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健康」電磁輻射危害研究「世界衛生組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隨著智慧型手機、檯燈等電子設備的普及,電磁輻射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已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點。
但是電磁輻射是否有危害?會帶來什麼危害?業界卻始終眾說紛紜,各執一詞。
輸入電磁輻射的關鍵詞,度娘搜索一下,能找到約13,200,000個相關結果,約32,200篇相關新聞。
近半數文章認為電磁輻射會給人體帶來各種危害:
比如電磁輻射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突變的主要誘因;
電磁輻射對人體神經系統、生殖系統以及免疫系統造成直接傷害;
電磁輻射是造成不育、流產、畸胎等病變的誘發因素;
過量的電磁輻射直接影響骨髓發育,造成視力下降、造血功能下降、延緩大腦組織發育,引發肝病、癌症……
而
也有一半的文章強調:
常見電器的輻射劑量非常低,可以忽略不計;
我國對電磁輻射管理的國家標準遠遠低於國際標準限值;
檯燈、手機、電吹風、微波爐一般稱為「電磁環境影響」,已經不稱之為「輻射」對人體安全不構成威脅……
真相到底如何?
亮亮搜集了近年來國際上通過實驗數據得出的研究結論,以科學嚴謹的態度還原電磁污染的真相!
一、電磁輻射定義
電磁輻射又稱電子菸霧,是由空間共同移送的電能量和磁能量所組成,而該能量是由電荷移動所產生。
舉例說,正在發射訊號的射頻天線所發出的移動電荷,便會產生電磁能量。
電磁「頻譜」包括形形色色的電磁輻射,從極低頻的電磁輻射至極高頻的電磁輻射。
兩者之間還有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和 紫外光等。
電磁頻譜中射頻部分的一 般定義,是指頻率約由3千赫至300吉赫 的輻射。
有些電磁輻射對人體有一定的影響。
電離輻射可產生較大的能夠破壞構成人體組織的分子能量,其危害已經被普遍認識。
電離輻射可引起放射病,幾乎所有器官與系統均發生病理改變,但其中以神經系統、造血器官和消化系統的改變最為明顯。
高壓輸電線等工頻磁場輻射已被確認與兒童白血病相關,我國《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對科學、工業、醫療應用中的電磁輻射以及高壓送變電中產生的電磁輻射的施工、設計、投產和監督都進行了規定。
那麼,手機、家用電器、微波引起的非電離輻射對身體影響如何?
二、主要危害
1、對人體的作用
1、熱效應。
人體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一定強度電磁輻射後互相摩擦,引起機體升溫,從而影響體內器官的工作溫度。
2、非熱效應。
人體的器官和組織都存在微弱的電磁場,它們是穩定和有序的,一旦外界電磁場的干擾強度過大,處於平衡狀態的微弱電磁場將有可能受到影響甚至破壞。
3、累積效應。
熱效應和非熱效應作用於人體後,當對人體的影響尚未來得及自我恢復之前,若再次受到過量電磁波輻射的長期影響,其影響程度就會發生累積,久而久之會形成永久性累積影響。
2、主要危害及相關研究
超過 2 毫高斯以上電磁輻射就會導致人患疾病,首當其衝的便是人體皮膚和黏膜組織,症狀表現為眼瞼腫脹、眼睛充血、鼻塞流涕、咽喉不適,或全身皮膚出現反覆蕁麻疹、濕疹、瘙癢等;影響人體免疫功能時可能出現白癜風、屑病、過敏性紫癜等。
據了解,電磁波輻射已被世衛組織列為繼水源、大氣、噪聲之後的第四大環境污染源,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隱形 「 殺手 」 ,長期而過量的電磁輻射會對人體生殖、神經和免疫等系統造成傷害,成了皮膚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變的主要誘因。
而家用電器、辦公電子、手機電腦等成為電磁波輻射的最大來源。
2013年鑒於能夠證明手機輻射導致癌症的證據太少,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單位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手機輻射歸到『可能』致癌的範疇,跟咖啡和泡菜同屬一列。
美國FDA更是斥資2500萬美元支持國家毒理學計劃(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NTP)開展專項研究。
2016年,研究團隊發布報告稱,接受手機輻射的雄性小鼠有2%-3%患上了一種叫做惡性膠質瘤的腦部癌症,有2%-6%的雄性小鼠心臟上也長出腫瘤,而沒有受到輻射的小鼠沒有發現這兩種病變。
2014年,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男性受到手機輻射後,精子質量會小幅度持續下降。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大學環境政策中心的科學家們對在工作中因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而產生頭痛等健康問題的員工進行了調查。
研究結果顯示,手機、印表機、電腦、電視機、電炊具、燈,甚至是電線產生的電場,能夠將微小的粒子散播到空氣中,比如病毒、細菌、過敏原和高有毒污染物質等,因為它們非常小,只相當於人類頭髮的八十分之一,因此它們可以通過空氣傳播,而且被人類不停地吸入。
這項最新的研究成果將刊登在2007年英國《大氣環境》雜誌上,研究結論是:「電子菸霧」可能會引發哮喘、流行性感冒和其他的呼吸類疾病。
2017年3月發表在《Occupational & Environmental Medicine》雜誌上的一篇文章顯示:長期暴露在有低頻電磁輻射存在的工作場所中容易造成患肌萎縮性側向多硬化症(ALS),即一種常見的神經性運動障礙疾病。
這一相關性在從事相關工作的男性中尤為顯著。
ALS是一類神經性的疾病,主要症狀是大腦與脊髓中運動神經細胞退化,目前該疾病沒有有效的治療的方法,而且確診後的患者在幾年之內就會死亡。
此前研究表明ALS的發病與工作環境中極低頻的電磁場,電擊、溶劑、農藥等等具有相關性,但這項研究第一次發現了這一相關性的具體強度。
研究者們的數據樣本是來自於荷蘭的長期追蹤性研究。
這項研究首先是為了調查飲食與癌症發病之間的關係,囊括了58000名男性以及超過62000名女性,這些志願者首次接受調查時的年紀在55-69歲。
由於這一研究僅僅是一項觀察性的試驗,因此不能確定其中的因果關係。
儘管如此,研究者們認為他們的研究能夠提供強有力的證據,證明ALS與工作環境中的低頻電磁輻射有關。
三、預防措施
WHO認為應當採取適當措施防止極低頻電場和磁場對公眾產生已知的健康危害,鑒於電磁輻射健康影響研究存在一定的科學不確定性,WHO認為各國在制訂電磁輻射預防策略時應當綜合考慮電力行業對社會和經濟的巨大貢獻,應當採用低成本的預防措施,而不應當主觀臆斷的將暴露限值降低到不符合科學規律的程度。
(以下內容譯自WHO環境健康標準2007專論-極低頻電磁場)WHO 建議如下 :
1、各國決策者應當為公眾及職業暴露人群制訂極低頻電場和磁場暴露指南;國際暴露指南是最好的暴露指南。
2、決策者應當制訂極低頻電磁場防護規劃 ,對各種發射源的電磁輻射進行檢測,從而確保公眾及職業暴露人群的暴露水平不超過暴露限值。
3、在不影響健康效益、社會效益及電力行業的經濟利益前提下,採取低成本措施合情合理的預防極低頻電場和磁場暴露。
4、決策者、社區規劃者及生產商在新建電力設施及設計新型電力設備(包括電器在內)時應當採取低成本的措施預防極低頻電場和磁場暴露。
5、如果能產生其他額外的效益(如增加安全性 )、或不需要增加成本或成本很低時,可以考慮改變現有工藝以降低設備或設施的極低頻電磁場暴露水平。
6、在考慮改變現有的極低頻電磁場發射源時,應當對安全性、可靠性和經濟效益進行綜合考慮。
7、地方政府應當加強網線管理,在新建電力設施或對現有的電力設施進行線路改造時應當減少非故意地面電流,確保安全;以前瞻性措施防範違反網線管理規定行為或判斷現存的網線管理問題是代價昂貴的,可能也是不合理的。
8、國家管理部門應當採用有效的、互動交流的公開策略使所有業主參與從而形成明智的決策;這一策略應當包括如何減少各業主自身暴露水平的內容。
9、地方政府應當改善極低頻電磁場發射設施的規劃,在為大型極低頻電磁場發射源選址時應當由企業、地方政府和公眾進行良好的協商。
10、 政府和企業都應當促進電磁輻射研究,減少 極低頻電磁場暴露健康影響的科學不確定性。
四、生活中的電磁輻射危害預防小知識
關於電磁污染標準的學界爭論還在繼續,但我們還需在各種電磁輻射環境中工作與生活,作為這世界上平凡而弱小生命的一員,人們又該如何預防並減輕電磁輻射對自身的傷害呢?
1、不要把家用電器擺放得過於集中,或經常一起使用,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劑量輻射的危害之中。
特別是電視、電腦、冰箱等電器更不宜集中擺放在臥室里。
2、各種家用電器、辦公設備、行動電話等都應儘量避免長時間操作。
如電視、電腦等電器需要較長時間使用時,應注意至少每1小時離開一次,采 用眺望遠方 或閉上眼睛的方式,以減少眼睛的疲勞程度和所受輻射影響。
3、當電器暫停使用時,最好不要讓它們處於待機狀態,因為此時可產生較微弱的電磁場,長時間也會產生輻射積累。
4、 對各種電器的使用,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如眼睛離電視螢光屏的距離,一般為螢光屏寬度的5倍左右;微波爐在開啟之後要離開至少1米遠,孕婦和小孩應儘量遠離微波爐;手機在使用時,應儘量使頭部與手機天線的距離遠一些 ,最好使用分離耳機和話筒接聽電話。
5、男性生殖細胞和精子對電磁輻射更為敏感。
因此,男性應儘量減少與電磁波太頻繁密集的接觸,而且接觸時也要保持安全距離,一般是半米以上。
6、消費者如果長期涉身於超劑量電磁輻射環境中,應注意採取以下自我保護措施:
① 居住、工作在高壓線、變電站、電台、電視台、雷達站、電磁波發射塔附近的人員,佩帶心臟起搏器的患者,經常使用電子儀器、醫療設備、辦公自動化設備的人員,以及生活在現代電器自動化環境中的人群,特別是抵抗力較弱的孕婦、兒童、老人及病患者,有條件的應配備針對電磁輻射,將電磁輻射最大限度地阻擋在身體之外。
② 電視、電腦等有顯示屏的電器設備可安 裝電磁輻射保護屏,使用者還可佩戴防輻射眼鏡,以防止螢幕輻射出的電磁波直接作用於人體。
③ 手機接通瞬間釋放的電磁輻射最大,為此最好把手機拿遠一點,等手機接通之後再拿近聽,或者佩戴防輻射耳機接打電話。
④ 電視、電腦等電器的螢幕產生的輻射會導致人體皮膚乾燥缺水,加速皮膚老化,嚴重的會導致皮膚癌,所以,在使用完上述電器後及時洗臉。
⑤ 多食用一些胡蘿蔔、豆芽、西紅柿、油菜、海帶、捲心菜、瘦肉、動物肝臟等富含維生素A、C和蛋白質的食物,以利於調節人體電磁場紊亂狀態,加 強肌體抵抗電磁輻射的能力。
中國首家國民視覺健康管理機構
眼健康自然恢復領域領航人
亮果國際
願天下沒有自然恢復不了的視覺缺陷!
wifi信號對人體有影響嗎?wifi輻射有多大?
wifi現如今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朋友」,近期有專家表示,輻射的強度和距離成反比,更不要說穿過鋼筋水泥了,這時候的輻射值只有國家限值的十分之一,甚至幾十分之一。wifi其實與手機信號並...
手機輻射真能對健康產生影響嗎?
現如今手機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必備品,現在人們特別是年輕人都會在手機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出現了一種名為「手機族」、「低頭蟲」的產物。漸漸地人民對關於手機能不能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的話題越來越關注。
甲狀腺患者:提防看不見的健康殺手「電磁輻射」
電磁輻射就是能量以電磁波形式從輻射源發射到空間的現象。生活中具有電磁輻射的產品很多,包括手機、電腦、微波爐等等,這些電磁輻射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尤其對於甲狀腺患者,是有害無利的。
供暖政策大力支持「煤改電」 闢謠電地暖有害
來源:電暖大講堂編輯:河北暖通 微信號:hebnt2015很多人糾結於是否應該選擇電地暖,因為擔心電地暖有輻射,會對自己和家人的身體產生傷害,那麼電地暖是否有輻射呢?會對人體產生傷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