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麵包、餅乾更傷腎!「抗性澱粉」馬鈴薯、燕麥可降低傷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許多人每天都在大量攝入加工食品,如麵包、餅乾和各種零食等。

... 高抗性澱粉纖維的食物,可以緩解造成的負面影響,恢復腸道健康和改善腎臟健康。

Skiptocontent 許多人每天都在大量攝入加工食品,如麵包、餅乾和各種零食等。

這些食品都是經過高度熱加工過的,在加工過程中,改變了食品化學結構,從而延長了食品保存期限、口感,容易讓人吃到「停不下來」。

然而,諸多研究表明,這些加工食品因為富含脂肪、糖和鹽,對人類健康有害,它與全因死亡率、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高血壓、肥胖、癌症和胃腸道疾病的風險增加有關。

近日,發表在《ScienceAdvances》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澳洲的研究團隊證明,在加工食品中發現的某些化合物,會導致慢性腎臟疾病的風險提升。

不過,透過多吃含有高抗性澱粉纖維的食物,可以緩解造成的負面影響,恢復腸道健康和改善腎臟健康。

加工食品高溫製造,導致有害化合物增加腎臟負擔 加工食品常涉及煎、炸、烘、烤的料理方式,當溫度達到一定高度時,會使得食物更具有風味和香氣。

像是洋芋片、麵包、餅乾、巧克力和糖果等,都需要透過這些方式來增加色香味。

然而,食物中含有的糖分以及胺基酸,在高溫加工下,會出現被稱為高級糖基化終產物(AGE)的有害化合物。

除此之外,未加工食物會誘導白血球滲入尿液,風險高出5倍,進而導致腎臟損傷。

研究人員還發現,熱加工食物會誘導先天免疫活化,並透過促炎效應,導致局部腎臟炎症和損傷。

飲食中多攝取「抗性澱粉」有助於改善健康 不過,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實在很難避免這些加工食品的攝取。

對此,研究團隊給出了解決方案:可以多吃「抗性澱粉」。

所謂「抗性澱粉」,是指小腸不易消化的澱粉,抗性澱粉可被視為膳食纖維的一種,大部分的澱粉及糖會在小腸快速消化吸收以提供體內快速的能量來源,但抗性澱粉不會在小腸被吸收,而是進入到大腸被腸道細菌所發酵,與膳食纖維的代謝途徑類似。

在過去的糖尿病小鼠模型中,高抗性澱粉纖維飲食維持了腸道屏障的完整性,並降低了腎臟損傷的嚴重程度。

本次的研究中,也證實高抗性澱粉飲食能彌補加工食品造成的身體傷害。

富含高抗性澱粉纖維的食物包括燕麥、米飯、大麥、豆類(如黑豆和豌豆)、煮熟後冷卻的馬鈴薯。

研究通訊作者、莫納什大學教育區中央臨床學院糖尿病系副教授MelindaCoughlan說:「這些食物進入結腸後,就成了腸道細菌的食物。

它們會將這些食物發酵,產生具有抗炎作用的代謝物。

」 她補充說道:「鑑於人們越來越關注加工食品對健康的影響,我們可以透過多吃高抗性澱粉纖維的食物,以及使用蒸煮和燉煮的烹飪方法,減輕有害影響。

」 參考資料:Processedfoodsdriveintestinalbarrierpermeabilityandmicrovasculardiseases 文/林以璿圖/林以璿 延伸閱讀: 上班族一天平均吃80種添加物!營養師指解毒3招:關鍵在肝、腸 中醫說優格是「加工食品」要少吃?營養師:這樣挑選才最好! 台灣人普遍缺鎂影響血壓、血糖營養師:吃夠鎂讓你更健康美麗! Heho熱門文章 1.整理包/新冠肺炎症狀已改變!2點跟流感最不一樣、Omicron變異株更像感冒2022-04-302.COVID-19/一圖搞懂確診者、接觸者該怎麼做2022-05-113.居家隔離整理包/3+4、0+7差在哪?能不能出門工作?常見Q&A一次懂2022-05-164.整理包/確診Omicron多為無症狀與輕症不用擔心?一次看懂新冠肺炎後遺症2022-05-115.COVID-19/我確診了怎麼辦?六大步驟讓你不慌張2022-05-14 影音健康 【Heho微動畫】臉部痘痘位置代表什麼?對應的器官一次看懂!2021-01-22【OL悄悄話】第三劑疫苗一定要打嗎?打哪個廠牌好?未來還要打第四劑嗎?2022-01-2527歲被宣告肺腺癌第四期!選對基因篩檢、治療策略兩個月腫瘤就消失2022-02-07 更多影音 熱門關鍵字 標籤不節食減肥 乳酸菌 伸展操 優格 免疫力 可可 味噌 咖啡 咖啡因 基礎代謝 奇異果 家庭主婦 循環 心血管 懶人瘦身 打掃 抗發炎 按摩 掰掰袖 核心運動 淋巴 深蹲 清洗 清潔 清潔劑 減肥 減重 瘦小腹 瘦腿 瘦身 瘦身操 發酵食品 納豆 肌肉鍛鍊 肝病 肝硬化 肥胖 膳食纖維 膽固醇 運動 醋 降血壓 非酒精性脂肪肝 食慾 黑巧克力 關注Heho 每日提供您最專業正確的健康知識  親子站▸新冠專區 新冠肺炎專區 兒童防疫專區 新冠疫苗指南 防疫生活對策 圖解疫情 百年大疫專題 疾病症狀 人體地圖 人體地圖 腦神經 心血管 骨骼、關節 腸胃 腎臟、泌尿系統 症狀查詢 常見症狀 新冠症狀 過敏 咳嗽 頭痛 便祕 健康百科 科研新知 用藥安全 營養衛教 中醫養生 運動健身 心理健康 育兒親子 罕見疾病 醫學故事 傳染疾病 請問專家 醫生說 中醫師說 牙醫說 藥師說 護理師說 營養師說 治療師說 科學家說 專家側寫 輔大專家說 醫學專區 糖尿病專區 糖尿病專區 糖友必知 預防保養 專家科研 飲食與運動 更多醫學專區 打擊失眠大作戰 心血管專區 視力保健診療室 小手術大困擾 流感疫苗專區 美豬開放爭議 未來醫學專區 急診室直擊 圖解健康 圖解健康 居家保養 健康知識 穴道運動 食物營養 漫話健康 漫話科普 圖解疫情 癌症百科 治療癌症 認識癌症 協助資源 康復調理 抗癌新知 預防癌症 抗癌故事 影音健康 健康生活 醫療新知 吃出營養 運動教室 Heho服務 健康管理工具 健康小幫手 營養查詢 上班族營養補充指南 健康檢查 自我檢測 討論版 Heho服務 HehoApp Heho健康主題特刊 活動特區 防疫新生活大調查 親子 Heho親子 健康成長 親子生活 孕前到產後 教育學習 新冠肺炎專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