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患者安全過冬手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所謂心腦血管疾病是一個大類疾病的總稱,其主要是指冠心病、中風和高血壓等。
冠心病的全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臨床主要表現類型有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猝死等。
中國心血管疾病2016年報告顯示,我國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處於上升階段。
推算心血管病現患人數2.9億,心血管病死亡率居首位,高於腫瘤和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構成的40%以上。
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是一年中心血管病高發的季節,甚至會導致猝死。
記者採訪了武警山西總隊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梁卓燕,請她為我們講解有關心血管病患者安全過冬的注意事項。
多原因導致冬季成高發季節
1、氣溫低
在低溫情況下,血管會收縮,造成重要的臟器如心臟缺血缺氧,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並且冬季晝夜溫差大,人體的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功能容易出現紊亂,增加了誘發急性病症的可能性。
2、血壓波動大
冬季激素水平的變化、室內外溫度的變化等,容易造成血壓波動,這一點在老年人身上更加明顯。
血壓的來回波動會加速動脈硬化的形成和發展,容易造成心絞痛或腦血管的問題。
3、空氣污染
空氣中的PM2.5等污染物會加快心率,升高血壓,激發血管炎症反應,導致血液處於高凝狀態從而引發心臟病。
另外霧霾天氣氣壓低,空氣中氧濃度也低,高血壓、冠心病、心衰等心肺功能不好的患者易缺氧。
4、上呼吸道感染
秋冬季,呼吸道感染髮生率上升。
感染後,肺組織的氧交換能力降低,心臟負擔增加,容易誘發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心力衰竭也更容易出現。
5、運動減少
天冷,許多人窩在家裡不願出門活動。
冬季「貓冬」的習慣,久坐不動再加上氣溫低,血管收縮、血流緩慢,這些都增加了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風險。
6、飲食
冬季熱量消耗大,往往容易攝入更多高脂肪飲食,引起肥胖,血壓和膽固醇水平也明顯升高。
這些都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發作的可能性。
心血管病患者如何安全過冬?
1、規範用藥
嚴格遵醫囑用藥;根據氣候變化,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藥物,控制心血管疾病復發,控制好血壓。
2、注意保暖
氣溫零攝氏度以下和雪天時儘量避免戶外活動,外出時要做好保暖防護。
3、科學運動
老人要合理安排運動時間和控制好運動量,睡醒時不要急於下床,先在床上躺一會兒。
並且心血管病患者不宜晨練。
心腦血管疾病在清晨多發,這主要是由於清晨人的血小板容易聚集,血壓容易升高,心跳增快,激素水平旺盛,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所以在清晨時不能劇烈活動。
冬季要等到太陽升起來之後再去運動。
4、心態平和
情緒波動是心血管疾病的大忌,要保持開朗,情緒穩定且安定,要正確對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刺激和突發事件,保持不生氣,不發火,少激動。
5、嚴重霧霾天時注意做好防護措施
空氣污染嚴重時,儘量呆在室內,一定要外出的情況下戴好防護口罩。
6、制定合理的膳食
低鹽低脂飲食,每天食鹽量(包括醬油)要減至5克左右,吃飯不可過量,老年人七成飽即可。
老人對口渴反應遲純,容易缺水又不易覺察,所以要早起飲溫開水500毫升,一日三餐外多飲些水,有助於使血液稀釋,避免血栓形成的可能。
低脂清淡飲食,有稀釋血液及保持血液循環暢通的作用。
多食用含膳食纖維充足的食物。
春季四類慢性病復發防治,冷暖交替有損心腦血管
春季溫差大、溫度變化頻繁,人的情緒易波動,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容易出現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體內脫水而血液黏稠的症狀,是高血壓、冠心病、心梗和中風的高發期。(一)正確認識高血壓的危險性高血壓是指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