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學檢查常見有四種 檢查有什麼講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現代醫學中,影像學是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科,它不僅擴大了人體的檢查範圍,提高了診斷水平,而且可以對某引些疾病進行治療。

為了讓大家更加清楚的認識影像學,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下。

影像學檢查包括哪些?

當今的醫學影像檢查包括X線、CT、磁共振、超聲、核醫學五項檢查。

規模較大的醫院通常把這五項檢查分成6個科室,即放射科、介入放射科、CT科、磁共振科、超聲診斷科、核醫學科。

也有一些醫院把它分成3個科室,即醫學影像科(包括放射科、介入放射科、CT科、磁共振科)、超聲診斷科、核醫學科。

但不管怎樣劃分,這些檢查都屬於醫學影像檢查的範疇。

如何選擇影像學檢查?

X線檢查:包括計算機攝影(CR),數字化攝影(DR),乳腺鉬靶,透視,胃腸造影檢查(鋇餐)等。

常用於肺部及骨骼系統疾病的檢查,輻射劑量較小。

尤其對於急診骨折、骨腫瘤疾病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X線一定是首選,遇到局部結夠顯示不清或要觀察病灶周邊侵犯情況時,才需要進一步CT檢查。

CT檢查:主要是利用X線斷層掃描,電光子探測器接收,並把信號轉化為數字輸入電子計算機,再由計算機轉化為圖像,是一種無痛苦、無損傷的輔助檢查工具。

CT的特點:具有檢查方便、安全、無創傷、圖像清晰分辯力高、解剖關係明確、病態顯影清楚。

CT成像的優勢主要是對於對肺部、骨性疾病、急診外傷、早期腦出血、鈣化、膽道泌尿繫結石、血管性疾病的顯示。

同時成像速度快,減產費用相對便宜,但是對人體有輻射。

磁共振成像檢查(MRI):是根據有磁距的原子核在磁場作用下,能產生能級間的躍遷的原理而採用的一項新檢查技術。

MRI對人體內軟組織成分的顯示明顯優於CT,例如:大腦,頸部,脊髓,椎間盤,腹部實質臟器,關節軟骨等有絕對的優勢。

MRI檢查由於成像原理與X線及CT不同,因而安全無輻射。

MRI檢查的缺點是對肺部、胃腸道的病變顯示不理想,且檢查時間較長,噪音較大。

MRI禁忌症:體內留有金屬物品(帶有心臟起搏器及鋼板)者,危重病人、妊娠3個月之內的不宜接受MRI。

超聲:超聲波(指頻率20000赫茲以上的聲音,人耳已無法聽到)和普通的聲音一樣,能向一定方向傳播,而且可以穿透物體,如果碰到障礙,就會產生回聲,不相同的障礙物就會產生不相同的回聲,人們通過儀器將這種回聲收集並顯示在螢幕上,可以用來了解物體的內部結構,利用這種原理人們將超聲波用於診斷和治療人體疾病。

超聲波無輻射,顯示淺表器官(甲狀腺、乳腺、淋巴結等)、部分腹腔實質臟器、心臟功能、體表大血管、胎兒產前篩查等有著絕對的優勢。

缺點對於含氣組織、骨骼顯示不佳。

做影像學檢查有什麼要注意?

做醫學影像檢查,有的患者一次成功,而有的患者卻來回好幾趟。

由此可見,患者在做醫學影像檢查時確實有些講究。

1、除去異物

當你打算進醫學影像科進行醫學影像檢查時,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除拍攝部位的一切異物,以防止異物偽影阻礙影像診斷。

比如,你做胸部X線檢查前,就要去除項鍊、玉佩,以及紐扣、拉鏈、胸罩,甚至帶有油漆字、畫的衣物都得去除。

同理,拍攝骨盆時要去除項鍊、紐扣、皮帶。

如果是進行磁共振檢查,這些金屬異物不僅能嚴重影響影像質量,而且檢查時金屬異物會產生一定的熱量而灼傷你的肌膚。

因此,做醫學影像檢查時最好穿棉質服裝。

衣服以白色為佳,切忌黑色或深灰色,以便醫生為你對攝影中心線。

2、空腹前往

有的醫學影像檢查在做之前不能吃喝,如上消化道鋇餐檢查,以及PET/CT、DSA檢查。

此外,懷疑有腸梗阻、腸穿孔、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及做CT血管成像或懷疑結石存在者,做檢查前也要做到不吃不喝。

還有的患者檢查前非但不能進食,而且還要喝瀉藥,或從肛門灌腸,把腸內的糞渣排空,這叫腸道準備,避免影響泌尿系統結石的診斷或影響鋇劑灌腸的效果。

在進行腹部X線平片拍攝時,當腸腔有氣體影響診斷或懷疑有糞石時,也得進行腸道準備。

3、吃飽喝足

另外,也有一些醫學影像檢查需要吃飽喝足才能進行。

例如,腹部的CT檢查,喝水的多少以及時間都很有講究。

上腹部CT檢查時,就得喝稀釋的造影劑300毫升,且喝完後片刻即可進行檢查。

而對腎臟進行CT檢查時,分次喝水的量累計達800毫升,且要等20分鐘方可進行檢查。

做攝護腺、膀胱及婦科超聲檢查時也需要多喝水,且使膀胱充盈後方可進行檢查。

4、注意次序

也正是因為有一些檢查需要吃飽喝足,而另一些檢查又需要空腹進行,因此同時做這些醫學影像檢查時是有先後順序的。

通常,不吃、不喝、不打針的檢查可優先進行,而需要吃、喝甚至打針的就得放在之後進行。

否則,檢查次序一旦反了,先做了本應在後面做的檢查,那本應前面做的檢查就得等上一周才能進行。

(家庭醫生在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