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檢查-為孕前育做準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結婚生子本是順理成章的事,可偏偏有人在生孩子這件大事上卡了殼,努力了很久,但還是懷不上。
「年輕夫妻身體一般比較健康,能夠保持每周1~2次的性生活,一般都可以自然懷孕。
但如果一年正常夫妻的生活,還沒有懷上,就應該及時的到醫院生殖專科去檢查」。
35歲以上,先查後孕
夫妻有正常的無避孕性生活,一年還未懷孕,就稱為不孕症。
雖然如此,但全松教授表示:「時間不是不孕很死板的界定」。
因為不孕的原因非常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也各有不同, 比如說,結婚一年內檢查發現無精症或雙側輸卵管不通,這肯定是沒法自然懷孕的,就不必非等到一年再去生殖中心就診。
事實上,只要年齡超過35周歲的夫婦,都建議在準備要寶寶前到醫院生殖中心做相關檢查,這是因為生育能力與年齡密切相關,超過35周歲,男性的精子質量和女性的卵巢功能都會逐步下降。
「不過,對於年齡較小的夫妻來說,就沒有這個必要了,過多檢查很反而增加心理負擔,反而不易懷孕」。
女性的月經周期也是生育的關鍵因素,如果女方月經周期不規則,也應該在懷孕之前去就診。
另外,對男性來說,性生活質量與生育能力密切相關,男性對性生活不滿意時,也應該儘早去醫院檢查。
懷孕是夫妻雙方的事情,因此,不孕不育的檢查不可能只讓女方做,也不可能只檢查男方。
夫妻雙方一定要同時檢查,才能儘快找到不孕不育的原因。
並且,醫學檢查一般是從簡單到複雜,由無創傷到有創傷的。
同時開展檢查, 一則可避免一方過度檢查,同時不會浪費錢財時間,更重要的是減少不必要的創傷檢查。
由於現在女性的壓力越來越大,不孕不育發病率也逐年上升。
至今,不孕不育已經成為一個社會性問題。
如果女性婚後沒避孕卻遲遲未懷孕,就要注意是否患有不孕症了,這時需要到專業的婦科醫院做檢查。
那麼,女性不孕不育時需要做的幾項常規檢查:
(1)系統檢查除全身檢查外,還應做生殖系統檢查。
除一般視診、觸診外,還要做陰道窺鏡檢查及內診(雙合診或三合診),初步了解陰道、宮頸、子宮、輸卵管、卵巢及盆腔的大致情況,如子宮的大小、位置是否正常,子宮、輸卵管、卵巢有無腫塊、壓痛,子宮有無抬舉痛,附件的活動度等。
(2)推測有無排卵及預測排卵期:可通過基礎體溫測定以及宮頸粘液檢查或激素測定來判斷。
(3)子宮內膜檢查:必要時通過活檢了解子宮內膜的功能狀態,而且經項檢查又是了解有無排卵或黃體功能狀態的可靠方法,同時還可以了解宮腔的大小,排除宮腔病變,如結核、子宮肌瘤等。
(4)內分泌功能測定:如在月經周期的不同時間做血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的測定,以了解卵巢功能情況;測定基礎代謝率,以了解甲狀腺功能;進行腎上腺功能檢查和血清泌乳素測定等。
(5)輸卵管通暢檢查:包括輸卵管通氣或通液檢查和子宮輸卵管造影,主要了解輸卵管通暢與否,以及子宮輸卵管發育是否正常,有無畸形等。
對輸卵管欠通暢者(如輕度粘連)兼有治療作用。
(6)免疫學檢查:了解有無抗精子抗體存在,除進行抗精子抗體測定外,還可通過性交後試驗、體外精子穿透試驗等間接了解之。
(7)顱腦部(蝶鞍部)X線檢查:了解垂體是否有腫瘤或其他病變。
(8)染色體檢查:有些不孕症與體內存在抗精子抗體有關,因此有時還需進行有關的免疫學檢查。
如何排查自己是否可以懷孕?快速掌握最佳懷孕時機
有正常性生活,未經避孕一年未妊娠者,稱為不孕症。不育是指夫婦同居未採取避孕措施兩年以上,而無生育者。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表明,不孕不育症中有40%為男方原因,50%為女方原因,也有夫妻雙方同時存在...
女性不孕需檢查哪些項目 該如何治療
不孕在現在的生活中影響極大,很多人在患了不孕之後都會了解其檢查到底都有哪些,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女性不孕需檢查哪些項目:1)系統檢查除全身檢查外,還應做生殖系統檢查。除一般視診、觸診外,還要...
你知道女性不孕症的檢查項目有哪些嗎?
不孕症是指育齡期女子婚後或末次妊娠後,夫婦同居2年以上,男方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不受孕為主要表現的疾病。近年來,不孕不育症的患病人數在不斷的增長,給許多家庭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據相關數據統計,女...
女性備孕一年未懷孕 該做哪些不孕項目檢查
孕前檢查通常是看看女性身體是否健康,是否適合近期內懷孕生育。對於能否成功懷孕並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所以,很多女性在備孕了一年兩年後仍然無法懷孕。這個時候女性朋友就該去醫院做不孕檢查。那麼,都該檢...
如何在不孕症治療上少走彎路、早懷孕?
女性不孕症,未採取避孕措施正常同居一年而未妊娠者,可診斷為不孕症。不孕症可分為原發不孕及繼發不孕,即婚後從未受孕者稱原發不孕,曾有過生育或流產且兩年未再孕者稱繼發不孕。如何在不孕症治療上少走彎路...
長久不懷孕?小心是免疫性不孕
如果夫妻一直有正常的夫妻生活,而且,從來沒有採取避孕措施,還是長時間不能懷孕的話,小心是免疫性不孕,關於免疫性不孕,大家一定要做好全面的檢查,然後對症才能解決問題。