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蔣壽年:月經病中醫治療歌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蔣壽年,主治醫師。

男,1937年11月出生,廣西平樂人。

現任職於廣西陽朔縣蔣壽年中醫診所。

華夏中醫研究者聯會理事,中國平衡醫學研究會平衡保健專業委員會委員。

主要業績:1955-1957年在廣西平樂醫藥公司實習三年。

治病重視辯證施治,補瀉兼施,分清臟腑經絡,調節陰陽。

擅長醫治胃病、肺病、腰痛、風濕痛、坐骨神經痛、急慢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兒科、婦科病及慢性頑疾等。

女子到十四歲左右月經就開始來潮,也有提早到十一歲或推遲到十八歲才開始來月經的,正常的月經周期是二十八天,但提前或錯後七天仍屬正常。

正常的經期為三到五天或二—到八天,出血量每次約五十毫升。

來潮的第二到三 天出血量最多,經色開始呈淡白色,後轉暗紅,最後又轉淡紅,質不稠不稀,不凝結,略帶腥味而無特殊臭氣味。

治療月經病的大法是:和脾胃,養肝腎,調氣血、補心、脾、舒肝氣。

另外 還需注意,寒溫適宜,調暢情志 防止過勞,節制飲食和房事。

經色淺淡

經色較正常淺淡,證分血虛與氣虛。

脾腎陽虛不少見,還有因痰濕下注。

血虛當益氣養血,氣虛則和血益氣,

脾腎陽虛當溫補,健脾消痰治痰溫。

月經的顏色較正常淺淡的症狀叫經色淺淡。

分為血虛、 氣虛、脾腎陽虛、痰濕下注等幾個類型。

治療大法是:血虛宜益氣養血,氣虛宜和血益氣,脾腎陽虛宜溫補腎脾,痰濕下注宜健睥化濕,消痰行滯。

(一)血虛輕色淺淡證治

經色淺淡屬血虛,經色淡紅多後期,

量少少腹綿綿痛,面色萎黃與心悸,

口唇眼瞼皆蒼白,頭痛隱隱倦乏力。

少寐少食爪甲枯,舌淡苔白脈弱細。

治宜益氣與養血,四物加味最相宜。

白芍熟地當歸芎,再加阿膠圓肉芪。

血虛經色淺淡的主荽特徵是:經色淡紅, 經期後延,量少,少腹綿綿而痛,面色萎黃,心悸不寐,食欲不振,口唇、眼瞼蒼白,脈弱隱隱,體倦乏力,爪甲不榮,舌淡苔白,脈弱細。

治法宜益氣養血。

用四物湯(白芍、熟地、當歸、川芎各10克)加圓肉、阿膠、黃芪各10克,水煎服。

(二)氣虛經色淺淡證治

經色淺淡屬氣虛,經色淡紅質清稀,

經期趕前出量多,逾期不凈語音低,

呼吸氣短面無華,納谷少馨倦乏力,

舌質淡嫩有齒痕,舌苔薄潤脈弱細。

治宜益氣與活血,保元參甘肉桂芪。

氣血雙虛八珍參,芍地歸芎苓草術。

氣虛經色淺淡的主要特徵是經色淡紅,質清稀,經期趕前;量多,或逾期不凈,語音低微,呼吸氣短,面色無華,納谷少馨,體倦芝力,舌質淡嫩帶齒痕,舌苔薄潤,脈弱細。

治法宜益氣和血用保元湯( 黃芪、人參各10克,肉桂、甘草各8克,水煎服),氣血雙虛用八珍湯:人參、白 術,白芍、熟'地、當歸各10克、川芎、甘草、茯苓各8克, 水煎服。

(三)脾腎陽虛經色淺淡證治

脾腎陽虛經色淡,經色黯淡質清稀,

或挾瘀塊多錯後,少腹冷痛腰乏力,

面浮肢腫腹滿脹,完谷不化神萎糜,

唇青面白肢欠溫,便溏溺頻脈沉遲,

舌淡胖嫩苔薄白,溫補腎脾右歸宜,

熟藥萸枸杜甘桂,附子加姜茴苓入。

脾腎陽虛經色淺淡的主要特徵是:經色黯淡,質清稀, 或挾有瘀塊,經期錯後,少腹冷痛,腰膝乏力,面浮肢腫,完谷不化,腹滿脹,精神萎糜,唇青面白,手足欠溫,便溏溺頻,舌淡胖而嫩,苔薄白,脈沉遲。

治法宜溫補脾腎。

用右歸飲(熟地24克,山藥、枸杞、山茱萸、杜仲、甘草各10 克,肉桂、附子各6克)加乾薑、茴香、茯苓各8克,水煎服

(四)痰濕下注經色淺淡證治

經色淺淡屬痰濕,色淡質粘後期至,

帶下稠粘與量多,欲嘔口膩不思食,

形體肥胖胸脘悶,小腹墜脹便不實,

泛吐痰涎肢體重,頭暈面黃苔白膩,

脈象滑數當健脾,化濕消痰行滯宜。

二陳姜半茯苓甘,生薑烏梅要一粒,

再加當歸與川芎。

熱加礞浮寒姜細。

痰濕下注經色淺淡的主要特徵是:經色淡而質粘,經行後期,帶下粘稠量多,時時欲嘔,泛吐痰涎,口膩不思食, 頭暈,肢體困重,形體肥胖,胸脘悶,小腹墜脹,大便不 實,面色萎黃,舌苔白膩,脈象弦滑。

治法宜健脾化濕,消痰行氣。

用二陳湯(半夏、橘紅各9克,白茯苓、甘草各6 克,生薑10克,烏梅1個,水煎服)加當歸、川芎各9克。

寒痰加乾薑5克,細辛3克,熱痰加青礞石、海浮石各9 克。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中醫婦科辯證治療歌訣。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

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

編輯整理:致中文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什麼是月經先期?

月經先期,剛聽這一個名稱的時候,大部女性可能都不太理解,本能地會以為是指月經來之前的時候,但實際卻並不是這個意思。什麼是月經先期?病因病機是什麼?辨證和治療如何?下面小編來解一下大家的疑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