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飲酒利弊那些事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點擊上方「保健醫苑」可以訂閱

飲酒對人體有益還是有害?這是人們很關心的一件事。

早在元代的《飲食正要》一書中說:「酒能殺百邪、通血脈、調腸胃、消憂愁;」同時又指出「少飲為佳,」多飲則「傷神損壽。

」明代著名醫學大師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少飲則和血行氣、壯神御風、消愁遷興,痛飲則傷神耗血、損胃亡精、生痰動火。

」;「過飲不節,殺人頃刻……善攝生者宜戒之。

現代醫學工作者對飲酒是有益還是有害,也做過大量的研究和臨床觀察,認為關鍵在於飲酒量的多少,飲何種酒,度數高低,飲酒時間長短等。

總的看法是:少量飲酒有益,大量飲酒有害,現聽我細道其詳。

大量飲酒有害

飲酒過量可致酒精性肝病

我國是一個飲酒大國。

據有關資料報導,全國每年要喝掉的酒相當於一個「西湖」,這個比喻說明我國對酒的消費十分驚人。

另據文獻報告,近23年來國人飲酒死亡人數上升達到自然死亡人數的30.2%,以男性居多。

2013年全國飲酒致死者就高達59萬人,男性占83%。

現今健康體檢,脂肪肝占檢出疾病的首位,其中1/4~1/3是飲酒過量造成的。

飲酒進入體內的乙醇(酒精),90%在肝內代謝,它能影響脂肪代謝的各個環節,從而導致肝內脂肪堆積超過5%,這就可形成脂肪肝。

長期過量飲用乙醇濃度高的酒,易發生酒精性肝病已被臨床和病理證實。

其發生演變順序: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纖維化→酒精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癌(過去認為酒精不是肝癌的致癌物質,現發現酒精所致的肝硬化也可能發展成肝癌)。

故只要遏制住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就可防止更嚴重的肝病形成。

那麼,酒精性脂肪肝是怎樣形成的呢?主要是進入體內的乙醇本身,特別是由於醛脫氫酶活力下降,造成乙醛過多的堆積,引起肝細胞損害,是發生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原因。

此時如徹底戒酒,進食低脂肪高蛋白飲食,補充多種維生素如B6、B12、葉酸、鋅、蛋氨酸等,可望逆轉酒精性脂肪肝。

喝多少酒就可能發生酒精性脂肪肝呢?因個體因素和性別差異,現尚無嚴格的限定標準,以下資料可供參考:我國一項報告指出,經肝穿刺證實的酒精性肝病住院患者,一般均有每日飲入酒精超過80克以上(摺合50度白酒100毫升),連續5年每日都喝者就可形成脂肪肝,且病情的嚴重程度與飲酒量的多少呈正相關。

另據一項研究證實,一組經病理確診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平均每日飲酒量為50度白酒160毫升左右,連續10年以上就可形成肝硬化。

至於飲酒不規律者(時飲時不飲即間斷飲酒者),對酒精性肝病的影響,尚無確切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

酗酒可致死

有人說偶爾一次酗酒無礙,這樣說不對。

有人問:人真的能「醉死」嗎?回答是肯定的,一次酗酒即可「醉死」者屢屢見諸報端。

「醉死」是乙醇(酒精)急性中毒的直接結果。

乙醇有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作用,如果血液中的乙醇含量過高,延髓受到抑制,則可能引起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

實驗證實,乙醇急性中毒的致死量為250~500克。

體液中乙醇致死濃度是:每100毫升血液中含400~500毫克;每100毫升尿液中含500~700毫克;每100毫升腦脊液中含450~500毫克,飲酒量使體液中達到這種濃度時即可致死。

大量飲酒的其他弊端

大量飲酒除可造成酒精性肝病外,還可損害胃、腸、胰、心、腦等臟器。

因為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高濃度的酒進入體內,可有以下後果:

①對口腔、食管、胃造成損害,引起食管炎、營養不良、急慢性胃炎、食管癌等;

②大量飲酒還能使血壓明顯升高,促發腦中風、急性心肌梗死、腹主動脈瘤破裂、心肌病等;

③大量飲酒還能使胰液大量分泌,造成胰液運行受阻(胰組織自我消化),致發急性胰腺炎;

④大量飲酒對腦和神經系統的損害也是嚴重的,可使記憶力和定向能力減退,甚至發生肌震顫,酗酒還可發生猝死;

⑤白酒是純熱能食物之一,在體內可分解成能量,但不含任何營養素,大量飲酒,一方面減少了其他含有多種重要營養素(如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食物的攝入,另一方面可使食慾下降,進食減少,以及損傷胃腸黏膜,影響對胃腸黏膜的吸收,以上可導致多種營養素缺乏,從而發生營養不良;

⑥大量飲酒還可引起醉駕,極易造成車禍,所以現在司機駕車是嚴格禁止飲酒的;

⑦長期大量飲酒的人對各年齡段的人都十分有害,尤其是孕婦乙醇還能波及胎兒發育,甚至誘發胎兒先天性畸形。

醉酒是否有解藥

既然飲酒有這麼大這麼多的害處,酒醉後是否有解酒藥呢?可以爽直地說,目前尚無真正的解酒藥,一些所謂的偏方、秘方、驗方、祖傳妙方,可說是五花八門,不勝枚舉,真正解酒效果如何都帶問號,此處不作介紹也不作評論,以免誤導讀者造成不良後果。

「醉酒」最好的解酒,莫過於是不飲大量度數高的烈性白酒,要飲只可飲些度數低的少量白酒。

不勸酒、不逼酒、不灌酒,不騙酒(讓對方喝白酒,自已喝涼白開水),要飲文明酒,飲酒者要量力而行,不可逞強好勝,「海量」看是稱讚語實則是害人,飲酒多少應任其自然量力而行。

如果酗酒真的大醉了(急性酒精中毒),要立即罷宴休息,多喝白開水,讓乙醇儘快從尿中排出,減輕中毒程度,或急送醫院救治,送院前要特別注意醉酒者的嘔吐現象,要避免嘔吐物誤入氣管發生窒息,這樣做比服任何解酒藥更重要。

少量飲酒有益

少量飲酒的好處

我國酒有好幾千年的歷史了,素有酒文化之邦的傳統,古時美酒稱「瓊漿玉液」,評價很高;適當的飲點酒助興,能增加歡樂氣氛,試看大小宴會,朋友相聚,長輩壽辰,節日會餐,不總要頻頻舉杯嗎?俗話說「人逢知己千杯少」「無酒不成宴」,說明飲酒是件令人高興喜歡的事;三國時曹操和劉備「煮酒論英雄」的名句,也是夸酒的,可見古代就很讚美飲酒;飲酒是一些人不可或缺的享受,是不能也不需完全否定的。

飲酒不像吸菸,吸菸可說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對菸酒,醫生的要求則是:絕對禁菸而定量限酒。

那麼,怎樣飲酒才對呢?應是少量飲白酒,這能刺激食慾中樞,興奮神經系統,使之精神愉快,心情愉悅,有助於解除疲勞,舒筋活血,並可使小動脈血管暫時擴張,有一時性降壓作用。

據研究,老年人少量飲酒可以延緩膽固醇等脂類物質在血管壁上沉積,有利於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從而能減少冠心病發生的幾率和危險。

另據丹麥一位學者研究還發現,少量飲酒可降低老年痴呆患者的死亡率,這裡說的少量飲酒,一般是指飲白酒約1兩左右,當然,還必須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中醫書上有各種各樣的藥酒,僅《本草綱目》就記載著70餘種,說明酒還能治病。

但女性每日酒精攝入量應控制在15克,男性別超過25克。

可飲啤酒或果酒

目前醫學界公認,可適量飲啤酒(每次不超過1000毫升)或葡萄酒(每次不超過2~3兩),對身體是有益處的。

因啤酒是用麥芽、大米、啤酒花釀製而成的。

啤酒含大量維生素和多種胺基酸,營養成分多,發熱量大,絕大部分營養成分能被人體吸收,且酒精成分低,只占3%~4%,啤酒花具有健胃、消食、清熱、強心、鎮靜等功效。

故人們常把啤酒稱為營養飲料,並獲得「液體麵包」的美譽,即使每天喝一些,也沒有害處。

但是大量狂飲啤酒,甚至形成「酒癖」,也會發生乙醇中毒或者形成酒精性肝病,對身體也是有害的。

米酒、酒釀,同樣是老少皆宜人人喜愛的飲料,一般對人體有益無害。

葡萄酒是多數老人的喜愛飲料,這種酒是用鮮葡萄連皮發酵精製而成,有紅、白葡萄酒之分。

紅葡萄酒味甜,白葡萄酒(包括氣泡酒、香檳酒、玫瑰紅酒等)味酸。

葡萄酒中含糖分和許多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物質,其中含維生素10多種、胺基酸30多種。

葡萄酒乙醇含量很低,它有豐富的營養,適量飲用對身體有益。

現學者們有以下共識:適當飲葡萄酒的人,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好膽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從而可減輕動脈粥樣硬化推遲其到來,減少冠心病發生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幾率。

英國科學家曾對18個國家的老人進行健康普查,結果表明,葡萄酒消耗量最高的法國、瑞士和義大利,老年人冠心病的死亡率明顯低於其他15個葡萄酒消耗量低的國家。

另外,老年人舌頭上的味蕾逐漸退化,吃什麼都感到無滋味,出現食欲不振現象,於是可造成進食量減少、營養缺乏,久之,可導致身體機能下降,免疫功能降低,疾病多發。

後來專家發現,餐前飲用紅酒的人能增加食慾,每頓飯能多吃1/4的食物(即多吃22%的食物)。

和紅葡萄酒相比,因白葡萄酒有口感適宜的酸味,飲後胃口大開,可增進老年人食慾,使進食增多效果更佳。

註:【乙醇(克)】換算公式=飲酒量(毫升)×乙醇度數(%)×0.8

查看歷史消息,了解更多知識

歡迎轉發到您的朋友圈

更多精彩文章,請在當地郵局訂閱《保健醫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醫生告訴你:醉酒太傷肝 危害不亞於一次肝炎

是不是經常有人告訴你:感情深,一口悶?是不是有人經常告訴你:越是喝酒臉紅,越是能喝酒?是不是有人告訴你:不能喝沒關係,鍛鍊鍛鍊就出來了?可消化科的專家們卻要無情的告訴你,對不起,傷肝就是傷肝,超...

喝酒傷肝 醉酒相當於得肝炎

近日,在「世界肝炎日」健康科普活動上,仁濟醫院消化內科茅益民教授勸誡飲酒者:飲酒需適量,尤其是對酒精敏感者,飲酒更需謹慎。醉酒同病毒感染一樣,會導致肝細胞損害,影響肝功能。如反覆多次醉酒,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