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 圓滿與自在 - 星雲大師全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圓滿」,是最自然、最完美的意義;「圓滿」,是人們最嚮往、最欣羨的境界,像花好月圓、子孫滿堂、福祿壽全、白璧無瑕等等,都是用來頌揚圓滿的辭句。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 ... 大師全集 全集自序 全集介紹 大師略傳 大事年表 著作總覽 影音弘法 相關連結 首頁/ 第四類【講演集】/ 主題演說:當代人心思潮/ 089 圓滿與自在 089 圓滿與自在 國際佛光會第六次世界會員代表大會時間: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廿九日地點:紅磡香港體育館各位貴賓、各位來自世界各地的佛光會會友們:承蒙佛陀的光明和慈悲,讓我們聚集在世界聞名的「東方之珠」——香港,召開國際佛光會第六次世界會員代表大會,實感無比欣喜。

由於港人的勤奮努力,香江經濟繁榮、訊息快速、社會進步、人才輩出,不但居亞洲之首,而且一直是國際金融、航運、旅遊、資訊、貿易、輕工業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開放的自由港口。

尤其今年香港的回歸,不但使得兩岸三地的華人感到揚眉吐氣,更讓居住在全球的炎黃子孫倍覺歡欣鼓舞,我們在此地舉行九七回歸後首次佛教的盛會,可說是意義非凡。

如果港人能夠將「圓滿自在」的真諦,運用在生活當中,散發到全球各地,相信香港的未來,以及世界的前途,都會更加的幸福美好,所以我們今天在此,以「圓滿自在」作為大會的主題,可說是最貼切不過了。

「圓滿」,是最自然、最完美的意義;「圓滿」,是人們最嚮往、最欣羨的境界,像花好月圓、子孫滿堂、福祿壽全、白璧無瑕等等,都是用來頌揚圓滿的辭句。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有許多不圓滿的時候,像人間的悲歡離合、生命的苦樂無常、感情的愛恨恩怨等等,都有如日之升沉起落、月之陰晴圓缺,總為吾人帶來諸多遺憾。

說到「自在」,就像鳥雀飛空、游魚戲水,古往今來皆被人們所禮讚謳歌。

無苦無惱的解脫,無憂無慮的自在,多麼令人神往!但當今的社會,治安更加惡化、家庭成員不睦、政經局面動盪、人際缺乏共識、資訊紛至沓來、異說擾亂人心、物慾強烈誘惑……讓人感到身不自在,心不自在,處處都不自在。

在佛教的思想裡面,「無餘涅槃」可以滅除動亂、「常樂我淨」的境界又是何等的清淨圓滿!諸佛菩薩遊諸國土、度脫眾生的情景,是何等的歡喜自在!我們如何在生活中,體證人間的圓滿自在呢?茲先從心意的包容,說到人間的圓滿自在。

以下概略的提出八點意見,提供大家做為參考:一、從心意的包容到人間的圓滿自在世界之大,人、事、地、物各有不同,如果胸懷褊狹,排斥異己,自然就會左右碰壁,諸事不順。

像中國的歷史名人項羽,武功蓋世,本有勝算之望,但因疑嫉成性,反而錯失天下;而劉邦因氣度恢宏,禮賢下士,故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戰國時代,楚人懶於耕種,收成不佳,藉口挑釁,越界破壞梁國的作物。

梁大夫卻不以為忤,反命百姓為楚國翻土施肥,結果化干戈為玉帛。

佛陀在世時,十大弟子各有特長;佛陀滅度後,部派學說百家爭鳴。

及至佛教東傳,中國八宗兼弘,開出異花奇葩,例如,禪門一花五葉,子孫綿延不盡。

俗云:「大海能納百川,故能成其大;高山不辭細壤,故能成其高。

」佛教裡「心包太虛」、「一念三千」的主張,言簡意賅地說明了包容的精義。

在這個世間上,花紅柳綠,型態相異;鳶飛魚躍,各顯神通。

如果要擁有全面的人生,唯有包容,才能贏得有情有義的人生;唯有包容,才能享受有喜有樂的人生;唯有包容,才能擁有圓滿自在的人生。

二、從生活的知足到人間的圓滿自在人生最大的毛病便是貪慾不息,得一望十,得十望百,結果上焉者眾苦煎迫,身心交瘁;下焉者人格墮落,遺臭萬年,真是何苦來哉!《佛說遺教經》云:「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穩之處。

」又說:「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

」「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像顏回居陋巷,簞食瓢飲,卻不改其樂;顏斶以婉言拒絕齊宣王賜予的高官厚祿,他以知足作為最大的富有,而其人生態度是:「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淨貞正以自虞。

」所以後人稱讚他:「歸真反璞,終身不辱。

」大迦葉尊者塚間修行,樹下一宿,佛陀甚至分半座給他,以勉其苦行;弘一大師「鹹有鹹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古聖先賢因為具有少欲知足的修養,所以能超然物外,悲天憫人,以無為有,法喜無限。

因此知足是富貴,知足是擁有,知足是圓滿,知足是自在。

無,不是沒有;無,才能享有無量無邊的法界,擁有無數無量的眾生;無,才能對五欲不拒不貪,對世間不厭不求。

甚至諸佛菩薩為了度脫有情,福利社稷,發出「知足常樂,能忍自安」的至理名言,在任何五濁十惡的環境中,都能安之若素,視為淨土。

在此希望所有的佛光會員們都能效法前賢,以清貧知足的修為,來體驗世間的圓滿自在;由知足常樂的行證,來建設圓滿自在的生活。

三、從人我的平等到人間的圓滿自在世間一切本是圓滿,本來自在,但因一念無明,顛倒妄想,產生上下、來去、有無、生滅、大小、內外、善惡、智愚等對待的觀念,以致於自他之間紛爭不斷,彼此之間對立加深,群我的衝突頻仍,事理的矛盾不已,種族之間仇恨增加,國際之間戰亂擴大。

近代法國革命提倡自由,美國獨立主張民主,凡此無非是為了爭取人我的平等,人我的圓滿自在。

孫中山先生發動革命,推翻滿清,所提出的口號,也是希望世界各國以平等之心對待我之民族。

其實,佛教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早已有「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主張,凡此不但開啟自他平等的濫觴,更是宇宙中最徹底的平等主義。

佛陀組織教團,提出「江湖溪澗流入大海,同一鹹味;四姓出家,同為釋氏」的平等宣言。

觀世音倒駕慈航,地藏王地獄救苦,常不輕禮敬一切眾生,睒子菩薩愛惜山河大地,乃至聲聞羅漢遙拜八歲龍女,鳩摩羅什與盤頭達多大小乘相互為師。

還有維摩居士酒肆說法,挑水和尚與乞丐為伍等等,都為平等的真義寫下最佳的註解。

其實貴賤平等就是人格的尊重,自他平等就是你我的融和,希望本會的會友們都能珍惜生命,效法前賢,發四弘誓願,行慈悲喜捨,過正道生活,給生者安樂,予死者希望,此即所謂的六度萬行,了生脫死,能有如此平等大願,人生又何愁不圓滿自在呢?四、從處世的般若到人間的圓滿自在常聽人慨嘆:「在這個世間上,做事難,做人更難。

」其實這是因為我們沒有般若慧心,待人接物不夠圓融所致。

什麼是般若呢?明理隨緣是般若,靈巧通達是般若,轉識成智是般若,證悟真如是般若。

有了般若,我們就能認識到眾生本是一體,從而發心立願,利己利人,己達達人,培養圓滿自在的因緣;有了般若,我們就能認清森羅萬象皆為空性,從而安住身心,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得到圓滿自在的妙用;有了般若,我們就能夠遠離顛倒夢想,捨去妄念分別,從煩惱無明中跳脫出來,走向圓滿自在的光明大道;有了般若,我們就能夠泯除人我對待,統一差別矛盾,從人我是非中超越出來,開創圓滿自在的燦爛人生。

所以,般若不必外覓,因為般若就是從我們真如自性中流露出來的智慧方便;般若也不必遠求,因為般若就在我們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當中體證。

在《金剛經》開頭的經文裡,我們可以看到佛陀在語默動靜之中,時時刻刻都散發出無限的般若風光,例如:著衣持缽即手中放般若光,托缽乞食即身上放般若光,洗淨雙足即腳上放般若光,敷座而坐即通身放般若光,宣說妙法即口中放般若光。

其他如雲門的「胡餅」、趙州的「喫茶」、大珠的「飢來吃飯,睏來眠」,龍牙的「掃地煎茶及針罷,更無餘事可留心」等等,無一不是般若放光的妙用。

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自己心中無價的寶藏,將般若運用在做人處事上面,讓世間的一切都能達到圓滿自在的境地。

五、從社會的安定到人間的自在今天的社會,槍枝、毒品、色情、暴力等問題日趨嚴重,人民生活其中,惶恐不安,無法安居樂業,遑論擁有圓滿自在的人生。

但看私下抱怨人心不古者有之,走上街頭持牌抗議者有之,但這些都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因為社會和個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中國成語中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唇亡齒寒」等等,都是用來形容社會安定的重要性。

所謂「社稷安危,人人有責」,我們應該人人做警察,伸張公理,提倡正義;人人做義工,守望相助,互相扶持;人人做善人,服務奉獻,勸人為善;人人做良民,奉公守法,盡忠職守。

唯有社會安定了,大家才能生活得圓滿自在。

自今年五月起,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在台灣各地推出一連串的「慈悲愛心列車」運動,十月五日的「慈悲愛心人宣誓典禮」,計有八萬人與會,各階層人士、各宗教團體,都熱心前來參加,大家一齊高呼:「心靈淨化、重整道德、找回良知、安定社會!」目前有二千名「慈悲愛心人宣導師」,在街頭巷尾宣說慈悲愛心理念,受到各地民眾的歡迎,可見慈悲愛心人人需要。

希望佛光人都能發心立願,作安定社會的先鋒,為生命留下歷史,為大眾留下慈悲,為人間建設圓滿自在的社會,為人間創造圓滿自在的淨土。

六、從家庭的和諧到人間的圓滿自在家庭是人生旅途的加油站,是止痛療傷的避風港,是親情溫暖的安樂窩,也是怡情悅性的休息處。

家庭的和諧,對於個人身心的成長、社會國家的安定,都有連帶的關係。

我們看當今的社會,有多少兒童因為父母不和,放學之後,寧願在外遊蕩,家外找家;有多少成年人也因為家庭不睦,下班之後,寧願流連街頭,吃喝玩樂。

這些人在家庭中所受到的挫折、創傷,都將成為社會的問題,國家的包袱。

佛教對家庭的幸福十分重視,佛陀在《善生經》、《玉耶女經》、《大寶積經》、《涅槃經》等經典中,不但教導在家信眾如何實踐家庭倫理,並且說明家庭經濟如何運用得當。

隨著時代的進步,父母子女之間講究溝通、協調,現代的家庭成員必須要懂得互跳探戈,彼此禮敬讓步;要知道交換立場,彼此體貼關懷;要常常讚美鼓勵,彼此扶持慰勉;要學習幽默風趣,營造溫馨氣氛。

古德云:「和羹之美,在於合異;上下之益,在能相濟。

」和諧才能互利,和諧才能歡喜,大家若能注重家庭的和諧,並且推廣運用,則人間何處不圓滿?人間何處不自在?七、從身心的健康到人間的圓滿自在身心健康是群己圓滿自在最重要的條件。

試想:身體四大不調,則百骸不暢,臥病在床,不但自己無法奉獻所長,還須要別人照顧,焉能圓滿自在?心中三毒熾盛,則障門大開,起惑造業,不但自己不能安心做事,還須要別人安慰,更有甚者作奸犯科,鎯鐺入獄,使得親人蒙羞,社會蒙難,更何來圓滿自在之有?佛教講究內外一如,對於身心健康最為重視,像中國佛教自古提倡的素食,經科學證實,能培養慈悲的精神、柔和的性情、堅強的耐力、健康的體能;各種齋戒活動,則能培養規律有序的作息生活、內觀自省的品格美德。

其他如:食存五觀,四威儀的立如松、行如風、坐如鐘、臥如弓等佛門行儀,還有朝山禮佛、參禪打坐、念佛經行、懺悔發願、惜福感恩等修持方法,對於滌除塵慮、淨化人心,都有著莫大的助益。

希望凡我佛光會員,從身心健康,進一步做到身心放光,時時抱持發心服務、犧牲奉獻的精神,參與公益活動,讓大眾都能廣被法喜,圓滿自在。

八、從自我的解脫到人間的圓滿自在禪宗四祖道信禪師曾問三祖僧璨禪師:「如何解脫自在?」僧璨反問:「誰縛汝?」此話可謂道破千古疑團,令人拍案叫絕。

的確,普天之下最能繫縛我們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當我們執著於金錢時,金錢就將我們的心志箝制了;當我們執著於權位時,權位就將我們的胸襟套牢了。

自古以來,所謂的「名枷利鎖」,不知玩弄了多少追夢人,為追求一個遙不可及的夢幻,而終日營營苟苟,憂悶難安。

握糖不放的拳頭無法掙脫瓶口,緊縮不放的腳步無法向前邁進,放得下,才能提得起。

我們要解脫自在,不但要學習放下一切,更要具有曠達的胸襟視野。

要想得開,想得遠;要看得寬,看得大。

歷來的諸佛菩薩,哪一個不是放下個人的私利,為了一切有情的安和樂利,粉身碎骨在所不惜;古今的英雄豪傑,哪一個不是放棄小我的安逸,為了全民大眾的福祉,赴湯蹈火在所不計。

他們讓眾生離苦得樂的同時,自己也獲得了自在解脫。

英美的民主憲政,將各個聯邦結合起來,圓滿各方的需要,拋棄個己的意見,共守律法,和平相處,這不也是從自我解脫,進而達到眾人圓滿自在的佳例嗎?以上僅提出八點意見,說明我們如何在人間獲得圓滿自在的生活。

中國長久以來的戰亂,為多少人帶來流離失所、骨肉分散的悲劇,於今,領導者皆能抱持開闊的態度,在國際間穿梭交流,建設大中華民治、民有、民享的社會,讓人民圓滿自在。

凡我佛光會眾,亦應全心全力,馨香祝禱:和平統一,國泰民安,實現圓滿自在的社會,圓滿自在的家庭,圓滿自在的心靈! 上一則: 071 平等與和平 下一則: 103 自然與生命 回上層 書目錄 024 【自序】一個主題一個理念 031 歡喜與融和 043 同體與共生 055 尊重與包容 071 平等與和平 089 圓滿與自在 103 自然與生命 119 公是與公非 131 人間與生活 153 發心與發展 179 自覺與行佛 213 化世與益人 237 菩薩與義工 271 環保與心保 303 幸福與安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