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隨筆-思中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果有一天健保發生危機,點值一直下降時,「還要回推」,身為醫師的我輩將如何自處呢?如果本身是經營者要如何把診所經營下去?答案應該是每一個中醫師都心知肚明的,就是 ... 捷運隨筆-思中醫 程維德    由於工作異動的關係,搭捷運上班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所以有不少時間是在冷冷清清的車箱之中渡過,下班已晚,在新店搭車時尤覺站內的冷清,上車後獨自在一段車廂中,閉目養神忽有所感,覺得往年冬日雖冷,今年尤甚,尤其是健保點值下滑的這一段日子,許多醫療院所面臨存亡的關鍵,倒閉關門時有所聞,雖然年後健保新制已經啟動,點值已在回升當中,但往後是否能一直往上升,仍然是一個未知數,只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健保點值要像以前一樣一點超過一,已經是不可能了,能接近一已經是很好了;因為健保總額整体的錢是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只是挖東牆補西角而已,也許部分區域會稍多,但部份的區域也可能減少,故對多數中醫師而言,收入減少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因此許多醫師不是認了,就是增加診數以填補不足。

     但有極少數的醫師根本就不受影響,甚至沒有執照的更是如此?為什麼呢?一樣是在外面開業或執業,沒有大醫院的憑藉,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他們怎麼做到的?他們憑藉的是什麼?為什麼健保點值下降時他們絲毫不受影響呢(靠廣告除外)?簡單的說,他們是以自費為主,不管是內科或是傷科,水藥、粉藥或是草藥,因此健保這一塊大餅他們可以吃,可以不吃,或者是兼吃,甚至看健保純粹只是服務民眾而已。

不過話又說回來,為什麼一樣是醫師會相差這麼多呢?答案其實很簡單的兩個字—「醫術」而已,這是做為一個醫師的根本,只有好醫術的醫師,他的患者才會綿延不斷,一傳十,十傳百的「吃好到相報」,也才不會像健保一樣超過一定數量時,做得愈多就「了」的愈多,故吾輩醫師實應好好的深思反省。

   在沒有健保勞保的大傘照顧時,前輩雖然刻苦經營,大多醫術紮實,大部分醫師都有「拜師」及隨師學習的經驗,並且努力的研習經典。

一些沒有執照的前輩亦是相同,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故常見其門庭若市,就算是隱居山林之間,門口依然車馬流水如過江之鯽,他們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也不是靠廣告的,都是一招一式努力的成果。

不管他們是內科或是傷科,是傷寒派、溫病派、苦寒派、滋陰派、補土派或草藥派等等…他們共同的特點都是「努力鑽研且學有專精」,這就是我們新一輩的醫師應該反醒及努力學習的。

如果有一天健保發生危機,點值一直下降時,「還要回推」,身為醫師的我輩將如何自處呢?如果本身是經營者要如何把診所經營下去?答案應該是每一個中醫師都心知肚明的,就是「自費」二個字,不管你願不願意,若時勢所致又能如何呢?故吾輩中醫師應努力奮起,發奮圖強,才不致於被這一波洪流所淹沒,如何讓醫師能夠「開發自費、做水藥」而盡量不倚靠健保呢?我常常在想國家規定醫師每年必修約30個學分,其目的當然是提高醫生的醫術,及跟新的醫學知識接軌,不致於和新的醫學新知脫節,那麼把大家搞的如此的忙碌,真的能夠提昇醫師的醫術嗎?醫學會這麼多,且不斷有新的醫學會成立,課程一堆又一堆,是大家來聯誼或是在搶著「做官」,還是在撈XX,醫師在假日可能要輪班又要修學分,連休息或陪家人小孩的時間都沒有!試問如果沒有學分的規定還會有醫師來上課嗎?這種方式的研習真的能提高醫師的水平嗎?在上位的長者要捫心自問,在下位的我輩要誠懇面對自己,學分制度已經數年,你的醫術有沒有成長?功夫有沒有進步?是不是因為去修學分才進步的呢?去上課是因為學分的關係?還是形式呢?為什麼有些課程門庭若市,而有些課程門習羅雀呢?其實就是這些課程能不能相對的提高醫師的醫術,甚至於做自費、做水藥的能力了,因此如何慎選課程,規劃自己的成長,對一個臨床醫師而言便相當的重要了。

   從許多名老中醫的著作中,可以看到一個臨床中醫師的成長及過程,以及他們如何邁向成功的經驗,歸納他們成功的因素有二,一是「拜師」及跟隨老師學習的經驗。

二是努力研習經典的過程。

其實這與劉力紅教授在「思考中醫」一書當中所提出的觀點是相同的,因為大部分的老中醫師學習成長過程大多是相同,尤其是在醫學院科班教育之前,故以前中醫師的養成皆是經過這兩個過程,這應該是成為一個中醫師不可缺的過程,現代中醫學院的教育方法是模仿西醫培養的過程,但並不表示中醫就應該放棄前人的經驗,從扁鵲到華陀、仲景到東垣、葉天士到近代蒲輔周、馬光亞等等皆是走傳統的模式而成功的,因此學院的模式培養中醫師是否成功與否我不得而知,但前人的腳步已經為我們走出一條成功的捷徑了,其實這條捷徑所包含的兩各因素,一是自力,一是他力,兩者具有相輔相乘的作用,況且得其一已經是成功七、八分了,何況兩者兼俱。

論語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儒道儒此醫道更是如此,因為醫者易也,不全然是用科學來印證,許多方面更需要臨床及經驗上的傳承,尤其是一些疑難雜症及重症上更需要經驗的傳承,故古之名醫皆從師而生,從師承這一條路醫者可以迅速的累積自己的實力與經驗,故這是一條捷徑、一條大道。

經典是前人醫學的總結,尤其是稱作『經』的書籍,更是一個時代醫學,如《黃帝內經》是春秋戰國之前的醫學的總結,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則是漢之前內科的集大成者,故中醫的經典不但許多醫生嘔心瀝血,更是指導後世醫生臨床的寶典,因此,以前的醫生在遇到困難時,首先便是思考經典上對困難處的是否有所闡述,反覆研讀從之中得到領悟與啟發,進而突破困難,甚至成為一代名醫。

以大陸名老中醫蒲輔周為例,蒲老初出茅廬幾年時,求診病人頗多,然有效者頗多,無驗者亦多有之,為此蒲老毅然停診,閉門在苦讀三年,將中醫的經典熟讀、深思、反覆揣摩。

三年之後重出江湖,遂能在臨症上得心應手,成為中國首屈一指的大醫家。

他對這一段經歷頗為感概,曾經說過這一段話:「當時有很多人不了解我的心情,認為我閉戶停診是為了提高自我的身價,實際上是不懂得經典的價值。

」其實許多名老中醫都有相同的講法,認為臨床中醫師應在每年拿出一些時間來研讀經典,這是值得我們重視的。

捷運已至末站,隨筆就此打住,聽到車響聲應是下車回家的時候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