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肥胖會大大增加得腎臟病的風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年一度的世界腎臟日即將來臨,

今年的主題為

「腎臟病與肥胖」

眾所周知,體重超標會引起多種疾病,最新研究表明,肥胖作為一個獨立風險因素,在慢性腎衰中起到的作用要比原先想像的更加重要

體重指數增高與高血壓和腎功能減退之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

中國肥胖超重現狀嚴峻

「我國居民超重和肥胖問題愈發嚴重。

不論成人還是青少年,我國的超重肥胖增長幅度都要高於已開發國家。

楊筱瑋醫生介紹。

楊筱瑋

腎內科主任,副主任醫師,腎病專家。

國家衛計委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中指出,全國18歲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體重分別為66.2kg和57.3kg,成人超重率為30.1%,肥胖率為11.9%,擁有4320萬肥胖男性和4640萬肥胖女性,分別占全球的16.3%和12.4%。

肥胖人數位居全球第一。

2016年,發布於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的一項涵蓋186個國家的研究也指出,40年來,全球肥胖人口從1.05億升至6.41億,男性肥胖率從3.2%升至10.8%,女性肥胖率則從6.4%升至14.9%。

肥胖,已變成世界性的公共衛生問題。

楊筱瑋醫生同時提到,四川地區超重率與全國數據大致相當(成人超重率為31.5%,肥胖率為11.1%),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數字,按此計算,10個四川人裡面就有三人超重,一人肥胖

肥胖傷害多,腎臟很受累

肥胖本身是一種代謝性疾病,也是其他慢病之源。

英國醫學期刊,95個meta分析和系統回顧,BMI大於等於30,最終確認11種癌症(食管腺癌、多發性骨髓瘤、胃噴門癌、結腸癌、直腸癌、膽道系統、胰腺癌、絕經後乳腺癌、絕經前子宮內膜癌、卵巢癌、腎癌)與肥胖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這些證據都表明肥胖會增加患癌幾率。

楊筱瑋醫生向我們介紹:

絕經後成年女性體重每增加5kg,絕經後發生乳腺癌的風險增加11%(RR 1.11;95%CI 1.09-1.13);

成年女性腰臀比每增加0.1,子宮內膜癌風險增加21%(RR 1.21;95%CI 1.13-1.29);

BMI每增加5kg/㎡,男性結直腸癌風險增加9%(RR 1.09;95%CI 1.06-1.03);而膽道系統腫瘤的風險可增加56%(RR 1.56;95%CI 1.34-1.81)。

楊筱瑋醫生說:「大多數人都知道肥胖可以導致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代謝綜合徵、2型糖尿病、睡眠呼吸障礙、骨質疏鬆症、哮喘、慢性炎症、女性不孕症等等,不過人們對於肥胖導致的腎臟損害了解甚少。

不是嚇唬人,肥胖真的會導致慢性腎病

慢性腎臟病主要症狀之一是蛋白尿,高血壓、高血糖、高尿酸、高脂血症是公認的蛋白尿危險因素,而肥胖同樣是重要的風險因素。

「這我們本應該引起高度重視,但在抗癌、降低糖尿病風險、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等減肥有益健康的系列口號中,卻很少能聽到減肥預防慢性腎病的聲音。

楊筱瑋醫生說。

上海長寧區的一組流行學研究提示高尿酸血症為最強烈風險因子,其它重要危險因子包括腎結石、貧血、糖尿病、腹型肥胖、高血壓和年齡。

多項大規模臨床試驗證明,肥胖是慢性腎病發生髮展的重要影響因素,可導致腎臟病理變化、增加蛋白尿、降低腎小球率過濾。

同時,早在2011年來自美國腎臟病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表明,除了幫助病人減肥外,減肥手術或許可以幫助改善其腎臟功能。

肥胖怎麼傷腎

根據楊筱瑋醫生的介紹,肥胖傷腎大致是這樣的:

肥胖與腎小球

肥胖如果引起了腎小球病的病理改變,分為2種。

腎小球肥大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兩種類型。

值得慶幸的是肥胖引起的腎小球病變獨立風險較低,但發生腎小球損傷的風險因素與體質量有關。

所以面對肥胖不能掉以輕心。

還要對體質量進行關注。

肥胖與CKD

肥胖是部分CKD的原發病因,也是腎衰竭的危險因素。

曾經國外的專家做過一次研究。

參加人數2580人。

科學家對這2585人的20年生活情況做了跟蹤研究。

研究顯示:人體質指數每增加1kg/㎡,則新發CKD的優勢比為1.23;BMI是進入終末期腎衰的獨立風險因子,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的肥胖患者同時合併有CKD時,腎小球率過濾下降更快。

而葡萄牙對一組5167例研究發現,肥胖者CKD發生率為33.7%,與美國接近。

超重和肥胖者出現蛋白尿風險較BMI<25的人群高出43%~56%,而減輕體重可降低尿蛋白量。

在BMI20歲>25的20歲年輕人中,在矯正了高血壓、糖尿病後,發生CKD風險是正常人群的3倍。

肥胖還放大了高血壓、代謝綜合徵、原發性腎臟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蛋白尿水平,加速CKD發生髮展

肥胖引起的胰島素抵抗和平均動脈壓升高,是肥胖性腎病的重要發病原因。

不僅如此,肥胖是非透析CKD患者發生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因素,而腰圍可以作為直接預測因子。

同時有研究發現腰圍臀圍比在肥胖與CKD的相關性較腰圍和BMI更有優勢。

肥胖者有鈉瀦留傾向,應更注意飲食限鹽。

肥胖還可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活性,可選用ACEI和ARB,在合併有蛋白尿和CKD時更是如此。

營養狀態對透析患者至關重要,但肥胖是否帶來透析患者的生存獲益尚待觀察。

「肥胖患者通過膳食干預減輕體重以降低CKD風險,而極度肥胖者有時需要通過藥物或手術進行治療才能有效控制體重。

楊筱瑋醫生說,「超重和肥胖者在減重過程中,應注意避免因營養不良增加CKD風險。

不僅如此,肥胖者還有鈉瀦留傾向,在日常生活中應更注意飲食限鹽。

基於基因信息進行CKD風險管理

通過基因檢測能夠方便而精準的了解個體身體狀況,所以,與肥胖相關的CKD健康管理也是基於個體的肥胖基因信息。

首先,我們要了解自己的肥胖易感性。

肥胖的易感性通俗來講就是:你發生肥胖的原因,及肥胖的可能導致的後果。

「明確個體肥胖易感性後,就可以評價當前個體的肥胖相關風險,以及設計干預方案,制定合理的健康檢測指標。

」楊筱瑋醫生說,「這種類型的健康管理,涉及到的工作量其實是非常大的。

我們關注的指標有很多,比如體重、體脂率、BMI、腰圍、腰/臀圍比、血尿酸、高血壓、血脂、血糖脂聯素水平、瘦素水平、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微量白蛋白尿、血清胱抑素C、肌酐清除率、血液同型半胱氨酸、25(OH)D3、白介素-6、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3(FGF-23)、睪酮水平、骨密度、骨量等等。

楊筱瑋醫生建議,減重計劃應該由專業醫生和營養師聯合制定,減重過程中應有必要的醫學觀察和監測。

寫在最後

我們所有人對待健康意識都亟待改變,從發病後治療轉為疾病預防。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對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負責,提高整個家庭的生活質量。

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所有人努力終生的目標,疾病,讓太多人的生命中充滿了痛苦與折磨,摧毀了一個又一個家庭,我們要做的應該是管理好自己與家人的身體,提前把疾病扼殺在搖籃中,用「健康」來提高自己的品質生活。

想要了解更多健康基因類的小知識,請持續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帳號(基因健康開課啦:jiankangfw66)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