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覺的種類之時間知覺「心理一起學了19」 - Haowai.Today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對物體不同部位的遠近的感知稱為立體視覺或深度知覺。
深度知覺除了利用雙眼的視差的線索外,還要利用其他的主客觀線索。
大小知覺是在深度知覺的基礎 ...
首頁>健康>劉小姐秘製2021-05-1115:56
知覺的種類之時間知覺「心理一起學了19」
來自一名活色生香的心理諮詢師整理
劉熹微|No.19
空間知覺是指對物體距離、形狀、大小、方位等空間特性的知覺。
兩個視網膜上的略有差異的映象,是觀察物體空間關係的重要線索。
它使人能在兩維的視網膜刺激基礎上,形成三維的空間映象。
對物體不同部位的遠近的感知稱為立體視覺或深度知覺。
深度知覺除了利用雙眼的視差的線索外,還要利用其他的主客觀線索。
大小知覺是在深度知覺的基礎上對不同遠近的物體作出的大小判斷。
聽覺空間知覺,在距離方面主要以聲音強度為線索;而要判定聲源的方位則必須依據雙耳聽覺線索。
後者稱為聽覺空間定位。
(一)大小知覺
大小知覺是指個體對物體長短、面積和體積大小的知覺。
物體大小的不同,投射在視網膜上的映象大小也不一樣。
同等距離下,物體大,映象大;同樣大小的物體,越遠看起來越小。
一般來說。
大腦是在綜合分析視網膜映象大小和有關距離資訊後產生大小知覺的。
實際大小知覺中,觀察者會參照環境中熟悉物體來判斷知覺物件的大小,所以當視網膜上的映象大小由於物體距離遠近,不同而變化時,人們仍趨向於保持對物體原有實際大小的知覺,這種情況被稱為大小恆常性。
(二)形狀知覺
形狀知覺(shapepereption)是空間知覺之一。
是指個體對物體輪廓和細節的整體反映。
其形成主要依賴視覺、觸覺和動覺的協同活動。
視覺使人獲得物體在視網膜上投影的形狀。
其知覺線索包括.物體在視網膜上的投影,視線沿物體輪廓移動時眼球運動的資訊,以及在排除視覺條件下用手沿著物體邊界產生的觸控覺。
所有這些都為大腦提供了物體形狀的暫時神經聯絡,經過綜合分析形成對物體的形狀知覺。
具有恆常性。
(三)方位知覺
方位知覺(orientationperception)是指人對自身或某物體在空間中的位置和方向的知覺。
通常採用兩種方式進行定向。
(1)以周圍的事物或觀察者自身作為參照物,按上下、左右、前後三個維度進行定向;
(2)以太陽、北極星和地球磁場作為定向的依據,按東、南、西、北進行定向。
在正常條件下,人主要依靠視覺進行方位知覺。
聽覺、動覺、觸控覺、平衡覺和觸覺,以及經驗中的有關表象和探究反射等,也在方向定位中發揮其特定的作用。
(四)距離知覺
距離知覺又稱立體知覺或深度知覺,是個體對物體的四凸或遠近的反映。
相對於物體的視像而言,人的視網膜基本上是二維平面,即物體的視像在視網膜上是平展而沒有深度的。
那麼人是怎樣知覺物體的深度和距離的呢?
1、肌肉運動線索
(1)眼睛的調和作用
眼睛要看清楚物體總要透過睫狀肌的收縮或舒張,讓眼睛使晶體變得平些或凹些,以調節焦距,使視像聚焦在視網膜上,如果成像的焦點總在視網膜的前邊就是近視;如果成像的焦點總落在視網膜的後邊就是遠視。
此時需要用近視鏡或老花鏡來幫助調節焦距,讓焦點總落在視網膜上。
正常的眼睛是靠睫狀肌調節水晶體的曲度,使視像聚焦在視網膜上。
看近距離物體時,睫狀肌收縮,使水晶體變得凸一些,太遠距離物體時睫狀肌鬆弛,使水晶體變得平一些,所以看近距離物體時變得眼睛緊張,看遠距離物體時覺得眼睛鬆弛。
睫狀肌的緊張度,因而就成了判斷遠近的肌肉運動的訊號。
2、單眼線索
單眼線索,亦稱“單眼深度線索”。
是指用一隻眼睛觀察物體獲得立體知覺時運用的有關線索。
單眼主要依靠眼球水晶體的調適作用以及單眼運動視差取得深度知覺,還包括環境中的另一深度線索,如光線的明暗、線條的透視、物體的清晰度、物體的重疊、物體間大小和高度對比關係等。
主要強調視覺刺激本身的特點,雙眼線索則強調雙眼的協調活動所產生的反饋資訊的作用。
單憑一隻眼睛即可利用單眼線索(monocularcue)而相當好地感知深度,藝術家們特別擅長利用單眼線索製造作品中的深度等空間關係。
單眼線索很多,其中主要的有如下幾種。
(1)物件的相對大小
(relativesize)物件的相對大小是距離知覺的線索之一。
小圓點好像離我們遠些,大圓點好像離我們近些。
對於熟悉物體的判斷則有所不同,高矮不同的兩個熟人,如果現在你看到那個本來矮小的人顯得高大些,而那個本來高大的人看起來矮小些,那麼,你便會覺察到前者離你近些,後者則離你遠些。
(2)遮擋
(occlusion)如果一個物體被另一個物體遮擋,遮擋物看起來近些,而被遮擋物則覺得遠些。
物體的遮擋是距離知覺的一個線索。
如果沒有物體遮擋,遠處物體的距離就難以判斷。
例如,高空的飛機倘若不與雲重疊,就很難看出飛機和雲的相對高度。
(3)質地梯度(texturegradient)。
視野中物體在視網膜上的投影大小及投影密度上的遞增和遞減,稱為質地梯度。
當你站在一條磚塊鋪的路上向遠處觀察,你就會看到越遠的磚塊越顯得小,即遠處部分每一單位面積磚塊的數量在網膜上的像較多。
看圖中的兩個圖形,上部質地密度較大,下部質地單元較少,於是產生了向遠方伸延的距離知覺。
(4)明亮和陰影
(lightandshadow)。
我們生活在一個光和陰影的世界裡。
它幫助我們感知體積、強度、質感和形狀。
黑暗、陰影彷彿後退,離我們遠些;明亮和高光部分得突出,離我們近些。
在繪畫藝術中,運用明暗色調,把遠的部分畫得灰暗些,把近的部分畫得色調鮮明些,以造成遠近的立體感。
(5)線條透視(linearperspective)。
同樣大小的物體,離我們近,在視角上所佔的比例大,視像也大;離我們遠,在視角上所佔的比例小,視像也小。
平行線,如火車軌道,會在遠處匯聚。
匯聚線越多,知覺的距離越遠。
(6)空氣透視
(atmosphereperspective)。
由於空氣的散射,當我們觀看遠處物體時都會感受到:能看到的細節就越少;物體的邊緣越來越不清楚,越來越模糊;物體的顏色變淡,變得蒼白,變得灰濛濛的。
遠處物體在細節、形狀和色彩上的這些衰變現象,稱為空氣透視。
當然,空氣透視和天氣的好壞很有關係。
天高氣爽,空氣透明度大,看到的物體就覺得近些;陰霧沉沉或風沙彌漫,空氣透明度小,看到的物體就覺得遠些。
(7)運動視差(motionparallax)。
頭只要稍微一轉動,物體與視野的關係就變了。
這種由於頭和身體的活動所引起的視網膜物像上物體關係的變化,稱為運動視差。
當我們運動時,原來靜止的物體看上去也在運動。
坐過火車的人有這樣的經驗:在火車上注視窗外的一個物體,如一座房子,那麼,比房子近的物體向後運動,物體越近,運動得越快,而注視點遠處的物體則和你同時運動,物體越遠,運動速度越慢。
3、雙眼線索
在視空間知覺的問題上,心理學家一直在探索下面兩個問題:
(1)我們的視網膜是二維的,同時我們又沒有“距離感受器”,那麼在二維空間的視網膜上如何形成三維的視覺,我們又透過哪些線索來把握客體與客體、客體與主體之間在位置、方向、距離上的各種空間關係呢?
(2)如果說視空間知覺的獲得是由於雙眼協調並用的結果,那麼為什麼在很多時候使用單眼仍然可以獲得準確的空間知覺?
根據已有資料,空間知覺需要依靠許多客觀條件和機體內部條件或線索(cues)並綜合有機體的已有視覺經驗而達到。
有時我們甚至無法意識到這些線索的作用。
概括起來,視空間知覺的線索包括單眼線索和雙眼線索。
單眼線索主要強調視覺刺激本身的特點,雙眼線索則強調雙眼的協調活動所產生的反饋資訊的作用。
立體視覺的研究表明,在排除了其他所有深度線索的條件下,一組完全無意義的視覺刺激,只要具備視差條件,即能產生深度知覺。
這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吉布森的直接知覺理論,並在藝術創作和計算機視覺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
(1)視軸輻合或雙眼會聚(binocularconvergence)。
看遠物時,兩眼視線近似於平行;看近物時,雙眼視線會向正中聚合以對準物體。
眼睛肌肉在控制視線輻合時所產生的動覺,會給大腦提供物體遠近的線索。
不過,輻合作用所提供的距離線索只在幾十米的範圍內起作用。
物體太遠,視線趨於平行,已不能提供有效的輻合資訊。
(2)雙眼視差(binoculardisparity)。
人的兩隻眼睛相距約65毫米。
當我們看立體物的時候,兩眼從不同的角度看這一物體,視線便有點兒差別。
嘗試一下將手指放在離鼻尖較近的位置,分別用兩隻單眼觀看,會發現手指位置發生了明顯的移動。
觀察物體時兩眼視網膜上的物像差異就是雙眼視差。
雙眼視差在深度知覺中起著至關重要而又不為人所覺察的作用,由雙眼視差來判斷深度的過程即立體視覺(stereopsis)。
利用這一原理,人們可藉助計算機製圖或特製的實體鏡觀察三維實體圖。
立體攝像和立體電影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實現的。
3D電影的原理是:
用兩個鏡頭如人眼那樣的拍攝裝zhi置,拍攝下景物的雙視點影象。
再透過兩臺放映機,把兩個視點的影象同步放映,使這略有差別的兩幅影象顯示在銀幕上,這時如果用眼睛直接觀看,看到的畫面是重疊的,有些模糊不清,要看到立體影像,就要採取措施,使左眼只看到左影象,右眼只看到右影象
從放映機射出的光透過偏振片後,就成了偏振光,左右兩架放映機前的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因而產生的兩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觀眾使用對應上述的偏振光的偏振眼鏡觀看,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映出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映出的畫面,這樣就會看到立體景像,這就是立體電影的原理。
時間知覺(timeperception)
是指對客觀現象延續性和順序性的感知。
心理學家發現,用計時器測量出的時間與估計的時間不完全一致。
人的時間知覺與活動內容、情緒、動機、態度有關。
內容豐富而有趣的情境,使人覺得時間過得很快,而內容貧乏枯燥的事物,使人覺得時間過得很慢;
積極的情緒使人覺得時間短,消極的情緒使人覺得時間長;
期待的態度會使人覺得時間過得慢。
一般來說,對持續時間越注意,就越覺得時間長;
對於預期性的估計要比追溯性的估計時間顯得長些。
一些實驗還表明,時間知覺明顯地依賴於刺激的物理性質和情境。
例如,對較強的刺激覺得比不太強的刺激時間長,對分段的持續時間覺得比空白的持續時間長。
例如,對一個斷續的音響,在一給定的時間裡聽到的斷續的次數越多,人們就越覺得這段時間長。
對較長的時間間隔,往往估計不足;而對較短的時間間隔,則估計偏高。
有關的材料還表明,時間知覺與刺激的編碼有關,刺激編碼越簡單,知覺到的持續時間也就越短。
相等的時間間隔(40或80毫秒),空白間隔比填充音節的間隔顯得短。
到20世紀80年代為止,還沒有材料證明大腦存在著專門的計算時間的中樞。
在皮層不同部位受到損害的情況下都可以見到時間知覺的破壞。
在判斷時間間隔正確性方面,各感官是不同的。
聽覺和觸覺對時間間隔的估計最準確。
聽覺辨認時間間隔的最高限度是0.01秒,觸覺辨認的最高限度是0.025秒,視覺辨認的最高限度則是0.1~0.05秒
延伸閱讀
綠色保護眼睛?原來被騙了這麼多年……
1㎡都不用,這樣種菜養花,美翻了!
如何確定絲網印版與承印物的間隙
延伸文章資訊
- 1筆記|C4知覺之二、空間知覺& 三、時間知覺和運動知覺- 人人焦點
a指視網膜成像的大小;A是物體的大小;D是對象與眼睛的距離。人們在知覺物體大小時,似乎不自覺地解決了大小與距離的關係,環境中距離線索和網膜投影的 ...
- 2時間知覺線索完整相關資訊
時間知覺 ...時間知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內部感知可來源於我們的心跳、呼吸等等。 在實驗心理學中,有「複製刺激」的實驗。 即給被試一個刺激,燈光或 ...
- 3第四章知覺歷程@ 這是我的部落格 - 隨意窩
第四章 知覺歷程一、知覺:個體接受外界訊息之後,對這些訊息的分析、解釋與認知的心理歷程。 二、知覺的特性: 1. ... 十一、人對時間知覺,其線索可能包括:.
- 4心理學 - 小閣子
心理學 · 心理學源于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哲學以主觀方法研究人類的心靈。 · 自然環境變化:觀察家星象,氣溫季節變化以及動物行為等資訊可獲得時間知覺的線索 ...
- 5時間知覺 - MBA智库百科
時間知覺(Time Perception)時間知覺是指對客觀現象延續性和順序性的感知。時間知覺的信息,既來自於外部,也來自內部。外部信息包括計時工具,也包括宇宙環境的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