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息肉臨床表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炎症因素

一般認為是慢性炎症的長期刺激引起,長期的炎症刺激,促使宮頸黏膜過度增生,加上子宮有排除異物的傾向,使增生的黏膜逐漸自基底部向宮頸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

2.內分泌紊亂

特別是雌激素水平過高有關,雌激素促進陰道、子宮、輸卵管和卵巢本身的發育,同時子宮內膜增生而產生月經。

還能促使皮下脂肪堆積,促使體內鈉和水的瀦留,骨中鈣的沉積等。

3.病原體感染

通常由分娩、流產、產褥期感染、手術操作或機械刺激、性交損傷子宮頸,病原體侵入而引起感染而導致的。

宮頸息肉易被忽略。

因為 1/3以上的患者缺乏明顯症狀。

1.出血。

主要是少量點滴出血、鮮紅色 ,或在性生活後少量出血 ,有時被誤認為是「回經」,少數人的出血量可與月經相似。

還可表現為絕經後陰道流血。

2.不正常白帶。

部分患者平時可有黃色白帶 ,多數有異味 ,或白帶中帶有血絲。

3.未婚的患者多表現為陰道口有腫物脫出。

宮頸息肉最常見的類型是局限性的內膜腫物突出於子宮腔內,單個或多發,灰紅色,有光澤,一般體積較小,平均直徑在0.5~2cm之間。

小的僅有1~2mm直徑,大而多發者可充滿宮腔。

蒂粗細、長短不一,長者可突出於子宮頸口外。

有的蒂較短,呈瀰漫型生長。

息肉表面常有出血壞死,亦可合併感染,如蒂扭轉,則發生出血性梗死。

由於蒂部狹窄,血液供應減少,息肉極易變性。

最易發生息肉血管內血栓形成,因瘀血而變成深紫色,常在頂端開始發生壞死,最後可能腐崩而脫落。

1.婦科檢查

急性炎症,可見宮頸充血水腫或糜爛,有膿性分泌物自宮頸管排出,觸動宮頸時可有疼痛感,或見宮頸口有膿性分泌物,觸診宮頸較硬如為宮頸糜爛或息肉,可有接觸性出血。

2.病理檢查

可見息肉中央為一纖維結締組織形成的縱軸,其中血管多而密集,外有宮頸固有的組織,包括腺體與間質,表面為宮頸黏膜覆蓋,組織成分和結構基本上與正常宮頸組織相同,此為典型的息肉組織相。

3.陰道鏡檢查

根據宮頸息肉表面被覆的上皮不同,陰道鏡下有2種圖像。

(1)屬宮頸管黏膜過度增生堆集而形成者,陰道鏡下息肉呈鮮紅色,有一定光澤,單發者有一較細的蒂,多發者呈簇狀,基底較寬,蒂較短。

(2)起源於宮頸陰道部表面被覆鱗狀上皮的息肉,息肉為粉紅色,從宮頸鱗狀上皮區突出,基底較寬,也有少數有一較細的蒂,質地較韌。

4.宮頸刮片示巴氏Ⅱ級

5.病情較重者可做宮頸活檢以明確診斷

非孕期宮頸息肉需要處理嗎

理論上儘量都切除送病理。

具體如何處理取決於息肉大小和類型,如果是細蒂小息肉可以在門診直接擰除。

如果息肉大基底寬無法擰除或出血風險太高,需要做手術。

無論何種情況,均需將切下來的組織送病理,以明確組織到底是何病變,排除惡性的可能。

懷孕後發現宮頸息肉要做手術嗎

孕期發現宮頸息肉一般不特殊處理,除非大出血或感染無法控制,迫不得已才去動它。

一部分息肉在孕期或產後會自行脫落,一部分可能會遺留至分娩時。

如果宮頸息肉不影響分娩,等待分娩時或分娩後處理也可以。

如果宮頸息肉影響生孩子,酌情擰除,需要注意止血。

同時注意檢查細胞學,避免遺漏惡行病變。

孕期宮頸息肉如果伴有出血症狀需要切除治療,切除組織要送檢病理明確診斷。

手術時間以孕12周後進行為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患了慢性宮頸炎,平時都有什麼症狀

慢性子宮頸炎多數無症狀,少數患者可有陰道分泌物的增多,淡黃色或膿性,性交後出血,月經間期出血,偶有分泌物刺激引起的外陰瘙癢或不適。在婦科檢查時可有以下表現: (1)宮頸糜爛樣改變:宮頸表面呈紅色...

子宮息肉是怎麼回事 這些症狀你知嗎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女性因為種種的原因患上子宮息肉這種疾病。那么子宮息肉是怎麼回事?子宮息肉有哪些症狀?子宮息肉是怎麼檢查?下面小編將為大家介紹子宮息肉的症狀、檢查和治療方法,希望對大家有用!

宮頸息肉你知道多少?

宮頸息肉是慢性宮頸炎表現的一種,在已婚婦女中比較多見。慢性炎症長期刺激宮頸管局部黏膜增生,子宮有排除異物傾向,使增生的黏膜逐漸自基底部向宮頸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  一種來源於宮頸粘膜的息肉,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