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保健品中生物素對檢測結果的影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現如今,隨著全民保健意識越來越高,推動了保健品產業井噴式的增長,尤其是維生素類保健品。

在美國,基本每兩個人中就有一人會額外補充維生素,在中國這一比例也在逐年攀升。

對於我們檢驗人而言,且不談人體本身是否真的缺乏維生素,維生素補充對我們的健康是否都有益;我們更關心的是大劑量的維生素補充是否會對實驗室檢測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從而影響臨床醫生對患者病情的診斷。

2017年11月28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發布了一則安全信息建議書,提醒臨床醫生、實驗室人員注意患者補充高劑量外源性生物素(Biotin)對實驗室檢測結果的影響。

這一信息對於實驗室專業人員來說較易理解和處理,然而實驗室無法在第一時間發現這一問題。

真正能夠發現並對該問題加以預防,還需依靠臨床醫生和患者,而這兩者由於對這一專業問題大多缺乏認識和了解,往往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忽略它,從而可能會對疾病的判斷和診斷產生影響。

那麼,生物素對實驗室檢測結果的主要影響是什麼呢?下面小編來詳細解讀一下:

什麼是生物素?

生物素又被稱為維生素 B7或維生素H,是一種水溶性B族維生素。

生物素的缺乏主要會損害皮膚、粘膜和神經系統,在普通人群中長期的生物素缺乏可能導致毛髮、指甲、皮膚的損害。

複合維生素補充劑是最常見的口服生物素來源,主要用於成人、兒童或者孕期的維生素補充,國內比較常見的如善存片、金施爾康、愛樂維等,這些補充劑中的生物素含量都比較低(30~200 mcg,1000 mcg=1mg)。

目前,市場上也有少量含高劑量生物素產品,例如從國外帶回或者海購專門的生物素補充劑,其單片劑量達到5,000 mcg(約100片普通複合維生素含量)。

按照說明介紹,這些產品主要用於輔助改善頭髮、指甲或皮膚的狀況。

另外有少量文獻報導指出,極高劑量的生物素(100~300 mg/日,約4,000片普通複合維生素含量)補充對於罕見病——多發性硬化症(MS)的疾病進展控制有輔助效果。

生物素為什麼會對檢測結果產生影響?

在探究補充高劑量生物素如何干擾檢測結果這一問題之前,小編認為首先需要了解「生物素-親和素系統」(Biotin-Avidin-System,BAS)這一概念。

BAS是70年代末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生物反應放大系統,以生物素和親和素具有的獨特結合特性為基礎,結合二者即可偶聯抗原抗體等大分子生物活性物質。

它們的結合迅速、專一、穩定,並具有多級放大效應。

隨著各種生物素衍生物的問世,BAS很快被廣泛應用於醫學各領域。

近年來,大量研究證實BAS幾乎可與目前研究成功的各種標誌物結合,如酶、螢光素、同位素等。

小編就此請教了南京臨床核醫學中心杜同信主任,杜主任指出:生物素與親和素間的作用是目前已知強度最高的非共價作用,二者的結合穩定性好、專一性強,不受試劑濃度、pH環境、抑或蛋白變性劑等有機溶劑的影響。

正因為此技術有著高靈敏性、強特異性、高穩定性及廣泛的普適性,使其被廣泛應用於現代實驗室檢測技術中。

目前,羅氏診斷、貝克曼庫爾特、西門子等國際領先的診斷公司均使用了此技術。

理解了這一檢測技術原理,就不難理解外源性補充生物素為什麼會對使用了BAS技術的檢測產生潛在的干擾問題。

事實上,由於正常情況下人體每天也會從食物中攝入少量生物素,各大體外診斷公司已經在產品設計之初考慮到了這一情況,強化了產品中對生物素的抗干擾技術,所以小劑量的生物素不會對檢測產生影響。

例如,在羅氏診斷的免疫檢測試劑說明書內能找到相關標識,以高敏肌鈣蛋白T檢測試劑盒為例:

可以看到,只有當患者補充生物素日劑量超過5 mg(5,000 mcg)的情況下才需要特別注意。

同時,生物素在體內代謝速度很快,且會以原尿的形式排出體外,故對已在服用高劑量生物素的患者,臨床只需要在最後一次服用生物素8小時後檢測即可排除干擾問題。

該如何應對生物素干擾?

臨床醫生:主動詢問患者或其家屬就診當日患者是否有服用高劑量生物素藥品/保健品(>5,000 mcg/日),如有服用,需停藥等待一段時間後再進行抽血檢測。

對於一些特殊人群,例如對皮膚、指甲有保養需求的人群以及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等,尤其需要仔細詢問和鑑別。

患者:了解自己使用生物素補充劑的劑量,如日常有服用高劑量生物素補充劑,就診前需提前停用,並在就診時告知主治醫生。

各個國家民眾的維生素補充習慣有所不同,如美國民眾服用維生素補充劑的習慣比較普遍,而在中國這一比例較低。

同時,目前國內還沒有大劑量生物素商品上市,臨床上發生生物素干擾檢測的風險相對非常低,公眾對此不需要過分擔心。

北京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楊傑孚教授表示:近年來,實驗室檢測技術的發展為臨床診療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新的生物標誌物檢測能夠提供更加豐富的臨床信息,提升了臨床醫生對疾病診斷和評估的準確性。

然而,任何檢測技術和症狀表現都有「特殊」或者「例外」的情況,作為臨床醫生,一方面要加強學習和知識更新,更重要的是要與患者保持充分溝通,結合其症狀體徵、病史等進行綜合判斷,不能完全依賴單一檢測指標來進行疾病的診斷和評估,當遇到檢測結果與其它指證不符的時候,應多與實驗室專業人員共同探討,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檢驗人,您了解這個知識了嗎?

檢驗醫學•中華檢驗醫學網

全國最具影響力的檢驗醫學新媒體平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推動HbA1c檢測標準化 提升糖尿病診療水平

糖尿病目前已成為繼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之後第三大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慢性疾病。據統計,2013年糖尿病發病率為11.6%,對比過往20年統計數據,發展趨勢迅猛。準確監測血糖水平,早期干預並將其控制在...

醫院檢驗之患者準備篇

點擊上方「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可以訂閱哦每個人都知道做血脂檢測抽血前要空腹一段時間。但是你知道怎麼做才叫「空腹」麼?為什麼要空腹?還有哪些檢驗項目需要空腹?還有哪些應該知道的檢驗前「患者準備」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