眾傳播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09畢業學年度:97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119中文關鍵詞:飲食論述、場域、文化中介者、品味、象徵鬥爭外文關鍵詞:fooddiscourse、field、culturalintermediaries、taste、symbolicstruggle相關次數: 被引用:21點閱:2160評分:下載:0書目收藏:13 本研究目的是為了更清楚瞭解全民瘋食尚的背後,隱藏了哪些文化意涵以及透過研究進一步地瞭解食物品味是如何被建構的。

因此,問題意識在於台灣當代的飲食風貌是如何被呈現、談論的?並援引法國社會學家Bourdieu的「場域」概念,將飲食視為一個文化場域進行探索,並試圖以文化史的書寫方式告訴讀者自六○年代至今的台灣飲食文化風貌呈現為:由懷舊情懷走向生活態度、由烹飪實踐走向生活美學。

再透過文化中介者的品味詮釋,瞭解此一詮釋過程的中介活動是如何被進行,以及背後進行詮釋的人是否更鞏固飲食品味的現狀,這即是本論文的研究問題所在。

研究發現,飲食場域是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不同作用力相互交織或鬥爭,才得已呈現當代此一樣貌。

從Bourdieu的理論視野中,理解空間中佔有相同位置或鄰近位置的行動者,會被放置在相似的狀況且受制於相似的制約條件,並因此可能有相似的習性與利益。

因此,筆者進一步地從烹飪家、食評家、飲食作家、美食記者等人的飲食相關論述當作分析對象,並視之為文化中介者的成員,為一般大眾生產象徵事物,並且佔據社會空間中上的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社會大眾較難去質疑文化中介者的論述,因為文化中介者在贏取象徵權力的同時,也以超然、中立的姿態,確立了象徵暴力的客觀運轉。

使人們誤認且認知其正當性與權威性,並掩蓋了深刻潛存之物質條件的不平等與文化資源的分配不均。

Thisthesistriestounderstandtheculturalmeaningsbehindthe“food-mania”,andthewayhowtasteoffoodhasbeenconstructed.Therefore,thecoreproblematicishowfoodscenarioisrepresentedanddiscoursedincontemporaryTaiwan?ByappropriatingtheFrenchsociologistBourdieu’sconcept“field”,thisthesishenceconsiderfoodasaculturalfield.Furthermore,fromaculturalhistoryapproach,thisthesistriestoelaboratethefoodscenarioinTaiwansince60’s:fromthenostalgictolifestyle,andfromcookingpracticetolifeaesthetics.Finally,throughanalyzingtheinterpretationsoftastefromtheculturalintermediaries,wewillrealizethewayofhowinterpretationsoftheculturalintermediariesareconstructedandwhethertheseinterpretationsreproduceorstrengthenstatusquoofthetasteoffood.Thisthesisarguesthatithasbeenthroughtheintertwinedandstruggledwithinthedifferentforcesfordecades,thenconstructthecurrentsituationoffoodfield.FromthetheoreticalpointofBourdieu,agentswhohavethesamesocialpositionsinsocialfieldwillbeembeddedinthesamesocialconditionsandcontext,inthatwaythentheymighthavethesimilarhabitusandinterests.Accordingtothis,theauthor,byanalyzingthefooddiscourseformthechefs,foodcritics,foodwriters,andfoodjournalists,arguesthattheseculturalintermediariesproducethesymbolicconstructsforthepopular.However,whenculturalintermediariesoncewonthesymbolicpower,theyalsogainthesymbolicviolencebeneaththeneutralandobjectivegestureatthesametime,soitismuchharderfornormalpeopletocriticthediscoursesoftheculturalintermediaries.Andthatmakespeoplemisrecognizethelegitimacyandauthorityasnature,hencethatwilldeeplycovertheunevendistributionofmaterialconditionsandculturalresources. 第一章緒論…………………………………………………1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1第二節文獻回顧與研究問題………………………………5壹、相關文獻回顧………………………………………6一、飲食與歷史…………………………………………6二、飲食與消費…………………………………………8三、飲食與品味…………………………………………10四、飲食與文化中介者…………………………………12五、小結…………………………………………………14貳、研究問題……………………………………………14第三節理論背景與研究方法………………………………17壹、理論背景……………………………………………18貳、研究方法與架構……………………………………22一、新聞性平面媒體……………………………………23二、飲食文化創作文本…………………………………24三、訪談資料……………………………………………25第二章回溯早期飲食論述…………………………………27第一節烹飪為實踐性的技巧………………………………29壹、首位電視烹飪節目主持人:傅培梅………………29貳、早期食譜社教意味濃厚……………………………33第二節紙上談饞:記憶的舌頭……………………………35壹、饞人說饞:唐魯孫(1908-1985)………………36貳、鄉愁滿溢:梁實秋(1902-1987)………………39參、肚大能容:逯耀東(1933-2006)………………42第三節已非舊時味…………………………………………45壹、憶吃宏文:懷舊的滋味……………………………46貳、飲饌品味的遞嬗……………………………………48第三章當代飲食論述………………………………………50第一節媒體談吃景象蓬勃…………………………………51第二節飲食成為一種生活態度……………………………54壹、文化學習空間增加…………………………………55貳、飲食書寫喚起生活態度……………………………62第三節飲食是生活美學的體現……………………………65第四章文化中介者與品味形塑……………………………71第一節文化中介者的內部實踐……………………………71壹、提倡「新美食學」(newgastronomy)…………72貳、新美食家的反思性(reflexive)實踐…………76第二節品味論述之建立……………………………………79壹、產地:講究風土……………………………………80貳、餐桌:注重品質……………………………………84第三節品味即權力展現……………………………………87壹、中介者的象徵鬥爭…………………………………87貳、品味再製階層關係…………………………………93第五章結語與研究建議……………………………………96第一節飲食場域下的象徵鬥爭……………………………97第二節文化中介者的象徵權力……………………………99第三節飲食研究的未來……………………………………101參考文獻………………………………………………………105附錄一訪談大綱……………………………………………114附錄二傅培梅相關著作……………………………………116附錄三唐魯孫作品介紹……………………………………118圖表目錄【圖1-1】:社會位置空間及生活風格空間…………………22【表1-1】:本研究深度訪談對象……………………………25【表2-1】:傅培梅電視節目之演變…………………………32【圖3-1】:飲食文化空間……………………………………61 中文文獻: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2004)。

《出版年鑑》。

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王志弘、李根芳譯(2003)。

《文化理論詞彙》。

台北:巨流。

(原書Brooker,P.〔1999〕.AGlossaryofCulturalTheory.London:Arnold)王宣一(2003)。

《國宴與家宴》。

台北:時報。

王紹中(2001)。

〈買賣歲月,吃喝過日〉,《台灣世紀回味:生活長巷》。

台北:遠流。

台灣省政府秘書處(編)(1947)。

《台灣省政府公報》。

台北:台灣省政府秘書處。

朱柔若譯(2002)。

《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

台北:揚智。

(原書Neuman,W.L.〔1997〕.SocialResearchMethods:QualitativeandQuantitativeApproaches.Boston:AllynandBacon)池宗憲(2002)。

《台灣茶街探源》。

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燕和(2007)。

〈台北:城市中的現代廟會〉,《飲食全球化-跟著麥當勞,深入東亞街頭》。

台北:早安財經文化。

李光堯(1998)。

〈色香味的影音呈現〉,《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4:7-9。

李猛、李康譯(2009)。

《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

台北:麥田。

(原書Bourdieu,P.&Wacquant,L.〔1992〕.AnInvitationtoReflexiveSociology.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林文月(1999)。

《飲膳札記》。

台北:洪範。

林怡秀、甘立德(2008)。

〈口慾時代達人領門〉,《ELLE》。

台北:樺榭。

林欣怡、陳裕鳳譯(2009)。

《慢食新世界》。

台北:商周。

(原書Petrini,C.〔2005〕.Buono,pulitoegiusto.Torino:GiulioEinaudiEditore.)邱文寶譯(2008)。

《餐桌上的風景:歷史傳說、名廚軼事和經典烹飪交織的美食文化》。

台北:三言社。

(原書Civitello,L.〔2003〕.CuisineandCulture:AHistoryofFoodandPeople.Hoboken,N.J:JohnWileyandSons.)柳綠蔭(1968)。

〈增廣梅花宴〉,《婦女雜誌》,1:68。

柳綠蔭(1969)。

〈西菜中吃〉,《婦女雜誌》,3:83。

香港嶺南學院翻譯系(1997)。

〈學問尋繹的措辭學與專家學者〉,《社會科學的措辭》。

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唐魯孫(2000a)。

《天下味》。

台北:大地。

唐魯孫(2000b)。

《酸甜苦辣鹹》。

台北:大地。

唐魯孫(2000c)。

《故園情(下)》。

台北:大地。

唐魯孫(2000d)。

《唐魯孫談吃》。

台北:大地。

唐魯孫(2000e)。

《中國吃》。

台北:大地。

唐魯孫(2000f)。

《什錦拼盤》。

台北:大地。

孫寅瑞(2001)。

《牛肉成為台灣漢人副食品的歷史觀察》。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智綺譯(2002)。

《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

台北:麥田。

(原書Bonnewitz,P.〔1997〕.PremièresleçonssurLasociologiedePierreBourdieu.French:PressesUniversitairesdeFrance.)徐仁全(2007)。

〈吃出競爭力〉,《遠見雜誌》。

台北:天下遠見。

郝譽翔(1999)。

〈婉轉附物,迢悵切情-論林文月《飲膳札記》〉,《趕赴繁花盛放的饗宴:飲食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時報。

高宣揚(2002)。

《布爾迪厄》。

台北:生智。

尉遲秀譯(2008)。

《戀酒事典》。

台北:大塊。

張君玫譯(2002)。

《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

台北:巨流。

(原書Storey,J.〔1991〕.CulturalConsumptionandEverydayLife.London:Arnold)張錦華(2002)。

〈從PierreBourdieu的文化社會學看閱聽人主體/結構辯証關係的研究〉,《傳播文化》,9:61-105。

張馨之(2005)。

《文化產業全球化-以《TaipeiWalker》生活情報誌為例》。

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文薔(2002)。

〈談《雅舍談吃》〉,《雅舍談吃》。

台北:九歌。

梁實秋(1985)。

《雅舍談吃》。

台北:九歌。

許舜英(2008)。

《我不是一本型錄》。

台北:漫遊者。

許薔薔、許綺玲譯(1997)。

《神話學》。

台北:桂冠。

(原書Barthe,R.〔1957〕Mythologies.Paris:EditionsduSeuil.)郭俊明(2004)。

《普洱茶在台灣之興起》。

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玉箴(2008)。

〈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階級與文化展演:日治與戰後初期的「台灣菜」〉,《台灣史研究》,15(3):139-186。

陳玉箴譯(2005)。

《媒介與傳播研究法指南:質化與量化方法論》。

台北:韋伯。

(原書Jenson,K.(ed)〔2002〕AHandbookofMediaandCommunicationResearch.Lodon:Routledge.)陳其澎(2005)。

〈移植的空間‧移植的認同:台北市的味覺地圖〉,「去國‧汶化‧華文祭:2005年華文文化研究會議」,新竹:交通大學。

陳建豪(2007)。

〈不景氣時代-全民瘋食尚〉,《遠見雜誌》,252:290-293。

陳思和(1999)。

〈試論現代散文創作中的談「吃」傳統〉,《趕赴繁花盛放的饗宴:飲食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時報。

陳柔縉(2005)。

《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

台北:麥田。

陳柔縉(2006)。

《宮前町九十番地》。

台北:時報。

傅培梅(1969)。

〈怎樣做粽子〉,《婦女雜誌》,9:48。

傅培梅(1969)。

〈豬油年糕和春捲的做法〉,《婦女雜誌》,6:44。

傅培梅(2000)。

《五味八珍的歲月─傅培梅傳》。

台北:橘子。

傅學仁(2004)。

《台灣葡萄酒消費文化分析》。

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焦桐(2006)。

〈主題饗宴:文學宴〉,《飲食》,16:27。

焦桐(編)(2003)。

《台灣飲食文選II》。

台北:二魚文化。

焦桐(編)(2008)。

《2007台灣飲食文選》。

台北:二魚文化。

舒國治(2008)。

《窮中談吃》。

台北:聯合文學。

黃瑞祺(2005)。

〈紀登斯現象〉,《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

台北:左岸。

逯耀東(1987)。

《祇剩下蛋炒飯》。

台北:圓神。

逯耀東(1992)。

《已非舊時味》。

台北:圓神。

逯耀東(1998)。

《出門訪古早》。

台北:東大。

逯耀東(2001)。

《肚大能容-中國飲食文化散記》。

台北:東大。

楊儒門(2009)。

〈正視農業,才能解決問題〉,《糧食戰爭》。

台北:高寶。

葉至誠(2000)。

《社會科學概論》。

台北:揚智。

葉怡蘭(2003)。

《Yilan的台灣生活滋味》。

台北:玉山社。

葉怡蘭(2005)。

《尋味‧紅茶》。

台北:積木。

葉怡蘭(2008)。

《極致之味-Yilan的18堂飲食課》。

台北:皇冠。

葉家興、謝伯讓、高薏涵、謝佩妏譯(2009)。

《糧食戰爭》。

台北:高寶。

(原書Patel,R.〔2007〕.StuffedandStarved.Malaysia:SchwartzPublishingPty.)董彭年(1976)。

《中華民國電視年鑑》。

台北:中華民國電視學會。

詹宏志(1996)。

《城市人:城市空間的感覺、符號和解釋》。

台北:麥田。

廖咸浩(2006)。

〈蒹葭流金〉,《飲食》,16:26。

漢寶德(2006)。

《美,從茶杯開始:漢寶德談美》。

廣西:師範大學。

趙旭東、方文譯(2005)。

《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

台北:左岸。

(原書Giddens,A.〔1991〕.ModernityandSelf-Identity:SelfandSocietyintheLateModernAge.UK:PolityPress.)趙俠碧(1968)。

〈十月菜單〉,《婦女雜誌》,1:4。

劉維公(2006)。

《風格社會》。

台北:天下雜誌。

蔣勳(2005)。

《天地有大美:蔣勳和你談生活美學》。

台北:遠流。

蔣勳(2006)。

《美的覺醒:蔣勳和你談眼、耳、鼻、舌、身》。

台北:遠流。

蔣艷蓉(2000)。

《從餐飲版面探討台灣飲食文化之變遷─以中國時報、民生報為例》。

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鄭瑞城等著(1993)。

《解構廣電媒體:建立廣電新秩序》。

台北:澄社。

鄧景衡(1995)。

《台灣飲食文化系譜》。

台北:結構群。

鄧景衡(2002)。

《符號、意象、奇觀─台灣飲食文化系譜(上)》。

台北:田園城市。

賴守誠(1993)。

《台北市廣告人與當代台灣的消費文化:一個文化中介者的個案》。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守誠(2005)。

〈食物、品味塑造與社會群體的建構:以大眾文化產品推薦「客家菜」為例〉,二○○五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暨研討會之發表論文。

賴守誠(2007)。

〈烹飪文化資本、文化中介者與食物品味:以台灣食物文本的當代轉型為例(1961-2005)〉,二○○七年文化研究年會發表論文。

錢欽青(2006)。

《吃出風格》。

台北:聯合文學。

謝忠道(2005)。

《慢食:味覺藝術的巴黎筆記》。

台北:果實。

鍾叔河(編)(2005)。

《知堂談吃》。

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鍾怡雯(1999)。

〈記憶的舌頭-美食在散文的出沒方式〉,《趕赴繁花盛放的饗宴:飲食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時報。

鍾鳳美(2003)。

《梁實秋先生的事蹟與散文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良憶(2002)。

《青春食堂》。

台北:皇冠。

韓良憶(2008)。

《吃東西》。

台北:皇冠。

韓良憶譯(2004)。

《牡蠣之書》。

台北:麥田。

(原書Fisher,M.F.K.〔1988〕.Considertheoyster.SanFrancisco:NorthPointPress.)韓良憶譯(2007)。

《食物的歷史》。

台北:左岸。

(原書Fernández-Armesto,F,A.〔2001〕.Food:AHistory.UK:PanBooks.)韓良露(2005)。

《韓良露私房滋味》。

台北:麥田。

韓良露(2007)。

〈春日潤餅環島行〉,《飲食》,20:85。

簡相堂(編)(2006)。

《2006年食品產業年鑑》。

新竹: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簡媜總策劃(2009)。

《吃朋友》。

台北:印刻。

嚴長壽(2008)。

《我所看見的未來》。

台北:天下遠見。

報章雜誌:《MYLOHAS》(2009年5月)。

〈拜訪農夫市集〉,17:26-37。

《婦女雜誌》(1968年10月)。

〈家事一得〉,1:65。

《婦女雜誌》(1970年6月)。

〈家事一得〉,22:54。

《吃在台灣》(1992年6月)。

〈五味調和、人人都是烹調好手〉,30:106-111。

《商業周刊》(2005年3月14日)。

〈美力時代〉,903:68-78。

《經濟日報》(1969年6月26日)。

〈傅培梅食譜,中英文對照〉,09版。

《人間福報》(2009年3月27日)。

〈美食團不花錢社交〉,家庭版。

《中國時報》(1999年6月1日)。

〈韓良憶:當我開始想寫一些零散的飲食文章〉。

《中國時報》(2008年2月25日)。

〈美食天堂觀光客聞香朝聖〉,T3版。

《中國時報》(2009年3月13日)。

〈Discovery收視率最高主廚奧利佛改革學生午餐列為健康示範〉,A7版。

《聯合報》(1971年8月9日)。

〈孔子圖像國劇臉譜複製名畫右老書法還有中華地圖培梅食譜〉,09版。

《聯合報》(2001年9月17日)。

〈主題品書飲食文學寫手上菜文字的滋味〉,30版。

《聯合報》(2001年9月17日)。

〈飲食文學寫手上菜〉,30版。

《聯合報》(2001年10月1日)。

〈每周新書金榜有良心的肚子《肚大能容》逯耀東著東大圖書公司〉,30版。

《聯合報》(2007年8月22日)。

〈南村落飲食文化課堂堂爆滿〉,A14版。

《聯合報》(2007年9月14日)。

〈美食作家講堂巧克力,認識深奧哲學〉,E1版。

《聯合報》(2008年5月26日)。

〈韓良露徐仲慢食的傳道者〉,A6版。

《聯合報》(2008年5月26日)。

〈側記用慢食向在地文化叩門〉,A6版。

《聯合報》(2009年2月20日)。

〈桃園機場賣餐飲讓我覺得沒面子〉,A4版。

《聯合晚報》(2000年5月7日)。

〈民視新園地供唱將飆歌〉,10版。

《聯合晚報》(1991年6月8日)。

〈「傅培梅」三個字,幾乎已經成為「中國菜」的代名詞了〉,15版。

線上資訊:南村落網站。

上網日期:2009年3月29日。

取自http://www.southvillage.com.tw/about_0001.html。

國際慢食協會網站。

上網日期:2009年5月11日。

取自http://slowfood-taiwan.myweb.hinet.net/。

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

上網日期:2009年5月30日。

取自http://www.yilan.com.tw/html/index.php。

王瑞瑤(2009年1月14日)。

〈光怪陸離的美食評鑑〉。

上網日期:2009年5月30日。

取自http://blog.chinatimes.com/eat/archive/2009/01/14/368439.html。

王瑞瑤(2009年2月17日)。

〈愛台灣,代價知多少?〉。

上網日期:2009年5月30日。

取自http://blog.chinatimes.com/eat/archive/2009/02/17/376675.html。

葉怡蘭(2002年9月13日)。

〈我的無敵私房乾拌麵〉。

上網日期:2009年6月1日。

取自http://www.yilan.com.tw/html/modules/cjaycontent/index.php?id=378。

葉怡蘭(2002年10月1日)。

〈玩「鹽」〉。

上網日期:2009年5月13日。

取自http://www.yilan.com.tw/html/modules/cjaycontent/index.php?id=80。

葉怡蘭(2006年11月1日)。

〈莎喲娜啦,料理東西軍〉。

上網日期:2009年5月10日。

取自http://www.yilan.com.tw/html/modules/cjaycontent/index.php?id=600。

葉怡蘭(2006年12月27日)。

〈沉醉,威士忌〉。

上網日期:2009年6月1日。

取自http://www.yilan.com.tw/html/modules/cjaycontent/index.php?id=607。

外文文獻:Appadurai,A.(1981).Gastro-politicsinHinduSouthAsia.AmericanEthnologist,8,494-511.Appadurai,A.(1988).HowtoMakeaNationalCuisine:CookbooksinContemporaryIndia.ComparativeStudiesinSocietyandHistory,30(1),3-24.Appadurai,A.(1993).Consumption,durationandhistory.StanfordLiteratureReview,10,11-33.Ashley,B.Hollows,J.Jones,S.&Taylor,B.(2004).FoodandCulturalStudies.NewYork:Routledge.Barthes,R.(1961).TowardaPsychosociologyofContemporaryFoodConsumption.FoodandCulture(pp.20-27).NewYork:Routledge.Beardsworth,A.&Keil,T.(1997).SociologicalPerspectivesonFoodandEating.SociologyontheMenu(pp.47-70).NewYork:Routledge.Bell,D.&Valentine,G.(1997).Consuminggeographies:wearewhereweeat.London:Sage.Bourdieu,P.(1984).Distinction:asocialcritiqueofthejudgementoftaste.London:Routledge.Bourdieu,P.(1998).PracticeReason:ontheTheoryofAction.Cambridge:PolityPress.Bourdieu,P.(1980).ADiagramofSocialPositionandLifestyle.Media,CultureandSociety,2,255-259.Bourdieu,P.(1986).TheFormsofCapital.InJohnG.(Eds),HandbookofSociologyofEducation(pp.241-258).NewYork:GreenwoodPress.Cronin,AnneM.(2000).AdvertisingandConsumerCitizenship:Gender,ImagesandRights.London:Routledge.DuGay,Paul(ed.).(1997).ProductionofCulture/CulturesofProduction.London:Sage.Fanstasia,R.(1995).FastFoodinFrance.Theory&Society,24(2),201-243.Featherstone,M.(1991).ConsumerCultureandPostmodernism.London:Sage.Ferguson,PriscillaParkhurst.(1998).ACulturalFieldintheMaking:Gastronomyin19th-CenturyFrance.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04,597–641.Fischler,C.(1981).FoodPreferences,NutritionalWisdomandSocioculturalPreferences.InWalcher,D.&Kretchmer,N.(Eds.),Food,NutritionandEvolution:FoodAsanEnvironmentalFactorintheGenesisofHumanVariability(pp.59-67).NewYork:MassonPublishing.Fischler,C.(1988).Food,SelfandIdentity.SocialScienceInformation,27(2),275-292.Goody,Jack.(1982).Cooking,Cuisine,andClass:AStudyinComparativeSociology.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Garnham,N.(2000).Themediaasculturalindustries.InEmancipation,theMediaandModernity:ArgumentsabouttheMediaandSocialTheory.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Harré,R.&Langenhove,L.(1999).Positioningtheory.Cambridge:BlackwellPublishers.Mennell,S.Murcott,A.&vanOtterloo,A.(1992).TheSociologyofFood:Eating,DietandCulture.London:Sage.Mintz,S.(1985).SweetnessandPower:ThePlaceofSugarinModernHistory.NewYork:Viking.Mintz,S.(1994).EatingandBeing:WhatFoodMeans.InHarrissB.(Eds),Food:MultidisciplinaryPerspectives(pp.102-115).Cambridge:BasilBlackwell.Morris,M.&Ogan,C.(1996).TheInternetasmassmedium.JournalofCommunication,46(1),39-50.Montanari,M.(2006)FoodIsCulture.ColumbiaUniversityPress.Narayan,U.(1995).Eatingcultures:incorporation,identityandIndianfood,SocialIdentities,1,63-86.Roche,D.(2000).AHistoryofEverydayThings:thebirthofconsumptioninFrance,1600-1800.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Soler,J.(1979).TheSemioticsofFoodintheBible.InRobertFoster&OrestRanum(Eds),FoodandDrinkinginHistory:SelectionsfromtheAnnales,Economiks,Civilisations(pp.126-138).Editedby.Baltimore:Penguin.Tomlinson,A.(Eds)(1990).Consumption,Identity,andStyle:marketing,meanings,andthepackagingofpleasure.London:Routledge.Warde,A.(1997).Consumption,FoodandTaste:CulinaryAntinomiesandCommodityCulture.London:Sage.Welsch,R.(1981).TheInterdependenceonFoodwaysandArchitecture:AFoodwaysContrastontheAmericanPlains.InFoodinPerspective:ProceedingsoftheThi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thnologicalFoodResearch(pp.365-276).Edinburgh:JohnDonald.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臺灣葡萄酒消費文化分析 2. 台北市廣告人與當代台灣的消費文化:一個文化中介者的個案 3. 台灣茶街探源 4. 牛肉成為台灣漢人副食品的歷史觀察 5. 梁實秋先生的事蹟與散文之研究 6. 普洱茶在台灣之興起 7. 文化產業全球化—以《TaipeiWalker》生活情報誌為例 8. 異國飲食文化與中介--以日式飲食文化為例 9. 身體與飲食:林海音的自我書寫 10. 美貌!資本?場域。

─女性業務外貌價值剖析 11. 舞影者:台灣戰後攝影記者習癖與品味的形構 12. 布爾迪厄藝術社會學之研究 13. 遙望十字街頭:論台灣搖滾樂場景中吉他技藝的養成與轉化 14. 文化知識與日常生活:美容節目之場域形構分析 15. 台北市「潮流圈」的形塑與運作   1. 李光堯(1998)。

〈色香味的影音呈現〉,《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4:7-9。

2. 柳綠蔭(1968)。

〈增廣梅花宴〉,《婦女雜誌》,1:68。

3. 張錦華(2002)。

〈從PierreBourdieu的文化社會學看閱聽人主體/結構辯証關係的研究〉,《傳播文化》,9:61-105。

4. 陳玉箴(2008)。

〈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階級與文化展演:日治與戰後初期的「台灣菜」〉,《台灣史研究》,15(3):139-186。

5. 傅培梅(1969)。

〈怎樣做粽子〉,《婦女雜誌》,9:48。

6. 葉怡蘭(2005)。

《尋味‧紅茶》。

台北:積木。

7. 漢寶德(2006)。

《美,從茶杯開始:漢寶德談美》。

廣西:師範大學。

8. 趙俠碧(1968)。

〈十月菜單〉,《婦女雜誌》,1:4。

9. 蔣勳(2005)。

《天地有大美:蔣勳和你談生活美學》。

台北:遠流。

  1. 異國飲食文化與中介--以日式飲食文化為例 2. 世代對飲食文化意象與飲食行為之研究--以苗栗縣客家族群為例 3. 台灣日治時期漢人飲食文化之變遷:以在地書寫為探討核心 4. 舌尖與筆尖的對話-台灣當代飲食書寫研究(1949-2004) 5. 《飲食》中的飲食文學研究―─以「名家談吃」為主要範疇 6. 台灣認同形塑過程中的飲食文化 7. 臺灣當代飲食文學研究:以後現代與後殖民為論述場域 8. 日本和台灣有關飲食文化的研究-以筷子為中心– 9. 牛肉成為台灣漢人副食品的歷史觀察 10. 文化飲食與飲食文化對消費者行為模式影響-以煲湯在台灣的消費市場為例 11. 飲食文學範疇的建構:一個社會學式的考察 12. 80年代以來台灣飲食散文研究 13. 從餐飲版面探討台灣飲食文化之變遷------以中國時報.民生報為例 14. 關於食物,我們談論的是?:臺灣飲食書寫的文化(1996~2012) 15. 臺灣當代飲食散文的地誌書寫—以蔡珠兒、焦桐、韓良憶為考察對象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