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所有癌症都需要立刻進行治療,癌症治療新見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當組織活檢顯示癌症,你不得不及時進行治療?是這樣嗎?不一定,如果你患的是攝護腺腫瘤呢?如果癌症在早期階段被發現,男性們往往會面臨很多的選擇,他們可以立刻進行治療,或者定期檢查來監測疾病的發展,防止癌症惡化或轉移。

圖片摘自:AP Photo/M. Spencer Green

日前,來自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對比了被診斷為攝護腺癌腫瘤的男性在面臨腫瘤時的治療手段,通過追蹤觀察20年後,研究人員發現,立即進行手術治療和定期監測疾病進展狀況的患者在死亡率上大體相同;研究者Gerald Andriole博士說道,很多男性當聽到癌症這個詞時,他們總想做些什麼來遏制疾病發展,但實際情況是,如果患上了低風險的癌症,就像本文中研究的攝護腺癌,有時候或許並不需要治療,當然並不是迫切需要治療。


當然疾病發生的早期階段並不一定意味著低風險,一些研究結果更傾向於做手術,這種方法的確會帶來一定的優勢,其或許能夠改善特定患者群體的生存率,本文中研究者想告訴大家的是患者能從手術中獲得的益處以及無法獲得的益處。

為什麼不對每個人進行治療?

並不是所有的癌症都註定會讓人死亡,有些攝護腺腫瘤是致命的,但大多數攝護腺癌腫瘤的發展都非常緩慢,有些攝護腺癌患者或許會因為其它疾病而死亡。

外科手術、放療或激素療法等治療手段都會無效,引起患者尿失禁、感染甚至其它健康問題,有時候甚至會比疾病本身給患者帶來的傷害大。

對疾病監測並不是意味著什麼都不做,男性往往會進行頻繁的檢測,而且很多男性都會進行更多甚至更好的方法來檢測疾病的進展,如果疾病開始惡化,他們就有很多機會及時採取措施來治療並且潛在抑制癌症的進展。

研究證據怎麼說?

僅有很少一部分研究對比了進行疾病監測和立刻治療的差異,有研究就發現,20年後兩種方法使得患者的死亡率並沒有明顯差異;而另一項研究則發現,手術能夠改善患者生存的可能性,但僅僅適用於65歲以下的男性。

有些患者在廣泛進行PSA檢測之前機體中就已經出現了較多腫瘤,這往往會誘發患者出現一些其它症狀,也就意味著疾病開始出現了惡化。

研究者想知道是否這樣的結果同現代的篩查和療法的結果是一樣的。

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試圖回答該問題,醫生們指定731名男性進行觀察或手術治療,10年後,兩組男性的生存率幾乎一致,但醫生們想知道長期跟蹤調查下去的結果怎麼樣?如今20年過去了,三分之二的男性患者都死亡了,儘管研究數字更傾向於外科手術,但原始的研究結論仍然成立,手術組男性患者死亡數量較少,但其中差異很少,這可能是由於偶然的機會所造成的,僅有大約9%的男性最終死於攝護腺癌,這也就表明這種疾病致死的機率依然很少見。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本周二的NEJM雜誌上。

外科手術真的表現那麼好嗎?

研究者指出,外科手術組的男性患者死亡數量較好,因為患者中有跡象表明疾病可能在惡化的比例為34%,而疾病監測組患者的比例為60%,在很多情況下疾病惡化的跡象往往是由PSA水平上升所致,但手術通常能夠抑制很多疾病惡化以及擴散。

研究人員指定一半的參與者進行疾病定期監測,當然在5年內患者還需要接受其它某種治療,在四分之一的案例中,患者已經厭倦了不斷進行疾病的監測,而其餘患者則受到了疾病進展跡象的提示。

外科手術或許能夠改善疾病風險中間範圍男性的生存率,即PSA水平在10-20之間以及格里森指數為7的患者;美國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男性都屬於此類範疇,很多男性都處於疾病早期和低風險階段。

研究者Andriole說道,外科手術對於合適的患者而言是非常正確的,而且對於疾病中等風險的個體而言也是非常合適的。

副作用

手術通常都會帶來一定的副作用,15%的進行治療的患者後來出現了性功能方面的問題,17%的患者出現了尿失禁的問題,來自范德堡大學的研究者David Penson表示,你無法從癌症治療結果中分離出患者的生活質量,因為這些對於患者都非常重要,有些人可能會說,我不想成為一個無能的人,我不想變得尿失禁等等,因此對於這些患者而言,即使有機會能夠幫助挽救患者生命,延長其壽命,這些患者也會放棄進行手術治療,最後研究者表示,每位患者或許都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作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原始出處:

Wilt TJ, Jones KM, Barry MJ, et al. Follow-up of Prostatectomy versus Observation for Early Prostate Cancer. N Engl J Med. 2017 Jul 13;377(2):132-142. doi: 10.1056/NEJMoa1615869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