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餘患者來廈約「精」 捐精不是「想捐就能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醫務人員進行試管嬰兒實驗操作。

台海網1月2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導,昨日,晨報推出了《「沉睡」11年,囊胚變成了寶寶》的報導,講述了廈門在不孕不育診療方面的一些技術和鮮為人知的故事,並著重介紹了試管嬰兒技術中的取卵技術。

今天,我們繼續關注「不能生」的那些事,介紹供精人工授精技術,故事的主角是:精子。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壓力的增加,男性生殖能力不斷下降已成事實。

無精子症、少精子症、畸形精子症等精液異常問題,困擾著不少男性及其家庭。

而隨著「供精人工授精 」等技術的開展,廈門越來越多不孕不育的家庭,迎來新的機遇。

據了解,目前廈門市婦幼保健院正在向省衛計委申報該技術項目。

現狀

廈門暫無精子庫

市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科主任李萍介紹,供精人工授精技術是指夫妻雙方中,男性無法生育,而女性有生育能力,由精子庫提供精子,然後植入到女方的子宮裡完成孕育寶寶的一種方式。

供精人工授精技術需要精子庫提供精子,那廈門有精子庫嗎?記者詢問了廈門市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的沙艷偉醫生。

沙醫生告訴記者,廈門目前並沒有精子庫。

他強調,設置精子庫並不像市民想像的那麼簡單,不是想設就能設的。

沙艷偉表示,設置人類精子庫,首先需要符合衛生部2001年出台的《人類精子庫基本標準和技術規範》,其次還需通過福建省衛生廳統一規劃批准才能設置。

「從原則上來說,一個省級行政單位只需要配置一個精子庫就足夠,但也有例外,如北京擁有兩家精子庫,這在全國是絕無僅有的。

」沙艷偉介紹,在全國範圍內來說,設置精子庫的城市也不過20個出頭。

「目前廈門有的醫院已完全符合人類精子庫設置的條件,但是沒有增設的計劃。

」業內專業人士表示,設置精子庫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治療不孕不育症患者,但同時也是為了預防遺傳性疾病的傳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廣西人工授精技術單位擬新增2家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醫學技術的發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越來越被人們接受,這個技術也幫助不少家庭圓了孩子夢。昨日,自治區衛計委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配置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