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顛覆:腫瘤治療模式以患者為中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上海國際醫學中心供圖

上海國際醫學中心供圖

患者是「主角」,醫院院長是「導演」,內科、外科、放療、微創、影像、病理、心理、康復、營養等眾多不同專業的醫生是「舞美、道具、燈光、設計」等後台人員。

這個聽上去有些「不現實」的說法,如今在上海的一家醫院得以實踐。

短時間內發展成腦部多發占位的年輕患者羅紅(化名)在全國多家一流醫院診治無果後,在病危情況下住進了上海國際醫學中心的腫瘤病房。

在這裡,她成了「主角」。

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副院長、腫瘤科主任丁罡是「導演」,腫瘤科里不同專業的醫生是後台工作人員。

經過多學科專家的共同診療後,此前已經被「滿腦腫瘤」判了「死刑」的羅紅又「活」了過來。

愛滋病合併鉤蟲感染,這種罕見怪病,成了她的主要病因。

兩個月後,經過針對性的綜合治療,「滿腦腫瘤」消失了,年輕的生命軌跡被改寫。

這種多學科綜合治療MDT(Multi Disciplinary Team)的新模式,如今在上海國際醫學中心腫瘤科里大行其道。

與大多數醫院所謂的MDT專家大會診不同,無論患者得的是哪個部位、哪種類型的腫瘤,他只需要在腫瘤科挂號,就能得到多學科診治。

MDT的窘境

中國青年報記者了解到,MDT多學科診治在醫學界早就不是什麼新詞兒了。

早在2010年,當時的衛生部就已經開始組建全國腫瘤規範化診療委員會,並不斷推出腫瘤診療規範,提倡惡性腫瘤患者應採用多學科綜合治療模式。

此後,一大批醫院引入MDT模式。

尤其在腫瘤、腎衰、心衰等複雜疾病的診療上,MDT是公認的、對患者最好的治療模式。

準確來說,MDT是從英、美、法等已開發國家大型綜合醫院診療模式中引入的「舶來品」,聽上去簡單,但在中國操作起來卻極其複雜。

在已開發國家大型綜合醫院,MDT的主要運作形式是:患者呆在一個病區不動,需要他科治療時,他科醫生自行前來會診、治療,體現醫學治療以患者為中心、醫治「患者整體」,而不是「治病不治人」。

但在我國,很多醫院提倡「專科專治」,一旦發生需要其他科室配合治療的情況,一般會採取兩種方式應對:一是等本科病情好轉後轉科治療;二是先轉他科治療,稍後再轉回本科治療。

這一過程中,醫療程序繁瑣,也容易引起患者對醫生、對醫院的不滿。

儘管MDT優勢明顯,但在患者人數龐大的現實情況下,大多數醫院只能實現重症會診,卻沒法做到真正的多學科綜合治療。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公立醫院專科主任告訴記者,醫院大多以科室為單位考核績效、發放獎金,非本科室的醫生來本科室幫忙會診,會產生「權責、績效不明」的情況。

因此,除非有特別值得一試的疑難雜症,否則很難開展多學科會診,「理論上,每個涉及多學科的患者肯定是經過多學科專家討論綜合診治更好。

但這樣做成本極高,醫院又不能對患者另行收費,其實很被動,一些應該獲得MDT診治的患者卻沒有獲得相對比較好的診治。

記者了解到,在一些公立醫院,MDT診治的推動舉步維艱。

有的醫院針對門診病人,採用預約制MDT服務,每周1次,多個學科專家共同討論。

但即便是知名大醫院,每周預約人數與普通門診人數相比也只是「極少量」,每個病人每次門診收費不過數百元,「大專家們門診都忙不過來,哪裡還有時間做MDT?」

多學科專家匯集在一個科室,有沒有可能

在上海國際醫學中心的腫瘤科,記者見到了一番不一樣的情景。

這個有15名專職醫生的科室里,有主任醫師3人,副主任醫師6人,專業範圍涵蓋腫瘤內科、外科、放療、微創介入、急重症科、影像、病理、心理、中醫、康復護理、營養、臨床藥理等。

這是與大多數公立醫院都完全不同的建制,不同專業的醫生聚集在同一個科室下,績效捆綁。

丁罡告訴記者,他認為「看病」這件事發展到今天,經歷了3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以目前七八十歲的老專家為代表的經驗醫學階段;第二階段是以當下四五十歲中年醫生為代表的循證醫學階段,醫生看病主要靠研究、靠數據總結;第三階段以當前醫學生為代表,講究精準醫學,看病要從發病機理、驅動基因開始研究,再對症治療。

MDT實際上代表的就是未來精準治療的大方向。

不同的基因突變,即便是同一個部位的癌症,其治療的方法也不一樣;相同的基因突變,即便是不同部位的癌症,其治療方法和用藥也可以一樣。

這對治療團隊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一個被診斷為肺癌晚期沒有明確的診療方案,準備放棄治療的患者,到了上海國際醫學中心,竟然在「不開刀」的情況下病灶縮小。

丁罡告訴記者,這不是什麼私立醫院「牛皮癬」小廣告,而是MDT背景下的精準治療在發揮作用。

丁寧(化名)在一家知名三甲醫院被診斷為肺癌原發性病灶晚期,但這個診斷的前提是「沒有穿刺」,因為兩次穿刺都沒有成功,原醫院放棄穿刺,根據影像判斷其為肺癌晚期。

但在上海國際醫學中心的腫瘤科,影像專業的主任醫生就在團隊里工作。

他為丁寧進行了穿刺檢查,病理髮現她更準確的病因是「乳腺癌肺轉移」,激素受體陽性。

後經內分泌藥精準治療,在沒有化療、沒有手術的情況下,丁寧肺部病灶變小甚至消失了。

「不是我們醫生的水平特別高,而是我們團隊里有一個高水平影像科醫生可以進行穿刺。

而在公立三甲醫院,也有這樣的影像科醫生,但他可能連見到這個患者的機會都沒有,隔著一個科室就像隔著一堵牆。

」丁罡說。

重症到後期沒有「標準答案」

中國青年報記者注意到,上海國際醫學中心腫瘤科每年的病人約800~1000人,但85%以上都是疑難重症,包括腫瘤復發、難治、危重的患者。

「這是我們醫院的主要服務人群,也是研究的重點。

」丁罡告訴記者,腫瘤科成立短短1年兩個月時間裡,已經申請了上海市衛計委衛生臨床科研課題兩項、上海市衛生政策研究管理類課題兩項。

比如,腫瘤科醫生正在開展「癌症患者的大腦神經認知對腫瘤發生髮展的影響」這一全球範圍內都算前沿的研究。

這就是基於臨床接收的癌症患者通過心理干預,獲得較好的臨床效果這個現象啟發延伸出的課題,沒想到,近年來成為腫瘤研究領域的一個新方向。

「如果對患者感受到的疼痛進行主動積極的干預,我們發現患者的生存質量會提高、生存期會延長。

也就是說,患者在心情愉悅的情況下,癌症治癒的機會將得到提升,「大腦認知對重大疾病的發展是能產生作用的。

」丁罡說,有研究顯示,罹患腫瘤的老鼠在快樂的環境中生活,有20%腫瘤可以出現消退跡象。

重症患者到了後期,主要靠摸索、研究進行治療,這種摸索也包括讓患者「心情好」,這也是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堅定不移要把腫瘤科直接打造成為MDT科室的最重要原因。

一位胃癌晚期被宣告只有2~3個月生存期的老人,在上海國際醫學中心腫瘤科住了整整10個月,「我們未必能讓主角永遠在舞台上表演,他總有謝幕的一天,但我們應該竭盡全力,讓他們找到當主角的感覺,讓每一個生命都不負此行。

重症治療沒有「標準答案」,多學科醫生的共同摸索始終不會停止。

丁罡透露,上海國際醫學中心正在朝研究型醫院轉變發展。

積極探索腫瘤的基礎和臨床的轉化研究,將每一位就診的患者都按照國際臨床研究標準診治。

通過新的藥物和新方法,將精準個體化治療落地實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山西大醫院設立腫瘤多學科協作門診

山西日報記者秦洋報導 時值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期間,記者4月22日從山西大醫院獲悉,為給腫瘤患者提供更加規範、有效、合理、經濟的治療,該院引進腫瘤多學科協作門診(MDT)診療新模式,這在我省綜合醫...

上海東部腫瘤疑難病例會診中心成立

新華網上海8月27日電(記者 仇逸)26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牽頭、聯合上海東部地區20多家二三級醫院的臨床腫瘤診治專家組成的「上海東部腫瘤疑難病例會診中心」成立;輻射半個上海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