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調灸哪裡 艾灸穴位調理月經不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月經不調是現下女性朋友的最大的健康問題,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中醫中有一個很好的治療方法,那就是艾灸。

那麼月經不調可以艾灸哪些穴位呢?治療月經不調有哪些中藥配方呢?接下來為大家一一介紹,供大家參考。

艾灸穴位調理月經不調

對於月經時間錯後,量少清稀,並伴有眩暈、失眠、心慌,面色蒼白,神疲乏力等症狀的屬於血虛型的月經不調。

艾灸治療重點推薦以下四個穴位:

1、子宮

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中極旁開3寸。

2、三陰交

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3、湧泉穴

在足底部,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與後三分之二交點上。

4、關元穴

在臍下3寸,腹中線上,仰臥取穴。

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關元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從肚臍到恥骨上方畫一線,將此線五等分,從肚臍往下五分之三處,即是此穴。

這幾個穴位不僅對月經不調、經痛有很好的療效,對於平常的保健也起到很好的作用。

常用的方法可以用隔姜灸和溫和灸,這樣能更好緩解月經不調。

除了艾灸之外,生活中有治療月經不調的中藥配方,女人們不妨試試看。

治療月經不調中藥配方

當歸川芎

功能主治:活血通經,滋補肝腎。

主治月經不調。

偏方組成:當歸9克,川芎5克,炒白芍6克,熟地9克(經閉不用),續斷9克,制香附9克,炒烏藥6克,炙甘草3克,丹參9克,炒白朮9克,茯苓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早晚分服。

加減:兼有白帶者,加黃柏6克(鹽水炒),蒼朮6克,炒山藥9克,芡實米9克,炒扁豆9克,去熟地;先期色紫患者,加丹皮6克,生地6克,炒桅子6克;後期原方倍當歸。

地骨皮女貞子

功能主治:養陰涼血止血。

主治月經不調(中期出血)。

偏方組成:生地炭24克,地骨皮12克,炒白芍12克,旱蓮草12克,女貞子12克,槐米炭30克,仙鶴草30克,鹿銜草30克,薺菜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

於中期出血前2~3天開始服用,連用5~7劑。

柴胡白芍

功能主治:清熱養陰,調氣理血。

主治月經先期、經量血多或非時出血(少量)。

偏方組成:柴胡6克,白芍12克,女貞子12克,旱蓮草10克,麥冬10克,地骨皮10克,自茅根12克,香附10克,地榆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每劑分2次服用,早飯前及晚飯後1小時各溫服1次。

加減:本方適宜因血熱所致之月經先期、經量血多及輕微的非時出血諸症。

實熱者,可酌加丹皮、青蒿、黃柏;虛熱者,宜以生地、地骨皮為主,配滋陰壯水及阿膠等養血柔陰之品自可收功;鬱熱者,可以本方與丹桅逍遙散合參化裁治之。

月經不調雖然很常見,但是要注意的是月經不調的壞處很多,長期下去勢必會傷害身體,因此一定要及時想辦法治療月經不調。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風濕性關節炎偏方大全

1、桂枝白芍治類風濕性關節炎【功能主治】活經活絡。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證見肌肉關節疼痛腫脹,局部觸之發熱,但自覺畏寒,或觸之不熱,或自覺發熱,全身低熱或熱象不顯,舌紅、苔黃白或黃白相兼或少苔,脈...

月經不調偏方

柴胡白芍治月經不調【功能主治】清熱養陰,調氣理血。主治月經先期、經量血多或非時出血(少量)。【偏方組成】柴胡6克,白芍12克,女貞子12克,旱蓮草10克,麥冬10克,地骨皮10克,自茅根12克,...

治療月經不調中藥配方 讓你月經恢復正常

月經不調是指月經的周期、經期、經量異常的一類疾病。包括月經先期、月經後期、月經先後無定期、經期延長、月經過多、月經過少等。長期下去對身體健康不利,因此需要想辦法治療。以下為大家介紹了幾個治療月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