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一、《法華經》的重要十句話 - 星雲大師全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法華經‧授記品》裡提到:這一位將來怎樣成道、那一位將來怎麼成佛、那一個將來做什麼偉大的事業,這些都是佛陀給弟子們歡喜的授記。

我想每一個人在聽聞《妙法蓮華 ... 大師全集 全集自序 全集介紹 大師略傳 大事年表 著作總覽 影音弘法 相關連結 首頁/ 第一類【經義】/ 法華經大意/ 190 第四講《法華經》的人間思想/ 190一、《法華經》的重要十句話 190一、《法華經》的重要十句話 (一)示教利喜──處處給人歡喜「示教利喜」,是諸佛菩薩教化眾生的本願。

示者,顯示善惡;教者,教導捨惡從善;利者,令修善因,讓他見到佛法的利益功德;喜者,隨他所做讚歎,令他歡喜。

若以《法華經》來說,「示」三乘是方便、一乘是真實;令捨三乘入一乘,故云「教」;說三乘果德劣、一乘果德殊勝,使修一乘因,令他心見到「利」益;觀眾生根機因緣,或直接說一佛乘,或以種種譬喻解說,或以宿世因緣說,隨其所樂,應機說法,令生歡「喜」。

有人問:「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不生到其他佛國淨土,偏要生到這多苦多難的娑婆世界?」本經強調「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世間」,就是為了對娑婆世界的眾生「示教利喜」,意即開示、教導一切眾生,能夠成就佛道;同時給予利益和歡喜。

佛陀成道以後的三十二相應化身,非常圓滿。

佛陀還沒開口說話,大眾一見到佛,就非常歡喜;說法時,只要聽到佛的音聲,大家也很歡喜;看到佛陀著衣、持缽、遊化人間,見者無不歡喜。

尤其佛陀的慈悲、威德,讓所有眾生感覺親切和藹、如沐春風。

有的人在謀職時,各個公司、機構,爭相高薪僱請;有的人,任何團體、機構,敬而遠之,或是千方百計的拒絕:「不要!不要!我這裡人太多了!」為什麼?人生活在世間,如果不被人歡喜接受,自己要反省檢討,不要怨天尤人。

好比烏鴉的聲音難聽,飛往他處,一樣沒有人喜歡。

所以,重要的是改變自己的聲音,才會受到歡迎。

一個母親失去了兒子,痛不欲生,就去找佛陀:「請你救救我的兒子,讓他再活過來吧!」「要你兒子不死,只有一個辦法,如果你能找到吉祥草,你的兒子就會復活。

」「哪裡有吉祥草呢﹖」「你挨家挨戶的問,只要有一戶人家,百年之內沒有死過人,他家的草就是吉祥草。

」聽了佛陀的話以後,母親逢人就問:「你家百年之內有死過人嗎﹖」當然不會有一戶人家,百年之內沒有人喪亡,這時,母親才深深覺悟:「原來有情世間,生死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

」佛陀慈悲方便的教化,解除了母親的悲傷,讓他認識了世間的實相。

《楞嚴經》裡有一則故事,摩登伽女是個美麗的女孩,卻是首陀羅種姓的賤族。

他愛上剎帝利種姓的阿難比丘。

有一天,他跑來講堂,佛陀正在講經。

他急切的說:「佛陀,你把阿難尊者還給我!我愛他,他也愛我。

」在莊嚴的佛門裡,他提出這種問題,實在很不適當。

但是,慈悲的佛陀竟然說:「摩登伽女,阿難尊者是一個很有修行的人,你想要嫁給他,你的修行要和他相等才好呢!所以,最好你在我這裡修行,一個星期、兩個星期,等到你的心跟他一樣清淨,我就替你們主持結婚典禮。

」不到一星期,佛門的清淨,引發他的善根,摩登伽女對感情的觀念徹底改變了。

對於自己愛戀的執著,感到很慚愧。

他跟佛陀懺悔說:「我現在知道了,五欲、人我是煩惱的根源,唯有清淨的修道才能解脫、昇華、自在。

我不應該執著情愛,請佛陀慈悲,讓我加入僧團修行吧!」佛陀很歡喜,摩登伽女也很歡喜的出家了。

佛陀就是以如此的善方便,解除阿難的危機,也度化了一個女孩。

現代人的牙齒大多不好,佛光山也有不少弟子,因為牙齒蛀壞要裝假牙,或牙齒排列不整齊要做矯正。

人數多了,造成常住很重的負擔。

醫療組的弟子跟我申訴:「那麼多人都裝假牙齒,價格那麼貴,常住實在負擔不起。

我看就補一補,填一填牙就可以了……。

」我說:「不可以。

儘管這許多青年人,不一定會講好話,但不能沒有一口好牙!」我的用意是,希望大家不但有好的牙齒,也要學習像佛陀一樣,說滿口的好話;要能「示教利喜」,給人鼓勵,說有意義、有啟發性的言語。

一般人都說後母不好,佛門裡卻有個模範的後母、善良的後母,把子女教育成功的例子。

釋迦牟尼佛出生七天後,親生母親摩耶夫人就逝世,由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把他帶大。

沒有這位後母的照顧,就沒有未來去出家、成道的佛陀。

從悉達多太子到人天尊敬的佛陀,背後的偉大推手就是這位後母的辛勞成就。

因為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發心出家,此後佛陀才開放讓女眾出家,同時也是為了感念後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的養育之恩。

所以,今天有比丘尼教團,不但要感謝佛陀的慈悲,更要感謝摩訶波闍波提夫人的恩惠。

《法華經‧授記品》裡提到:這一位將來怎樣成道、那一位將來怎麼成佛、那一個將來做什麼偉大的事業,這些都是佛陀給弟子們歡喜的授記。

我想每一個人在聽聞《妙法蓮華經》的教理之後,也應該把佛陀的教化、佛陀的慈悲、佛陀的歡喜,佛陀的「示教利喜」遍滿在我們的人間。

(二)隨喜功德──時時讚美說好何謂「隨喜」呢?「隨」,是跟隨、依順、不違背;「喜」,是歡喜、不恨、不討厭。

《法華經》中,隨喜指聽聞佛壽長遠的珍貴意義,遵行教主釋尊的金言,歡喜並信以為真。

〈隨喜功德品〉中,讚歎隨喜、聽聞《法華經》的功德無量。

普賢菩薩曾經對善財童子說:就算是捨棄了自己的身體、性命,都要隨喜功德;隨喜是一種心量的修行,能成就菩薩種種的波羅蜜多。

因此,凡是別人所做的功德,無論大小,不論是聽到的、看到的,哪怕是一絲一毫,小如微塵的功德,都能跟隨一起去做,隨分隨力去做,並且歡喜讚歎他們,使其更加精進生歡喜心。

可以說隨喜功德就是最好的功德。

我在美國西來寺,有一個常常在西來寺吃飯的美國人說:「不好意思,我老是在這裡吃飯,我又沒有錢布施。

」我說:「錢財的布施是小小的功德,比出錢的功德再大一點,就是出力,你可以來寺裡幫忙澆花、掃地,也是有功德的。

假如你沒有力氣,再高一點的功德是說好話,講西來寺很好,這也有功德。

」「我不會講好話。

」「你進到西來寺,你歡喜嗎?見到人家來拜拜,你很歡喜嗎﹖見到人家在這裡做好事、做功德,你歡喜嗎?」「是的,我很歡喜!」聽他這麼說,我放下心來:「那就好!隨喜功德是第一功德。

」常有人說:「我沒有錢學佛。

」到寺院不一定要布施金錢,甚至不一定要出力。

除了布施金錢,倒茶、掃地、澆花……當然都有功德。

不過,如果全台灣、全世界的人,都說佛教的好話,都讚歎別人做的好事,這個功德更大,我們的社會也必定成為歡喜、和樂的淨土。

隨喜功德簡單可行,但多數人卻行不得。

因為許多人有幸災樂禍的劣根性,有說壞不說好的惡習,而阻礙了這種功德的培植。

不能從心生起隨善美之行而喜,是很可惜的。

所以,我們應該學習時時看別人的優點、長處,對他人所行的好事、善事都能真心稱讚,並廣為宣揚,這樣的隨喜功德,不只是讓我們人緣好,最重要的,這種美德可以拔除我們心中嫉妒的惡習。

我也常常遇到一些人對我中傷、毀謗,心中當然不免有些難受。

有人跟我說:「誰叫你要做得那麼好!」做得好,別人不一定隨喜。

不過,「別人不隨喜,我應該更要做到隨喜。

」佛教說度眾有「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其中「同事」,就是指我們和人相處、合作共事,要懂得設身處地為他人想。

即使須低姿態、有委屈也不在意,如此才會和諧融洽、平心靜氣的溝通,彼此也才能歡喜共事。

受持《法華經》,是非常殊勝的。

但是,不能因此而自命清高,有優越感,覺得自己比別人聰明有慧根。

佛法在恭敬中求,我們聽聞《法華經》而得到三、五句法華的妙法、妙用,這些「受用」不是用來增加自我的憍慢,而是藉由佛陀的教誨,讓我們生起菩提心,悲憫一切有情眾生,給眾生一些得度的助緣。

曾經,依空法師問我:「師父,你最歡喜什麼樣的徒弟?」「我從來沒有想過最歡喜哪一位,大家都是我的徒弟,沒有什麼歡喜不歡喜的。

」他繼續追問,我只得說:「我想我最歡喜的弟子是肯與人為善,就是能給人歡喜的,我最喜歡。

還有,能從善如流、明理的弟子;能不斷改進、有進步的弟子;樂觀、歡喜、融和的弟子,應該都是我歡喜的。

」現在,佛陀說他最歡喜的就是隨喜功德的佛教徒。

(三)恭敬不輕──尊重各人佛性「恭敬不輕」,指《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品》所說之菩薩。

常不輕菩薩不誦經、說法,但行禮拜、讚歎,對於眾人皆說「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這是對一切人等的恭敬尊重。

我們常常會聽見許多不尊重他人的話,譬如:「那個人太老了,不適合;這個人太小、太年輕了,也不行。

」「這個人太矮了,不好看。

」「那個人太高了,我不喜歡。

」「這個太胖了!那個太瘦了……。

」個人不自覺習慣性的語言批評,都是對人的輕視與傷害。

甚至有人任意的毀謗佛法,自己也不知道,例如:「這個佛像不夠莊嚴!」這是毀謗佛祖,佛怎麼不莊嚴呢?這本經書我不喜歡,《阿彌陀經》我不喜歡,〈普門品〉我不喜歡……,這就是毀謗法寶。

常不輕菩薩,見到每一個人,甚至有人罵他、打他,他都說一句:「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對於別人,能用佛的人格去尊重他,人與人之間便能互相尊重,一團和氣了。

有一位窮苦的女孩,他看到很多人打齋供僧,便把乞討來的一塊銅錢布施出來,大和尚知道了,親自出來替他上供、祝福。

後來,這位女孩在樹下睡覺,正好國王因為皇后往生,心裡愁悶,出來打獵。

經過此處,國王遠遠看到樹下金光閃閃,好奇的走近一看,竟是那麼美麗的一個女孩,就把他接回皇宮;女孩梳洗後,更像金玉般端正莊嚴,即刻被立為皇后。

當了皇后的女孩心想:「大概是那一塊錢布施的功德,使我做了皇后吧!」有一天,當了皇后的他,乘著車輛浩浩蕩蕩,載著很多金銀寶貝,來到那家寺院做大布施。

他心裡想:「當初一塊錢,大和尚都對我那麼好。

今天,我有幾輛車子的禮品,一定會受到更好的禮遇!」出乎意料之外,寺裡只派一位知客師來替他上供、祝福。

他很生氣的問:「大和尚怎麼沒有親自出來迎接我?」大和尚叫侍者向他解釋:「當初你做乞丐的時候,雖然只是一塊錢的布施,但是你帶著莊嚴、隆重、虔誠、恭敬的心,那個心與天一樣的大,所以,值得我來為你祝福。

現在,你做了皇后,卻高高在上,用傲慢、輕視三寶的心來布施。

實在說,就是再多的財寶布施,也是有限的,現在的你,不值得我為你祝福,今天有知客師為你祝福就很好了。

」出多少的功德,要衡量自己的力量,當然最重要的是,要有至誠恭敬的心;不能在行善做功德時,帶有輕視的心。

如布施時說:「給你!給你!下次不可以再來了!」這樣的布施心就沒有功德。

佛教的布施是要不自苦、不自惱,不能輕視對方,要覺得平等、歡喜;唯有捨去對物質貪念的歡喜,才是真正的喜捨。

如何養成不輕視的心?別人有財富、有權力、有學問,我們不鄙視而尊重;別人沒有財富、沒有權力、沒有學問,我們也不輕視,同樣給予尊重。

另外,對於別人的安寧,我不隨便打擾;對於別人的幸福、智慧,以及所擁有的一切,我們都應該尊重。

乃至從人到所有眾生的生命、生存的權利,都能尊重對待。

因此,我提倡「做共生的地球人、做同體的慈悲人」,這也是佛陀要我們奉行的慈悲教義。

歷史的發展,最早的是神權時代,天上的神最有權力;從神權時代慢慢進展到君權時代,君王擁有最高的權力;從君權時代慢慢又進步到現在的民權時代、人權時代。

這還不是最進步的,未來再往下發展,未來一定是一個生權的時代,就是人類和一切有情動物,都有被尊重的生存權利。

現在有的文明國家,如果叫牛、馬拉車,給予過重的負荷,要受法律的制裁;如果虐待狗、貓,也要受法律的制裁。

保護動物的條款愈來愈多,眾生的權利愈來愈高漲。

所以,佛教主張「一切眾生平等」,不可以輕視任何眾生,相信生權時代很快就會來臨的。

(四)普門示現──整治心靈水源「普門示現」出自第二十五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佛門廣大,普門大開,所有的人都可以進來。

何謂「普門」?「普」,指觀音眾德普具,或普具大悲救濟之光,而到處應現;「門」,同是受觀世音菩薩慈悲救濟的眾生,有種種不同的類門;「普門」,是說眾生的機類雖千差萬別,而觀世音菩薩則能普應群機,無不示現。

如偈云:「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可見觀音化現三十三應化身,隨機應化,是普門示現的最好寫照。

有人問:「觀世音菩薩既然普門示現,為什麼我們沒有見到他呢?」有一首偈語說:「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

」天上的月亮恆常高掛,能映現在千江萬水中,但骯髒汙濁的水面卻顯現不出來。

只要水質是清澈的,茶杯也好,臉盆也好,銅做的也好,鋼做的也好,菩薩的清涼月都會現前;只要眾生的心垢清淨了,菩提月都會現出來。

所以,不能怪菩薩不現身,普門不示現,只能怪我們心裡的水不清淨。

觀世音菩薩的「普門示現」,就像菩薩義工,見到別人有苦難,不需要對方開口,便主動伸出援手,做不請之友去幫忙,付出無私的關懷。

義工也是「有情有義」的菩薩,能夠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效法觀世音菩薩,普門大開,如千江映月,隨緣應現。

現在的警察很辛苦,人力單薄,社會問題多。

一個國家、社會要進步,必須人人守法,人人做警察,共同來維持秩序、護衛安全、維護環境。

如此,人人做警察,人人做菩薩,不只是勇敢的護法金剛,更是普門示現、慈悲柔和的觀世音菩薩。

(五)一心稱名──念念真誠善美〈普門品〉裡還有一句「一心稱名」。

「一心稱名」,就是一心一意的紀念你、尊敬你、學習你。

稱名也不一定稱觀世音菩薩的名,稱釋迦牟尼佛的名,也可以稱念諸佛菩薩的名。

「名」代表一個人,例如:我的父母、我的師長,一切聖賢、大德……在我的心目中,他們是我的偶像,我嚮往他,稱念他,並見賢思齊,以他們為典範。

我們念他、想他,自然就會跟他一樣。

所謂念觀音、拜觀音,自己就會做一個觀世音。

平時,我們心裡都念些什麼?瞋恨?嫉妒?邪見?當然,念這些心就不好了。

如果念慈悲、念道德、念正義、念忠孝、念仁愛,念念在聖賢,念念在好事,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隨著念頭轉化,慢慢的身口意三業淨化,我們的人品、道德會昇華,心量也會慢慢擴大,如此用功久了,生命就會走向圓滿的解脫之道。

境隨心轉,假如天天心中念著:「周圍的人都很討厭!這個也討厭!那個也不順眼!」不用幾個月,我們的面相就會變得難看,人緣也會愈來愈差。

如果我們很歡喜、很樂觀,對別人言行都抱持欣賞的態度,「沒有關係!你辛苦了!謝謝你!你很好!」平時總是和顏悅色的讚美人家,凡事說「OK!」常說「好、好、好」,表現得慈祥和善,當然助緣也會跟隨我們。

〈普門品〉裡說:只要一心稱名,求男得男,求女得女;若遇大火,火不能燒;落入大水,水不能淹……,彷彿觀音菩薩很萬能,求什麼有什麼。

如果我們點一把火,用自己的手指試驗一下,真能一心稱名,火不能燒嗎﹖用試探的心,給觀世音菩薩考試,是凡心、疑心,不合乎經典所說的「一心」,何能得到菩薩的幫助呢?我剛創建佛光山不久,有一位朋友跟我借八十萬元,當時我的處境很困難,但為了幫助他,還是把錢借給他。

幾年之後,他跟我說:「那個時候,我是試探你,看看你這個人是不是真的很慷慨。

」後來,知道他用試探的方法在對待我,就覺得很沒價值;友誼是無價的關係,怎能用試探的心態來對待朋友呢?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所得的「福德智慧之男」,是表示一心稱名可以開智慧,不是真的生個兒子;所得的「端正有相之女」,是指慈悲的成就,不是真的生了一個女兒。

「若遇大火,火不能燒」,火是瞋恨的意思,起了瞋心時,只要一心稱名,瞋恚之火便能逐漸息滅。

「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水是愛欲之水,能使我們滅諸善根,沉淪苦海;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貪欲之水浪就能停息、平靜。

所以,觀世音菩薩的靈感,有時候不能從事相上去看,必須從理論上去實踐,這才是《法華經》的宗要。

(六)四安樂行──安住慈悲喜捨「四安樂行」出自第十四品〈安樂行品〉。

就是說修持《法華經》,能獲得四種安樂:一、身安樂行。

二、口安樂行。

三、意安樂行。

四、誓願安樂行。

有了這四種安樂行,才能安住在慈悲喜捨中。

經言:「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

」佛陀開示我們,身體要遠離殺、盜、淫等惡事,常行善事;口中要常說柔軟語、慈悲語、讚歎語;心意所想的都是慈悲喜捨,所有的願望都是清淨誓願,如此修持,才能身心沒有障礙而安樂自在。

四種安樂行,與下面的「六根清淨」有關。

(七)六根清淨──煩惱轉成菩提能得「六根清淨」的功德,出自〈法師功德品〉。

受持《法華經》的人,佛法雖然講修心,但直入很難,迴入漸修,次第而進,比較容易成功。

所以,應該先修眼、修耳、修鼻、修舌、修身,再修心,意思就是六根皆修。

譬如眼睛,可以修成「慈眼視眾生」。

慈悲之眼、智慧之眼,能認清事理,辨別因果,就是慧眼;修成天眼,能看見過去的事情、遠處的事、有障礙的事;再修成法眼,對真理、對佛法、對正見,能有正確的認識。

如此,見法、見到真理之人,才能見佛。

社會上有一些名之為信仰佛教的人,眼裡往往只看見邪魔外道,看見是是非非、好好壞壞,卻沒有看見正道、正法;這些人離佛就很遠了。

耳朵的修行,要善聽,能聽進好話,還能將壞話聽成好話。

現代人不大會善聽,常常把別人的好話誤會成壞話。

有人大興問罪說:「你說的,是你說的。

」那個人說:「我沒有,我沒有那樣說!」對方要解釋、道歉,他都不肯聽,這是不會聽話。

我有一位在家信徒就是這種性格,後來,我已無意再教他,只說:「還好,你只是一個普通的人,假如你是法官,天下人都會被你冤枉了。

」不執著,才能聽到好話,也才能把不好的話聽成好話。

善聽,會破除我們對於語言的障礙。

要諦聽、留心聽、注意聽。

如《金剛經》裡,佛陀對須菩提說:「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要用慧心才能有慧解,才能聽到言外的真正佛音、佛理。

有一些徒弟,我告訴他:「你到那一邊去。

」話還沒說完,他立即走了。

我趕快補一句:「把我的茶杯拿來。

」結果,他一去不復返。

我質問他:「我不是叫你去拿茶杯嗎?」「沒有,你是叫我到那邊去啊!」為什麼會這樣?他沒有諦聽,沒有把別人講的話聽完。

善聽、諦聽之後,還要兼聽。

常常有人來跟我講:「他打我!」我一聽他打人,這很嚴重。

可能有的人就不問青紅皂白,聽了一面之詞後,就說:「把他叫來!」開始罵他、怪他。

打人是結果,要研究原因何在。

把打人的人叫來,問他:「你為什麼打他?」「因為他把佛像弄壞、打倒,不得不給他一個耳光。

」打得也有道理。

又問另一個人「為什麼打他?」「一個信徒來,他罵人,還不准其他信徒進來拜佛。

不給他一個耳光,他不知道對信徒要尊重。

」也打得有理。

所以,不能只在結果上論斷是非對錯,還要了解造成結果的原因是什麼。

我跟很多人來往,我的徒弟很多,但都沒有吵鬧、沒有是非,為什麼?我不會只看結果,還會去了解原因。

所以,「偏聽則暗,兼聽則明」,就是這個道理。

要聽得完整,聽見原因,不能只聽事情的結果。

鼻子的修行,能在人間聞到聖人的味道,聞到菩薩、佛陀、佛道的味道,即所謂「鼻根圓通」。

《楞嚴經》中有「二十五圓通」,當我們能將眼、耳、鼻、舌、身修成圓通時,就能境隨心轉,把世間的境界轉成佛境,而不是心隨境轉了。

舌的修行,要能口說愛語、慈悲語、善法語、佛法語。

身的修行,要能端莊威儀,合掌禮拜,誠心念佛。

意的修行,能思慈和之樂,如果我們能夠進而想到:我要慈悲、我要公正、我要和平、我要助人,尤其要能夠有「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之念,這就是心的修行。

所以,眼、耳、鼻、舌、身、意都修行,就能六根清淨了。

(八)淨土信仰──人間莊嚴美好〈見寶塔品〉裡,講到對寶塔的信仰、對淨土的信仰。

多寶如來示現踊出寶塔,釋迦如來放光集分身諸佛,三變淨土,不只是變穢土為淨土,並且於淨土之中,化示無量清淨國土為一大清淨國土。

阿彌陀佛的國土是極樂淨土,藥師佛的國土是琉璃淨土,彌勒佛的國土是兜率淨土,每一尊佛都各有其淨土。

《維摩經》、《法華經》中提倡的則是人間淨土。

能夠誠信淨土信仰的人,家庭院舍,衣食資具,親友眷屬……都可以成為佛國淨土裡的現成受用。

譬如大乘就是我們的交通工具,慈悲、智慧就是我們的父母,八正道是我們的道路,五戒、十善是我們的法制,一切諸親眷屬都是我們的諸上善人,所有田園宅舍都是我們的花園國土……。

《法華經》中踊現的多寶佛塔,表示只要我們自心清淨、和悅,在人間就能見到莊嚴、清淨、美好的佛國淨土。

(九)法師菩薩──弘法不分僧信法師,指通曉佛法又能引導眾生修行的人,不一定專指出家人。

在《法華經》第十品〈法師品〉裡,即言:「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薩道,……若有得聞是經典者,乃能善行菩薩之道。

」可見不是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做法師,假如在家信眾有佛法,也可以做法師。

所以,國際佛光會推動信眾參與佛法的檢定,凡具有正知正見正信,通過檢定審核,可以做「檀講師」、「檀教師」,讓在家居士也可以傳授佛法。

法師菩薩,菩薩是有學位的,從初發心一直到五十二階位,都可以稱做菩薩,只是程度有別。

(一〇)久遠成佛──法身常住不滅在印度菩提伽耶菩提樹下開悟成佛的釋迦牟尼佛,只是一種方便示現的假相。

實際上,佛陀於久遠之前早已開悟成佛。

所以,在〈如來壽量品〉中,寫道:「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然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

」印度出生的釋尊,不是十九歲出家、三十歲成道的新佛,實是久遠實成的本佛應現。

自無始久遠之初,常以娑婆世界為中心,又在十方諸國土,化導一切眾生。

在教化眾生的漫長時間中,為化導之善巧方便,佛曾以燃燈佛及其他名字,應化於世,也曾在教化期間,顯示各種差異而出現於世,誘導眾生。

而且,「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從過去、現在、未來不斷的在修行菩薩道,也因此成就了常住不滅的佛陀。

所以,久遠釋迦自身,即是行菩薩道的行者。

這種「久遠成佛」的觀點,也是《法華經》的重要思想。

總結《法華經》的內容,再提出十點,希望能對當今社會有所啟示。

1.從紅塵的汙泥中,滋養我們清淨如蓮花的本性。

2.從自覺的教育中,加強自我淨化的建設。

3.從世間的雜染中,建立心靈環保的共識。

4.從權勢的追求中,懂得因果法理。

5.從金錢的滿足中,明白功德聖財的重要。

6.從利益的謀求中,知道分享給大眾。

7.從權利關說中,追尋合法的正道。

8.從待人行事中,反省自己的天理良心。

9.從慈善救濟中,增長般若智慧。

10.從宗教信仰中,懂得辨別正、邪的信仰,遠離邪魔外道的迷惑。

上一則: 190一、《法華經》的重要十句話 下一則: 214 二、《法華經》的人間性 回上層 書目錄 127 第一講《法華經》的輪廓 127 一、本經概說 130 二、譯者簡介 131 三、經題解說 134 第二講《法華經》的思想內容 134 一、無上妙義的真諦 146 二、法華宗要 163 第三講《法華經》的方便法門 163 前言 164 一、六種善巧方便 177 二、《法華經》的七種譬喻 190 第四講《法華經》的人間思想 190一、《法華經》的重要十句話 214 二、《法華經》的人間性 220 【附錄】 220 一、《法華經》各品大意 236 二、《法華經》靈感事蹟 248 三、《法華經》文句淺釋 278 四、《法華經》相關注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