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檢查選擇有竅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運城市中心醫院主管技師 王彥波

老張膽結石又發作了,醫生讓做超聲波,老張心想,磁共振做一次幾百塊,一定好,非要做磁共振檢查,為此和醫生做了一次深刻的交流。

超聲波也好磁共振也好,都屬於醫學影像檢查,那什麼是醫學影像檢查呢?

自從1895年倫琴發現X射線,第二年就被用於對人體進行檢查,形成了放射診斷學,以後設備和技術不斷發展,到目前已形成了一個包括數十種檢查手段的龐大的體系,即可用於診斷也可用於治療,這一學科被綜合起來稱作醫學影像學。

各種影像檢查方法有哪些優缺點

1. 透視: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檢查方法之一。

當遇到急腹症(緊急出現的腹部劇烈疼痛的一系列疾病)時,可通過透視看是否是腸穿孔或是腸梗阻;還有定位取異物,骨折手法復位等等,都離不開透視。

透視不僅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出結論,而且費用低。

當然,X線透視也有缺點,透視時X輻射量較大,尤其對於兒童及孕婦,所以2006年3月1日衛生部文件:《放射診療管理規定》,第26條要求:應當儘量以胸部X射線攝影代替胸部螢光透視檢查。

2. 超聲:超聲波是我們最熟悉的另一種影像檢查方法。

它的優點是方便、快捷,安全無輻射,可以動態觀察人體內部器的運動,價格低,深受廣大醫務工作者和廣大患者的歡迎。

目前在腹部、盆腔,已成了首選方法。

用於體檢、妊娠過程觀察時,更能體現它的優勢。

彩超,除了觀察疾病的形態學改變以外,還可以觀察病變內部的血管生長、血流供應情況,對於定性診斷幫助很大。

基於這一點,在心血管疾病的診斷上,也成了一個重要的手段,如先天性心臟病,彩超是常規和必備檢查。

當然,超聲檢查也有一定的限度,它的解析度不高,對病變的識別上不如CT、MRI等其它檢查。

3. X線拍片:也是我們最常用的一種檢查方法之一。

外傷時懷疑骨折,可拍X線片,確定有無骨折及部位,並作為骨折治療後,觀察有無骨痂形成,前後對比,看對位對線以及生長情況。

X線平片幾乎可以用來觀察全身的骨骼系統情況,另外,對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斷和病情發展過程的觀察有較突出的優勢。

現在醫院裡的CR、DR是數字化X線拍片的名稱。

4. CT:在顱腦具有獨特價值,如對出血、梗塞、顱內腫瘤、膿腫、腦外傷的診斷及治療後複查,為病人提供了極大的方便,目前已成為顱腦病變的首選方法。

在胸部疾病的診斷上,作為X線片的補充,可以明確肺內有無實質性病灶,縱隔有無淋巴結或是腫瘤轉移灶。

在腹部、盆腔疾病方面,作為超聲波檢查後的一種進一步檢查手段,可以觀察肝、膽、胰、脾、腎、婦科盆腔、男性攝護腺等的腫瘤、炎症及外傷情況。

螺旋CT檢查速度快,尤其多排螺旋CT掃描,克服了以往檢查的禁區,如用於心臟檢查,顯示冠狀動脈與心血管造影效果接近,已成為冠心病的一種篩選手段(價格2000元左右,冠脈造影大4000元左右);另一方面,一次掃描可以獲得大量信息,可做三維重建,從而以一種立體的方式顯示病變,觀察細節,更易為臨床醫師或病人所理解和接受。

5. 磁共振成像(MRI):對中樞神經系統的診斷明顯優於CT,不論是顱腦還是脊柱都能提供近乎解剖圖譜的清晰圖像。

在臨床上,它可以在病人無任何創傷的情況下,無需病人特殊的配合,清晰地顯示血管,診斷血管病變及其它病變與血管的關係,如腦內動脈瘤的篩查,基本可以避免腦血管造影(有一定的創傷和風險)。

在腹部,其優勢是水成像,包括胰膽管成像、尿路成像,可不使用造影劑在很短的時間內(4秒)完成一幅圖像,現在已基本取代了原來的胰膽管造影像檢查。

然而,帶有心臟起搏器的人,體內有金屬植入物者禁用此項檢查。

6. 介入放射學:是一種新興的檢查並可治療的方法,它是在影像設備的引導下,進行診斷或治療。

對於腫瘤,栓塞治療可以減少術中出血、腫瘤縮小,利於手術切除,減少術後復發,惡性腫瘤晚期,失去手術機會者,介入治療是一種滿意的選擇,可以進行腫瘤栓塞、化療,提高生存質量,延長壽命;對於血管性病變,如外傷性出血、產後大出血、大咯血(支氣管擴張、肺結核等原因引起)、胃及食管靜脈曲張出血、腫瘤出血、潰瘍出血、動靜脈畸形、動脈瘤等,能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

在冠心病的診斷與治療方面,已成為最活躍的一個領域,是冠心病診斷的金標準,也是冠心病治療的一種有效方法。

介入治療術已成為與內科治療、外科治療並立的第三種治療方法,其禁忌症是相對的,如凝血功能障礙,全身衰竭、年齡過大、心肺肝功能不良、甲亢及造影劑過敏等。

7. SPECT:核醫學成像屬於「功能顯像」。

例如甲狀腺顯像,當口服99mTcO4-4~5mCi後30min進行頸部採集成像,得到甲狀腺的形態學圖像,同時準確地反應甲狀腺攝取功能,對「甲亢」的診斷符合率>98%。

SPECT的全身顯像,指顯像劑進入人體後,進行全身採集放射性的分布信息,獲取全身性分布圖像,如:全身骨顯像,全身血池顯像,全身淋巴顯像,全身軟組織顯像,全身腫瘤標識物顯像等,進行「全身普查」,對尋找惡性腫瘤的轉移灶十分有價值。

8. PET:即正電子發射斷層顯像。

PET能對腫瘤進行早期診斷和鑑別診斷,鑑別腫瘤有無復發,對腫瘤進行分期和再分期,尋找腫瘤原發和轉移灶,指導和確定腫瘤的治療方案、評價療效。

1.5t核磁。

景冬波 攝

不同影像檢查方法的選擇原則

可以看出,醫學影像對其它內外婦兒各科室的影響越來越大,面對這種迅猛的發展趨勢,不管是醫生,還是病人,都要冷靜地看待,不能盲目追求高新技術、盲目追求貴重檢查。

影像學檢查各有利弊,應在了解各種檢查方法的適應症與禁忌症的基礎上,根據臨床診斷,逐步選擇不同的檢查方法,任何一種先進設備對疾病診斷既有獨到之處,也有局限性的一面。

因此,在選擇時,應權衡利弊,從病情需要出發,根據經濟實力,在能解決正確診斷的前提下,選擇最佳檢查方法。

一定要遵循安全、準確、簡便、經濟的原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