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AI人工智慧產業論壇」 以人為本跨域創新找尋臺灣產業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前排右起為NVIDIA 全球副總裁暨臺灣區總經理邱麗孟、工研院人工智慧應用策略辦公室副主任暨巨資中心執行長馮文生、工研院機械所所長胡竹生、Appier與iKala ...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聞中心
首頁新聞中心新聞室最新新聞
工研院「AI人工智慧產業論壇」 以人為本 跨域創新 找尋臺灣產業應用新價值
SharetoFacebook
SharetoTwitter
分享到我的Line
聯絡我們
日期:2021/11/29
工研院舉辦「以人為本x跨域創新」AI人工智慧產業論壇,邀請產學界AI巨擘及諮議委員專家群討論未來10年臺灣AI產業趨勢。
前排右起為NVIDIA全球副總裁暨臺灣區總經理邱麗孟、工研院人工智慧應用策略辦公室副主任暨巨資中心執行長馮文生、工研院機械所所長胡竹生、Appier與iKala科技董事簡立峰、工研院總營運長余孝先、工研院人工智慧應用策略辦公室主任暨產科國際所所長蘇孟宗、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工研院電光所所長吳志毅。
隨著全球化帶來的跨域創新,AI人工智慧已成為國家競爭力指標,以及年輕人職涯首選。
工研院今(29)日舉辦「以人為本x跨域創新」AI人工智慧產業論壇,邀請工研院總營運長余孝先、Appier及iKala科技董事簡立峰、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工研院人工智慧應用策略辦公室主任暨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等重量級領袖齊聚,從臺灣產業發展的機會與挑戰,到因應全球淨零碳排趨勢下,要如何善用AI人工智慧協助企業減碳、發展節電的邊緣運算晶片等都將是下世代AI新興應用主題,期藉此能提供產業更多元的思維,並鼓勵年輕世代聚焦相關開發,以此協助我國產業成為AI應用產業的領航者。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GlobalInstitute)預估,2030年AI人工智慧產值將高達13兆美元,預計每年能為全球GDP成長率貢獻1.2%,其中AI結合大數據、邊緣運算晶片、智慧醫療和無人載具等領域更是明星領域。
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技之島臺灣,如何掌握先機也成為產業界關注的焦點。
工研院總營運長余孝先表示,AI人工智慧應用近年有兩大重點,一是協助各行各業創新轉型的產業AI化;另一是在產業AI化過程中,因累積或挖掘到共通性需求或痛點後,衍生出更大的AI需求與商機,進而創造出AI產業,也就是AI產業化。
第三個重點我們應該注意的是AI平民化。
例如工研院研發的AI眼底鏡,讓臺灣偏鄉/離島的民眾不需到城市大醫院就可以使用AI診斷糖尿病眼部病變、或是打造「AIdea」平台建置議題庫、資料庫、人才庫,讓臺灣中小企業透過這個平台也可以運用到各種AI技術解決方案與AI人才等資源。
最後第四個重點是政府AI化。
AI不僅能提升企業競爭力,也能協助政府提升競爭力,包括可讓人力密集的工作效率提升,例如英國用AI提高福利系統資源運用效率;也可讓政府更精準、更及時地提供服務,例如美國運用AI進行道路鋪面損壞評估等等。
Appier與iKala科技董事,也是Google臺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則認為,近年來臺灣年輕世代對於人工智慧科技非常投入,也開始有像Appier等AI新創獨角獸出現。
此外,AI人工智慧技術也可以協助提升半導體製程的良率、降低成本,甚至可能加速晶片設計自動化,尤其臺灣應該是全世界少數最適合發展半導體與晶片產業AI化的地方,在電動車產業也有類似的機會。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也於會中分享,世界經濟論壇在2021風險報告,建立未來疫情的韌性除了精準醫療技術氣候變遷技術,零接觸零碳排原則下,符合資安隱私的元宇宙,再生能源需求所需要的智慧電網和放承諾是國際共同語言。
更是未來企業在永續發展ESG外增加的韌性維度R(RiskandResilience)。
台灣聯合學習產業聯盟積極利用臺灣可信任的優勢,構築產業與國家所依賴的韌性科技,建立產業韌性與商機。
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胡竹生則認為,AI人工智慧近來演變出以自主決策為趨勢結合深層神經網路學的非結構式計算方式,過去應用在自動化流程中的諸多決策,現已無法用事前簡單的邏輯或是規則去定義。
此外,以資料與數字為主的計算網路,以及經由迴授資訊,不斷自我修正的方法,雖然在實際應用上已經有驚人的進展,但技術上要能強化檢驗和制定這些自主決策系統的標準,仍是目前業界所面對到的最大挑戰。
因應全球淨零探排趨勢下,也衍生許多AI人工智慧的新興應用機會。
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所長所長吳志毅就指出,AI人工智慧發展的能耗問題在目前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尤其是雲端的晶片解決方案,雖然效能與運算力強大,但耗電量大,也有雲端非即時性及資安等顧慮,隨著下世代AI人工智慧應用產品如智慧駕駛車、消費性與企業用機器人、智慧無人機,甚至是近來熱門的元宇宙(MetaVerse)硬體裝置等發展,如何讓新興的AI邊緣晶片及架構必須更省電,將是臺灣廠商切入AI人工智慧應用的絕佳機會。
工研院人工智慧應用策略辦公室副主任暨巨量資訊科技中心執行長馮文生表示,目前企業要導入AI的過程中,仍面臨諸多挑戰,如:人才短缺、資料收集與標註耗時、缺乏產業應用工具等因素,造成AI應用落地並不如預期的普及。
國際上也體認到了此一課題,提出AI工程化(AIEngineering)概念,希望讓AI的應用從資料整備標註、模型開發、應用部署、持續調校等步驟可更加的自動化,以加速AI應用的落地。
另一方面,在日益嚴格的淨零減碳要求下,人工智慧的確可以協助企業減碳,然而,是否會因為運算能耗增加碳排,則需一併考慮。
在當前全球面對淨零碳排的挑戰,工研院也持續研發AI人工智慧科技協助節能減碳,協助鋼鐵、水泥、石化等碳排大戶建立新的生產減碳技術,優化生產流程克服產業挑戰。
工研院身為國家研發智庫,也規劃未來10年人工智慧技術發展方向,將人工智慧、半導體晶片、通訊、資安與雲端技術視為科技基磐,以強化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三大應用領域之智慧化與產業化,進而為臺灣產業找到應用新價值。
工研院舉辦「以人為本x跨域創新」AI人工智慧產業論壇,邀請產學界重量級專家到場分享,期望引吸更多年輕世代投入相關領域開發。
【新聞連絡人】
工研院行銷傳播處徐喬涵電話:+886-3-5915128Email:[email protected]
工研院行銷傳播處王友信電話:+886-3-5914903Email:[email protected]
延伸閱讀
工研院攜手新思科技 人工智慧晶片設計實驗室揭牌啟用
經濟部AIdea平台破1.3萬人線上為產業找AI解方
加速產業AI化AIdea邊緣AI解題平台上線
人工智慧共創平台AIdea啟用 工研院要協助企業AI應用遍地開花
經濟部以智慧技術勇奪三項2022CES創新獎工研院智慧健康監測與AI機器人成國際之光
延伸文章資訊
- 1工研院「AI人工智慧產業論壇」 以人為本跨域創新找尋臺灣產業 ...
前排右起為NVIDIA 全球副總裁暨臺灣區總經理邱麗孟、工研院人工智慧應用策略辦公室副主任暨巨資中心執行長馮文生、工研院機械所所長胡竹生、Appier與iKala ...
- 2人工智慧產業之發展與應用- 理律法律事務所
人工智慧包含許多核心技術,硬體裝置包含晶片、雲端運算系統、終端裝置等,軟體演算法包含類神經網路、深度學習、影像辨識、大數據趨勢分析等。人工智慧已 ...
- 3人工智慧是什麼?AI應用案例、技術、未來發展都有的必修知識 ...
人工智慧AI應用案例有哪些? · Project(計畫):準確地預測與規劃,完成最佳生產計畫。 · Produce(生產):維持高品質、高效率的生產流程。 · Promote( ...
- 4當人工智慧無所不在,哪些產業最有AI相? - 未來商務
影響AI應用落地的關鍵因素又有哪些?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IDC公佈的2020年台灣市場十大ICT趨勢預測,前兩名由AI包辦,分別是「融合式 ...
- 5由人工智慧看臺灣產業大未來- 科學月刊Science Monthly
AI 儼然已繼續成為2018 年高科技業的熱門議題,從CES展場中AI的應用分類,可見包括機器人、無人車、 智慧家電、智慧運動輔助、智慧零售與物流與智慧金融等。相關應用莫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