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韓非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荀子(前330?—230?),名況,又稱荀卿,趙人,?戰國後期儒家學派最大的一個代表人物。

齊威、宣時,遊學稷下。

齊襄王時,荀卿最?老師,前後三居列大夫之位。

上古至戰國的文學 (上古----西元前221年) 《荀子、韓非子》   荀子(前330?—230?),名況,又稱荀卿,趙人,?戰國後期儒家學派最大的一個代表人物。

齊威、宣時,遊學稷下。

齊襄王時,荀卿最?老師,前後三居列大夫之位。

後至楚,春申君以?蘭陵令。

春申君死,荀卿廢,遂家于蘭陵,著書數萬言而卒。

今《荀子》有三十二篇。

  戰國晚期,儒墨兩大學派內部分化,儒分?八,墨分?三。

荀卿之儒與孟軻之儒在思想上是有許多顯著不同的。

如荀子的政治主張與孟子有同有不同。

尊王道,舉賢能,與孟子同;兼稱霸力,法後王,與孟子異。

他主張“王公士大夫之子孫,不能屬於禮義,則歸之庶人”,反之,亦可歸之卿相士大夫。

(以上見《王制篇》)他雖然也說:“誅暴國之君,若誅獨夫”,但不承認湯武取天下,因?天下歸之;不承認桀紂有天下,因?天下去之。

所以說:“桀紂無天下,而湯武不?君。

”(見《正論篇》)全從人民的向背看問題,這提法也比孟子的議論進了一步。

這些都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反映當時人民的要求。

他的《天論》指出“天行有常”本是一種自然規律,說“強本而節用,則天下能貧”,不迷信天道鬼神,而強調人事的重要性,有唯物主義觀點,代表荀子思想最進步的一面。

  荀子學問博通,對過去學者多所批評,如《非十二子》、《解蔽》、《正名》等篇。

他生於戰國縱橫之世,長於論辯,故其文多長篇大論,必發揮盡致、暢所欲言而後已。

大抵論點明確,層次清楚,句法整練,辭彙豐富。

如《議兵篇》分析透闢,論斷精確,是一篇出色的軍事學論文。

《勸學篇》比喻層出不窮,前半篇幾乎全用譬喻重疊構成,辭采繽紛,令人應接不暇,而且通篇用排偶句法,也是荀子散文的特點。

又有《賦篇》,包括“禮”、“知”、“雲”、“蠶”、“箴”五首小賦。

篇末附《危詩》二首。

《漢書·藝文志》載他的賦十篇,這五篇是否在內,不得而知。

這些賦以四言韻語?主,亦雜有散文形式,很象謎語,乃戰國“隱書”一體。

還有《成相》一篇,亦是韻文。

以六句?一章,頭二句三言,第三句七言,第四、五句四言,第六句三言。

例如:“請成相,世之殃,愚暗愚暗墮賢良。

人主無賢,如瞽無相,何辰辰!”這與《賦篇》都是採用民歌的形式。

     韓非(前280?—233)是韓國的諸公子,與李斯同學于荀卿。

非見韓國削弱,屢諫不用,乃著書十余萬言。

秦王(秦始皇)見其書,恨不得與之同遊,因急攻韓。

韓王遣非使秦,秦王留不用,後竟下獄死。

《韓非子》有五十五篇,其中多有後人竄入的文章,不盡可信。

  韓非是戰國後期法家,任法術而尚功利,信賞必罰,排斥仁愛。

他堅決反對復古,主張因時制宜,認?當今之世還有讚美堯舜鯀禹湯武之道的,必?新聖所笑。

“是以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之備”(《五蠹》)。

這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他攻擊儒墨不遺餘力,認?“明據先王,必定堯舜者,非愚則誣”(《顯學》)。

又謂堯君其臣,舜臣其君,湯武?其主,乃“反君臣之義,亂後世之教”(《忠孝》)。

與孟、荀之說相反。

理由是因?堯舜禪讓,放棄君權,湯武征誅,破壞君權。

法家?了鞏固新興地主階級的政權,所以提倡君權神聖,連堯舜湯武一起反對。

自秦以後,歷代封建專制主義極權統治的建立,韓非的學說是頗有影響的。

  韓非散文的特點是鋒芒銳利,議論透闢,推證事理,切中要害。

其篇幅長者如《五蠹》近七千言,這是先秦理論文的進一步發展。

其次是分析能力最強,如《八奸》、《亡征》等篇,特別是《亡征》一篇,分析可亡之道至四十七條之多,實屬罕見。

《難言》、《說難》二篇,無微不至地揣摩所說者的心理,以及如何趨避投合,周密細緻,無以復加。

其次是利用大量的寓言故事和豐富的歷史知識作?論證資料,以便說明問題,如《說林》上下、內外《儲說》等篇,尤?集中。

《主道》、《揚權》二篇全部用韻,而後者多四言,頗似《道德經》和《易林》。

上頁  目錄  下頁 【回頁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