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淋巴瘤宣傳日 專家徐浩:惡性淋巴瘤並不可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年來,一些名人如羅京、阿桑、高倉健……他們都是因為淋巴瘤去世的,那麼什麼是淋巴瘤?淋巴細胞是人體的健康衛士,主要是防禦外來細菌、病毒等的入侵,清除機體內衰老壞死的細胞。

在抵抗病毒、細菌和腫瘤的過程中,淋巴細胞也可能發生量變或是質變,當淋巴細胞發生了惡變時,就會產生淋巴瘤。

淋巴瘤可以分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光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就有70多種不同類型,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惡性程度要比霍奇金淋巴瘤高一些。

淋巴瘤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與患者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及飲食結構有關,也與免疫功能降低、EB病毒感染、放射性物質污染、有毒物質刺激等因素有關。

圖為血液科主任徐浩和醫護人員在查房。

朱爾庶 攝

由於淋巴組織遍布全身,所以淋巴瘤可發生於全身各處,如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

超過半數的淋巴癌患者首先在頸部發病,表現為頸部淋巴結腫大,開始為單一腫塊,隨時間推移,腫塊數目可逐漸增加,腫塊一般質地較硬,活動度差。

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徐浩主任介紹說:「淋巴癌患者的典型表現為淋巴結腫大。

過去門診接收的淋巴瘤病人多是農村貧困落後地區的,現在城裡人發病也越來越多。

當然,通過科學預防和治療,惡性淋巴瘤並不可怕。

1 身體傳遞出的這些信號要警惕

「由於淋巴瘤初期沒有痛感,多數人很容易誤認為只是感冒或勞累引起的淋巴結腫大,中青年人若不及時檢查將十分危險。

建議當身體出現以下異常情況,千萬不要自作主張,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徐浩主任告誡說。

淋巴結腫大:以頸部為主,其次是腋窩、腹股溝等。

大約有60%的淋巴瘤首先發現在頸部的淋巴結腫大,早期時不痛也不癢,因此常被人忽略,慢慢數目會增加,且會越來越腫大。

全身不適:發熱、消瘦、盜汗,千萬不要以為是小感冒引起的,也可能是早期淋巴瘤的徵兆。

原發於消化道的淋巴瘤常常表現為食慾減退、腹痛、腹瀉等,有些患者也可能出現腸梗塞和腸出血。

瘙癢常為霍奇金病的信號,局部性瘙癢發生於局部淋巴結引流區域,全身瘙癢大多發生於縱膈或腹部有病變。

2 規範治療是治癒淋巴瘤的關鍵

「淋巴瘤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免疫治療、化療、放療、造血幹細胞移植等。

目前,聯合化療仍然是大部分淋巴瘤患者的主要治療方法。

部分患者聯合免疫靶向治療能顯著提高有效率、改善生存期。

相對於其他腫瘤,淋巴瘤的病理診斷及分型十分困難。

目前已知淋巴瘤有近70種類型,不同類型的治療和預後差別非常大。

對於有疑問的病例,有可能需要多位經驗豐富的病理專家會診,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一段時間。

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可以原發淋巴結或原髮結外病變起病,超過50%的病人診斷時有結外病變侵犯。

最常見的結外病變是胃腸道和骨髓,各占15~20%的病人。

」任何器官均可涉及,做診斷性病理活檢是必要的。

徐浩主任說,「活檢是一種簡單易行且痛苦較輕的操作,對於高度懷疑的病變部位進行全部或部分切除行病理檢查,是淋巴瘤診斷最為可靠的方法。

淋巴瘤患者王某告訴記者,2011年他因為持續低燒,淋巴結長出腫塊,被診斷為惡性淋巴瘤,是最難治療的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已經到了中晚期。

在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完成一個療程的化療後,腫塊很快就消失了。

可是回到家不久,大腿股溝又冒出腫塊,腫瘤又復發了。

在與惡性腫瘤抗爭的3年時間裡,醫院專家不斷為其調整個性化治療方案,並採用美羅華聯合化療方案進行8個療程治療。

疾病沒有復發,醫生表示他已經獲得臨床治癒。

王某說,「在治療期間,有不少病情較輕的病友都『走了』,而他最終戰勝了腫瘤,主要就是堅持治療,不輕易放棄,不嘗試各種偏方。

其間也有堅持不下來的念頭,想到去醫院就害怕,但是醫生不斷鼓勵我堅持,也就咬著呀堅持下來。

王某告訴記者:「慢生活」是一劑良藥。

患病前他剛調到一個新部門,工作壓力大,生活沒有規律,經常熬夜,天天像打仗似的。

現在他有意放慢了生活腳步,不再「忙起來」。

他不熬夜,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鍛鍊,告誡自己,再大的事情也急不得,讓精神始終保持在最佳狀態。

他說,正是這種心態的調整,人體免疫力也得到提高,身體衛士阻止了淋巴瘤的「捲土重來」。

徐主任認為:「有些患者一旦確診便認為『沒救了』,而放棄正規治療。

事實上雖然不同亞型的淋巴瘤治療效果的差距很大,但醫學的進步已經使淋巴瘤脫離絕症的行列,成為少數能治癒的腫瘤中治療效果最好的惡性腫瘤之一。

3 早診治治癒幾率會越大

徐浩說:「在我國淋巴瘤排在男性十大好發惡性腫瘤的第9位,在女性中位列第10位。

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較常見。

淋巴瘤也是癌症的一種,不少市民對它的看法可能存在一個誤區,把癌症與絕症畫上了等號。

實際上淋巴瘤並非絕症,醫學技術進步使淋巴瘤漸漸脫離絕症的行列。

一般來說,腫瘤的「治癒」概念與「5年無病生存率」有關。

目前,利用相關技術,早期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癒率可達50%,5年生存率已超過50%。

早期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癒率更是超過80%。

雖然不同亞型淋巴瘤治療效果的差距還比較大,但總體療效已有了很大提升。

實際上是否能被治好,還是要看淋巴瘤類型。

如果淋巴瘤是惰性的,病情進展得很緩慢,患者不需要治療就能帶瘤生存很長時間。

有些比較兇險淋巴瘤則需要積極地治療。

淋巴瘤越早診治,治癒機會越大,大量臨床試驗證實,60%~70%早期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使用免疫化療可被治癒。

如患者仇某某,女,26歲,2014年4月發現左側頸部有腫塊,4月23日在我院普外科手術,切除左頸腫塊,術後腫塊活檢,是瀰漫大B惡性淋巴瘤,於4月30日轉我科治療,CT檢查鼻咽部軟組織增厚、肝胃間隙數枚腫大淋巴結,FDG代謝增高,符合淋巴瘤表現。

於5月開始5個療程的化療,2014年8月複查超聲波,頭頸部CT,化療後,原腹部、鎖骨上窩多發淋巴結較前部縮小,9月再次行CHOP方案化療,用藥結束後檢查可以出院,複查幾次全都正常。

但是如果不能及時診治,可能半年或1~2年內就會奪取患者生命。

徐浩主任表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採用規範化的,以化療+放療+生物免疫治療和生物靶向治療的綜合治療手段,淋巴瘤的治療目標已不再是緩解症狀,而應是獲得治癒。

分型是否準確、首次治療成功與否,決定了淋巴瘤能否有效控制。

如果病人一開始就能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合理治療,就更有希望在近期療效及遠期生存中獲益。

新型抗癌藥物和化療方案的研發成功,特別是分子靶向藥物的應用,目前已有近20種腫瘤依靠聯合化療提高治癒率,部分腫瘤達到臨床治癒。

當然,經過正規治療後,腫瘤得到完全控制、臨床完全緩解的患者,仍面臨腫瘤復發的風險,特別是治療後的1至2年,故定期隨訪複查必不可少,其包括常規體檢、血清學及影像學檢查。

患者前兩年可每3個月複診1次,後3年每半年複診1次,如果不明原因出現症狀,也應及時就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淋巴瘤的早期症狀,你注意到了嗎?

據相關數據調查,「淋巴瘤的早期症狀」關注度極高,這說明大家對此都有良好的預防意識,但同時也說明大家對淋巴瘤早期症狀的不了解。長沙珂信腫瘤醫院淋巴瘤專家指出,淋巴瘤最重要的是病理診斷和最佳治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