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醫學技術可助宮腔黏連女性實現孕育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者: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生殖二科 李萍萍 張馨怡
子宮內膜是孕育胚胎的「土壤」,在維持妊娠中發揮重要作用,任何損傷子宮內膜基底層的因素(如人工流產術、子宮內膜電切術、子宮肌瘤核除術、生殖器結核等)均可增加宮腔粘連的風險。
而宮腔粘連嚴重影響女性生育力,是女性繼發性不孕的第二大原因。
目前針對宮腔粘連的主要治療方法為宮腔鏡手術治療,對輕中度粘連效果顯著,但對重度粘連治療效果欠佳,術後復發率約40-60%,是目前亟待解決的臨床問題。
生殖二科譚季春主任團隊首次應用自體經血幹細胞宮腔內移植療法,在中重度宮腔粘連患者治療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某女士曾在當地醫院檢查出患有多囊卵巢綜合症,經促排卵治療後兩次懷孕均胚胎停育,無奈行兩次人流術,因此她的子宮內膜明顯變薄,厚度僅為2mm。
她輾轉多家醫院進行治療,內膜厚度依然沒有明顯改善,並被確診為宮腔粘連。
帶著最後一絲希望,她來到生殖二科譚季春主任門診,加入了自體經血幹細胞移植研究項目,進行第一周期幹細胞移植並配合藥物治療後,她的宮腔粘連症狀得到一定改善,移植21天後內膜厚度達6mm。
譚主任建議再進行一個周期的治療,並多次鼓勵她不要放棄。
進行第二周期移植30天後,她的內膜厚度已經達到8mm,宮腔形態趨於正常。
2017年3月,該女士經檢查後確認已懷孕,且胚胎髮育正常。
近年來隨著再生醫學的蓬勃發展,幹細胞移植治療作為一種新型治療手段效果顯著,成為了醫學研究的熱門方向。
目前幹細胞移植最常選擇間充質幹細胞,它在人體中廣泛分布,具有增殖能力強,可分化為多種組織細胞的特點,在損傷修復中體現極高的應用價值。
其中骨髓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在子宮內膜損傷修復中應用報導較多,但由於其有創性提取細胞的方式,臨床應用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月經血來源的幹細胞具有增殖周期短、免疫原性低、取材無創、安全性高及不涉及倫理等優勢。
譚主任帶領團隊查閱了大量文獻並經過了反覆實驗研究後,於2012年底給一名薄型子宮內膜患者實施了自體經血幹細胞移植,移植後4個月內膜達到7mm,成功妊娠並分娩。
此後又先後有7名中重度宮腔粘連患者(20-40歲)參加了自體經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宮腔粘連項目,內膜厚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宮腔粘連損傷得到改善,多名女性最終均成功受孕。
研究結果發表於生殖領域國際知名雜誌,引發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
生殖二科譚季春主任團隊對該項目正在進行更加深入地研究,希望能幫助到更多因患宮腔粘連及薄型子宮內膜而不孕的女性朋友,圓她們做母親的夢!
子宮內膜薄,該如何治療?
子宮內膜薄,又稱為薄型子宮內膜,主要病因是宮腔操作後引起的子宮內膜損傷,其次是因為宮腔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內膜粘連損傷,還有少數患者是不明原因的內膜薄。反覆胚胎移植失敗之子宮內膜薄子宮內膜薄是引起不...
子宮內膜的厚度達到多少才能要寶寶?
婦科門診,32歲的米女士要求查超聲看子宮內膜厚度,並告訴我她準備要孩子了,而她的一個同事就是因為子宮內膜太薄懷不上孕的,所以她也想過來檢查一下,並且她還想知道,子宮內膜的厚度達到多少,才能順利懷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