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患者,解除「心病」很重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每天的大量門診中,我會面對形形色色的患者,有焦慮恐懼的、有敏感自卑的、有主觀猜疑的、有憂鬱自憐的、有灰心絕望的、還有滿不在乎的。

很多患者的病情很簡單,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卻需要我用大量的時間來開導他的心理。

都說一個只懂病人生理而不懂病人心理的醫生不是好醫生,不過門診時間實在有限,我不可能一 一開導,所以我總結了一些典型的患者心理病例,有下列問題時一定要引起重視,必要時可去正規醫院做心裡疏導。

我是皮膚性病科醫生,門診上近1/3性病患者有或輕或重的心理障礙。

有的隨著性病的治癒而逐漸消失,有的則隨著性病的治癒而加重,還有的病人根本沒有性病卻因心理障礙而多次來找我。

比較典型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恐懼悲觀心理

由於病人缺乏對疾病正確的了解和認識,一旦自己患上了性病,被其他非正規廣告誘導,擔心疾病太過複雜,不能治好甚至發生癌變等(就目前的醫療水平而言,除愛滋病外,大多數性病經過規範治療都可以痊癒),開始出現極度恐懼和悲觀心理。

精神壓力大,加上性病的治療時間較長,疾病本身對病人身體的折磨,常常使其處於痛苦邊緣,缺乏治療和戰勝疾病的信心。

甚至喪失生活勇氣,嚴重影響病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門診上經常有一些病人嚴重誇大病情,用我的話說就是「自己嚇死自己」。

比如只是感染高危HPV病毒並未開始病變的,就覺得已經是宮頸癌了;扁桃體不適就以為感染了愛滋病毒,長年反覆去做愛滋病抗體檢測……這種心理除了能讓自身更加焦慮不安以外,不會對治療有任何的幫助。

顧慮羞恥心理

性病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是個隱晦的話題,相當一部分性病病人就診時羞於啟齒而諱疾忌醫,對病史、病情不願詳細說明,加上病人文化程度、知識背景不一樣,對不潔性行為導致的性傳播疾病及其危害性了解不多,一旦感染上性病,自覺羞愧。

往往不願去正規醫院就診,而去一些不正規的醫院或黑診所治療,造成治療不徹底或延誤病情。

前幾天網上諮詢的一個患者,肛周和肛內大面積尖銳濕疣,因為得了性病不敢來醫院就診,覺得大醫院人太多,怕被其他患者看見,他還問過一陣再來治療行嗎?我說:「小伙子,你再不治療,肛內的疣體長到腸道就更麻煩,到時你的治療難度將更大,現在都這麼嚴重了,你自己就不難受嗎?」

強迫固執心理

有些病人對性病的傳播途徑認識不清,正常生活也變得小心翼翼,整天精神恍惚憂心忡忡,不停地洗手、洗外陰,每天接觸東西時要戴手套。

更有甚者總覺得自己沒治療徹底,到處化驗,不相信報告單及醫師診斷,產生了嚴重的強迫心理。

還有些受疾病困擾而變得固執己見,堅持不想改變行之無效的治療方案的病人。

前些天有位上了歲數的女性患者來門診,她二十多歲時因為支原體感染開始吃抗生素,現在已經連續吃了二十多年,並且是每天都要吃,只要一停藥就覺得身上各種不舒服。

這就已經是嚴重的心理問題了,且不說支原體感染是否必須吃抗生素。

長達20年的每天服用抗生素,已經把這位患者的體內正常菌群系統完全破壞,我用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勸解患者無用後,最後只能希望如果她可以停藥,通過雙方共同努力再用20年的時間慢慢把她體內的正常菌群恢復回來。

怨恨報復心理

性病,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性接觸而感染的疾病,往往夫妻雙方共同患病,而被傳染者經常會情緒激動,易怒,對配偶的行為深惡痛覺。

這類病人精神負擔重,治療過程中情緒波動大,怨恨情緒大,對醫生的建議也牴觸,想通過抵抗發泄委屈。

還有一部分病人在感染了性病後產生報復社會及他人的逆反心理。

表現為意志消沉,態度消極麻木,致使性濫行為猖獗,故意到公共場所製造傳染,有意傳播,坑害他人,心理嚴重扭曲,不原意配合醫師治療,給社會造成極大的危害。

門診上有一個梅毒患者,她在明知自己患了梅毒的情況下,還在外賣淫,後來被警方查到後送來我這裡治療,我問她時,她說:「我就是想報復這些臭男人,我染上了梅毒,我也要讓他們都感染上。

」我說:「姑娘,你之前的生活軌跡是如何的,我實在沒能力幫你,梅毒現在不是絕症,很好治療的,不要因為這樣就自暴自棄,既害人又害己,因果自在人心,有心而為的惡行對自己沒有任何的好處。

主觀自恃心理

這類患者自恃自己身體素質好,對自己所患疾病不放在心上,不遵醫囑,自行處理。

其結果往往會導致病情反覆,甚至加重,疾病久治不愈。

在我門診上就有一些這樣「滿不在乎」的病人。

有個小伙子本來尖銳濕疣只有豆粒大小,很好治療的,可他覺得沒什麼事,也不痛不癢的,就沒放在心上,回去在網上搜索相關用藥後,就自己買了點回家抹抹。

結果後來長出了一堆,這才慌了神,趕緊到醫院來我的門診上看。

我說:「你現在長這麼多疣體才來,治療難度加大,痛感也加重,然後還得自己買單,這多得不償失啊。

以上是在我的門診中見到最多的患者不正確的心態,門診時間有限,對患者心態上的開導並不完善,分享給大家這些,是希望有相似問題的患者能夠多多自我調節或者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對待疾病要從戰術上重視它,從戰略上要藐視它,既不要過分的擔憂、害怕、被疾病所嚇倒,也不要無視疾病,任由病情擴大加重,在患病狀態下更要保持心理健康,才有利於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和疾病康復。

圖片來源於網絡,轉載請註明作者:北京地壇醫院劉彥春,否則謝絕轉載。

新浪微博:地壇醫院劉彥春

微信:2057086725

QQ: 2057086725

劉彥春,北京地壇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醫師、副教授、醫學博士。

最高人民法院法醫鑑定組性病專家,全國子宮頸癌防治協作組成員,北京首批256位醫學科普專家。

研究領域:性傳播疾病(尤其對HPV病毒感染造成的各類尖銳濕疣和宮頸疾病)、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愛滋病、常見皮膚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治療尖銳濕疣要注意這些事情!

由於尖銳濕疣是一種性傳播疾病,很多患者在本病的治療上有很多的顧慮和負擔,因此,我們除了治療,還要注意一些其他的問題。首先,要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許多尖銳濕疣患者因為一些負面的信息,對尖銳濕疣理解...

醫生,我多久能夠排除性病呢?

很多人在發生了不潔性交或婚外性行為後,終日惶恐不安,擔心自己感染上性病。他們在諮詢中最常問的一個問題就是「大夫,我多久能夠排除性病呢?」通常感染性病的人在發生高危性行為後的一段時間內會出現尿道、...

如何判斷有性病?女性這四點和男性大不同

1、臨床症狀不明顯。 在性病門診中常可遇到這樣的情況,醫生在給男性患者作出淋病或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診斷後,告訴患者要帶配偶或性伴侶來檢查和治療。患者往往說其配偶或性伴侶無任何症狀、不需要檢查。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