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是一門不斷累積的學問?孔恩跟你說不! - 科技大觀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然而,1962年湯瑪斯.孔恩(Thomas Kuhn)發表了《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一書,打破長久以來廣受支持的「累進式」科學史觀,他 ...
跳到主要內容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TechTalk
影音&廣播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教師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
TechTalk
影音&廣播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教師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Login!
×
請先登入
登入
註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科學是一門不斷累積的學問?孔恩跟你說不!
108/07/18
瀏覽次數
5482
黃瑋絜|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繪者|
景美仙姬巖
多年來,人們一向都認為一門學科要發展成熟,靠的是踩在前人肩膀上,逐漸將研究結果累積,等到成果足夠豐碩時,學科自然就成熟了。
然而,1962年湯瑪斯.孔恩(ThomasKuhn)發表了《科學革命的結構(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s)》一書,打破長久以來廣受支持的「累進式」科學史觀,他也成為影響當代科學思想最深的科學家兼哲學家。
1922/7/18為引發科學結構革命的湯瑪斯.孔恩(ThomasKuhn)的誕辰。
湯瑪斯.孔恩誕生於1922年7月18日。
1943年自哈佛大學畢業後,留在母校繼續攻讀研究所,並於1949年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
當時,孔恩被選為哈佛大學菁英學者協會(theuniversity'seliteSocietyofFellows)的一員,將繼續量子物理學的研究。
此時在因緣際會下,他被指派擔任人文學科學生之科學通識課程的教師,因教學所需而接觸了許多科學史文獻。
在閱讀科學史料的過程中孔恩驚訝地發現,經典的「亞里斯多德物理學」若以現代的物理學知識來看,不僅充滿謬誤,也毫無邏輯性。
舉例而言,亞里斯多德主張「自然厭惡真空」,他認為物體前進的速度和其所受的外加推(拉)力成正比,但是和所受的阻(摩擦)力成反比,因而推論真空狀態是不可能存在的。
因為在真空中,物體不會受到阻力,物體的速度將會無窮大,而且「物體一旦開始運動,就沒有理由停下來,因為物體應該停在那裡呢?所以物體只能靜止或不停地運動下去。
」
一開始孔恩驚訝於亞里斯多德如此聰明的人怎會犯這麼大的錯誤,但他進一步思考之後認為,亞里斯多德的理論並非錯誤,而是當時對科學的認知與現在完全不同。
以上述例子來說,亞里斯多德的邏輯其實正確,只是當時的科學是以「日常生活中能觀察到的現象」為基礎,而且慣性定律也還沒出現,自然會覺得物體不可能無止盡的運動。
此想法正是《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的基礎:孔恩認為,每個學科在特定年代,都會有該學科成員共同的信仰、價值觀和經典實驗方法,孔恩將其稱為「典範(paradigm)」,而科學家們大多利用當時的典範來解決自然界的謎題。
然而,現實世界中總會存在一些用當代的科學認知無法解釋的「例外」,一旦例外越來越多,科學家就會開始懷疑典範的正確性。
而當典範受到挑戰的「危機」時也正是吹響科學革命號角的時候了,科學家便會跳脫原本的思考模式,建立起新的理論體系,並形成一新典範來取代舊有的價值觀,並引發一場科學革命,這就是孔恩所說的「典範轉移」。
此理論正是《科學革命的結構》的主軸,它徹底改變了世人的科學哲學與科學史觀點,打破幾千年來大眾認為科學發展是「累進性」的固有想法,強調科學其實是透過不斷推翻舊典範才能有所進展。
初版的《科學革命的結構(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s)》一書(圖/Wikimedia)
孔恩一生出版了多本科學相關著作,除了《科學革命的結構》外,還有《哥白尼革命》、論文集《必要的張力》等。
由於《結構》一書在學界引發熱議也引來批評,孔恩在那之後花費了相當長的時間持續探討科學哲學的結構,致力於修正、強化自己的理論。
後來他當他受聘到麻省理工學院任教時,則投身語言學相關研究,針對《結構》第六章中提到的典範、典範轉移等詞語,進行更深入地評析。
臺灣的科學發展在技術層面上已逐漸成熟、並與世界接軌。
近年來,許多學者和老師開始提倡「科學哲學」同樣須要學界關注,因為科學哲學其中的邏輯、理論和人文精神,都是「實踐」科學的基礎。
因此,國內許多大學紛紛開設科學哲學通識課程,或是舉辦科學史相關講座,如臺灣大學哲學系就曾舉辦《科學真的可靠嗎》系列講座,陽明大學也曾以《一個神經科學哲學家與孔恩的對話》為題,讓臺灣的學生在了解科學理論之餘,也能對科學哲學有更多的認識,並學習從哲學的角度來看世界。
參考資料
1.ThomasKuhn
2.ThomasKuhn:themanwhochangedthewaytheworldlookedatscience
3.Inretrospect: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s
4.AristotleonSpace,Time,andMotion
5.ThomasSamuelKuhn
6.陳瑞麟(2018)。
〈科學革命與典範轉移〉,《華文哲學百科》(2018版本),王一奇(編)。
資料來源
原標題:引發科學結構革命的湯瑪斯.孔恩(ThomasKuhn)
主題科學日(88)
推薦文章
111/02/26
奠定現代密碼學理論基礎,圖靈獎得主ShafriraGoldwasser如何在男性為主的電腦科學界走出一片天?
林羽彤|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1/02/26
臺灣工程領域如何推動性別平權意識?專訪高雄科大造船及海洋工程系副教授洪文玲
廖珮君|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1/03/31
各國淨零競賽開始佈局!臺灣如何從各方面向將機會最大化、風險最小化?
廖珮君|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1/04/29
地表空污全解析!如何用衛星遙測技術監測,提升全球尺度觀測優勢?
林唐煌|
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主任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廣播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
延伸文章資訊
- 1湯瑪斯·孔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托馬斯·塞繆爾·孔恩(英語:Thomas Samuel Kuhn,1922年7月18日-1996年6月17日),美國物理學家、科學史學家和科學哲學家,代表作為《哥白尼革命》和《科學革命的結構》。
- 2湯瑪斯·孔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湯瑪斯·孔恩. 美国历史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 語言 · 監視 · 編輯. 热闻; 更热; 热爆; 最新; 香港; 美国; 文史; 萌囧; 奥秘; 养生; 生活; 视频; 论坛; 专栏; 娱乐...
- 3科學是一門不斷累積的學問?孔恩跟你說不! - 科技大觀園
然而,1962年湯瑪斯.孔恩(Thomas Kuhn)發表了《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一書,打破長久以來廣受支持的「累進...
- 4湯瑪斯·孔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湯瑪斯·孔恩[編輯] ... 托馬斯·塞繆爾·庫恩(英語:Thomas Samuel Kuhn,1922年7月18日-1996年6月17日),美國物理學家、科學史學家和科學哲學家,代表作為《哥白...
- 5湯瑪斯·孔恩 - 求真百科
湯瑪斯·孔恩 ... 托馬斯·塞繆爾·庫恩(英語:Thomas Samuel Kuhn,1922年7月18日-1996年6月17日),美國物理學家、科學史學家和科學哲學家,代表作為《哥白尼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