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的遺傳性,應該引起具有家族史的人群高度重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什麼?卵巢癌?!」患者女兒難掩一臉的驚慌。


「是啊,根據目前的檢查資料,卵巢癌的可能非常大,有一個思想準備吧。

「患者本人並不在場,和家屬,我實事求的陳述了患者的病情。

」太可怕了,真的是太可怕了。

「患者女兒一下子癱坐在了椅子上,喃喃自語:」怎麼會這樣呢?!「

對患者女兒的反應,我有點吃驚,雖然是一個不好的疾病,作為直系親屬,難以接受這個診斷是可以理解的,可這女孩的反應超出了我的預期。

」好了,你也先不用著急,首先,診斷還沒有完全明確,只是懷疑;然後,從目前檢查來看,即使明確了診斷,應該還有手術機會,因為並沒有發現有其他部位的轉移病灶,說明分期比較早,能夠手術的卵巢癌患者,預後還是非常不錯的,將來我們的治療也是以治癒為目的的根治性治療,明白嗎?「看她失魂落魄的樣子,我認真的安慰她。

」大夫,謝謝您。

可是您不知道,我媽媽已經是她們這個家族裡的第四個癌症患者了,我真的難以接受。

「說完,眼淚撲簌簌的落了下來。

聽到這句話,我吃了一驚:」家族遺傳性卵巢癌?「

接下來就是今天要聊的話題:

癌症真的會遺傳嗎,癌症的確有家族性嗎?

答案是肯定的。

近些年,隨著流行病學的統計和人類基因組測序的結果,發現的確有部分腫瘤有家族遺傳性,這些患者均攜帶特異性的突變基因,後天發病的可能性較普通人大大增加,甚至有些疾病,如果不提前干預百分百會發展成惡性腫瘤,因此,這部分人群有必要引起高度重視。

乳腺癌

遺傳性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5-10%,80%的遺傳性乳腺癌與胚系基因BRCA1/2突變有關。

在年齡分布上,BRCA突變在年輕乳腺癌患者中更為多見,研究發現小於35歲的乳腺癌患者中5.9-12.4%存在突變基因。

攜帶BRCA1基因突變的女性至70歲前發生乳腺癌的機率為57-60%,終身患乳腺癌的機率為85%。

而這種突變基因的攜帶者會有50%的機率把突變基因遺傳給後代,這也就是大部分遺傳性乳腺癌在分布上表現家族聚集性的原因,屬於家族性乳腺癌。

所以家族直系親屬中如果存在多位乳腺癌患者,應行基因檢測明確,家族成員密切隨診。

大腸癌

結直腸癌是一組遺傳背景很強的惡性腫瘤,約三分之一的患者具有腫瘤家族史。

林奇綜合徵(LS)是遺傳性結直腸癌中最常見(約5%)的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既往稱為遺傳性非息肉性結直腸癌。

它是1895年由」遺傳學之父「Aldred Warthin首次報導,1996年由Lynch和他的同事詳細闡述的一類遺傳性疾病。

是由DNA錯配修復基因系統突變引起的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

LS使人們早期患癌的風險大大增加,這些癌症主要包括結直腸癌、子宮內膜癌、小腸癌、胃癌和泌尿道癌。

APC綜合徵包括家族性結腸多發息肉(FAP)和Gardner綜合徵(結腸息肉、軟組織腫瘤和骨瘤三聯征)。

FAP不治療在40歲以後100%發生癌變,有大腸癌家族史者,死於大腸癌的風險比正常人高4倍。

卵巢癌:

家族史是卵巢癌最大的獨立危險因素,與之最密切相關的就是家族性BRCA1/2突變,可通過基因組測序認定。

NCCN指南建議已生育的CRCA1/2攜帶者在35-40歲應行風險減低的雙附件切除(RRSO);但後續的梅奧診所癌症中心的研究者研究認為,RRSO中,BRCA2攜帶者可延緩至45歲,因為50前她們患卵巢癌的風險只有1%。

林奇綜合徵(LS)是目前已知的另外一種與卵巢癌相關的遺傳綜合徵,可使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發病率分別增加60%和24%。

子宮內膜癌

約有20%的子宮內膜癌患者有家族史,通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子宮內膜癌的遺傳因素,包括林奇綜合徵、遺傳性非息肉樣結直腸癌患者,子宮內膜癌的發病大大提高。

(5)另外,腎癌、腎癌、攝護腺癌等均有一定家族性,如果家族中有多個類似患者發病,就要警惕是否有遺傳基因因素存在,直系親屬應該引起重視,早作防範。

其實,多數腫瘤的發病還是以散發為主,真正的家族遺傳性癌在臨床當中並不多見,但如果發現家族成員中,存在有多位腫瘤患者,或發病年齡偏小,就要高度警惕家族性的可能,有必要早作防範,防患於未然。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參考文獻】

石元凱,孫燕, 臨床腫瘤內科手冊 第六版

劉健,福建省腫瘤醫院,[遺傳性乳腺癌]

袁瑛,鍾晨涵,等,[遺傳性大腸癌診治進展--Lynch綜合徵的臨床診治和家系管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