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美援與經濟發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所以韓戰一爆發,美國立刻主動對台灣提供衣食物資,以協助台灣因局勢演變而增加的經濟負擔。

翌年(1951年)美國國會通過共同安全法案,開始對台灣提供各種經濟援助。

直到1965 ... │上一節│ ●彈出的圖片在您切換視窗後會自動關閉●   韓戰爆發後,美國所主導的反共圍堵陣線必須在東亞建立更鞏固的防線。

台灣的戰略地位在美國的心目中因此提昇。

所以韓戰一爆發,美國立刻主動對台灣提供衣食物資,以協助台灣因局勢演變而增加的經濟負擔。

翌年(1951年)美國國會通過共同安全法案,開始對台灣提供各種經濟援助。

直到1965年6月美國終止對台援助為止,15年間總共提供台灣將近15億美元的援助,平均每年約為1億美元。

具體而言,美援到達金額約佔1951年到1960年台灣進口金額的40%;佔同一期間台灣投資毛額的38%;也佔當時台灣國民生產毛額的6%。

而1951年到1965年的美援期間,台灣總財政赤字是11億美元,換句話說﹐近達15億的美援,彌補了台灣這期間的財政赤字。

於此可知,在50年代台灣仍相當貧窮的情況下,美援實在發揮了舉足輕重的影響。

其影響,概有以下數端:   1.平抑物價:美國經濟援助直接增加當時的物資供給,得以平抑物價上漲的潛在壓力。

同時由於美援物資售價收入所產生的新台幣美援相對基金存款,也有抑制貨幣供給額增加的作用,間接促進物價水準的安定。

所以1950年代台灣得以維持相對物價的穩定,美援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

  2.促進經濟發展:美援對台灣往後的經濟發展,也有相當影響。

依當時政府財力,很難迅速重建或擴張有關電力、通訊、道路、港口等經濟發展的基礎建設。

在整個50年代電力固定資本形成毛額中,美援金額就佔了一半;交通運輸固定資本形成毛額中,美援也佔了4成,對基本設施的建設,幫助很大。

  3.科技移轉:美國經濟援助創造了重要的科技移轉的機會,並支持50年代初期的進口替代政策。

  由於有美援的適時來到,台灣在50、60年代雖然是在白色恐怖的政治陰影之下,不過經濟發展卻逐漸有了轉機。

然而﹐有些學者則對美援有另一番較為負面的解釋。

例如文馨瑩即認為台灣的美援依賴,以軍事模式為主軸,美國並非以發展台灣經濟為援台的首要目標。

美援鞏固國民黨政府在台的統治,強化美國對台控制。

至少在1950年代國民政府在軍備、預算、人事、財經計畫上,無一不靠吃美援的奶水而生存、壯大。

美國和國民黨政府均藉美援的運用吸取更多軍經利益,並藉以掌握更大的控制權力。

美國從未利用援助促使國府解除戒嚴等對自由人權的箝制,也未促成改選中央民意代表等民主參政的擴大。

相對地,透過化解軍事危機、填補財政赤字、提供控制資源、提高行政效能等方式,強化國府在台的統治實力。

  【美援來了】   【駐台的美軍顧問團】   【尹仲容】   【美援】     無論如何,在美援的幫助下,1953年開始推動第一個四年經濟建設計劃展開,致力於經濟的發展。

此時工業發展的主要目標,以供應國內市場為主,以取代進口,減少外匯支出。

重點工業在紡織、食品加工、合板、肥料等。

在經歷50年代的兩次的四年經建計劃之後,若干工業產品已足夠滿足國內市場需要,且漸有剩餘。

  台灣經過50年代的兩次四年經建計畫後,美國以台灣已經掙脫貧窮,要求削減美援的供應,希望台灣當局提出何時終止美援的說明。

因此,當時的美援運用委員會副主委尹仲容暨所屬,在1959年底作成「加速經濟發展計畫大綱」及19點財經改革措施,以便有效推動第三期四年經建計畫。

1960年(民國49年)9月,行政院公佈「獎勵投資條例」,以租稅減免為主要手段,希望能在美援停止後,繼續吸取更多外資,促進工業發展,帶動經濟起飛。

獎勵範圍包括公用事業、礦業、製造業、運輸業、觀光旅館業等。

  獎勵投資的政策,發揮了相當的效果。

自「獎勵投資條例」頒布的1960年起,到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出現)止,平均每年投資增加率為15.5%,而其中民間企業投資均佔半數以上,且平均每年投資增加率更高達21%。

1960年代僑外資仍是台灣投資資金的重要來源。

從美援停止的1965年到1973年的9年間,僑外投資佔國內資本形成毛額的比例提高到8%。

可見僑外資在補充國內資本形成上有其重要性。

  在經歷50年代末期積極的進口替代的工業發展策略下,台灣的若干工業產品已足夠滿足國內市場需要,且漸有剩餘。

為拓展產品市場,加速經濟成長,1960年代以後工業發展重點乃以拓展外銷為主。

繼1960年制訂獎勵投資條例之外,為了降低投資者的管理成本,以便吸引僑外投資人來台投資,1965年開始營建高雄加工出口區,這是亞洲第一個加工出口區。

1969年再設置楠梓與台中兩個加工出口區。

  【高雄加工出口區】           加工出口工業的發展帶來工業高成長。

在1960年到1973年止,工業生產指數增加6.9倍,平均每年工業成長率達17%。

以國內生產淨額而言,1963年起,工業產值比例就超過農業產值比例;1968年起,製造業產值比例也超過農業產值比例,台灣已由農業經濟型態轉變為工業經濟型態。

  自1961年到1973年的13年間,台灣的對外貿易呈現長期持續成長。

1971年開始出現貿易出超,從此就步入了長期貿易出超的新經濟局面。

而以1966年為一個重要分水嶺,出口品結構自農產品及農產加工產品動態發展為勞力密集工業品。

  從50年代到60年代,台灣逐漸由農業社會邁向工商業社會。

急速的工業化,吸引了許多鄉村的勞力集中到都市,甚至鄉村的少女也蜂擁而至。

60年代初期,台灣社會流行一首叫做 的歌曲,描寫一位失去雙親的少女,從鄉村到台北的工廠應徵工作的心情。

歌詞中說到「阮想欲來去都市做著女工度日子,也通來安慰自己心裡的稀微」「人在講對面彼間工廠是不是貼告示欲用人,阮想欲來去」「請借問門頭的辦公阿伯仔,人在講這間工廠有欲採用人…假使少錢也要忍耐三冬五冬」相當寫實,也為女工的辛酸,留下歷史的見證。

除了 之外,尚有幾首歌曲描寫農村青年嚮往都市,特別對台北趨之若鶩的情形,生動而寫實,例如有一首 (「省都」,指的是1967.7.1改制為院轄市前的台北市)。

歌詞中,描寫主角來到台北之後,寫信勸鄉下的友人快來台北謀生,還質問友人「不時都 tiam3在農村哪有啥路用?」(經常留在農村有何用?)﹔有一首由黃西田唱紅的, 敘述一位青年離開農村家鄉乘火車赴台北的沿途心情,也表露農村青年投身工業社會的心路歷程。

其中,竟然明白表示不願再聞農村土味、不願再騎犁田的水牛、不願再聽鄉間水蛙的咯咯叫聲,要「趁著機會」到台北謀生,這個「機會」,就是50、60年代台灣急速工業化的過程;還有一首叫,也是描寫一位到台北奮鬥的鄉下男子,懷念留在鄉間的情人的心情,要情人體諒他到台北純然是為了他們將來美好的前途。

  這些湧向都市討生活的鄉間勞力,來到都市之後,由於當時城鄉之間的交通、電訊尚未發達,與家鄉之間的距離感仍大,對家鄉的懷念也就較深,因此,懷念故鄉、思念家人(特別是母親)的歌曲,在60年代頗能引起共鳴,、正是流行於此時的重要歌曲。

  1960年代左右,台灣的經濟逐漸由進口替代政策轉向外貿導向的經濟,國際貿易更加暢旺起來,港口也更加忙碌了。

因此在這個時期的流行歌謠中,也出現一些與港口有關的歌謠。

少女陳芬蘭用童稚的聲音,輕快地唱出海員的心聲<快樂的出航>﹔文夏播唱的<再會啊!港都>,透過收音機,也道出船員出海的心情 。

等,都與港口或船員有關。

  除了鄉村的勞力湧向都市之外,也出現「客廳即工場」的景象。

許多開在社區裡的小工廠,接下外國訂單,卻又人手不足,於是將一些加工性質的工作發包給附近的家庭主婦,讓她們將工作帶回自己家中做,既不需要廠房,又比較省工資。

所以60年代的台灣社會,許多市鎮出現著「客廳兼工場」的景觀,婦女們帶著小孩在自家的大廳裡做著工廠委託的按件計酬的加工。

那個時代,變成全島皆工廠﹐到處是工人的現象。

那是一個台灣人勤勉生產的感人時代。

  【1960年代的女工】   【工廠工人】   【客廳即工廠】     │上一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