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併高血壓,如何選擇降壓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導讀:糖尿病和高血壓常常合併存在,本文總結了高血壓相關用藥,哪些更適合糖尿病患者服用?
糖尿病和高血壓常常合併存在,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大約3/5的糖尿病患者同時合併高血壓。
糖尿病合併高血壓對人體的危害往往是1+1>2,這些病人發生心腦血管併發症以及腎臟和視網膜病變的風險非常大,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視,及早干預和處理。
由於每個病人的年齡、伴發疾病等因素的不同,因此,不同患者的血壓控制目標也不完全相同。
一、常用降壓藥物的臨床分類
臨床上,常用的降壓藥物有六大類,分別是:
1.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
代表藥物有貝那普利、培哚普利、福辛普利等。
此類藥物不僅有較強的降壓作用,而且可以逆轉心室重構、減少蛋白尿。
長期應用對糖、脂代謝無不良影響,對心臟和腎臟具有保護作用,並能改善胰島素抵抗,是糖尿病合併高血壓患者的首選用藥,尤其適合於伴有早期糖尿病腎病、蛋白尿、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大和心肌梗死後的高血壓。
主要不良反應為乾咳,單獨應用可能會導致高血鉀。
對合併腎血管狹窄、嚴重腎功能不全、高血鉀、服用後出現乾咳的患者禁用。
2.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
其代表藥物有纈沙坦、氯沙坦、坎地沙坦、厄貝沙坦和替米沙坦等。
與ACEI類似,ARB不僅可以降低血壓,而且對心血管和腎臟具有保護作用,也可增加胰島素敏感性,與ACEI一起被推薦為糖尿病合併高血壓的首選治療藥物。
與ACEI相比,該藥不良反應少,不會引起乾咳,對於不能耐受ACEI的高血壓患者可以選用ARB。
3.鈣離子拮抗劑(CCB)
該藥具有擴張阻力血管作用,降壓效果在各類降壓藥物中首屈一指,對糖、脂代謝無影響,適用於中重度高血壓和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缺點是部分病人服用後會出現頭脹、顏面潮紅、心慌、腳踝水腫及牙齦增生,其中,又以服用短效鈣離子拮抗劑(如心痛定)者最突出,因此,目前主張最好選擇降壓作用更平穩、副作用相對較小的緩釋劑或長效製劑,如硝苯地平控釋片、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尼群地平等。
4.β-受體阻滯劑
代表藥物有(心得安)、美托洛爾(倍他樂克)、比索洛爾等,其中,普萘洛爾屬於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而美托洛爾、比索洛爾屬於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
此類藥物降壓作用緩和,適用於輕中度高血壓。
由於這類藥物可能導致脂代謝紊亂及糖耐量異常,並可掩蓋低血糖的交感神經興奮症狀,故一般不作為糖尿病合併高血壓的首選降壓藥,而只是用於心率偏快同時伴有冠心病或心絞痛(特別是心肌梗死後)的糖尿病高血壓患者。
相比之下,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對糖、脂代謝影響很小,而且可降低糖尿病人的冠心病事件,因此,應優先選擇。
5.利尿劑
代表藥物有:吲達帕胺(壽比山)、氫氯噻嗪(雙氫克尿噻)、呋噻米(速尿)、氨體舒通(螺內酯)等。
此類藥物主要通過利鈉排水、降低容量負荷發揮降壓作用。
其降壓作用緩和,主要適用於老年高血壓、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也是難治性高血壓的基礎藥物之一。
小劑量使用時對糖、脂肪及電解質代謝無不良影響;如果長期、大劑量使用可引起電解質紊亂(如低血鉀)以及血糖、血脂和血尿酸升高,故一般不作為糖尿病患者高血壓的一線用藥。
但吲達帕胺(壽比山)除外,目前認為它是一種兼有利尿及鈣拮抗作用的藥物;對糖、脂代謝無不利影響;主要經膽汁排泄,故可用於高血壓合併腎功能不全的患者。
6.a-受體阻滯劑
此類藥物通過阻滯血管平滑肌的-受體,使外周血管舒張從而有效地降低血壓,其代表藥物是派唑嗪、特拉唑嗪、多沙唑嗪等。
此類藥物除可有效地降壓外,對糖、脂肪等代謝無不良影響,甚至還可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還能減輕攝護腺增生患者的排尿困難,故適用於伴有攝護腺肥大的糖尿病高血壓患者。
缺點是容易發生「首劑反應(引起體位性低血壓)」和「耐藥現象」,所以僅適於短期使用。
開始用藥應在入睡前,以防直立性低血壓。
二、降壓藥物有哪些不良反應?
長期服用降壓藥,會引起一些不良反應。
醫生告誡說,這與服用藥物的種類、劑量有關,而且與每個人對藥物的耐受力、反應程度關係密切。
(1)ACEI 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刺激性乾咳,發生率為10%~20%,常常被患者誤認為是「咽炎」或「感冒」而濫用抗生素,停藥後(或換用ARB後)咳嗽症狀可自行消失。
此外,ACE還引起血鉀升高,其他臨床罕見的不良反應還有血管神經性水腫、白細胞減少等等。
有嚴重腎功能不全或服用後出現乾咳不能耐受的高血壓患者禁用。
(2)ARB 不良反應少,可有輕度頭暈、噁心等,偶可致高鉀血症。
適用於對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不能耐受的高血壓病人。
(3)鈣離子拮抗劑 可引起頭部脹痛、顏面潮紅、心慌及腳踝水腫等不良反應,停藥後症狀可消失。
(4)-受體阻滯劑 此類藥物可抑制交感神經興奮,導致心動過緩,掩蓋低血糖症狀;大劑量使用還可引起糖、脂、血尿酸代謝紊亂,誘發急性左心衰及支氣管哮喘。
因此,對於頻發嚴重低血糖、或同時合併房室傳導阻滯及哮喘的糖尿病患者,-受體阻斷劑應慎用。
(5)噻嗪類利尿劑 可導致低血鉀及糖、脂代謝紊亂。
合併高尿酸血症或痛風的糖尿病患者應慎用。
(6)-受體阻滯劑 常見不良反應為體位性低血壓,尤其是首劑服藥時容易發生,因此首次服藥時應在臨睡前藥量減半服用,並注意儘量避免夜間起床。
老年患者應慎用。
三、糖尿病合併高血壓的用藥原則
1.單藥治療首選ACEI(或ARB)
糖尿病伴高血壓的患者,如果血壓不是太高,通常是從單藥、小劑量起始,藥物首選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因為這兩種藥物不僅降壓效果肯定,對糖脂代謝無不良影響,而且可以改善胰島素抵抗,更重要的是對心腦腎有保護作用,有益於預防糖尿病慢性併發症。
2.提倡早期聯合用藥
聯合用藥可以加強降壓效果,並可減少因單一用藥劑量過大所帶來的藥物不良反應,因此,當單藥治療效果欠佳時,應及時採取聯合用藥,並將ACEI(或ARB)作為聯合用藥的基礎。
例如,ACEI有輕度保鉀作用,吲達帕胺有輕度排鉀作用,兩藥聯用,既可增強降壓效果,同時又可避免出現電解質紊亂。
3.優先選擇長效製劑
長效降壓藥的作用持久而平穩,可以減少血壓波動,有利於保護心、腦、腎等靶器官,每天只需服用1次,患者依從性更好,因此,高血壓患者宜優先選擇長效降壓藥。
舉例來說,短效的鈣拮抗劑(如硝苯地平)可反射性激活交感神經,引起面紅、心悸、頭疼、噁心等不良反應,不適合糖尿病伴高血壓的患者使用;但其長效製劑(如硝苯地平控釋片)降壓效果強大而平穩,對代謝無不良影響,適合糖尿病伴高血壓的患者長期使用。
4.遵循個體化用藥原則
應根據患者血壓水平、並存的靶器官損害情況進行心血管風險評估,兼顧患者經濟條件、藥物耐受性、藥物不良反應等諸多因素,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個體化選擇適合患者的降壓藥物,不宜自行選擇或聽信他人服用降壓藥。
四、糖尿病患者應如何選擇降壓藥?
糖尿病合併高血壓的患者在選擇降壓藥物時,除了要考慮降壓效果好,對心、腦、腎等靶器官具有保護作用以外,還要儘量選擇哪些對糖、脂代謝無干擾、不會引起電解質紊亂的藥物。
例如,常用的雙氫克尿噻、速尿等利尿劑,可引起糖耐量異常以及血脂、血尿酸升高,因此,糖尿病合併高血壓的病人不宜選用雙氫克尿噻,也應儘量避免使用含有雙氫克尿噻成分的複方製劑,如複方降壓片、複方羅布麻片、珍菊降壓片等。
此外,-受體阻滯劑(如心得安)不僅會引起糖耐量異常,還可掩蓋低血糖的症狀。
所以,糖尿病合併高血壓的患者也不宜選用心得安。
在上述六大類降壓藥物當中,ACEI或ARB是國內外指南一致推薦的糖尿病合併高血壓,尤其是合併早期糖尿病腎病時的首選降壓藥。
因為這兩類藥物不僅降壓效果明確,對糖、脂肪代謝無不良影響,而且可以減少尿蛋白,逆轉心肌肥厚,對心、腦、腎等重要器官具有保護作用。
此外,ACEI或ARB也是降壓藥物聯合應用時必須包含的藥物。
如糖尿病合併心衰的患者,可考慮採取ACEI(或ARB)和利尿劑的聯合治療方案;同樣,對於糖尿病合併冠心病心絞痛的高血壓患者,ACEI(或ARB)聯合-受體阻滯劑治療可以使患者從中獲得更大的益處;對於重度高血壓患者,ACEI(或ARB)聯合鈣離子拮抗劑(CCB)不失為一種理想的選擇。
總之,糖尿病患者合併高血壓時,選用藥物要考慮全面,不可盲目濫用,病人應該在醫生指導下,以改善生活方式為基礎,選用既能有效平穩降壓,又能長期耐受、依從性好的治療藥物,以達到良好控制血壓的目的。
高血壓一旦確診,常常需要終身治療。
經過降壓藥物治療,血壓控制後,可以逐漸減少降壓藥物的種類和劑量,但必須堅持服藥,不能自行停藥。
由於糖尿病患者容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所以服用降壓藥後由臥位坐起或站立時,動作一定要慢,以防發生暈厥。
文:山東省濟南醫院糖尿病診療中心 主任醫師 王建華
如何規範合理的使用降壓藥進行治療?
1. 降壓藥的種類有哪些?臨床上一線的降壓藥大致分為五類:(1)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常用藥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2)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常用藥物有纈沙坦、、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